大家好,我是雪莉,站在高處縱觀全局,才能品盡世間百態。
今年以來,三亞都挺火的,主要是因為新的政策落地,造成了一個新的經濟圈形成,三亞作為新的自貿港,對於年輕人來說三亞吸引目光的不僅僅是美麗的風景,天涯海角的浪漫,還有免稅店,但今天的重點不是評論三亞,而是作為一個旅遊天堂,在增加遊客體驗這一塊,三亞始終捏的死死的。
無論是出於疫情原因還是其他目的,海南在上個月23日獲得了國內首張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簡單來說就是遊客可以買一張船票登上遊輪,沒有目的地,就是在海上飄著,但你可以享受遊輪上各種娛樂設施以及觀看各類表演,在我看來就仿佛暫時逃離現實,進入到第三時空,閒來無事觀看海上美景,或是遠眺大陸風光,要不就看一場電影笑嘆他人喜樂,還挺享受的。不過無目的地遊輪在我們看來或許是這樣,在其他疫情依然肆虐的其他國家來說,反而是提供了新的自救思路(我不管,是我們先開始的就是他們學我們!)。
學人精(開玩笑的),新加坡無目的地航班是被反對了,但是想要自救的心卻不會因為一次的拒絕而熄滅,所以立即又提出了無目的地遊輪的方案,而且只允許本國公民,按照遊輪日常承載量的一半登船,也算是緩解一下被憋在家裡渴望重見異地風光的旅人們的焦慮情緒,不過我還是覺得不如說是旅遊業的一次自救。
國外疫情什麼情況就不用我多說了,即便你不知道具體數據,也應該知道我國的答卷是最好的,我們能做的都是他們可望而目前不可求的,單一個黃金周旅遊勝地人頭攢動你試試看?放在國外分分鐘給你表演一個超級傳播。而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旅遊業和航空業不能一直等著財政撥款,跟美國一樣,航空業等了一個多月還是一毛錢也沒等到,再這麼下去只靠裁員也是治標不治本,還是得從遊客身上想辦法。所謂求人不如求己,當然是要創出一條新路走走。
甭管新加坡的無目的地航班是不是遭到了反對,反正澳大利亞的航班已經起飛了,澳大利亞的一家航空推出「無目的地航班」,在開票十分鐘後就售罄。所謂無目的地航班,就是在哪起飛就回到哪去,整個航程在7個小時以內,途徑很多澳大利亞的著名景點,並且會在景點上方低空盤旋,方便乘客欣賞風光。你別說,這種「假裝去旅行」的這種方式還挺受歡迎,無論是機組人員還是乘客都挺興奮,畢竟大家都很久沒出門了嘛。
雖然通過他們的手機屏幕我懷疑他們拍了個寂寞,但可能是我沒有身臨其境,他們高興就好,畢竟他們是花了錢的(手動微笑)。有人會問,為什麼人們願意花這個冤枉錢?其實這個理由也很簡單,作為一個普通人,「旅行」這兩個字就足夠調動起你內心中所有的喜悅,而去機場的路上,候機的過程中更是讓人充滿了欣喜的期待,所以旅行的目的地真的很重要嗎?其實並不見得,說句挺文(jiao)藝(qing)的話「去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去」,還有一點也挺重要,重要的是你有錢。
而國外還真的是有一定數量的人們習慣乘機出遊,甚至是平均每兩周都會乘坐一次飛機,所以「乘機」對於有經濟實力的遊客來說是一種消費習慣,一段時間不坐就渾身痒痒,機票價格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量,就像公交車票不會影響我下頓吃什麼一樣。再加上雖說是航班,但是乘機的人數有限制,就憑10分鐘搶光所有機票這種行為來看,有沒有人願意做「冤大頭」這個結論很顯而易見了。
航空公司這也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國際航班飛不了,國內航班飛起來也讓一些遊客提心弔膽的,沒辦法,航空公司得活著,得養活員工,總不能讓所有機長都去開拖拉機度日吧?至於環保人士抨擊這種無意義的行為只會徒增汙染,我只能說「站著說話不腰疼」,合著您家裡是沒有在機場工作的人,合著人家機場員工就活該被裁員去開拖拉機?還說人家航空公司屬於的行為是「自私」的,我一個白眼翻到後腦勺上去,狹隘!(關於機長開拖拉機,是由於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航空瀕臨破產造成的結果,感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詳情)
人生不易,我勸你善良。
美國的航空公司其實可以學著點,新的財政刺激措施再等下去黃花菜都涼了,只要做好提前的篩查和檢測,確保登機的乘客沒有問題那就沒關係,天天用「我要裁員」威脅美國當局估計作用不大。命運,還是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上!至於乘客問題,不用擔心,雖然昨天我還寫了美國三成家庭的繼續都已經用光了,但一定有支付得起機票的中產和富人願意上天遨遊一番。說到這裡,麻煩誰把這篇文章推給美聯航看看?
不過也有人會比較操心國內能不能也搞這種無目的地航班,畢竟無目的地遊輪都有了。我覺得這是真的沒必要,就短期來說國內的防疫成果顯著,你想去哪可以直接去,去了也能落地遊玩,這樣更能帶動一方經濟,遊輪之所以能行,是因為場地足夠大,幾天幾夜的航線也足夠你在遊輪上吃喝玩樂,而航班就不太行,最多就是你在免稅店逛一逛,難不成飛機餐也給你換換花樣?或者再找點火車上的銷售員在飛機上現場賣貨?那才真是想跑也跑不了,所以目的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而且國內的飛機乘坐需求處於全球低水平,人均一年才0.5次,所以這種措施短時間在國內無法形成氣候,況且是真的沒有必要,現在各大航空公司的「周末隨心飛」就足夠一批遊客每周出去玩了,多餘的操作不需要有。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經濟基礎自然就會有更高的享受需求,以後國內航空公司會不會再開闢一條新的道路還真不好說,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趕緊賺錢呀!不然連享受新服務都得三思而行,那還叫什麼享受生活呢?就像文章裡寫的,命運還是得掌握在自己手裡,無論你現在處境如何,想要有所突破完全可以去走一條新路,反正生活是個圈,這個維度打不過你,我換個維度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