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絕境中積極自救,無目的地旅行新思路

2020-10-14 外匯界雪莉

大家好,我是雪莉,站在高處縱觀全局,才能品盡世間百態。


今年以來,三亞都挺火的,主要是因為新的政策落地,造成了一個新的經濟圈形成,三亞作為新的自貿港,對於年輕人來說三亞吸引目光的不僅僅是美麗的風景,天涯海角的浪漫,還有免稅店,但今天的重點不是評論三亞,而是作為一個旅遊天堂,在增加遊客體驗這一塊,三亞始終捏的死死的。



無論是出於疫情原因還是其他目的,海南在上個月23日獲得了國內首張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簡單來說就是遊客可以買一張船票登上遊輪,沒有目的地,就是在海上飄著,但你可以享受遊輪上各種娛樂設施以及觀看各類表演,在我看來就仿佛暫時逃離現實,進入到第三時空,閒來無事觀看海上美景,或是遠眺大陸風光,要不就看一場電影笑嘆他人喜樂,還挺享受的。不過無目的地遊輪在我們看來或許是這樣,在其他疫情依然肆虐的其他國家來說,反而是提供了新的自救思路(我不管,是我們先開始的就是他們學我們!)。



學人精(開玩笑的),新加坡無目的地航班是被反對了,但是想要自救的心卻不會因為一次的拒絕而熄滅,所以立即又提出了無目的地遊輪的方案,而且只允許本國公民,按照遊輪日常承載量的一半登船,也算是緩解一下被憋在家裡渴望重見異地風光的旅人們的焦慮情緒,不過我還是覺得不如說是旅遊業的一次自救。


國外疫情什麼情況就不用我多說了,即便你不知道具體數據,也應該知道我國的答卷是最好的,我們能做的都是他們可望而目前不可求的,單一個黃金周旅遊勝地人頭攢動你試試看?放在國外分分鐘給你表演一個超級傳播。而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旅遊業和航空業不能一直等著財政撥款,跟美國一樣,航空業等了一個多月還是一毛錢也沒等到,再這麼下去只靠裁員也是治標不治本,還是得從遊客身上想辦法。所謂求人不如求己,當然是要創出一條新路走走。



甭管新加坡的無目的地航班是不是遭到了反對,反正澳大利亞的航班已經起飛了,澳大利亞的一家航空推出「無目的地航班」,在開票十分鐘後就售罄。所謂無目的地航班,就是在哪起飛就回到哪去,整個航程在7個小時以內,途徑很多澳大利亞的著名景點,並且會在景點上方低空盤旋,方便乘客欣賞風光。你別說,這種「假裝去旅行」的這種方式還挺受歡迎,無論是機組人員還是乘客都挺興奮,畢竟大家都很久沒出門了嘛。



雖然通過他們的手機屏幕我懷疑他們拍了個寂寞,但可能是我沒有身臨其境,他們高興就好,畢竟他們是花了錢的(手動微笑)。有人會問,為什麼人們願意花這個冤枉錢?其實這個理由也很簡單,作為一個普通人,「旅行」這兩個字就足夠調動起你內心中所有的喜悅,而去機場的路上,候機的過程中更是讓人充滿了欣喜的期待,所以旅行的目的地真的很重要嗎?其實並不見得,說句挺文(jiao)藝(qing)的話「去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去」,還有一點也挺重要,重要的是你有錢。


而國外還真的是有一定數量的人們習慣乘機出遊,甚至是平均每兩周都會乘坐一次飛機,所以「乘機」對於有經濟實力的遊客來說是一種消費習慣,一段時間不坐就渾身痒痒,機票價格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量,就像公交車票不會影響我下頓吃什麼一樣。再加上雖說是航班,但是乘機的人數有限制,就憑10分鐘搶光所有機票這種行為來看,有沒有人願意做「冤大頭」這個結論很顯而易見了。



航空公司這也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國際航班飛不了,國內航班飛起來也讓一些遊客提心弔膽的,沒辦法,航空公司得活著,得養活員工,總不能讓所有機長都去開拖拉機度日吧?至於環保人士抨擊這種無意義的行為只會徒增汙染,我只能說「站著說話不腰疼」,合著您家裡是沒有在機場工作的人,合著人家機場員工就活該被裁員去開拖拉機?還說人家航空公司屬於的行為是「自私」的,我一個白眼翻到後腦勺上去,狹隘!(關於機長開拖拉機,是由於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航空瀕臨破產造成的結果,感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詳情)



人生不易,我勸你善良。


美國的航空公司其實可以學著點,新的財政刺激措施再等下去黃花菜都涼了,只要做好提前的篩查和檢測,確保登機的乘客沒有問題那就沒關係,天天用「我要裁員」威脅美國當局估計作用不大。命運,還是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上!至於乘客問題,不用擔心,雖然昨天我還寫了美國三成家庭的繼續都已經用光了,但一定有支付得起機票的中產和富人願意上天遨遊一番。說到這裡,麻煩誰把這篇文章推給美聯航看看?



不過也有人會比較操心國內能不能也搞這種無目的地航班,畢竟無目的地遊輪都有了。我覺得這是真的沒必要,就短期來說國內的防疫成果顯著,你想去哪可以直接去,去了也能落地遊玩,這樣更能帶動一方經濟,遊輪之所以能行,是因為場地足夠大,幾天幾夜的航線也足夠你在遊輪上吃喝玩樂,而航班就不太行,最多就是你在免稅店逛一逛,難不成飛機餐也給你換換花樣?或者再找點火車上的銷售員在飛機上現場賣貨?那才真是想跑也跑不了,所以目的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而且國內的飛機乘坐需求處於全球低水平,人均一年才0.5次,所以這種措施短時間在國內無法形成氣候,況且是真的沒有必要,現在各大航空公司的「周末隨心飛」就足夠一批遊客每周出去玩了,多餘的操作不需要有。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經濟基礎自然就會有更高的享受需求,以後國內航空公司會不會再開闢一條新的道路還真不好說,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趕緊賺錢呀!不然連享受新服務都得三思而行,那還叫什麼享受生活呢?就像文章裡寫的,命運還是得掌握在自己手裡,無論你現在處境如何,想要有所突破完全可以去走一條新路,反正生活是個圈,這個維度打不過你,我換個維度不行嗎?

相關焦點

  • 賣油條 推無目的地航班 直播帶貨……全球航空業自救各出奇招
    原標題:全球航空業自救各出奇招 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全球航空業,在復甦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各航司紛紛啟動開源節流的多種措施力圖自救,甚至各出奇招,賣油條和護理包、推無目的地航班、網絡直播帶貨等屢見不鮮。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近期再次下調2020年客運量預期,並預計到2024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 日本航空業絕境求生
    新華社東京11月2日電 題:日本航空業絕境求生新華社記者劉春燕新冠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巨大衝擊,日本航空業也未能倖免。另一方面,由於日本航空業專業人才長期緊缺,即便面臨疫情帶來的經營困境,日本航空企業仍然想方設法避免裁員、留住人才。在業務驟降初期,航空公司主要採取員工輪休方式。隨著疫情發展,與人員相對緊缺的行業企業、行政機構等共享員工,成為航空公司的普遍做法。
  • 航空業為「回血」花樣百出:「無目的地航班」流行、套票優惠大
    無目的地航班:疫情下滿足出境遊需求的特別方式 悄然興起的「無目的地航班」給疫情下不景氣的旅遊業注入了一絲新活力。新加坡航空計劃於10月底推出「無目的地航班」,該航班將從樟宜機場起飛,經過約三個小時的飛行後再返回樟宜機場。旅客可以一邊體驗新加坡美景,一邊品嘗機艙內提供的本地釀製啤酒和雞尾酒。
  • (亞太經濟筆記)日本航空業絕境求生
    新華社東京11月2日電題:日本航空業絕境求生 新華社記者劉春燕 新冠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巨大衝擊,日本航空業也未能倖免。
  • 乘機賞夕陽、推無目的地航班……這些航司花式自救太拼了
    近日,日航、全日空、新加坡航空都計劃推出無目的地航班,在飛機上觀賞夕陽餘暉,眺望富士山等。對比之下,國內航司則通過開啟快樂飛、隨心飛、無限飛等模式,助力行業復甦。據民航局數據,8月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已恢復至去年同期8成以上。 有的人認為這種航班運營方式是飛了個寂寞,也有的人認為很有新鮮感。你怎麼看?
  • 破產保護與訂單取消 全球航空業忙自救
    從航空公司到飛機製造商、零部件供應商,新冠疫情已在全球航空業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為擺脫危機,眾多業內企業展開自救,同時積極尋求政府援助。破產保護與訂單取消由於各國為遏制疫情蔓延紛紛發布旅行限制令,航空公司航班大面積停飛,飛機訂單被取消或被無限期推遲,全球航空業遭受重創。
  • 澳航無目的地觀光航班首航,你願意在機艙「假裝旅行」嗎?
    該「無目的地」觀光航班是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所推出的最新舉措。區別於常規航班,為讓旅客體驗更真實,該「無目的地航班」在飛行過程中,有時會降至約1.2千米的高度,而正常飛行高度為10千米以上。其中,航程經過昆士蘭州、黃金海岸、新南威爾斯州等澳大利亞著名景點,讓旅客在機艙內享受了一次「假裝旅行」體驗。
  • 「旅行泡泡」能夠重振航空業嗎?
    「旅行泡泡」的建立無疑對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因此得益的還有一環——航空業,據澳新網報導,在政府的旅行「泡泡」計劃中,最大受益者之一是澳洲航空業。對於航空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旅行泡泡」和前段時間的「無目的地航班」是大同小異的,區別只是一個無目的地,一個有明確的目的地而已。固定的、小範圍的目的地對民眾的吸引度只有一兩次,很難持續吸引客流。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範圍內的疫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為了防止其反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世界各國還將處於持續的封閉之中。
  • 假裝去旅行 「無目的地航班」一票難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受疫情影響,大多數人困在家中無法出行,令全球航空業遭受重創。航空公司此時推出「無目的地航班」,讓幾近失業的民航飛行員有事可做,也滿足了人們出門旅行的願望,哪怕只是坐著飛機兜兜風。    CNN稱,對大多數人而言,坐飛機只是一種旅行方式,沒什麼浪漫可言。
  • 3322周末隨心飛——疫情之下的航空業自救
    航空業自救4、疫情期間企業該如何自救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聯合上海航空公司在6月18日限量發售「周末隨心飛」產品,僅需3322元。購買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購買用戶可在任意周末,不限次乘坐中國東方航空和上海航空任意航班,飛往國內除港澳臺地區外的各大城市。產品採取實名制購買,一人限購十套,限量10萬份,售完為止。
  • 無目的地飛翔?「無目的航班」,火了!
    記者了解到,類似澳航觀景航班之類的「無目的地航班」運營方式近期在全球航空業悄然興起,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正在加入,給渴望飛行的航空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旅行風險較低的飛行機會。新加坡航空:"空中漫遊"據外媒報導,新加坡航空計劃10月底推出「空中漫遊」航班,以應對疫情使航空旅行急劇下降的情況。航班將從樟宜機場起飛,經過約三個小時的飛行後再降落樟宜機場,讓乘客體驗飛行感受,在新加坡上空「度宅假」,感受特別的旅行。
  • 機票賣出白菜價 航空業積極自救迎復甦
    攜程的預訂數據也顯示,春節後,從勞務輸出大省(河南、四川、湖南、山東)等地前往東部沿海(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的人次上升較為明顯。航空業影響幾何?關於航空運輸業的情況,國資委在2月中旬曾做出表態。國資委指出,目前,三大航空公司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抗擊疫情,如何執行好包機任務上。
  • 「無目的地航班」一票難求
    航班將從樟宜機場起飛,經過約三個小時的飛行後再降落樟宜機場,讓乘客體驗飛行感受,在新加坡上空「度宅假」,感受特別的旅行。 但後來,在對「無目的地航班」的資金情況及不良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後,新航放棄了此類飛行。並計劃用地面服務來代替「無目的地航班」。包括在空客A380客機上享用午餐,遊覽航空公司訓練設施,以及將頭等艙和經濟艙飛機餐配送到家等。
  • 為了提振崩潰的旅遊業,新加坡準備推行無目的地遊輪
    為了積極自救,東南亞國家新加坡最近頻頻使出不少的怪招,希望能稍微提振一下該國已經如一潭死水的旅遊業。前一段時間,新加坡航空公司計劃推出一個「無目的地」航班,將使用空客不過,試行郵輪不能在新加坡之外的港口停靠,只能進行特殊「無目的地」的海上漫遊。根據新加坡當地知名的媒體《聯合早報》8日報導,雲頂郵輪集團的「世界夢」號將率先於11月6日航行,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的「海洋量子」號會在12月航行。
  • 無目的地觀光航班會是航司新的財富密碼嗎?
    澳洲航空無目的地觀光航班10分鐘售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人們大部分時候把飛行作為一種交通方式,但當疫情對航空業的衝擊持續,全球旅行限制下,澳洲航空、新加坡航空等航司推出了「無目的地飛行」,以期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航司面對的困境。
  • 4600萬人或失業,全球航空業花式自救:泰航賣「油條配紫薯羹」月入...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
  • 臺灣興起「無目的地航班」
    受疫情衝擊,航空業受損尤為嚴重。航空公司為了擴大銷量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無目的地航班也是其中的一種嘗試。大部分亞洲地區已經控制住了疫情,但由於各國邊境關閉和檢疫要求,人們對於航空公司的需求仍然在下降,很多航班也仍然基本處於停飛狀態。「無目的地飛行」的新花樣成功地吸引了渴望出行的乘客們。
  • 【圖集】從國泰航空重組,看疫情下的航空業如何自救
    疫情對航空業的重創不言而喻,這可以說是旅遊限制的直接結果之一。航班取消與運力下降(下降約60%-80%),讓交通運輸業持續萎縮。有學者指出,雖然航空業曾面臨過許多威脅,但「沒有一種威脅像COVID-19傳播所造成的威脅這樣迅速和嚴重」,裁員成為了航空公司應對危機所作出的可能反應之一。研究指出,在受到不確定性衝擊和行業低迷的時期裡,一個不變的事實是,航空業的勞動力首當其衝。
  • 全球旅行受限 無目的地航班或接棒隨心飛成為航司新機遇
    但氣候活動人士譴責飛無目的地航班對環境造成了不必要的破壞。此外,無目的地航班也暗示了備受討論的「旅行泡泡」方案尚未實現。疫情影響下,全球旅行受到限制,國際航班數量銳減,針對有飛行體驗需求但無處可飛的旅客,澳洲航空、全日空、汶萊皇家航空等多家航司推出了「無目的地之旅」,從某一機場出發,經過幾小時的機上觀光遊覽後,再在同一機場結束行程。
  • 花4000元空中兜風,無目的地航班?全球多家航空公司出奇招
    無目的地航班真的沒有「目的地」近日,新加坡航空公司就準備考慮從10月底開始推出一項所謂的「無目的地航班」。航班要耗費3個小時的飛行時間,然後還有合作的酒店提供住宿,可以獲得樟宜機場的購物券,還有有豪華轎車可以為客戶提供接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