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喜歡在農曆新年期間,準備一道幹煎發財魚,或者清蒸紅棗魚、鬥昌魚,討個好兆頭。(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2月2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年菜裡少不了的魚,象徵「年年有餘」之意,在馬來西亞不同籍貫的華人家庭裡,卻也有不同烹調法,道道呈獻傳統之味。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記者在羊年新年之際,探訪了大馬各籍貫華人過年怎樣做魚。
潮州人愛用白肚魚 又稱發財魚
經營鮮魚攤數十年的謝玉榮(64歲)表示,早期,每當農曆新年來臨,最為注重的團圓飯,各籍貫都會選用不同的魚類作為佳餚。
他表示,新年期間,特別受歡迎的魚類,屬鬥鯧魚、紅斑魚(或稱七星斑)、紅棗魚、馬鮫魚、順風魚(又稱午魚)及白肚魚(或稱發財魚)等,而魚丸也是取代魚類菜色之選。
他說,又名發財魚的白肚魚,象徵發財的吉祥之意,也是潮州人會在新年期間選購的魚類。
他說,白肚魚早前是接近春節時期才易於捕捉的魚類,但隨著環境轉變,這類魚已少被捕獲,也在餐桌上越來越少見。
他表示,馬鮫魚或番薯魚是客家人選做釀豆腐的食材。
福建人拜天公用順風魚
謝玉榮說,而福建人拜天公,則會選擇紅棗魚、紅斑魚、順風魚。
他表示,隨著時代的轉變,現代家庭也不一定會根據籍貫傳統做菜,而多是選擇新鮮魚只為主。
團圓飯前先祭祖 海南人多吃紅棗魚
馬來西亞新山海南會館婦女組主席符愛蓉表示,海南人的傳統,是在除夕團圓飯之前會祭拜祖先,當中魚是少不了的,之後就是團圓飯的其中一道菜餚。
她表示,對於海南人來說,過年一定要有一道魚。根據傳統,一般會烹煮2條魚,海南人多採用紅棗魚,以幹煎為主。
新山客家會館婦女組主席鄧貴鳳表示,客家人愛吃豬肉,也因為居住地理位置的關係,少有吃魚,但隨著時代演變,客家釀豆腐有時也會選用魚肉代替豬肉製作。
客家人喜歡酸甜魚
婦女組署理主席謝佩芝表示,早前的祖先,再窮也會買一條魚回家過年,而開年也必定要吃魚。
她說,吃團圓飯時,客家人多數喜歡煮上一道甜醋酸甜魚,以石斑魚為主,另外則是清蒸鯧魚。
婦女組康樂黃莉蓮表示,因為馬鮫魚沒有太多魚刺,所以最適合用來釀豆腐。
潮州人愛清蒸魚
柔佛潮州八邑會館婦女組主席陳瑞卿表示,潮州人也會以紅棗魚、鬥昌魚,來做一道清蒸魚,口味多是以酸梅、西紅柿等為調味配料。
該婦女組成員表示,潮州人在年三十吃團圓飯時,必會準備一道拜年魚,與青蒜一起搭配,取個年年好算、好發財之意。
她們認為,隨著時代改變,加上各籍貫相互嫁娶,傳統味道已經漸漸統一。(蔡慧春)
【責任編輯: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