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慶偉透露當時從收廢品處購得
■ 律師稱拍賣方如不公開展示全部手稿不屬侵權
● 藏家趙慶偉:願意歸還,無償捐贈。
● 莫言:我想今後這種情況還會發生,很多作家的手稿都在刊物或出版社的檔案庫裡存著,難保不流失出來。
● 律師遊雲庭:莫言的著作權固然要保護,手稿所有者的物權也值得重視,雙方如合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對方都無法幹涉。
● 歌德拍賣:此事還在接洽之中,我們渴望相關方面一起坐下來對話。
東方早報藝術評論 早報記者 許荻曄
日前傳出消息,莫言短篇小說《蒼蠅·門牙》手書原稿將亮相歌德2014年春拍「小雅觀心——趙慶偉藏重要名家書稿、手札專場」。
這份手稿由莫言親自工整撰寫在「解放軍文藝社」稿紙上,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表在《解放軍文藝》雜誌上。
同期拍賣的手稿,還包括唐弢多年入選高中語文教材的《瑣憶》、王朔為電視劇《海馬歌舞廳》所寫的劇本等。其餘拍品的作者,不僅有冰心、丁玲、孫犁、季羨林等現代文學大家,也有王蒙、阿城、賈平凹、鐵凝等當代作家,還包括侯寶林、于是之、秦怡、英若誠等藝術家。共95件藏品,幾乎囊括20世紀重要作家、藝術家的手書原稿。(詳見早報5月16日A43版)。
但近日,莫言叫停此事,希望委託人趙慶偉能歸還手稿並捐贈給現代文學館保存。趙慶偉前晚向早報記者表示,他已與莫言聯繫,表示願意歸還、共同捐贈。
藏家願意「無償歸還」
前天下午,趙慶偉就得知莫言希望歸還手稿、捐贈現代文學館的消息,但他當時認為,此事應與拍賣行聯繫:「如果是拍賣之前找我,我肯定還。但現在拍賣行已經進行了很多前期投入:做畫冊、開研討會、辦展覽,包括資料的核實查證,這事還得聽他們的意見。」
當時趙慶偉還設想,能否通過定向拍賣的方式,即買家購買後必須捐贈現代文學館,拍賣公司不收取佣金,所得全部捐贈相關文化保存的基金會:「已經有買家表達過類似意向,我覺得這可能會是個多贏的局面。」
但前天晚上9時左右,崔永元找到趙慶偉,表示莫言希望與他取得聯繫。趙慶偉曾給崔永元的電影博物館捐贈了一萬多件重達三四十噸的電影拷貝。在與莫言的通話中,趙慶偉承諾願意歸還手稿。
莫言在電話中表示,願意以趙慶偉的收藏價或者加一些補償回購手稿,趙慶偉則說他願意無償捐贈。
趙慶偉還向莫言抱怨:「我還打算賣了錢繼續搞我的老照片收藏展覽,上百萬張呢,民間收藏不容易啊。」莫言問:「怎麼有這麼多?」趙慶偉回答:「我這裡,手稿都有上百噸呢,還不是那幾年文化單位搬家收來的。」莫言最後表示:「那我可得去你家看看。」
不過,歌德拍賣市場部負責人王先生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任何消息要求停拍:「此事還在接洽之中,我們渴望相關方面一起坐下來對話。手稿拍賣本身並不是拍賣界熱點,我們開研討會、做宣傳的重要出發點就是手稿保存、文化傳承,賺錢並不是最重要的。」
莫言 書稿 蒼蠅門牙 手稿
「6000元從收廢品處購得」
事件的導火索,源自《解放軍生活》副主編王南方的一篇博客,直斥「太荒唐:拍賣公司欲拍賣莫言、丁玲失竊手稿」。
文中表示,莫言知道其發表在《解放軍文藝》的小說手稿將被拍賣後,致電雜誌領導表示「非常氣憤」:「決不允許此事進一步升級,希望《解放軍文藝》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而《解放軍文藝》雜誌領導則解釋,手稿為「非正常渠道流失」,當即致電拍賣公司,希望他們儘快停止拍賣並向公安機關報案。
莫言事後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稱自己「只是問問」,並未特彆氣憤:「我想今後這種情況還會發生,很多作家的手稿都在刊物或出版社的檔案庫裡存著,難保不流失出來。」
該報還稱,《解放軍文藝》相關負責人說,「領導知道該情況後非常重視。莫言先生的手稿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後就一直保存在編輯部,領導詢問了歷屆主編,得知我們從來沒有主動丟棄過手稿,也沒有轉贈他人,因此,這批手稿是通過非正常渠道流出的。而莫言先生手稿的所有權都歸屬於他本人,我們僅僅是保存者。」
但該社另一位編輯給早報的解釋是:「編輯部搬了3次家,合併過2次,這其中可能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同時表示,此事並未報案。而歌德拍賣對早報表示,至今並未收到《解放軍文藝》任何形式的聯繫。
上世紀80年代,來稿不退是許多雜誌社、出版社對待投稿的慣例。隨著北京部委、出版社、文化機構搬新樓、清倉庫,大量手稿被賣給廢品回收站。10多年前,趙慶偉從潘家園的某收廢品者處購得《解放軍文藝》這批「廢紙」:「買了一車,6000塊錢,我覺得收廢品的沒賺到錢,又補了好幾個整版的雞票(雞年郵票)給他。」
除了此次拍賣的莫言、丁玲等名家手稿,還有許多源自《解放軍文藝》雜誌社的手稿保存在趙慶偉的庫房之中。
趙慶偉表示,《解放軍文藝》方面知道他保存著這些手稿,「7年前,他們的一個副社長還來我的畫廊看過這批作品,說有老作品的出版計劃,希望我能配合。我表示願意,這也是我現在的態度。」
作為擁有5個庫房、2個貨櫃的民間藏家,藏品的歸屬一直令趙慶偉為難。2001年陳毅百歲誕辰,趙慶偉希望將陳毅夫人毛筆手書的陳毅詩集捐贈某博物館,得到的回覆是「自己留著玩吧」。
從2010年起,他開始分割藏品,就不同門類進行捐贈、展覽及拍賣。此次他希望能夠通過莫言手稿捐贈現代文學館,將所藏的另外一些名家手稿也進行捐贈:「如果對方看得上的話。」
手稿拍賣或成收藏界常見現象
此前,中央美院搬遷的時候,趙慶偉收了一大批「垃圾」。後來油畫家王沂東找上門,稱自己的一幅作品被當做垃圾處理,趙慶偉找出來還給他:「我原來還有一套美院工資單,上面有齊白石他們的籤名,後來上拍前美院找到我說這是流失的,也還了。」
不是所有人都只關注成交價,趙慶偉收藏的畫家楊立青的《半夜雞叫》連環畫原稿曾拍出291萬元,楊立青女兒聯繫趙慶偉時,只是反覆表示非常感動:「謝謝你還保存著我爸爸留下的東西,謝謝你讓大家記得他。」
「這裡頭最重要的是東西還在。說不清當年有多少珍貴的東西化為紙漿,我也算盡力留住了一部分。人家要我還,是應該的;拿去拍賣,也算給自己一個獎勵。」趙慶偉說。
作家陳村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手寫時代,他遇到退稿的雜誌社只有《收穫》一本,而更普遍的情況,則是再從出版社到廢品站,而後到民間藏家。去年12月,遲子建為《中國文學》所寫的創作談的5頁手稿在孔夫子網上拍賣,他當時發布微博稱:「像我和王安憶這樣用電腦較晚、大部分以手寫稿為主的作家,如果遇到的雜誌社都這麼幹,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
但智慧財產權律師遊雲庭則認為,這類作家手稿拍賣,將會成為今後民間收藏界的正常現象。相比之前沸沸揚揚的錢鍾書信札拍賣,手稿拍賣有所不同:「私人信件拍賣還涉及隱私權,但手稿拍賣涉及的只是物權和著作權。」
在物權上,遊雲庭認為委託人是通過合法手段取得手稿,拍賣不涉及侵犯物權:「除非雜誌社當時有過報案記錄之類,能夠證明手稿通過不正常手段流失,不然藏家從市場上淘來的藏品當然是合法持有;而當年作家寄出手稿,既然接受了來稿不退的規則,物權就已經轉移到了雜誌社。」
遊雲庭分析,手稿著作權屬於莫言,而又分為兩部分:一方面因為小說已經公開發表,故不存在侵犯發表權。但另一方面,莫言的手稿作為美術作品並未公開發表過,莫言可以因為美術作品的發表權叫停拍賣,但他認為,拍賣方也有不侵犯這種權利的方式,比如採取不公開展示全部手稿,只對小部分繳納高額保證金的買家展示部分內容的形式。
「莫言的著作權固然要保護,手稿所有者的物權也值得重視,雙方如合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對方都無法幹涉。」遊雲庭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