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衛視金鷹卡通頻道播出綠會廣東穿山甲救護康復野化訓練工作
蘇菲還帶童趣大冒險組了解了海關查獲走私的穿山甲「嗜睡」,雖然綠會穿山甲工作組的救助工作一直在臺北動物園、非洲穿山甲工作組的技術支持下小心翼翼地進行,但因有關部門不準許野放,導致最小的一隻穿山甲「沒動」沒有了生命徵兆,送往當地救助醫院經搶救無效,最後永遠離開了。穿山甲是森林衛士,維護了生態系統秩序。
-
「沒動」有了血樣指標參考:從立德到臺北動物園,綠會獲無私支持與...
Sophia想到了去年去臺北動物園考察時了解到的情況,立馬給臺北動物園餘老師打電話,並表明需求。餘老師二話不說,在很短的時間就給Sophia發來了從2018年3月12日-2019年3月21日臺北動物園77條穿山甲的血清力離子檢查 、血液學檢查 、血清學檢查指標。Sophia也第一時間把「沒動」的血液和糞便報告發給餘老師,餘老師也一一做了指導。
-
穿山甲女孩考察臺灣屏東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擬開展合作
最近,安徽歙縣兩次野放中華穿山甲,希望後期跟屏東科技大學在穿山甲野放追蹤方面有更多合作交流。孫博士表示也很期待合作。他建議,可先準備相應的材料、工具,以便後期可以共同野放追蹤。他認為穿山甲救助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它可口的食物,救護環境惡劣。
-
廣州動物園在穿山甲救護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自今年2月起,廣州動物園共接收廣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的走私穿山甲約34隻。這些穿山甲大多經歷過注射水、強行灌服等,走私過程中惡劣的環境致使大部分存在肺炎、蜱蟲感染等症狀,轉移至動物園時健康狀況堪憂。救護期間,科研人員不分晝夜,輪班值守,外傷檢查、護理、手工抓蜱蟲、如遇死亡穿山甲及時解剖查找病因等等均親力親為。
-
綠會代表考察臺東穿山甲之鄉,與當地保育協會確立合作並共商穿山甲保育
袁理事長向綠會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從2008年就自發組成全臺第一支民間穿山甲保護隊,保護穿山甲。村民們除了每天巡邏查看是否有盜獵者外,只要發現村子裡有迷路的穿山甲,也會將之送到派出所保護。臺灣穿山甲保育協會理事長袁宗誠與綠會工作人員在未來的穿山甲生態館暨國際研究人才培訓中心門前拍照 攝/Sophia 10月21日為保育這裡珍貴的中華穿山甲資源,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
-
臺北市立動物園新增2隻中華穿山甲寶寶
3月1日,臺北市立動物園在臉書及油管更新了2019年於園內誕下的2隻穿山甲幼崽的相片及視頻,匯報了倆只寶寶的成長情況。2019年,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照養團隊的努力下,園內的穿山甲家族兩度傳出好消息。「芎梧」不僅是臺北市立動物園首隻人工繁育成功的穿山甲,在全世界也是首隻。
-
讓野生動物回歸自然|綠會「爪哇穿山甲命運大討論」徵文作品展示
比如穿山甲,當救助方查獲被走私的穿山甲後,由於相關專家和救助人員對於野放之後穿山甲的生存問題顧慮重重,在野放和人工救助兩個選擇之間猶豫不決,最終選擇人工救助被走私的穿山甲,但大多穿山甲死於救助中心及相關機構,而人工救助存活率低並不代表野放存活率也低。穿山甲極敏感膽小,人工救助讓其感到局促不安,此外人工救助環境也不同於其野外生存環境。
-
珍·古道爾博士來信表達對穿山甲保護隱憂,綠會穿山甲工作組有話說
26日,綠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在回復世界著名動物行為學家、聯合國和平使者、綠會的老朋友珍·古道爾(Jane Goodall)博士的來信中道。該藥品名單的中藥飲片部分中明確規定:穿山甲(醋山甲、炮山甲)中藥飲片不得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來源/綠會志願者穿山甲是全球遭受走私販賣最嚴重的哺乳動物之一,自2000年以來,約有100多萬隻穿山甲被偷獵和非法交易。在我國,穿山甲是一級保護動物,在國際上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綠會致函建議廣西林業加強邊境野生動物保護普法教育和科普宣傳...
、販賣、食用穿山甲及其他野味的情況。少數民眾雖知道穿山甲是瀕危物種,但因法律意識和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淡薄,仍然認為「沒事,可以吃!」。這一情況令人十分憂心。綠會認為,通過普法教育和科普宣傳,加強當地民眾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特別是加強當地民眾對穿山甲等瀕危物種的保護意識,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
它們相繼氣喘、流鼻涕,她與五隻穿山甲「籠居」的70個日夜
穿山甲對於國人太不陌生了,對於綠會更是如此。自2015年起,綠會穿山甲工作組就一直在為保護穿山甲奔走:打擊穿山甲非法貿易、調查地下黑市、參與保護罰沒穿山甲活體、嘗試穿山甲野放……就在半年前的2019年4月至7月,綠會穿山甲工作組負責人「穿山甲女孩」為緊急搶救五隻罰沒穿山甲活體,與穿山甲們共處一室,「籠居」了整整70個日夜。
-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保護需提高到國家層面
原標題: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 綠會宣布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功能性滅絕,專家呼籲通過國家力量加以救護和保護 據綠會在廣西、江西、雲南、湖南、安徽、廣東等中華穿山甲傳統分布區域的實地調研,並結合綠會穿山甲保護項目合作夥伴、志願者的紅外相機野外記錄和走訪情況,近3年內,僅有效記錄並查證到11隻中華穿山甲,且在中國大陸地區長期未監測到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的存在。目前,除在中國臺灣地區有1.5萬-2萬隻中華穿山甲外,我國其他地區均未見或僅見零星個體存在。
-
臺北動物園特調螞蟻料理 穿山甲全吃光(圖)
原標題:臺北動物園特調螞蟻料理 穿山甲全吃光(圖) 春節前夕,臺北市動物園穿山甲寶寶「芎梧」向大家拜年。圖:「中央社」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動物園11日說,經保育員努力,總算讓靠人工配方奶養大的穿山甲寶寶「芎梧」接受螞蟻、蟻蛹和蟻蛋,也逐漸適應人工調配飼糧。 動物園表示,去年9月30日出生的「芎梧」,在保育員以人工哺育方式悉心照料下,體長達45釐米,體重也增加到853克。
-
綠會良食基金&耶魯餐飲線上經驗分享:疫情下如何保障高校食堂...
因此,耶魯大學助理副校長拉菲·塔海倫先生與綠會良食基金邀請了東亞地區高校及餐飲業同行分享應對疫情的服務管理經驗,同舟共濟,幫助耶魯以及其他美國高校更好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同時,該線上分享會也會作為綠會良食基金和Yale Hospitality 2020(線上)「食物領先論壇」的一部分。
-
廣西官方回應穿山甲救護成活率低 請公眾監督
近年來,廣西方面採取有力措施開展穿山甲非法貿易執法打擊和收容救護工作,並取得積極成效,但穿山甲救護成活率低引發公眾關注。 「廣西查獲的穿山甲大部分都是在中越邊境走私通道截獲的馬來西亞穿山甲,廣西林業局每年收容的穿山甲活體大約有三百至四百隻。」廣西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處長張振球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
《自然保護通訊》發布綠會團隊論文|關於穿山甲是否為COVID-19病毒...
論文標題為《穿山甲是COVID-19暴發——冠狀病毒傳播與病理學證據的替罪羊嗎?》,刊登在科學期刊《自然保護通訊》(Conservation Letters)第13卷第5期(2020年10月/ 9月)。
-
柯文哲夫婦訪臺北動物園 見穿山甲萌寶頻稱奇(圖)
柯文哲夫婦訪臺北動物園 見穿山甲萌寶頻稱奇(圖) 2015-01-26 09:19:21(右)1月25日到臺北市立動物園參訪,不但參觀非洲獅子區,還和穿山甲寶寶「芎梧」驚喜會面。
-
臺北動物園親子照 超有愛的熊貓穿山甲無尾熊(圖)
原標題:臺北動物園親子照 超有愛的熊貓穿山甲無尾熊(圖) 臺北市立動物園15日公布大貓熊照片,「圓圓」想要把「圓仔」抱入懷裡時,會輕輕含住「圓仔」的頭部,緩緩將它叼起,將「圓仔」擁入懷中。
-
500隻活體非洲穿山甲去向是商業秘密?綠會穿山甲工作組向國家林業...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4月28日,綠會穿山甲工作組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申請公開2015年至今我國從境外引進活體穿山甲(包括但不限於我國2015年從奈及利亞進口的500隻用於人工養殖的活體白腹穿山甲、黑腹穿山甲、大穿山甲)的有關材料,比如證隔離引種試驗的實施方案、合法的來源證明
-
綠會良食基金&耶魯大學舉行疫情期間餐飲管理經驗線上分享
| 綠會良食基金&耶魯餐飲線上經驗分享4月23日上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會」)良食基金聯合耶魯大學餐飲事業部(Yale Hospitality,簡稱耶魯餐飲)組織舉辦了COVID-19疫情期間餐飲管理經驗線上分享會。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導致歐美很多高校都面臨著諸多方面的挑戰。
-
中國最好的動物園在臺灣 | 臺北動物園遊記_1256
作為動物園愛好者,花老師自然不會錯過素有美名的臺北市立動物園。逛完以後我確認了一件事:這是全中國最好的動物園,沒有之一。按照分布地理和類群,臺北動物園的動物被劃入亞洲熱帶雨林區、非洲區、澳洲區、溫帶動物區、鳥園等若干個展區。這些展區中,和熱帶沾邊的幾個最好看,畢竟臺灣是個居於亞熱帶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