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菜心的加價之旅:菜田1元收購 餐桌3元售出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記者調查農產品流通過程發現,蔬菜完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至少要經過收購、批發、零售這三關,在每一「關口」,每斤蔬菜要被加價0.2元~0.5元

  核心提示

  「通貨膨脹就像一隻老虎,如果放出來就很難再關進去。」上周一,溫家寶總理在全國「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特別提到接下來要努力管好通脹預期,其中「加強農產品流通這個薄弱環節的管理」則是重中之重。

  的確,從一年內身價暴漲數十倍的「蒜你狠」,到單價超過10元的「豆你玩」,再到售價逼近7元的「天價」菜心,去年農產品價格的高漲不僅「拱起」了通脹,更讓老百姓的腰包倍感壓力。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3月以來,雖然各類農產品,尤其是蔬菜的價格一路回落,但「高價陰影」仍然留在人們心中。

  排除遊資炒作、惡劣天氣等非正常因素,究竟是什麼導致農產品價格一路走高?懷著這樣的疑問,近一周來,記者對蔬菜從「出土」到「上桌」進行了一番跟蹤,發現蔬菜從菜園子到菜籃子,其間至少經過了收購、多級批發、零售這3個環節,在每一個環節,蔬菜都會「被加價」。以一斤菜心為例,產價1元,但經過多個環節的流通之後,到了消費者的菜籃子,其「身價」已漲到了3元。

  東莞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市將建多家平價商店,打造產銷對接的平臺。市農業局也表示,目前農業部門正積極開展農戶與大型零售商之間的「農超對接」,從而減少中間流通環節,讓利給消費者。同時,東莞還將參考廣州等市的經驗,儘快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菜田:菜心以1元/斤被收購

  時間:3月15日中午12時30分

  地點:謝崗鎮趙林村蔬菜生產基地

  進入3月,陰雨不斷,不過這並未能遮掩謝崗鎮趙林村那429畝蔬菜生產基地勃勃生機。

  3月15日中午12時30分,記者來到田間,吃過午飯的菜農們正陸陸續續聚集到各自的菜地裡摘菜。「我們這個基地總共由50戶農民來打理,每天午飯後開始收割,到下午4時左右就等著收購商來收菜。」該基地的負責人之一何子宇嘆了一口氣,「菜種得再好,每斤也只能賺兩毛左右。」

  陳國潮在該基地包種了3畝菜地,他向記者解釋了何子宇嘆氣的緣由:「近年來,肥料、菜地租金、人工、農藥樣樣都在漲。」他以種生菜為例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目前他使用的一種俄羅斯肥料3年前每袋只需70~80元,但現在卻漲到150~165元;按年計算的地租從2009年初的600~800元/畝升至如今的1500~2500元/畝;人工漲得更加厲害,去年上半年請一個人每天只需40~50元,下半年開始就漲到70~90元了。

  「種菜成本一路飛漲,現在絕大多數蔬菜的成本差不多都要0.3元/斤,但收購價卻一直在0.4~0.5元/斤之間。菜心特殊一點,成本差不多要0.5元/斤,因此收購價最高,不過也僅1元/斤。折算下來,我們菜農一般的純利潤只有0.2元/斤左右。」

  批發市場:批發價1.6元/斤

  時間:3月15日晚9時許

  地點:東莞一級批發市場——細村農貿市場

  據了解,菜農以0.5元/斤左右售出的生菜、以1元/斤左右售出的菜心,經收購商賣到一級批發市場之後,身價立馬被抬高了0.2~0.5元/斤。不少批發商為了賺取更多利潤,也兼任收購商的角色,來自惠州市博羅縣的賴小姐就是其中一員。

  3月15日晚9時,正在東莞一級批發市場——細村農貿市場清點待售菜心的賴小姐告訴記:「我每次都是去博羅進貨,把菜拉到東莞,每次兩個小時的車程,光油費就要400多元,比去年多了近100元。」

  大概半個小時後,細村農貿市場變得熱鬧起來,粵A、粵B、粵L……來自廣東各地的卡車隨處可見。「細村是東莞最大的一級批發市場之一,很多廣州或者東莞主城區的二級批發商都會來這裡提貨,然後再轉售給小零售商,當然也有少量零售商會自己過來。」賴小姐告訴記者,自己進價1元/斤的菜心,批發出去時至少要叫價1.6元/斤。「不然根本沒得賺。」

  她細數了自己每月的支出,除了油價外,每月需支付一名司機3000元、兩名僱工1800元/人。「我在細村市場的檔口費每月要1300元;請市場裡專門卸貨的工人來卸貨,搬一箱就要1毛錢;還有進場費,每噸菜40元;貨車停在這裡也要收費……七七八八的錢很多。」賴小姐感嘆說,做蔬菜批發這行都是薄利多銷,自己每斤菜的利潤滿打滿算最多0.2元左右。

  菜市場:賣到3元/斤

  時間:3月16日上午11時許

  地點:火煉樹菜市場

  「我檔口上的菜心在周邊市場上的菜心裡算是便宜了,每斤2.5元/斤,雖然每斤加價近50%,但已經不算貴了。」在火煉樹菜市場等3個零售點包了4個檔口的廖先生告訴記者,由於自己檔口多,進貨量大,因此可直接去細村市場上拿貨,而不像其他小零售商,只能去二級批發市場如南城塘貝市場進貨,這就是為何其他檔口的菜心賣到3元/斤才有得賺,而他只需賣到2.5元/斤即可。

  「我們的毛利也不多。」廖先生稱,除去蔬菜的進價成本,他每月還須支付水電費、物管費、檔口費、搬運費等,這些成本平攤到每一斤菜上約為0.4元。不算人工,2.5元一斤的菜心利潤僅有約5毛錢。

  「有些菜當天賣不完,一旦爛掉還要虧本。菜葉中含有大量水分,在檔口擺放一段時間,重量也會縮水。」廖先生說。

  部門應對

  農業局:搭農超對接平臺

  「農產品從田間到市民餐桌要經過多個環節,加價不少,為了控制農產品價格,我們現在就在想方設法搭建一個農超對接的平臺,從而儘量避免流通環節的加價。」東莞市農業局經管科科長尹效良告訴記者,實現農超對接之後,流通環節至少可以節約20%的成本,「這部分成本將可讓利給農民及消費者」。

  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另外,目前市農業局已組織人員前往菜籃子建設基礎較好的廣州和江門取經。「下一步我們將參考這些經驗,儘快落實全市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方案。」

  物價局:組建平價商店

  東莞市物價部門目前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平價商店的建設。「平價商店就是實現『產銷對接』、『農超對接』,減少中間環節的平臺。」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物價部門正在對全市的情況進行調研,即將出臺相關的建設方案。」

  據了解,目前廣州已採取兩種模式,率先建立了平價商店。對此,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莞目前正在籌建的平價商店將參考其模式,加快組建平價商店。

  加強對農產品價格的監管

  在籌建平價商店的同時,記者還了解到,眼下物價部門也加強了對農產品價格的監管。「我們正在從價格幹預、差率控制、提價申報等多方面建立健全物價應急機制。」該局成本監測科黃科長稱。

  背景資料

  東莞蔬菜自供率僅三成

  「東莞是一個農產品消費大市,卻不是一個農業大市。」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東莞經過改革開放30餘年的發展,早已從一個農業縣轉變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務農人員僅有5萬人左右,耕地面積也僅有30餘萬畝。「就蔬菜而言,全市每年需消耗逾150萬噸的蔬菜,但自供率僅三成。」該負責人稱。

  東莞消費的蔬菜有七成必須依靠外地供應,這也無形中增加了東莞老百姓吃菜的成本。

  它山之石

  據了解,目前廣州建立的平價商店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廣州新供銷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在中低收入群體集中的城鄉接合部發展綜合性連鎖超市;另外一種則是以廣州市供銷社農產品經營公司為載體,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建設社區連鎖超市。

  張曉嘉、周睿鳴

相關焦點

  • 黑頭魚上餐桌價暴漲 收購一斤4.6元進市場賣30(圖)
    記者探訪發現,一條一斤重的黑頭魚,從捕魚的漁民手裡收購價僅為4.6元,等到了市民餐桌,就漲到了30元,足足漲了5倍多;漁船上20元一隻收來的對蝦,到市場上能賣到90元/只;30元一斤收購的鯧魚,到了農貿市場價格達到每隻80元……在目前價格不斷走高的島城海鮮市場上,這僅僅是冰山一角。魚蝦蟹等海鮮,從被漁民打撈上來到市民餐桌,中間要經過幾道環節?一條魚經過了哪些加價過程?
  • 7元一斤菜心,種植一畝利潤收入多少?種植前景怎麼樣
    說到菜心,大家都吃過不少了吧,菜心是農民種植的一種蔬菜。菜心味道鮮美,口感脆嫩,在市場上很深受消費者們的青睞。而且菜心價格都賣得很貴,據了解,目前市場上菜心價格已經賣到了7元一斤,有菜農種植一畝地純利潤就收入1萬多塊。那麼,種植菜心前景如何呢?下面為大家分析。
  • 市面上菜心賣得這麼貴,都賣8元一斤了,種植一畝利潤收入多少
    菜心是我們常見常吃的一種蔬菜,品種有很多種,菜心品質柔嫩,味甘,而且營養很豐富。在我國南方,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因為南方氣候溫暖,比較適合菜心一年的種植生長。在市面上菜心價格也貴得驚人,都賣8元一斤了。那麼,種植一畝菜利潤收入多少呢?下面為大家分析。
  • 廣東人保溫杯裡的枸杞、餐桌上的菜心,原來都來自於…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陳芳庭 張迪)作為一個廣東人,菜心可謂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你可能不知道,這些菜心可能來自距廣東2000公裡外的寧夏。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寧夏六成以上的菜心,都運往了廣東。  今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南方+記者踏上這片土地,見證塞上江南甲子變遷。
  • 收購價5毛一斤,小夥拉進城賣3元一個,有人說他做法不對,為啥?
    最近一段時間南方種植的柚子出現滯銷,很多柚子被迫便宜出手,據了解很多地方的紅心柚子收購價格僅為7、8毛一斤,白心柚子收購價格更低普遍在5毛錢一斤。雖然產地收購價比較低,但是很多城裡柚子價格並不便宜,普通的柚子3、5元一斤都算便宜的。
  • 一斤幹水菜心要賣6塊多!
    一斤幹水菜心要賣6塊多!  廣州菜價持續高企,真正回落還要再捱一個月  羊城晚報訊 記者許悅報導:昨天,在東川新街市,剛剛參加工作兩個月的小張瞄了一眼菜價,伸手拿了2.5元/公斤的白蘿蔔和2.8元/公斤的冬瓜。
  • 北方人種植南方菜,扔一半留一半只要菜心,60天畝賺3000元!
    北方人種植南方菜,扔一半留一半只要菜心,60天畝賺3000元!如今的蔬菜種植,真的花樣繁多,一些在南方比較出名的蔬菜,在北方農村人的大棚裡,也都能見到了。比如在當地楊莊村,蔬菜種植戶徐老闆正在自家的陽光棚內採收一種蔬菜,油油綠綠的樣子很是惹人喜歡,已經抽薹較早的,開著像油菜一樣漂亮的小黃花。
  • 他不當經理當菜販,做菜心禮盒,讓菜樹變身「搖錢樹」
    每年在增城遲菜心上市的這4個月,都會形成一個特殊的市場。每天一大早,都會有收購商在那專收菜心。農戶都趕在凌晨起床割菜,去得越早,菜越新鮮,賣價才可能就越高。即便這樣,一斤菜心也只能多賣幾毛錢,一斤也就2、3元錢。因為種菜心太辛苦,當地許多人都不願意幹。
  • 一瓶水1.5元,近期一斤小麥價格只有1.08元,同樣都是500克?
    一瓶水1.5元,近期一斤小麥價格只有1.08元,同樣都是500克,你們怎麼看? 近幾年來,小麥收購價格連續下調,調到與生活現實相比,太離譜的地步了,如小麥收購價每斤1.08元,而一瓶水1.5元,一袋食用鹽2.5元,一斤尿素1.20元等等,等等。
  • 碧綠生青,糯甜一燒就酥,3.0版阿拉「矮腳菜」上市!零售2-3元一斤!
    魔都市民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品種是青菜,入秋之後,青菜大量上市,但魔都上市青菜品種有10多種,買哪種青菜最好吃呢?選「老上海」一直以來最推崇的「矮腳菜」?對也不對,青菜當然要買「矮腳菜」,但不是老版「矮腳菜」,而是今年剛上市的3.0版「矮腳菜」!
  • 農村姐姐種植80畝秋葵,1元一斤被收購,姐夫:一年能賺至少50萬
    三姐家種植的秋葵是和工廠直接合作,每年到了收成階段,就有工廠前來收購,不愁沒有銷路。今年三姐家種植了80畝秋葵,盛夏三伏天正好是秋葵的豐收季節,頂著40度的高溫天氣下地採摘秋葵,又累又苦,不過付出的所有回報都會以金錢兌現。秋葵,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種蔬菜了。
  • 今年淡水魚行情總體不錯 湖北養殖戶一斤魚毛利約一元
    今年淡水魚行情總體不錯 湖北養殖戶一斤魚毛利約一元2012-07-03 08:0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楚天金報        瀏覽量: 4628 次 我要評論 從記者近日走訪的情況來看,從魚塘到餐桌,魚價往往要加價兩元甚至更多,這其中哪個環節賺得最多,哪個環節又最需要加強?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採訪。  養殖  今年魚市行情總體不錯  養殖戶賣1斤魚毛利約1元  熊澤伍在洪山區青菱湖承包了3000畝湖面。
  • 4月這菜比肉貴,去年50元一斤,今年跌倒15元一斤,隨手一拌,香
    農村一種野菜,長在樹上不起眼,其實比肉貴,城裡超市買18元一斤!今天小面姨給大家介紹一道「涼拌香椿」的做法,這是一道春季的時令菜,這個季節做菜最好吃。每年這個時候,香椿芽子就會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好吃又有營養。在我家裡,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吃它,基本上能持續吃一個月,隔三差五做一盤,新鮮美味,全家人都喜歡。
  • 2020年連州菜心嘉年華開啟「天橋街市」
    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因「菜」結緣,匯聚於此,與莎么妹們一同跳起了歡快的小長鼓舞,整座玻璃橋就像「天上的街市」一樣,沉浸在一片歡歌笑語之中,偶爾俯首腳下,可見運送連州菜心的綠色輪渡,繁忙穿梭在湟川三峽的航道上,阿貴哥們吹起了長長的號角,響亮悠揚的聲音在三道峽谷中久久迴響著。
  • 恒基長沙灣3盤放風加價 超額登記1.9倍
    林達民指出,市區上車盤需求殷切,加上細單位建築成本至少要4,000元至5,000元一呎,地價亦一直上升,加上建築工人及建築材料價位均上升,發展商亦面對好大壓力,因此發展商會按主流市況,因應市價來加價。展望今年樓價走勢,他相信,市況會平穩發展,樓價會有15%上落,細價樓會持續上升,豪宅去年升勢慢,積累一批購買力,料今年豪宅價會追落後,跑快一點。
  • 海南蔬菜進京的價格清單:運銷戶一斤只賺0.14元
    3天3夜,2800公裡。  從海南省澄邁縣「出發」的杭小椒,運銷到北京,收購價從每公斤13.8元翻至30元,價格漲了1倍多。  從海南田間地頭,到北京餐桌,小小的椒價背後,在生產、收購、運輸、批發、零售,各個環節價格是如何遞增的?「新華視點」記者歷經3天,搭乘一輛運輸辣椒的大貨車從海南進京,全程追蹤採訪。
  • 遇到這菜我從不放過,1.8元一斤,刮油解膩,過年大魚大肉不怕胖
    從大年三十的年夜飯開始,一直到正月15,親朋好友的餐桌上都是葷大於素的菜餚配比。試問就算是再愛吃肉的人也難免「頂不住」呀!據我所知,過年期間沒有什麼菜能比青菜更受歡迎了,整個春節的油膩生活讓人看到青菜好感倍增,畢竟每天的大魚大肉早就膩了,從來沒有覺得青菜有朝一日能有這麼好吃。而恰巧這段時間菜市場出現了「一位新朋友」,那就是豆尾,吃著脆嫩爽口,那可是刮油解膩的一道佳蔬。
  • 飽經風霜味更美 粵北連州菜心暢銷大灣區
    曾令華 攝   中新網清遠12月20日電 (程景偉 曾令華)隨著寒潮來臨,廣東北部山區晝夜溫差逐漸變大,經歷過風霜雨露後的連州菜心反而變得更加爽脆甜美。記者20日獲悉,眼下,連州菜心又迎來了熱銷季節,大批新鮮菜心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走向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餐桌。遊客挑起兩筐連州菜心走過湟川三峽?擎天玻璃橋。
  • 有些賣花生的人6.5元收購,轉手卻只賣6元?原來是這麼回事
    花生,作為我國四大農作物之一,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花生不僅種植難度低,同時它的售賣途徑和方式也比較多,花生不僅可以當成零食,同時也能拿上餐桌,在我們四川人看來,花生是一種餐桌上必備的菜品之一。今年的花生很多人說收購價6.5元一斤,我們這邊最多6塊,而且次一點的只能達到2.5一斤,常常可以看到這麼一種情況,販子來鄉鎮收購花生,收購價6.5一斤,如果去批發市場購買花生則只需要6塊,花生販子轉手賣花生,真的不賺錢嗎?其實花生買賣也有規則的,而且他們賺的錢也不少。
  • 街市搜策 | 喝山泉水長大的「菜心王」!產地直銷,鮮脆清甜!
    「特搜」對比了一下,登峰市場裡,很多蔬菜都是4元一斤起步,大部分是5元一斤。遲菜心在連州基地,直接採摘回來,「特搜」今天剛好遇到特價菜,2.99元一斤。所以種出來的遲菜心,口感清甜,水分足。如何挑選遲菜心?1、看菜杆有無空心,空心表示水足清甜。2、看菜花,含苞未放,花蕾不超過葉尖的,表示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