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地方元宵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2020-12-12 我心依舊一興科

歲月如梭,轉眼間2020年的春節就徹底結束了,相信大家在家裡也都憋壞了吧,不過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我們依舊不能鬆懈。

在這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中,我帶大家回味一下我們該有的傳統。元宵節是我們新年的第一個節日,它的歷史非常悠久,相信大家都知道吃元宵是元宵節的習俗,但那只是其中之一,元宵節還有很多的習俗。元宵節還要賞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風俗表演,晚上還要在廣場放煙花。

習俗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由來已久。宋代,就已經流行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最早人們叫浮元子,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現在人們習慣叫「湯圓」。由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習俗二: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盛行於隋唐時期。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人們要走出家門,邊賞月邊看花燈,一盞盞紅彤彤的燈籠,點燃喜悅和激情,點燃對親朋好友的祝福,點燃心中美好的憧憬。

習俗三: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民間都要掛起彩燈,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習俗四:耍龍舞獅

耍龍舞獅是元宵節的一個特色,華夏崇尚龍,龍作為吉祥的象徵。舞獅子,是中國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前來助興。

習俗五: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踩高蹺原本屬於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

習俗六:劃旱船

劃旱船,在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大禹的。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走的動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姑娘在跑環穿的過程中,手裡拿著槳,做著滑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

習俗七:打太平鼓

太平鼓,也叫「單鼓」、「羊皮鼓」。打鼓者手執用鐵條和麻繩做成的長約尺許的一段細繩,腰間掛著單鼓,有節奏型的敲打,邊打邊跳,載歌載舞。

習俗八:扭秧歌

扭秧歌是我們北方人喜聞樂見,具有特色的一種舞蹈,已經錄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的前身是農民插秧的時的一種歌詠活動。

放煙花也是近幾年元宵節晚上的一項不不可少的活動。我國的煙花爆竹是名目繁多,花色品種頗雜。各種各樣的煙花在空中炸開,形狀各異,五彩斑斕,給人們一種美德享受。現在為了保護環境,提倡不燃放煙花爆竹了。

當然了,2020年元宵節,由於受到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上述的各項活動都被取消,人們靜靜的待在自己的家裡,防控這令國人恐懼的病魔。

歡迎讀者關注評論!

相關焦點

  • 元宵節各地習俗有哪些?元宵節的特色活動有哪些?
    因為各個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所以元宵節的習俗也是不一樣的。那么元宵節各地的習俗有哪些?又有哪些特色活動呢?  一、元宵節各地習俗   1、山西省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
  • 元宵佳節到了,我們中國元宵節的習俗,看看有哪些是我們看過的?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部分地區也有自己的特色習俗。今年的元宵節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全國各地都在抗擊疫情,待在家裡,就是過最好的節日。下面一起看看我們中國的元宵佳節都有什麼習俗,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通過千年的發展,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舞龍已經成為了我們元宵節重要的民間習俗。一、吃元宵、湯圓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與湯圓都是「團團圓圓」的含義,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元宵節的時候,為了慶祝節日的到來,會有許多不一樣的習俗活動,那麼對於元宵節的全部習俗搭建都了解嗎?
  • 我們的農村元宵節有哪些習俗?你身邊最難忘的又有哪些呢?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湖南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
  • 和平精英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元宵節活動攻略
    和平精英元宵節活動目前已經在遊戲中正式上線,不過除了遊戲中的活動之外,各大官方平臺中也開啟了相關的活動,比如說最近公布的元宵習俗活動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很多玩家還不清楚元宵節有哪些習俗
  •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從很久以前的秦國就有了這一節日。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自然有了很多的習俗。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被稱為元宵節,吃元宵自然是節日的一個重要的習俗。小小的元宵,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裡面的餡料一般為甜,象徵著人們的生活甜甜蜜蜜。
  •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個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大家知道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嗎?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元宵節又有哪些習俗
    元宵節已傳承兩千多年,每等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煮食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和睦幸福,這香甜可口的白色圓球也是家裡小孩非常喜愛吃的。然而各位看官知道何時開始元宵節開始吃湯圓的麼?而元宵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 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春節過完了,緊接著就是元宵節。剛好明天就是的,好多人都要在家裡過完元宵節了才去上班。而元宵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對它的了解僅僅是要吃湯圓。既然是傳統的節日肯定是有它特定的習俗,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元宵節有哪些傳統風俗?1、吃湯圓
  • 上海元宵節吃什麼?上海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上海作為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一般怎麼過元宵節?每個地方的文化底蘊與歷史背景不同,其飲食習慣也會各異。元宵節將至,我們來看看上海元宵節吃什麼吧!上海元宵節的習俗又有哪些不同,了解一下老上海人是怎麼過元宵節的。
  • 元宵節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動/習俗?
    元宵節是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即便一個心地純潔的人,一個不忘在夜間祈禱的人,也難免在烏頭草盛開的月圓之夜變身為狼。」那麼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當然是拿起獵槍,獵殺狼人。雖然大家都在初七左右就開始回到忙碌的工作崗位了,但是傳統意義上來說呢,其實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才真正的標誌著春節的結束。元宵節最重要的一個活動當然就是吃元宵!當然吃湯圓也可以啦,由於湯圓跟元宵的做法不太一樣會造成一些口感上的差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像我就比較喜歡吃湯圓。吃完了當然要出去走走,元宵節這一天還是很熱鬧的。
  • 鬧元宵:安徽各地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過去「試燈節」,農村都做米麵餅,用於檢查家中扎制的紙花燈是否牢固,謂之「試燈粑粑」。直至今天,其本意已不復存在,但這一傳統依然保存。在合肥廬江地區,元宵節又稱「小年」,除了放鞭炮外,偶爾還會有戲班子唱戲,從街頭走到街尾,而鄉民們也會給一些菸酒作為回報。
  • 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吃元宵、觀燈、耍龍燈等元宵節傳統習俗盤點
    原標題: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吃元宵、觀燈、耍龍燈等元宵節傳統習俗盤點   踩高蹺 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
  • 元宵節的由來起源與傳說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盤點(圖)
    元宵節的由來起源與傳說  2016年2月22日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不僅要全家團圓,也意味著農曆新年才算真正的過完了。在我們舉家團圓吃著甜美的元宵時不僅產生疑問,這元宵節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元宵節源於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
  • 元宵節的由來傳說和習俗有哪些?描寫元宵節的經典古詩詞
    雖然,2019年的元宵節不放假,但在古代,元宵節是「法定節假日」,以便官民同樂,共賞元宵花燈。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接下倆,我們一起說說,元宵節的由來傳說和習俗有哪些?中國古代的詩人詞人又是如何描寫元宵節盛況的呢?描寫元宵節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 正月十五元宵節,湯圓為何又叫元宵呢?為何會有掛紅燈的習俗呢?
    元宵節為什麼會有吃元宵的習俗?每年在元宵節都是我國很盛大的一個節日,在元宵節有很多的習俗,其中有一些習俗全國全種有所不同,但是國全非常統一的一個習俗就是吃元宵,全國各地都會在元宵節吃元宵,那在吃元宵這個習俗是從何而來的呢?
  • 正月十五元宵節你知道的習俗文化有哪些?
    元宵節又名上元節、燈節、元夕、小正月等。元宵本為上元節的夜晚,古人稱夜為宵,同時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便將之稱為元宵節。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有一定的習俗,而且或多或少的有些不一樣,當然這也和歷史文化有關。元宵節定然要吃元宵,為團團圓圓之意。
  • 元宵節是否源自佛教?張燈的寓意是什麼?有哪些習俗是你沒聽過的
    也是我們嘴上常常說的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而元宵佳節從兩千年開始就有了,我們會想到這一天,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團聚,一起吃元宵(吃湯圓),張燈結彩,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舞獅,逐鼠,送燈等習俗活動,(送燈又稱送花燈)。我國民間每年元宵節是有張燈習俗的。但是,你們知道元宵節為何張燈?知道張燈的寓意是什麼嗎?
  • 元宵節快到了,春節燈會有哪些傳統習俗?各地都有哪些燈會
    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後至元宵節時,舉辦的大型燈飾展覽活動,並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鬥燈是我國延續了上千年的傳統民俗,始於古時人們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蟲趕獸;後來,火把演變成了花燈,特別是春節期間,各地紛紛舉辦燈會。
  • 這個元宵節用我們的方式守護中國
    正月十五元宵節本是闔家團圓、熱鬧非凡的日子,然而今年的元宵節處於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戰「疫」面前,人人有責。面對疫情,我們要遵守號召,管好自己,避免出入人群密集場所,以防止交叉傳染、疫情擴散。特殊時期,保護好自己就是愛護親朋好友、就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