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關達爾文和《物種起源》的故事

2020-12-20 大劉說歷史

說起歷史上的大人物、大英雄,大家都有一個很奇怪的習慣,就是要給他們排個座次。一定要排出個誰第一,誰第二來。科學家也不例外,到處都有人要排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一二三四名。

通常來說,在這樣的偉大科學家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大都是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這也不奇怪,因為數學和物理研究的是宇宙的根本了運作邏輯,這些知識涵蓋的面更廣,對其他領域產生的影響也更大,也更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了。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位生物學家,排名也非常靠前,在一群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當中,看起來特別顯眼。這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查爾斯·達爾文。他因為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揭示了生物進化的原理,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生物學家。生物進化論後來也成為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科學理論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達爾文是如何寫出《物種起源》這本書的,又如何用這本書改變了世界。

達爾文出生在一個相當有錢的大家族。他的爺爺是當時非常有名的一位醫生,而外祖父則是很著名的陶瓷商人,因為在英國創立了工業化的陶瓷生產工廠,所以被尊為英國的陶瓷之父。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達爾文有條件接受非常好的教育。達爾文的父親把他送進了當時英國最好的醫學院,想讓他成為一名醫生。但達爾文對醫學並不感興趣,反而參加了一個博物學研究會,到處考察野外的情況,製作各種動植物標本。後來,他離開了醫學院,轉到了一個神學院讀書,但也沒有讀出什麼名堂來。倒是對野生動物植物的了解越來越多了。據說,達爾文的父親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孩子只知道玩兒狗和老鼠,以後不會有什麼出息。

總之,在達爾文的年輕時代,他跟當時上流社會的年輕公子哥沒有什麼區別。 轉機發生在1831年,當時,達爾文認識的一位博物學家,聽說海軍正在為一次環球航行配備一位年輕的學者隨行,於是將達爾文推薦了上去。

就這樣,達爾文登上了小獵犬號,開始了著名的環球之旅。

按照計劃,這條船從歐洲出發穿過大西洋抵達巴西,然後一路向南,繞過南美洲的南部,再一路向北,一直開到赤道附近的加勒帕戈斯群島。從這裡,他們將橫渡太平洋,去往紐西蘭,再從紐西蘭航行到澳大利亞,穿過印度洋,停靠南非南部的開普敦,然後取道南美洲東海岸,再返回英國。整個航行歷時將近5年,其中大部分時間,達爾文是在陸地上度過的。

在航行途中,達爾文驚喜地發現了許多東西,比如他在南美洲南部親眼看到了許多古代生物的遺骸。其中一個頭蓋骨,他覺得非常像是犀牛的,隨後他根據在當地看到的犰狳(qiú yú)的樣子,想像那是已經滅絕的巨型犰狳留下的遺物。後來才知道,那是當地一種史前巨獸大地懶的化石。

還有一次,達爾文和同行的朋友在打獵的時候,射殺了一隻體形比較小的美洲鴕鳥。後來,在烹飪和享用這隻美洲鴕鳥的時候,達爾文驚訝地發現,它的骨頭和當時已經為大家熟知的美洲鴕鳥並不一樣,並且確認這是一種新的動物。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的這個發現,就管這種新物種叫做達爾文美洲鴕了。

還有很多重要的發現,達爾文在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要在後來整理各種標本和筆記的時候,才突然醒悟過來。比如小獵犬號在行進到加勒帕戈斯群島時,他在不同島嶼上採集到的鳥類標本——這些標本在日後,極大地打開了達爾文的思路,成了《物種起源》一書的重要觸發點——關於這些雀鳥的故事,過兩天我再跟你詳細說說。

總之,等到小獵犬號回到英國,達爾文已經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博物學家之一了。在整理出版了在南美洲的一些考察筆記,並且發表了一些對軟體動物的研究之後,生物進化的思想在他腦子裡漸漸成形了。但是他並沒有立即著手把這個理論寫出來,而是繼續進行其他動植物的研究,和其他博物學者溝通和交流,來完善自己的想法。他甚至帶著自己的孩子做實驗,通過觀察比較動物表情的變化和自己孩子的表情變化,來分析兩者的不同。

經過了20年時間的漫長準備,他終於出版了這本改變世界的書——《通過自然選擇的物種和變種起源的論文摘要》。你是不是聽不明白這個書名是啥意思。沒關係,你聽不明白,別人也是一樣。出版商急了,「你不能叫這個,大家都不明白,這書還怎麼賣啊」。於是,達爾文把書名改成了《論通過自然選擇的物種起源,或生存鬥爭中優賦族群之保存》——還是不明白嗎?無所謂,記住《物種起源》就好了。

《物種起源》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第一版印刷1000多冊,當天就賣光了——按照當時的標準,這可是妥妥的暢銷書啊。

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爭議。生物進化理論對當時人們的衝擊是可以想像的。許多人被震撼了,更多的人感憤怒。當年帶著達爾文環遊世界的小獵犬號船長羅伯特·菲茨羅伊非常自責,認為是自己將達爾文引入了歧途。當時幾乎所有的書報雜誌上,都刊登了將達爾文畫成猴子的漫畫,來嘲笑他和他的理論。

然而,也有很多年輕的科學家站了出來支持達爾文的觀點。甚至在教會內部,也有一些人在閱讀了《物種起源》之後,認為達爾文的論證是充分的,接受了他的觀點。

1860年,在英國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進行了一場著名的辯論會,達爾文的支持者,號稱「達爾文的鬥犬」的進化論學者赫胥黎跟當時的牛津大主教,圍繞著進化這個論題展開了一場辯論。許多重要的科學家參與了這場辯論。甚至那位菲茨羅伊船長——當時的他已經是海軍中將了,也抱著聖經來到了現場。

然而,支持進化論的一方顯然掌握了更多、更準確的事實,也因此更有說服力。如今,在這裡樹立著一塊石碑,向所有人講述著達爾文和他的追隨者的故事。

感謝你能看完我的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識之士,點下關注對你來說是件小事,慶祝我們的緣分始於今日。

相關焦點

  • 新展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他的研究觀點只是小範圍內與圈內好友交流,達爾文打算死後再出版。然而,1858年,當達爾文收到另一個生物學家(華萊士)的來信,他意識有人和他在同領域研究自然選擇的主題,這讓他極為震驚。自1959年《物種起源》發布之後引起巨大的爭議,1860年託馬斯·赫胥黎公開宣稱自己是「Darwin's Bulldog(我是達爾文的鬥犬)」。他說:我認為《物種起源》這本書的格調是再好也沒有的,它可以感動那些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的人們。至於達爾文的理論,我準備即使赴湯蹈火也要支持。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達爾文在島上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採集標本,島上一些物種的差異和特異現象引起了他的強烈興趣,令他百思不解。這為他1859年發表的《物競天擇的物種起源》一書提供了原動力和信心,他的著作使加拉帕戈斯群島成為生物學專家和愛好者必去的「聖地」。今天這裡的聖克裡斯託巴爾島上,還豎立著達爾文的半身銅像。現在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已於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自然財產保護區」。
  • 物種起源——達爾文的偉大發現
    當22歲的達爾文從大學畢業後,並沒有按部就班的找到一份工作,而是登上了名為「獵犬」號的輪船,開始了環球考察。當來到加拉帕戈斯群島,達爾文發現每個孤立的島嶼上都有一些不同的物種,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將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發現的物種進行了詳細的記錄,並帶回一些標本,回到英國後,通過分析達爾文帶回來的物種記錄和標本,人們發現加拉帕戈斯群島上90%以上的爬行動物、50%的陸禽和45%的高等植物,都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 我們為什麼要讀《物種起源》?關於物種起源說,關於達爾文!
    「進化論」,是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在《物種起源》中奠定的科學理論,現在也被稱為是「達爾文主義」,是關於物種起源和生物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改變了世界的科學理論有很多,「進化論」是其中一種,發表了進化論的《物種起源》,也因此成為了改變世界的一本書。
  • 161年前,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對人類歷史產生巨大影響
    #11月24日,是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161年的紀念日。它就是《物種起源》(全名:《論藉助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族)的方法的物種起源》),這本書的第一版1250冊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1831年,達爾文被推薦參加「貝格爾號」的環球旅行。這次環球旅行徹底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貝格爾號於1831年12月27日揚帆起航,繞地球一周,於1836年10月2日回到英國。
  • 達爾文《物種起源》:經典的錯誤理論
    反之,證實預言的新發現若是持續增加,這一理論也就愈益逼近真理。依照這一個看法,共同祖先現象是科學理論。達爾文設想,人類和猿猴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遺傳下來的,這一觀點曾使他的許多同代人怒不可遏。當達爾文於1833年首次草草寫下他的遺傳思想時,還沒有發現任何與智人不同的骨骼。因此他的理論即使不致使人瞠目結舌,至少也像神話故事一樣離奇。
  • 達爾文最偏愛的不是《物種起源》,居然是它!
    出乎意料的是,他從北威爾斯考察歸來回到家中,發現他的「貴人」, 亨斯洛教授的一封信正等著他。亨斯洛教授在信中告訴達爾文,他已經推薦達爾文作為菲茨羅伊艦長的私人夥伴與博物學家,加入小獵犬號的環球考察之旅。經過幾番周折,達爾文終於在1831年12月27日這一天,隨著小獵犬號戰艦啟航成行,踏上了他歷時近5年的科考徵程。在
  • 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歷社會達爾文主義到創新之路
    達爾文,相信大家對他並不會感到陌生,他發表的著作《物種起源》不僅奠定了現代生物學和進化論的基礎,而且與之後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更是成為近代不少中國人救亡圖存的理念。那麼,你知道《物種起源》是如何誕生的嗎?
  • 聖經解密:從聖經中的生物演化看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作為一個較真的程式設計師,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好好研究一下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看看他的理論依據是都靠譜!剛好最近抽出了幾天時間,好好拜讀了一下達爾文第一版本的《物種起源》!不得不說,達爾文是一個比較認真的人,也比較實在!但本人對他的《物種起源》的論據,確是實在不敢認同的!
  • 啟蒙達爾文寫下《物種起源》
    編者按:離開加拉帕戈斯24年後,《物種起源》誕生,直到臨終之時,達爾文都堅信,荒蠻又原始的加拉帕戈斯是他思想的起源,是《物種起源》的起源。
  • 這個達爾文《物種起源》的孕育地!馬上就要大火的旅遊勝地!
    赤道穿過的國家有十多個,但建有赤道紀念碑的只有厄瓜多和索馬利亞兩個國家。來這裡參觀,最受人歡迎的就是赤道線,腳跨這條赤道線,我就同時站在了南北半球,寓意勝過景觀。達爾文的巨著《物種起源》的孕育地,受氣候影響,常年溫度維持在18-20度左右,物種豐富這裡既有大量的熱帶生物如大蜥蜴,也在寒帶生存的企鵝、海獅、海豹。
  • 達爾文為寫物種起源,吃過很多動物,有種動物味道無法用語言描述
    達爾文是英國的一位生物學家,他的一部巨著《物種起源》為物種進化論奠定了基礎,恩格斯把物種進化理論列為19世紀三大科學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和能量守恆定律。達爾文為寫《物種起源》一書而繞世界航行長達五年時間,但是終有所獲。
  • 達爾文在這島發現《物種起源》
    由於相親迫切,兩進兩出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沒有好好拿出錢和時間拍攝瓜亞基爾附近最著名的科隆群島達爾文島,這是了解、理解達爾文進化論的最好地點,由於許多動植物在全世界獨有,達爾文上島考察後才發表了《物種起源》,就是因為科隆群島上的自然環境獨一無二,厄瓜多政府於1959年將科隆群島列為國家公園加以保護。1978年,被列為世界上第一個世界遺產。
  • 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可能對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一無所知!
    貝格爾號的船尾,出自羅伯特·泰勒·普裡切特 (1828—1907) 的版畫,後期著色「當我以博物學者的身份參加『貝格爾號』皇家軍艦航遊世界時,我曾在南美洲看到有關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現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質關係的某些事實,這些事實深深地打動了我。」 這是查爾斯·達爾文著作《物種起源》的開篇之語。
  • 世界十大最美島嶼之一,達爾文冒險之旅的巔峰,《物種起源》之起源地……
    這是達爾文到達後的第一印象。但是隨著深入島嶼的中心地帶,達爾文看到了此生從未看到過的景象。這些條件有利於形成生物的多樣性和區域的獨特性,再加上島嶼遠離大陸,使當地一些稀有物種得以順利繁衍。加拉帕戈斯群島棲息著許多獨有的動植物,是世界上最孤獨、最美麗的群島之一,也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1859年11月24日,查爾斯·達爾文發表了他的著作:《論物種的自然選擇起源》,講述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故事——自然選擇的進化。查爾斯·達爾文是一位自然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他於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英國什羅普郡。他屬於一個思想自由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羅伯特是一名醫生,他的祖父伊拉斯謨·達爾文除了是一名醫生,也是英國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家。
  • 維多利亞時代「至暗時刻」:大惡臭與物種起源理論的登場
    達爾文和華萊士同時作為物種起源理論創始人亮相在《大惡臭》的序言中,陸建德提到,1858年的泰晤士河大惡臭對倫敦乃至工業革命敲起警鐘,環保意識正是通過類似的醜聞逐漸產生和加強。事發後,英國議會以最快的速度組建調查委員會,審批治汙方案,於8月20日通過《泰晤士河淨化法案》。
  • 達爾文的時間軸
    達爾文遠航歸來的第二年,也就是1837年,即開始寫第一本物種演變筆記。此後的20多年裡,他的著述無不由貝格爾號談起;1839年,他啟動了歷時5年的五卷本巨著《貝格爾號航行期內的動物志》寫作工程;這一巨著剛剛完成,他又啟動了歷時3年的三卷本巨著《貝格爾號航行期內的地質學》寫作工程……貝格爾號為他提供了充足的無可撼動的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的演變依據,他先是悄悄寫出未發表的闡述進化論的論文,到了1859年,他成竹在胸地從書卷中緩緩起身,舉起照亮世界的火種——《物種起源》,自此,
  • 達爾文在基督教堂外等妻子
    朋友告訴這是望京基督教社團派來的一個合唱團,因為他母親生前也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有基督教組織參與的活動。後來留意,發現原來我身邊還有許多基督教徒,而且多為年輕人!我問他們,你為何信基督?
  • 達爾文誕辰200周年 媒體總結你所不知的達爾文
    真實的故事:有一天,達爾文正在英國鄉間收集當地昆蟲標本。這時,他發現了一隻甲蟲,這引起了他的興趣,於是他將這隻蟲子撿起來,緊接著去撿另一隻。他雙手都各自抓到一隻甲蟲,但與此同時,他又發現了另外一隻,為了不放棄前面已經捕捉到的昆蟲,他只得把其中一隻暫放在嘴裡,誰料,被放入他嘴裡的蟲子很快噴射出毒液,達爾文被迫將蟲子吐出,同時也只得把其他兩隻昆蟲丟掉。結果他只好兩手空空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