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淚」:暗藏的環境殺手

2020-12-18 騰訊大閩網

去年8月份,平潭壇南灣的沙灘上就曾出現「藍眼淚」,引發全國媒體關注,一些遊客爭相前往觀賞,但不少人都撲了個空。而近日來,據臺灣媒體報導,馬祖也出現了美麗的「藍眼淚」,當地居民表示這幾天在各個海域都出現了大量的「藍眼淚」。【相關信息:平潭夜海灘再現藍眼淚 奇幻堪比阿凡達】

夜光藻的生物發光現象又被稱為「藍眼淚」,在世界各地皆有類似現象。夜光藻的細胞受刺激時會發光,尤其在夜晚的海面上螢光點,夜光藻是海洋中重要的發光生物,單個的夜光藻很小,肉眼很難看到,但要是無數的夜光藻聚集在一起,就能如夜光一般燦爛。

不過,外表光鮮亮麗的「藍眼淚」,其實是暗藏的「環境殺手」。夜光藻大量聚集往往是水體富營養化的表現。由於人類的活動,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汙水以及農田中的營養物質被排入湖泊、水庫、河口、海灣等緩流水體後,水生生物特別是藻類將大量繁殖,使生物量(某一時刻單位面積內實存生活的有機物質,據此可以判斷樣地內各種群生物量在總生物量中所佔的比例。)的種群種類數量發生改變,破壞了水體的生態平衡。

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時,水體會呈現藍色、紅色、棕色、乳白色等,這種現象在江河湖泊中叫水華(水花),在海中叫赤潮。顏色取決於的藻類液泡,例如一旦綠藻類大量聚集,即會形成「綠潮」。

富營養化雖是赤潮發生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只有在種種因素共同作用下,適於某種或某些赤潮生物爆發性繁殖時,才發生赤潮。「藍眼淚」有著魔幻般的視覺美感,卻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預警,相關部門應該有所行動,莫要讓其成為人類為環境問題買單的「心淚」。

編輯:木易

相關焦點

  • 福建海灘現「藍眼淚」奇觀,引眾多情侶前來,美景背後卻暗藏殺機
    「藍眼淚」驚現平潭海灘,引來人們陣陣歡呼。「藍眼淚」是生活在海灣裡的一種浮遊生物,為螢光動物。傳說它是人魚公主的眼淚,是愛情故事的一種象徵。因此有很多情侶會來觀看,希望愛情長久。  五六月份天氣熱的時候,靠近海岸線的位置會展現出一片神秘的幽藍,白光點點似銀河也似極光。美的炫目也美得靜謐。若是在沙灘上散步,用力一踏步,周圍就會向電影《阿凡達》中的生命樹一樣發出奇妙的螢光。
  • 「藍眼淚」是什麼?歷史上「藍眼淚」出現後會發生什麼大事?
    談及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這個「藍眼淚」是什麼事物。說到「藍眼淚」相信大多數網友朋友們想到的答案和真實的答案是「南轅北轍」的,可能會認為是彩色鑽石、珠寶,或者是藍色的液體。但這些都不是,但是「藍眼淚」中的藍確實是有。「藍眼淚」其實是一種會發藍色光的微生物。
  • 福建多個地方出現藍眼淚,什麼是藍眼淚?
    近日,平潭、 長樂、連江等地出現「藍眼淚」,「藍眼淚」在海浪拍打下,不斷出現螢光一樣的藍點,整個海岸線猶如銀河星空,超夢幻,美如仙境,不,勝過仙境,趕快一起去先睹為快吧!近日,福建平潭部分海域出現「藍眼淚」景觀。晚上,海面上能看到泛著星星點點的藍色螢光。
  • 「藍眼淚」的季節來了!到哪裡能看到藍眼淚?
    ▲攝影師翁武財15日晚拍於平潭流水鎮記者在微博上搜索發現,連日來不少網友聲稱在平潭也拍攝到了「藍眼淚」。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和往年相比,今年「藍眼淚」出現的時間提前了兩個月。「長樂海域並未有『藍眼淚』出現的記錄,根據你們的描述和圖片,很有可能是夜光藻。」蔡雷鳴介紹,「藍眼淚」一般指的是介形蟲,也叫海螢,生活在沙子中,肉眼可見,是扁的。海螢的身體內有一種叫發光腺的奇特構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而且是沿著沙灘呈帶狀。會發光的夜光藻出現在四月初,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在我省沿海很常見。
  • 「藍眼淚」近期頻現石獅為哪般 部門:「藍眼淚」非赤潮
    ­  4月28日,本報頭版刊登的《「藍眼淚」約會觀音山》的圖片消息引人關注,人們在驚嘆之餘也心有疑問,「藍眼淚」近期緣何光臨石獅,它是不是屬於赤潮?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採訪。­  尋找「藍眼淚」­  4月26日晚,一位市民在錦尚華錦碼頭海域發現了熒藍色的潮水,迅速向市生態環境保護局作了反映。
  • 馬祖「藍眼淚」
    ↑在馬祖地區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1日攝)。 每年4至6月是馬祖地區觀賞「藍眼淚」現象的最佳季節。產生「藍眼淚」現象的是一種名為夜光藻的海洋浮遊生物,其因能在受刺激後發出藍光得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在馬祖地區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2日攝)。↑在馬祖地區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1日攝)。↑在馬祖地區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2日攝)。↑在馬祖地區南竿島一處海域拍攝的「藍眼淚」現象(5月1日攝)。
  • 不要讓海洋再流「藍眼淚」
    海邊迷人的「藍眼淚」,隨著海水湧動,仿佛浩瀚星空的瑰麗畫面。每到夏季,我國東海沿岸,特別是福建沿海一帶的海面上頻繁出現藍色螢光,仿佛進入了「阿凡達」的世界。這種奇特的現象被稱為「藍眼淚」,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列為世界十五大奇景之一。
  • 解謎「藍眼淚」 為什麼平潭的海那麼「藍」
    市民爭議兩種說法最普遍第1種說法龍鳳頭「藍海」就是「藍眼淚」「去年我在壇南灣海域見過好多次『藍眼淚』,感覺上兩種是一樣的,只不過今年龍鳳頭海域的『藍眼淚』比較多而已。」在平潭工作的林渺渺女士說,「踩在沙灘上的感覺也是一樣的。」
  • 平潭島「藍眼淚」開始爆發,而「藍眼淚」美麗外表下是致命的誘惑
    近期平潭爆發的「藍眼淚」衝上了熱搜,相信大多數人對平潭島這個地名初聞皆是因為「藍眼淚」的奇蹟,而千裡赴約的人也幾乎都是追「淚」而去,我也一樣,被網上無數的「藍眼淚」視頻所深深的吸引,於是我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看臺灣如何玩轉藍眼淚!
    2014年7月14日,臺灣當地媒體公布的網絡票選結果,馬祖藍眼淚以網友半數支持率獲「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之冠。2015年6月19日的夏夜,隔著一彎淺淺的海峽,平潭時報騎行隊在壇南灣遠壋澳沙灘,再次邂逅藍眼淚,追淚潮也為此而起。  其實,平潭的藍眼淚很早就有了。父輩們說,這藍眼淚他們從小就見過,而且比現在的更美更盛。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藍眼淚完全可以作為平潭長期開發的一項旅遊資源。
  • 平潭「藍眼淚」哪裡看,視野最好?
    這段時間,藍眼淚又雙叒火啦,今年的藍眼淚提前來襲,原本4到5月份出現的藍眼淚,今年2月下旬就出現了.很多人都想去觀看浪漫奇觀"藍眼淚",那麼,平潭"藍眼淚"哪裡看,視野最好?這是很多人關注的,畢竟角度不一樣,看到的美景也大不相同,下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 浙江多地驚現藍眼淚現象 藍眼淚景觀是如何形成的
    浙江多地驚現藍眼淚現象 藍眼淚景觀是如何形成的時間:2017-05-20 19:19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浙江多地驚現藍眼淚現象 藍眼淚景觀是如何形成的 5月17日晚,在寧波市象山縣漁山列島,漆黑的海水中閃現出一道道淡淡的藍色螢光。
  • 行走臺灣:邂逅馬祖「藍眼淚」(圖)
    島內外一群「追淚人」上山下海,苦苦追尋,用相機捕捉「藍眼淚」的曼妙身影。  馬祖「藍眼淚」是什麼?何以如此迷人?原來,「藍眼淚」是一種夜光藻,這幾年在馬祖周邊海域大量繁殖。春夏之交,每當夜幕降臨,隨著海浪的拍打,海面不斷出現藍色的螢光點。夜色中的馬祖海岸線儼然一片藍色夢幻,又仿佛浩瀚的銀河星空。徜徉其間,人們如同置身電影《阿凡達》的奇異世界。
  • 平潭,不止是藍眼淚
    平潭島是福建第一大島 中國第五大島靜臥在福建東端 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平潭由126個島嶼組成在主島周邊有許多小島相伴素有「千礁島縣」之稱知道平潭島的人 大多是因為藍眼淚平潭是中國藍眼淚最大規模的爆發地每年的4-9月的夜晚 如果你足夠幸運就能邂逅一場夢幻絕美的「藍色奇蹟」如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場景海洋中的微生物懸浮在海面之下
  • 讓「藍眼淚」安靜一會
    小愛聽說,藍眼淚又名Blue Sand或海耀,也有人稱其為海上幽靈,藍眼淚現象在不少地方也時有發生,其實背後的原因是因為一種叫「夜光藻」的有機物在水中過份增生。藍眼淚是由夜光藻 (Noctiluca scintillans) 組成,螢光素受到外在刺激時就會發出螢光,這些海藻往往與紅潮一同出現,故藍眼淚極可能是汙染的警號。「夜光藻」的大量繁殖不僅會令海水變成螢光藍色,夜光藻附於魚鰓上會阻礙魚類呼吸,甚至會導致魚類及無嵴椎動物等窒息死亡。好吧,我們再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藍眼淚」刷屏,這下要在全國出名了!
    曾有人說浮世萬千吾愛有三嵐、藍眼淚與卿嵐為朝,藍眼淚為暮卿為朝朝暮暮此生>想和你去平潭「藍眼淚」上線就刷屏「藍眼淚」一上線就刷屏這貌似已經成為了固定的規律在這裡因為「藍眼淚」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個童話世界當中(圖片來源:姑蘇醋王愛上羨)平潭「藍眼淚」有兩種平潭有兩種「藍眼淚」一種是海螢「藍眼淚」
  • 惠女灣屢現「藍眼淚」美景
    「今年4月份以來,淨峰惠女灣一帶,出現五六次的『藍眼淚』美景。」昨日,家住惠安縣淨峰鎮赤土埕村的鄧先生說,如果選擇夜晚時分到海邊,或許能一睹美景。4月份的一天,住在惠女灣附近的居民和一些遊客,有幸看到「藍眼淚」景象。「海邊簡直成了藍色夢幻,都想尖叫了!」市民鄧先生說,他在惠女灣海水浴場一帶,看到了「藍眼淚」。當時,成片的藍色波浪一波接一波,朝沙灘前湧。
  • 絕美奇境,馬祖夢幻藍眼淚.
    曾經,《ETtoday民調雲》設計了「一生必去的臺灣自然景點」問卷調查,結果由如夢似幻的「馬祖藍眼淚」以近五成獲票率奪下冠軍。「馬祖藍眼淚」實在不是浪得虛名。單單聽到「藍眼淚」這個名字,腦海裡就浮現了無數憂傷又美麗的故事啊。 實景更是如夢如幻。
  • 夜探藍眼淚馬祖北海坑道浪漫搖櫓
    臺海網5月1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馬祖南竿北海坑道將在19日起,推出夜間「藍眼淚」搖櫓行程,為讓遊客在漆黑環境中能夠欣賞到特別景色,交通部觀光局日前特別添購夜視鏡給船夫,確保活動安全。每年大約4月到9月,馬祖沿岸海水常綻放一波波螢藍色光芒,曾有人稱這種特別海景為「藍色啤酒海」或「海上螢火蟲」,近年通稱為「藍眼淚」。這種自然衍生的生態奇觀宛如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場景,在黑夜海面上出現成千個螢光水母的絕美畫面。
  • 石獅「藍眼淚」更藍更美!
    家門口的「藍眼淚」悄然到來 何必去平潭?藍眼淚再度造訪永寧鎮觀音山!」 藍眼淚其實是兩種物種,一種是「夜光藻」藍眼淚,一種是「海螢」藍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