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是一座吃、喝、玩、樂相當發達的城市,得益於極佳的商貿基因,廣州也是國內夜經濟起步較早的城市之一,素來有「不夜城」的稱號。為促進消費,釋放內需潛力,全國多個城市陸續發布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政策及措施。坐擁成熟夜間經濟產業與商圈的廣州,也搭上了這趟「順風車」,發布《廣州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全面開啟夜間經濟「開掛」模式。享譽全球的房地產服務和諮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近日對廣州全面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做出了專業解讀。
夜間經濟全面「開掛」
城市夜間經濟是一種基於時段性劃分的經濟形態,一般指從當天下午6點到次日凌晨6點所發生的三產服務業方面的商務活動,業態包含晚間購物、餐飲、旅遊、娛樂、學習、影視、休閒等。
每當夜幕降臨,城市的下半場精彩拉開帷幕。這裡有琶醍酒吧街、Livehouse、發達的宵夜大排檔、24小時書店,還有開啟了「夜間模式」的博物館、動物世界、體育館和珠江夜遊,滿足人們食、住、行、遊、購、娛多樣需求。不打烊的廣州夜生活,正為羊城夜經濟插上加速騰飛的翅膀。
實際上,廣州的夜經濟發展可以說是「贏在了起跑線」上。2019城市夜生活指數*中,廣州位居全國第三:
將近84%的城市每天夜場電影不足100場,廣州成為夜場電影超過1000場的三座城市之一;
廣州成為22點之後仍在運營的地鐵站點超過200個的三座城市之一;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
除此之外:
廣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廣州共有4447家品牌便利店,其中24小時便利店超過3191家,佔比超過71%,領跑全國;
餓了麼、大眾點評公布的統計數據(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顯示,廣州的夜間餐廳佔比高達34.3%,遠超重慶的27.5%與上海的26.1%。
打造「廣州之夜」城市名片
全國第一間音樂茶座、第一個燈光夜市,都出自廣州。這座「越夜越精彩」的千年老城,在國家大力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消費者追求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如何通過發力夜經濟激發新活力?戴德梁行廣州商業地產部高級助理董事溫苑雯認為,廣州應從夜間經濟集聚區、美食文化、夜間旅遊集聚區及夜間體育品牌等多個角度出發,塑造獨具羊城文化氣息的城市新名片。
重點建設高品質夜間經濟集聚區
流量商圈、網紅地標一網打盡。
1. 地標性夜間經濟集聚區:天河路、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琶洲、江南西、珠江新城、萬博長隆漢溪、融創文旅城等13個夜間經濟商圈;
2. 挖掘商都文化和嶺南文化:北京路、上下九永慶坊二期、體育東商務區、珠江新城-珠江道、賽馬場、沙面、珠江琶醍、太古倉碼頭等11個文旅場所;
3. 推廣夜間延時服務:囊括食、住、行、遊、購、娛6大業態,倡導大中型商貿流通企業開展多種夜間促銷活動,擴大商品銷售。
擦亮「食在廣州」金字招牌
以美食之都獨領風騷的廣州,不妨在餐飲業態、美食文化上下一番功夫。
1. 聚焦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環市東餐飲集聚區、上下九歷史文化美食街、賽馬場美食城等6個「食在廣州」典型代表;
2. 發揚廣州特色美食文化,辦好國際美食節;
3. 加速發展酒吧、特色美食風情街。
n 精心塑造夜間文化旅遊集聚區
讓文旅資源發揮主場優勢。
1. 打造文化+旅遊演藝綜合體:博物館延時開放、廣州塔南廣場文化演出項目、「夜遊廣州」精品線路等;
2. 廣州塔·珠江黃金水段旅遊景區:嶺南特色水陸雙線景觀;
3. 北京路文化旅遊項目:整合騎樓、老字號一條街、千年古道等旅遊資源;
4. 嶺南印象園旅遊景區:樹立夜間嶺南文化新標杆
夜間體育品牌
通過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天河體育中心等載體,拉動球迷經濟,刺激流量變現。
1. 舉辦體育會展活動、旅遊俱樂部等打造球迷經濟產業鏈;
2. 推進亮化工程,完善步道、夜跑及健身等配套設施。
完善配套設施
多方位完善配套設施,為夜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後盾
1. 試點包括沙面異域風情美食區、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在內的4條分時制步行街;
2. 構築智慧服務保障:提升WIFI覆蓋率、交通及語種標識;
3. 增強交通組織管理:增加夜間停車位、夜班公交線路、延長地鐵等設施的夜間運營時間。
在夜經濟領域,早已底氣十足的「不夜城」廣州,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夜經濟浪潮來襲、年輕消費群體崛起下,如何升級業態、擴張市場,並通過內容的精細化運作及商業場所的運營,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及消費人群的夜生活質量。
戴德梁行廣州商業地產部董事及主管冼嘉曦表示,推動廣州夜間經濟的有序發展,還需從消費人群、內容、區域及物業形態等多個商業角度出發,「量體裁衣」以契合的空間載體、匹配的消費群體,推動廣府特色城市夜經濟的可持續性運營。在冼嘉曦看來,夜生活向來是商業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夜間消費的核心動力。廣州夜經濟的發力,將全面激活內需潛力,更進一步豐富消費者與遊客日益漸增的夜間消費需求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