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骨肉肉質細嫩辣味十足,是一道非常下飯的川菜小炒,不過並非所有川菜館都有供應,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廚是怎樣做這道菜的,學會以後自己在家就能炒。
有的朋友會問,巴骨肉就近是什麼肉?巴,在四川就是粘貼的意思,巴骨肉,就是粘貼在骨頭上的肉,通常為排骨、脆骨、前腳肉,其中脆骨口感更好,但家裡有人牙不好,就只有選擇前腳肉,當然筒子骨上的肉也算巴骨肉,不過貼太緊,不易剔下,需要先行蒸煮,麻煩且不易去腥。
脆骨
簡單的小炒巴骨肉用二荊條即可,搭配點小米椒、蔥白、蒜就很美味,其他配菜配料可根據需求喜好自行添加,比如加入青椒彩椒更好看,加入鹹菜蒜苗更下飯,加入洋蔥芝麻辣中帶甜,下面我們以基礎做法為例。
巴骨肉的做法
巴骨肉切片洗去血水,瀝乾備用
二荊條切滾刀塊,大蔥蔥白斜切馬耳狀,蒜和小米椒稍微切一切備用
巴骨肉加入鹽、胡椒粉、生抽醃製上色,加入蛋清攪拌上漿,加入生粉鎖住水分
大火熱鍋,燒至冒煙下油滑鍋,倒出熱油,下適量涼油,下巴骨肉滑炒變色,盛出瀝油
另起一鍋,下底油,倒入小米椒、蒜、蔥白炒香,下二荊條翻炒均勻
巴骨肉回鍋,炒至二荊條呈虎皮狀,加入生抽、糖調味,覺得淡可以加一點鹽,翻炒均勻即可起鍋
注意事項
巴骨肉加入生粉後可以加一點生油,可保證肉片下鍋後不粘連成團
滑鍋是為了不粘,如果用的是不粘鍋可以省略這一步
不排斥雞精味精的朋友可在起鍋前自行添加即可
好了這道川香小炒巴骨肉就介紹到這,還有一種炒法是先炒辣椒後炒肉,這樣巴骨肉就不必回鍋,大家根據自身習慣選擇就好,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讚收藏,這裡是臺歐美食說,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