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蒙洞村,距離永和鎮中心9千米,戶籍人口937人,其中壯族527人,瑤族135人,少數民族人數佔總人口的70%,村中98%以上的人都姓蒙。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蒙姓從廣西賀縣遷入立寨,祖先夜裡夢見住址梅花盛開,取名夢洞、梅村,別名永吉村。主要山嶺為鍋蓋嶺,海拔650 米;大水口水從村西面流過。全村土地面積524萬平方米,耕地面積59.5萬平方米。自然環境良好,生態植被豐富。
蒙洞葵園
蒙洞村曾經是連山的落後村莊之一。近年來,永梅行政村蒙洞村利用農村綜合改革、扶貧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等惠民政策,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把當地壯瑤特色融入村莊建設中,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在村莊環境變好的同時,特色農業、旅遊業也迅速崛起。
蒙洞村色彩斑斕的創意花海
在村黨總支部、理事會的帶動下,通過財政獎補、一事一議資金、上級支持和村民自籌等方式,先後共籌集資金258萬元建設了1200多米長的村道及下水道;完成了首期26棟有壯族特色的外牆裝飾;建成了休閒娛樂的文化公園、具壯族特色的蒙洞橋以及垃圾焚燒爐等,同時,在村道兩邊、文化室旁種植了1000株梅花。
蒙洞村門樓(唐振嚴攝)
2016年,蒙洞村種植了百畝9個不同品種的葵花,都是觀賞性的菊科向日葵;百畝葵園的效果是震撼的,攝影效果很好。向日葵花朵明亮大方,適合觀賞,到了9月,一朵朵綻放的向日葵仿佛在向人招手,放眼望去,壯觀美麗。
山楂果(唐振嚴攝)
為了進一步優化環境,建造環境優美、和諧美麗鄉村,蒙洞村黨支部做出規劃,將旅遊觀光項目加入進來作為該村建設的重要一環。接下來的幾年,蒙洞村計劃繼續完善特色村莊建設工程,引資在村內建設100萬平方米山楂基地;在村道兩邊打造一條長達4.5千米的山楂花觀光帶;並建設一個以原有1000株梅花為基礎的梅花園;完善農家樂等硬體設施,建成集觀光、旅遊、農家樂為一體的現代生態休閒農莊。
休閒迴廊(唐振嚴攝)
來源:廣東特色產業村
【來源:史志清遠】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