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與劉邦同甘共苦的盧綰,為何最終選擇了背叛?

2020-12-18 騰訊網

西漢建國後,受封燕王的盧綰,與代相陳狶勾結背叛劉邦的故事,很令人費解,跟劉邦一起從沛縣出來的兄弟,盧綰是封爵最高的一位,也是唯一背叛的一位。

盧綰之所以背叛劉邦,一方面是擔心自己步韓信、彭越後塵,被呂后滅族。另一方面,也他手下的一幫人,害怕自己失去富貴,慫恿而導致的。

與劉邦穿一條褲子,極為受寵,身居高位的盧綰

盧綰與曹參、樊噲、周勃等人不同,他的地位不是靠著功勞一步步積累起來的,或者說他的地位遠高於他所立下的功勞,他的地位更多是來自於劉邦的寵信。

盧綰家親戚跟劉邦的父親關係特別好,兩家同一天生了男孩,一個是劉邦,另一個是盧綰。兩人從小穿著開襠褲一起長大,後來一起拜到馬公門下學習,又成為了同學,關係更加親近了。

之後盧綰就是一直追隨著劉邦,不管劉邦犯事,還是做亭長在邙山躲藏,盧綰都跟隨左右,可以說盧綰是最早跟隨劉邦的,這也是他後來地位的重要依仗。

劉邦在沛縣起兵,參與反秦聯盟推翻秦朝,被封為漢王,進入漢中,盧綰被任命為將軍。劉邦和項羽爆發楚漢戰爭,盧綰又成為太尉高官,並且最早封侯,封為長安侯。

盧綰與劉邦的親近程度,超過了任何一位老兄弟,被賞賜的財物,比任何人都多,而且盧綰還獲得特權,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劉邦成為皇帝後,很多東西都變了,不變的是對盧綰的重新。西漢建國後不久,燕王臧荼造反,劉邦親自率軍平定,這時劉邦就有了心思封盧綰為燕王。生擒了臧荼之後,下詔選擇群臣中有功地封為燕王。

群臣雖然

心裡很鄙夷,論功勞蕭何、曹參都比盧綰功高,就是樊噲、周勃等也比盧綰強。但是大家心裡都明白,劉邦就是要封盧綰,於是大家都附和,請封長安侯盧綰為燕王。就這樣,盧綰成為了燕王。

受張勝慫恿,勾結匈奴與陳狶,背叛劉邦

人們常說:「德不配位,必受其禍!」果然盧綰成為燕王沒幾年,就勾結匈奴和陳狶造反,周勃三勝盧綰,盧綰逃亡匈奴,成為了東胡王。

漢高祖十一年,代相陳狶造反,盧綰從東北方向進攻陳狶。陳狶派遣王黃向匈奴人求救,盧綰也派出使臣張勝出使匈奴,勸說匈奴拒絕陳狶的求援。

沒想到,張勝到了匈奴,就是遇上了臧荼的兒子臧衍。臧衍對張勝說,他張勝之所以能在燕國獲得重用,就是因為他知曉匈奴的事情,而燕國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有天下諸侯的屢屢造反。

如果陳狶被平定了,下一個就是燕國,為什麼不幫助陳狶存活下來,與匈奴聯合起來,這樣的話如果陳狶扛住了,燕國自然安全無憂。即使陳狶被朝廷平定,再來侵奪燕國,有匈奴的幫助,也安穩得多啊。

張勝覺得非常有道理,決定聯合匈奴幫助陳狶,匈奴出兵攻打漢朝,盧綰認為張勝叛變了,於是奏請朝廷,請求誅滅張勝一族。不久張勝回到燕國,告訴了盧綰情況,盧綰認可了他的做法。

從最初的

形式來看,盧綰的叛變,更多的是燕國重臣從自身利益的考慮,慫恿盧綰的一種行為。盧綰一時間鬼迷心竅,認為他們也是為自己考慮,就同意了存陳狶而保燕國的做法。

懼怕自己步韓信、彭越多後塵,決定一條道走到黑

盧綰派出範齊出使陳狶,請陳狶聯合燕國,扛住了,不要輸得太快。沒想到陳狶太不經打了,沒多久就被劉邦擊敗了,而且陳狶的部將還把盧綰給出賣了。

劉邦知道後,很生氣,派出使臣召盧綰入京,盧綰稱病不去。劉邦又派出闢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召盧綰,並且趁機調查他的屬下。

盧綰這時候把心裡話對親信說出來了,現在異姓王,就剩下他和長沙王吳芮了,眼巴前朝廷剛殺了韓信和彭越,都是呂后這個毒婦的主意。

現在皇帝劉邦病了,朝政都由呂后決定,專門找藉口誅殺異姓王和大臣,自己哪敢去送死啊!結果這話就讓審食其知道了,審食其是呂后的寵臣啊,據傳跟呂雉還有一腿呢。回到長安侯,自然是對劉邦一頓渲染,劉邦就更加生氣了。

這時候,劉邦又從匈奴人那裡得知張勝出使匈奴,為盧綰聯合匈奴的消息。於是認定盧綰造反了,於是派出樊噲率軍平叛,沒多久換周勃統率。盧綰哪是周勃的對手啊,沒多久就被打敗了。

盧綰原打算入長安謝罪,聽說劉邦生病了,就是率領家屬、部下數千人在長城下等待,等劉邦病好了再進京謝罪,結果劉邦這就病逝了。盧綰只能帶著眾人逃亡匈奴了,被封為東胡王。

其實要說盧綰真的下了多大的決心造反,恐怕也未必,他可能就是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韓信、彭越。如果此時劉邦還年富力強,他估計就跑長安領罪去了,但是劉邦已經病重,他斷定呂后不會放過他,所以只能逃亡匈奴了!

相關焦點

  • 為何開國元勳都接連背叛劉邦?連異姓兄弟盧綰都與劉邦反目成仇
    漢初藩王背叛劉邦的經過而這次起義很快就被結束了,燕王也被殺了,在燕王死後,劉邦派盧綰掌管燕王的領地,盧綰基本沒有什麼才華,但他是跟劉邦同月同日生辰,並且是從小就跟著劉邦一起玩兒的同鄉好友,關係親密。趙王張敖娶了劉邦的女兒,成為了劉邦的駙馬,對漢朝忠心耿耿,但是由於後來張敖的手下意圖刺殺劉邦,事情敗露,張敖受到了牽連,最後被降為宣平侯,被剝削了王位。
  • 兄弟的背叛:盧綰為何與劉邦反目成仇?有人想挽回,可是已經晚了
    論起戰功,有一大票功臣出生入死,汗馬功勞絕不會輸給盧綰,可是,劉邦還是以交情優先,想要封盧綰為王,但他又怕群臣不服,假意說要選擇群臣中有功者為燕王。群臣明知劉邦想要王盧綰,卻也奉承巴結地說什麼「盧綰功最多,可王燕」,根本就是上演一場上下交相賊的戲碼。
  • 盧綰為什麼要反叛劉邦?並不是劉邦對他不夠好,而是他真的害怕
    這個傳奇人物的名字叫做盧綰,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就封盧綰為燕王。可以說劉邦對盧綰還是很夠意思的,盧綰當上燕王之後,不是想著為劉邦守衛邊疆,而是選擇背叛劉邦。那麼盧綰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七個諸侯王,只有趙王張耳跟長沙王吳芮沒有遭到劉邦的清算。二:盧綰為了自保,不得不背叛劉邦在劉邦除掉燕王臧荼之後,劉邦就趁著這次機會將自己的髮小盧綰封為燕王。盧綰是自己的信賴的人,給他軍隊既能幫助自己對付北方的匈奴,同時也能對付國內的諸侯王。
  • 盧綰是劉邦最信任的髮小,他為什麼要反叛
    盧綰生於公元前256年,死於公元前194年,沛豐邑(今江蘇豐縣)人,與劉邦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後來劉邦在沛縣起兵,盧綰追隨劉邦東徵西戰,最後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先後被封為長安侯、燕王。
  • 雍齒曾多次背叛劉邦,為何劉邦依然讓他封侯拜相
    對於任何一名君主而言,臣子的背叛都是不可饒恕的。哪怕臣子並沒有反叛之心,但只要有反叛的能力,君主也會對臣子進行打壓甚至是除去對方。漢朝初立,劉邦曾誅殺不少有功之臣。但您可能並不知道,為人務實的劉邦,居然會放過一名多次背叛自己的臣子,並且劉邦還讓他做到了封侯拜相,這個人就是雍齒。
  • 劉邦殺功臣,從來不殺發小,卻為何打最鐵的盧綰
    劉邦當了皇帝後,殺了不少功臣。不過仔細分析,他所殺的那些人,都是在他和項羽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背叛項羽投奔過來的。而像盧綰這種,從劉邦沛縣舉事開始,就跟著他幹的,幾乎沒有。盧綰盧綰不但是從沛縣舉事就跟著劉邦幹,在劉邦的髮小朋友中,關係也是最好的。他們兩人的爹是鐵哥們,劉邦和盧綰又是同一天出生。
  • 劉邦殺功臣,從來不殺發小兄弟,為何卻派軍打關係最鐵的盧綰
    劉邦當了皇帝後,殺了不少功臣。不過仔細分析,他所殺的那些人,都是在他和項羽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背叛項羽投奔過來的。比如韓王信、彭越、英布等人。包括韓信也是這樣一種情況。而像盧綰這種,從劉邦沛縣舉事開始,就跟著他幹的,幾乎沒有。
  • 盧綰與盧芳兩個間隔兩百多年的老本家,都與匈奴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盧綰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之一,不僅與漢高祖劉邦是同鄉好友,而且還與劉邦同一天生日。劉邦當泗水亭長時,盧綰便常隨其左右,兩人關係十分親密。在楚漢戰爭中,盧綰官至太尉。後來劉邦建立漢朝,盧綰被封為燕王。盧綰懷疑張勝和匈奴勾結,上書劉邦請求把張勝滿門抄斬。張勝從匈奴返回,把之所以勾結匈奴的原因告訴了盧綰,說劉邦如果滅了陳豨,下一個被滅的定然是燕王盧綰。
  • 為何劉邦能除韓信卻不下手,呂雉殺韓信是自作主張,還是劉邦授意
    韓信被拜為大將軍一般來說,如果謀反罪名成立的話,絕對不會只是貶官這麼簡單,謀反在歷朝歷代都是死罪,劉邦居然赦免了韓信的謀反罪名,這是反常的,況且劉邦一直猜忌韓信,為何劉邦不趁這個機會殺了韓信呢劉邦本來也不是什麼仁慈的人,為何只把韓信貶官而不殺他呢?
  • 劉邦為什麼要殺樊噲?
    了解一點西漢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樊噲不僅是劉邦的挑擔(農村的一種親戚間的叫法,樊噲娶了劉邦的妻子呂雉的親妹妹,有些地方也叫連襟),還是劉邦的忠實擁護者。著名的《鴻門宴》中,劉邦正是由於有了樊噲的幫助才逃過一命。可以說自劉邦起兵時起,樊噲就是劉邦最忠心的心腹。
  • 劉邦最恨的叛徒,稱帝後為何沒有殺他,反而封他為侯
    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他還是一個傳說,也可以稱之為那個時代的產物,他是漢高祖劉邦最恨的一個人,曾經背叛過劉邦,他做的那些事足夠他死100次,但這個人不僅沒有死,而且劉邦還封他為侯,更重要的是他比劉邦活得還久,死後更是被人立廟祭祀,傳承千年,不得不說,他是時代產物的幸運兒。
  • 樊噲隨劉邦出生入死,為何劉邦臨死之前,一定要下令殺了他?
    同時他還是劉邦親戚,娶了呂后妹妹呂嬃,對劉邦有著救命之恩,為何劉邦臨終前要處死樊噲?我們一起往下看。樊噲因狗肉與劉邦相識,後來劉邦芒碭山起義,樊噲也一起參與。因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立有平沛縣、攻城陽、破秦河守軍等戰功,在軍中獲得頭號猛將這個稱號。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在危險中拯救劉邦。
  • 揭秘:劉邦臨死前,為何要下令殺掉救命恩人樊噲?其實原因很簡單
    揭秘:劉邦臨死前,為何要下令殺掉救命恩人樊噲?其實原因很簡單劉邦誅殺樊噲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戚夫人和劉如意!樊噲不僅是劉邦的髮小,還跟劉邦是連襟,因為樊噲的老婆是呂雉的親妹妹呂嬃!劉邦深知呂雉跟戚夫人水火不容,而樊噲更在公眾場合申明要把戚夫人的頭砍下來當球踢!因此劉邦為了保護心愛的女人和最像自己的孩子,他臨死前命令陳平去誅殺兄弟樊噲!戚夫人是一個典型的胸大貌美無腦的女子,她以美色侍君,還想取代呂雉的位置。劉邦雖然好色,但是對髮妻呂雉還算可以,並沒有打算廢后!
  • 劉邦為何要殺韓信、誅彭越,逼反英布?他們為何不聯合反抗?
    但彭越最後下場卻是被劉邦誅滅 三族,其理由是彭越造反。不過彭越的死和韓信有幾分相似,背後都是被呂后安上了一個謀反的罪名, 彭越到底是有造反之心還是劉邦擔心會有後患才將其除掉,目前已經不得而知了。彭越起義後選擇歸順劉邦,是劉邦能擊敗項羽的關鍵將領,他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位正規使用遊擊戰術的軍事家,其軍事才能僅次於韓信。
  • 劉邦對背叛自己的雍齒,卻大加賞賜,張良為啥讓他這麼做?
    漢朝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大人物,他從一位亭長做到了皇帝,這樣的發展歷程令人十分佩服。要說劉邦這個人其實沒有什麼突出的能力,他就是非常擅長籠絡人才,手下聚集了一眾高手。並且劉邦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願意聽從身邊人的建議。
  • 長沙王吳芮:劉邦保留的唯一異姓王為何會是他呢?
    漢高祖劉邦在打敗項羽之後,便開始把矛頭指向八位非劉的異姓王。最終劉邦在呂后的幫助下先後消滅七位異姓王,其中包括漢朝第一功臣楚王韓信和同鄉燕王盧綰(逃往匈奴而死),而唯獨長沙王吳芮得以保留下來。長沙王吳芮何許人也?劉邦保留的唯一異姓王為何會是他呢?漢初勢力範圍原來長沙王吳芮是秦朝末年百越領袖,吳王夫差的子孫,第一個跟隨陳勝吳廣起義的秦朝官吏。
  • 劉邦臨終前說: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15年後這一句話果然應驗!
    周勃是劉邦十分看重的一個臣子,在劉邦臨終前,他就對呂后說,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個周勃也背叛了他。那麼,周勃為何會背叛劉邦?周勃是不是真的辜負了劉邦呢?他到底有沒有為劉邦安劉氏天下呢?
  • 韓信手握三十萬大軍足以抗衡項羽、劉邦,為何沒有選擇三分天下?
    此時此刻,漢王劉邦不得不封韓信為「真齊王」來拉攏他助漢伐楚,而西楚霸王項羽同樣也派遣使臣遊說韓信背漢自立,願與之三分天下!然而正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刻,韓信最終卻依舊選擇了揮師南下,最終垓下一戰成功,最終奠定了漢家天下。
  • 張良如此足智多謀,韓信遇難,為何他卻袖手旁觀?
    劉邦當了幾年的皇帝,基本上都在平叛中度過,最後在平定英布叛亂時,中了致命的箭傷,回到長安不久後就駕崩了。 那麼謀聖張良他沒有預想到韓信之死帶來的後果嗎?天下大亂極有可能重蹈秦二世而亡的覆轍,那麼張良為何對韓信的遭遇選擇冷眼旁觀?這恐怕要從韓信如何被殺說起。
  • 為什麼劉邦能夠容忍雍齒的背叛,卻不能容忍曹無傷?
    雍齒與曹無傷,這兩個人都是在劉邦最關鍵的時候實施了背叛行為。對劉邦而言,這兩個叛徒都該食肉寢皮,立刻清除掉的。但是,最終劉邦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處置方式——封賞雍齒,誅殺曹無傷。小牛想,上述忍與不忍的抉擇,是劉邦在充分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最合理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