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書韻杭州,茶香西湖。8月25日,由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天城遺珍——杭州對外文化交流史跡》、《杭州茶趣》首發儀式在杭州市民中心舉行。來自浙江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浙江省社科院等知名院校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參加首發儀式。
「天城」遺珍
為助力G20峰會,推進杭州城市國際化,杭州市政協文史委員會攜手杭州市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杭州文史研究會,共同邀請浙大歷史系副教授樓毅生、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顧志興等專家、學者,編纂《天城遺珍——杭州對外文化交流史跡》。
從跨湖橋到良渚的考古文化,杭州文化的多元、融合、開放和創新等基因,在其歷史源頭早已顯現。《天城遺珍》以歷史上杭州的對外文化交流為主線,分古代、近代兩部分介紹杭州對外交流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現存遺蹟等內容。
比如,古代部分開篇從杭州靈隱飛來峰上的理公之塔入手,將佛教從印度傳入杭州的歷史娓娓道來。又如《商胡憶西陵》篇,引唐代大詩人杜甫詩句「商胡離別下揚州,憶上西陵故驛樓」,講述京杭大運河開通,杭州成為西域胡人經商往來必經之地的故事。每個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為了讓更多的國際友人了解杭州,我們以中、英文雙語,圖文並茂地展現了杭州多元、包容、融合的對外文化交流史。」該書主編樓毅生先生介紹:「可以說,這是一本向外國友人展示杭州對外文化交流史跡的通俗讀物。」為提高準確度,編委會還邀請了Derek Schneider、Agnes Kneitz等外國學者,以專業的角度,對英文進行了審校。
「杭州對外文化交流史就是中華民族對外交流史的一個縮影,杭州在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中,直接或間接地推進了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歐洲文化以及世界各地文化的雙向交流,共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杭州師範大學徐海松教授向記者介紹。
杭為茶都
約三兩好友,擇西湖一隅,沏一壺茗茶,已成為杭州這座城市人們的休閒方式。茶,是這座城市歷久彌新的「金字招牌」,也記載了越來越多的傳奇故事。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更為杭州茶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機。
由杭州市政協文史委員會、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聯合編寫的《杭州茶趣》一書,以通俗活潑的筆墨、圖文並茂的方式,將杭州的茶史茶事娓娓道來,融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體,為傳播茶文化,也為講好杭州故事、展現杭州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盞茶能否化解錢俶『歸宋』後的危局」 「一場文人之爭因『山高水長』而鬥嗨了」……翻開《杭州茶趣》目錄,一個個新奇的故事線索「蹦」入眼帘。不同於茶知識的科普讀物,《杭州茶趣》將從古到今有關於茶的趣味故事串聯,形象而生動。「我們以文獻記載為依據,展開合理的故事情節,鋪陳基本的歷史背景,作出恰如其分的意義點評。」該書主編姜青青介紹說。
「這本書一改過去空洞乏味的解說,以饒有趣味的故事講述茶,有的地方還『古人』說『今話』,給孩子讀也不錯。」首發儀式上,一位讀者拿到「新鮮出爐」的書,忙著一睹為快。除了活潑的語言,《杭州茶趣》還穿插了龍井寺、韜光觀海亭等老照片,以及珍貴的舊書畫。圖文相輔相成,讀來宛如品茶,甘之如飴、樂在其中。
「從古到今,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無論是物質需要,還是精神需求,中國人都離不開一個』茶』字。」姜青青說:「讀過本書這些杭州茶故事,可以領略到中國茶文化的魅力和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