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正是吃鴨子的季節,7種美味做法,貼秋膘最適合

2020-12-13 菊子美食記

秋天是吃鴨的季節,各地吃鴨子的方法各不相同,琳琅滿目,但是做出的美味都各具特色,讓人垂涎欲滴,一起來看看有關鴨子的7種做法,貼秋膘我是認真的。

【三杯鴨】

做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調料,鴨肉 1200克 / 蔥白 5棵 / 九層塔 10克 / 麻油 30克 / 蔥結 一個 / 酒釀 30克 / 姜 6片 / 指天椒 2個 / 蒜瓣 5瓣 / 生抽 10毫升 / 老抽 10毫升 / 冰糖 3粒

第二步:鍋裡冷水放入姜3片,蔥結和鴨肉下鍋焯水5分鐘瀝起,煮的過程中撇去浮沫,麻油下鍋燒熱,放入蔥白,蒜瓣,薑絲,指尖椒提前切細一起下鍋煸出香味,倒入鴨肉下鍋翻炒2分鐘

第三步:放入醬油和生抽翻炒,放入冰糖和酒釀翻炒,放入九層塔後翻炒,倒入純淨水剛好與鴨肉平齊,煮開後轉移到砂鍋中,砂鍋開小火慢慢燜至鴨肉熟透,燜熟後的鴨肉中的姜和多餘的調味去掉,只留鴨肉。再摘幾片九層塔嫩葉點綴就ok啦,香氣撲鼻,讓人饞的流口水的三杯鴨就可以開吃咯

【啤酒鴨】

做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調料,鴨肉約500克,蒜頭,姜,幹辣椒,八角,香葉,肉桂,花椒各適量,大蔥一根,小蔥一根,香菜2根,易拉罐啤酒2瓶,蠔油兩湯勺

第二步:鴨肉洗淨剁小塊,蒜頭,姜,幹辣椒,香菜,蔥等配料切好待用,鍋裡水燒開,把鴨肉放進鍋裡焯水,祛掉浮沫撈起

第三步:油鍋燒熱,先放入薑片,辣椒絲和準備好的配料一起炒出香味,然後放入鴨肉炒出點金黃色,再放入蠔油一起翻炒

第四步:翻炒好鴨肉後,倒入啤酒沒過鴨肉,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放入調料,生抽,鹽,料酒,少許糖,約燜20分鐘。最後放入切好的大蔥翻炒收汁,撒上小蔥起鍋裝盤,最後放上香菜點綴,搭配啤酒,不加水也好吃的啤酒鴨上桌啦

【香辣鴨胗】

做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調料,鴨胗800克,西紅柿一個,洋蔥半個,大蔥一根,野山椒適量,生薑,蒜頭拍碎,青,紅辣椒

第二步:鴨胗洗淨,對半切開,再切小條,不要切斷,再旋轉半圈切成花的形狀,配料切好待用

第三步:鍋裡加水燒開,放料酒和薑絲,把切好的鴨胗下鍋焯水,時間不宜過長,燒開即可撈起並瀝乾水,砂鍋鍋底鋪好切好的洋蔥

第四步:炒鍋洗淨放油,然後放入生薑,蒜頭,和野山椒爆香,再放入西紅柿,鴨胗和大蔥一起翻炒均勻,放入調料:醬油,鹽,少許料酒翻炒,加入一點開水燒開後,把一起混合炒勻的鴨胗轉移到鋪好洋蔥的砂鍋裡再用中火燜15分鐘即可,最後放上切好的青,紅辣椒點綴一下顏色更好看喲!

【鴨血豆腐湯】

做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調料,豆腐 50克 / 鴨血 50克 / 玉米 澱粉 一湯匙 / 姜 3片 / 蔥 一棵 / 上海青 2棵 / 鹽 少許 / 香油 少許

第二步:青菜洗淨切碎,豆腐切丁,鴨血切丁,鴨血焯水一分鐘撈出,豆腐下鍋焯水一分鐘撈出

第三步:鍋裡加800毫升清水燒開,放入鴨血和蔥段,薑片,豆腐下鍋,下青菜碎攪動均勻,調入少許鹽,澱粉加入30毫升清水稀釋,倒入水澱粉攪拌均勻,最後滴幾滴香油就可以盛出享用美味的鴨血豆腐湯啦

【石斛山藥鴨湯】

做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調料,鴨肉1200克,鐵棍山藥一根,鐵皮石斛鮮條50克,生薑適量,枸杞適量

第二步:鴨肉洗淨剁小塊,用清水浸泡半小時祛掉血水,再次洗淨,山藥去皮切塊,鐵皮石斛拍碎切小段,生薑切片,鍋裡燒水放幾滴料酒,把鴨肉放鍋裡焯水再次祛掉血水,撈起放燉鍋裡

第三步:鴨肉放燉鍋,切記一定要加開水燉,再放入薑片和切好的鐵皮石斛跟鴨肉一起中火燉煮約一小時,鴨肉燉煮好後,再把山藥和枸杞一起放燉鍋煮熟即可,最後放入適量鹽就可以上桌喝湯吃肉添秋膘啦啦啦!

【鐵皮石斛鴨肉湯】

做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調料,鴨肉 800克 / 鐵皮石斛 30克 / 胡蘿蔔 一個 / 姜 一個 / 小蔥 一棵 / 鹽 適量

第二步:鴨肉切小塊,胡蘿蔔洗淨切滾刀塊,姜切片,蔥洗淨打個蔥結,鐵皮石斛先用刀拍扁切小段

第三步:鴨肉下鍋焯水5分鐘,撈起用清水衝洗乾淨,準備燉鍋,鴨肉和薑片還有切好的鐵皮石斛下鍋,再加入約2500毫升純淨水

第四步:先中火煮開,改小火慢燉90分鐘,直到鴨肉能骨肉分開,放胡蘿蔔煮10分鐘,調入適量鹽,再放入蔥節點綴,就可以享用美味的鐵皮石斛鴨肉湯啦。

【黃花菜煲老鴨湯】

做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調料,老鴨肉 半隻 / 黃花菜 20克 / 紅棗 10顆 / 薑片 3片 / 幹香菇 10朵 / 薏仁 20克

第二步:鴨肉可以叫老闆先剁小塊,幹黃花菜和幹香菇提前半小時用清水泡發,鍋裡冷水把鴨肉下鍋汆水去掉血水,把汆好水的鴨肉撈起放砂鍋裡,放入薑片,幹香菇,紅棗和薏仁一起中火燉一小時

第三步:鴨肉燉好後放入黃花菜一起煮熟,最後調入少許鹽,美味的黃花菜煲老鴨湯就做好了,一起來品嘗吧

【菊子物語】

在秋季素有貼秋膘一說,因為夏天天氣太熱,稍微運動就會出汗,很容易讓人瘦下來,叫做「苦夏」,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當然首選是吃肉,「以肉貼膘"就是秋天常說的一種說法,相對於肉食來說,鴨肉有其特別的營養,是餐桌上的上乘佳餚,一起來學會這七道有關鴨的美味,做給家人吃吧!美食值得分享,生活需要記錄,菊子美食記與您一同前行!

本圖文作品系菊子美食記原創,每一張圖片每一段文字都是用心拍攝和撰寫,願與您一起共同成長,健康生活。您的關注、轉發和評論對菊子姐姐是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嚴禁不良自媒體帳號抄襲,盜圖,侵權必究,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立秋要「貼秋膘」了,鴨肉肯定不少,預防秋燥還不會發胖!
    立秋了,很多人都說是秋天到來了,其實不然,立秋並不是秋天已經到來了,而是在當地氣溫連續在5日之內都是22℃以下,這樣才算是秋天真正的到來了。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地方進入秋季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其實,在立秋到秋分這一段時間,都被稱為「長夏」。秋天是天氣逐漸的由熱變涼,然後再由涼轉寒的過渡季節,之後就是冬季了。
  • 白露節氣到,開始「貼秋膘」,可這幾種食物,吃再多都不會胖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秋季的前兩個節氣立秋與處暑,雖無盛夏高溫,但還是酷熱天氣,到了白露,晝夜溫差較大,夜間人們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已經來了。
  • 貼秋膘吃這三種肉最「清補」>>
    立秋至,吃大肉,貼秋膘根據老北京的習俗立秋當日要多吃肉白切肉、紅燜肉、燉雞、燉肉、燉鴨貼好秋膘以迎接寒冷的冬日東北以餃子應對萬變江南……雖說入秋要補,但此時不宜盲目「貼秋膘」、大補特補,而是要「清補」。
  • 立秋貼秋膘 注意這五類人群不適宜「貼秋膘」
    貼秋膘是很多朋友都會做的事情,到了立秋時節,甩開嘴巴胡吃海喝,美其名曰貼秋膘,但你知道嗎?這種感方式並不是正確貼秋膘方式,反而容易導致健康受損,在貼秋膘之前首先要看一看,自己是否屬於這五種不適合貼秋膘的人群,還要注意貼秋膘的方法。立秋貼秋膘是什麼意思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很多人對貼秋膘沒有什麼概念,到底貼秋膘是什麼意思?
  • 老鴨和「它」是絕配,用鍋一燉就上桌,秋天常吃比牛羊肉還滋補
    蓮藕老鴨湯從小到大,老人們就經常會告訴我們,秋天一定要「貼秋膘」。比吃豬肉實惠多了,最重要的是,鴨子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秋天常吃比牛羊肉還滋補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鴨肉屬性寒,尤其適合秋燥肺熱的季節食用。而像那些體熱易上火的群體,在秋天時吃鴨子比吃雞、牛、羊肉還滋補。今天,寶媽給大家推薦老鴨的絕佳搭檔——蓮藕。蓮藕是秋天的當季食物,低脂高營養,還能夠起到止咳健脾胃的營養功效。用蓮藕和老鴨一起燉湯,製作簡單又快手,燉一燉就上桌!好吃又營養。喜歡的朋友,趕緊來看看吧!
  • 秋季不要忙著「貼秋膘」,真正會養生的人,都是這麼吃的
    自打入秋以來,聽身邊的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秋來了,該貼秋膘了。隨著天氣轉涼,人們對於肉類食物也更加的渴望了。火鍋、烤肉等深受大眾的歡迎,天越冷,吃得人就越多,秋天進補也成為了民間的一種常見現象。秋冬季節很容易發胖,不想一個冬天過後,變得圓滾滾,你該這麼吃。
  • 秋天,正是吃鴨子的季節,6種做法,清熱潤燥好處多,價格也不貴
    秋風起,吃鴨忙。秋天,正是吃鴨子的好季節。一直以來,鴨肉都被視為餐桌上的上品,它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相當,在中醫看來,鴨肉性涼,有清熱、滋補、健脾、利水等作用。秋季燥熱,這時多吃一些鴨肉再合適不過了。以下,和大家分享6種鴨的做法,有熱菜有湯,有鴨肉、鴨血、鴨掌的做法,價格都不貴,比豬肉要實惠許多,喜歡的親們不妨留下,慢慢做哦~第一道:啤酒鴨這道啤酒鴨,將鴨肉與啤酒一同燉煮成菜。
  • 深夜食客丨炙子烤肉,「文吃武吃」都熱鬧,老北京「貼秋膘」首選
    在秋日的所有節目裡,再沒有比「貼秋膘」更動聽的邀請了。想都不用想,秋天肯定是全年減肥失敗率最高的季節,在「身體需要」和「環境鼓勵」的內外因雙重作用下,誰能扛得住吃肉的歡愉?畢竟,一年到頭只有這麼幾周的時間意味著「吃肉即是合理,吃肉等於正義」。 秋天,為什麼要「貼秋膘」?
  • 立秋前後吃什麼?最適合立秋吃的5道家常菜,做法簡單,好吃健康
    所謂立秋也就是貼秋膘的季節,但說是貼秋膘,實際上是很多人對健康飲食的強烈訴求,入秋嗎,吃好了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來應對接下來的季節,那立秋之後怎麼吃好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詳細說說,立秋前後,最適合的5道家常菜做法配方。
  • 立秋將至,你會貼秋膘嗎?
    原標題:明天立秋,你會貼秋膘嗎?   大暑已過,秋季將至,明天8月7日便是2020年立秋。它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對於農民來說,立秋象徵豐收季節的前奏;而對於食客而言,立秋是品嘗美食大快朵頤的號角。立秋時節,全國各地又有哪些立秋必吃傳統美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尋覓秋天的味道吧。
  • 入秋後,多給孩子吃這4種食物,不僅「貼秋膘」,更能長大個!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不少家長都忙著給孩子吃「肉」,爭取多「貼秋膘」。但其實就現在的社會發展水平而言,「貼秋膘」只能作為一種民俗。
  • 啤酒燜鴨,味道鮮美,食材便宜,營養滋補不上火,很適合秋天吃
    的確,中秋之夜賞月吃月餅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而我在過中秋時,最先會想到的卻是記憶中那鍋香得讓人口水直流的柴鍋燉鴨子。對於我們80後來說,小時候能吃頓雞鴨魚肉,那必定是過年過節的時候。記憶中,每年過中秋,也正是農村秋收農忙的時候。地裡的玉米、花生、大豆都已成熟,等待著收穫。
  • 中醫提醒:「啃秋 貼秋膘」有講究 吃西瓜也需注意
    「啃秋,貼秋膘」也有講究 吃西瓜並非人人適宜。資料圖  長城網唐山8月12日訊(史愛華 記者 邢丁)啃秋,就是在秋天大快朵頤一番。這個時候再大量吃寒涼的西瓜,很容易傷到脾胃,導致肚子疼、腹瀉等症狀。」同時,身體虛弱和寒性體質的人,本身就不適合吃西瓜,如果盲目「啃秋」,尤其是吃冰西瓜,會嚴重地傷身體的陽氣和正氣,加重身體虛弱,應該注意把偏涼和偏溫的瓜果搭配在一起吃,在吃西瓜時也要注意,不能吃過多過猛,更不建議吃冰鎮西瓜,否則「寒上加寒」更傷脾胃。
  • 適合秋天吃的7道家常菜,營養美味不上火,賽過大魚大肉
    入秋後,很多地方有貼秋膘的說法,不過所謂的秋膘並不是要吃大魚大肉,而是要吃一些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儲存足夠的能量,為秋冬禦寒做準備。今天就給大家分享7道營養美味,好吃不上火,適合秋天吃的家常菜。這7道菜葷素搭配,清火潤燥,比大魚大肉更養人。【玉子豆腐蒸肉末】食材有:玉子豆腐 2條,豬肉 適量,生抽 2湯匙,蔥花 適量。
  • 秋天多給家人做這道湯,既能貼秋膘,還能補營養,喝一碗回味無窮
    推薦語:說能貼秋膘,大家都不敢吃了吧,其實這個還好,營養不錯,還回味無窮下文轉載自作者:老李愛釣魚秋天多給家人做這道湯,鮮美多汁,老少皆宜,喝一碗回味無窮現在雖然立秋雖然天氣還是非常的燥熱,但是天氣轉涼就是一瞬間的事情,這個時候是人身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所以大家最好的方法還是從飲食上注重是最好的方法。
  • 「貼秋膘」就是吃葷菜?素食對身體也大有好處
    南京的天氣一天涼似一天,很多人都開始惦記著要「貼秋膘」好好補一補。提到秋季進補,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吃葷菜、喝葷湯。但其實,「貼秋膘」除了吃肉類的菜外,多吃一些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並且能夠排毒養顏的素食,對於身體也是大有好處的。
  • 一鍋藏書羊肉熱量超1000大卡,也擋不住蘇州人一顆貼秋膘的心
    立秋過後,天氣逐漸轉涼,一般這個時候,總會聽長輩們嘮叨一個詞:「貼秋膘」。簡單來說就是秋天多吃點,以補充伏天的虧損。不過說貼秋膘說的最兇的,實際上並不是養生達人們,而是那些吃貨們,因為終於找到了一個名正言順大吃特吃的理由了!
  • 油燜大蝦家常做法,愛吃蝦的朋友,「貼秋膘」怎能少了這道菜
    油燜大蝦家常做法,愛吃蝦的朋友,「貼秋膘」怎能少了這道菜!不知不覺夏季已經過去了,雖然溫度依然很高,但是早晨和晚上已經能感覺到秋天來臨了,晚上即使不開空調也可以睡一個安穩的美容覺了。常年到,立秋到,貼秋膘。
  • 貼秋膘怎能少了它,再貴也要做給孩子吃,強筋骨健脾胃
    秋天到了,別忘了「貼秋膘」,在民間,流傳著立秋「貼秋膘」的習俗,夏季的炎熱,導致人食欲不振,飲食上比較清淡,營養不夠,導致人體重下降,影響健康,秋季是進補的最好時機,在這期間好好的增進營養,到了冬天也不懼嚴寒。
  • 學會這道油酥餅的詳細做法,貼秋膘很簡單,金黃酥脆,唇齒留香
    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同時也預示著夏天即將結束,暑去秋來,氣溫由最熱逐漸開始下降了,由熱轉涼,正如諺語所說: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比如立秋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而在北方,立秋是吃烙餅炒雞蛋的,也有很多北方地區吃一個肉丸的餃子。而對於立秋後的秋天,最有意義的一個詞就是「貼秋膘」啦,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