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秋膘」就是吃葷菜?素食對身體也大有好處

2020-12-13 央視網

  南京的天氣一天涼似一天,很多人都開始惦記著要「貼秋膘」好好補一補。提到秋季進補,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吃葷菜、喝葷湯。但其實,「貼秋膘」除了吃肉類的菜外,多吃一些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並且能夠排毒養顏的素食,對於身體也是大有好處的。

  「我們常常把秋天比喻為多事之秋,到了秋天,季節變化非常快,而且氣候乾燥,身體常常難以應對。」江蘇省中醫院營養科汪燕主管營養師介紹說,隨著天氣的漸漸轉涼,大多數人在飲食習慣上都會偏好肉類食物,以此來增加營養。但秋季進補、「貼秋膘」,除了大家熟知的肉類食譜外,素食也是秋季進補的選項,吃對了也能像食補吃肉一樣,達到滋補的效果。

  白果荸薺銀耳湯

  原料:白果、荸薺、銀耳

  做法:先將銀耳泡發一會兒,準備6~7顆白果(白果中含有有毒物質白果酸,不可多食)去殼後和銀耳一起煮,快熟的時候再加入荸薺,稍煮即可。

  功效:很多人秋季都會出現乾咳的症狀,究其原因多由肺燥引起。白果煮熟後有溫肺益氣、止咳定喘的功效;而荸薺被稱為「地下雪梨」,清火潤肺;銀耳中的銀耳多糖對慢性支氣管炎有一定作用。

  香菇冬瓜球

  原料:香菇十餘個、澱粉、冬瓜一大塊、生薑三片

  做法:香菇水發、洗淨;冬瓜去皮洗淨,用鋼勺挖成圓球待用;姜洗淨切絲;將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薑絲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鐘後,倒入清水煮開;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後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木耳炒白菜

  材料:白菜250克,木耳(水發後)100克

  做法:白菜洗淨、切好,木耳泡發後去掉根部撕成小朵。鍋中放油熱鍋,蔥姜蒜熗鍋後,加入白菜、木耳。翻炒至八成熟後,放入白糖、食鹽等,勾入水澱粉收汁即可。

  功效:黑木耳功效涼血止血,潤肺止咳。含有的木耳多糖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輻射,抗腫瘤,降低膽固醇等作用。含有的膠質,可以吸附胃腸道中的雜質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赤小豆百合杏仁粥

  材料:赤小豆50克,百合20克,杏仁6克,粳米40克,冰糖適量

  做法:食材洗乾淨後,加水煮粥。

  功效:潤肺止咳,除痰利溼。適用於肺燥而痰溼內阻,氣不化津所引起的咳嗽、喘息、口乾、痰多等症。

  此外,汪主任還提醒大家,秋季養生要做到以下三點:

  1、首先要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以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津。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意思就是說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2、其次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數蔬菜、水果性質偏涼,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之功效。如梨子、柿子、甘蔗、荸薺、葡萄、蘿蔔、紅薯、山藥、南瓜、藕、荸薺、胡蘿蔔、金針菜、平菇、海帶、白菜、白扁豆等。在中醫上,白色的食物可以潤肺,還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蓮子、芝麻、銀耳、豆漿、冰糖等清補潤燥之品,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值得提醒的是,如果過多食用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也會導致溫熱內蘊,毒滯體內,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之民諺,尤其是老人、兒童及體弱者要注意食用瓜果的量。

  3、秋燥時節,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多吃。(通訊員 顏英傑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程曉)

相關焦點

  • 立秋貼秋膘 注意這五類人群不適宜「貼秋膘」
    原來,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 政協委員建議公務接待吃素食,有利健康節約成本,素食有啥好處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副校長徐景坤說將在2020全國兩會上建議在公務接待中提倡全面素食。他認為這樣既有利於健康,又可節約成本,還有利於保護野生動物。政協委員建議公務接待吃素食,那麼吃素食有什麼好處?
  • 天天大魚大肉貼秋膘,當心引來4種疾病!
    「貼秋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以吃肉來貼膘。但是,貼秋膘,並不一定非得吃肉,因為肉吃多了,不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血脂高、脂肪肝跟體重超標的人,再可以吃肉,對身體更不利。而對於體弱、貧血、血壓低的人,秋天適當吃一點牛羊肉、動物肝臟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對身體健康、抗寒等都是有好處的。
  • 秋季不要忙著「貼秋膘」,真正會養生的人,都是這麼吃的
    自打入秋以來,聽身邊的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秋來了,該貼秋膘了。隨著天氣轉涼,人們對於肉類食物也更加的渴望了。火鍋、烤肉等深受大眾的歡迎,天越冷,吃得人就越多,秋天進補也成為了民間的一種常見現象。秋冬季節很容易發胖,不想一個冬天過後,變得圓滾滾,你該這麼吃。
  • 立秋貼秋膘不吃肉吃什麼?吃土豆解飽、胡蘿蔔護眼、牛奶補鈣
    隨著立秋的到來,很多人都自己準備上了大魚大肉,問要做什麼?他們都會說「貼秋膘」。 在我國傳統上,立秋後要貼秋膘,這時候人們會吃很多的動物性食物,如豬肉、羊肉、牛肉等,在做法上也是多為油炸、紅燒的為主。如有的地區會選擇吃炸五花肉、燉五花肉,有的地方風俗還是吃蒸螃蟹、焯鱔絲,還有的會吃紅燒魚、小籠包等等。可這些食物吃完之後,等著你的還是肥胖,並沒有對身體有什麼好處。那我們立秋後貼秋膘不吃大魚大肉吃什麼?大家可以吃土豆解飽、胡蘿蔔護眼、牛奶補鈣。別看土豆裡面的澱粉多,其實它裡面的水分含量不是很低的。
  • 中醫提醒:「啃秋 貼秋膘」有講究 吃西瓜也需注意
    「啃秋,貼秋膘」也有講究 吃西瓜並非人人適宜。資料圖  長城網唐山8月12日訊(史愛華 記者 邢丁)啃秋,就是在秋天大快朵頤一番。同時,身體虛弱和寒性體質的人,本身就不適合吃西瓜,如果盲目「啃秋」,尤其是吃冰西瓜,會嚴重地傷身體的陽氣和正氣,加重身體虛弱,應該注意把偏涼和偏溫的瓜果搭配在一起吃,在吃西瓜時也要注意,不能吃過多過猛,更不建議吃冰鎮西瓜,否則「寒上加寒」更傷脾胃。總之,立秋適量食用生津潤燥的新鮮蔬菜和時令水果,避免涼、燙、硬、辣及油膩的食品,才能維護身體健康。
  • 深夜食客丨炙子烤肉,「文吃武吃」都熱鬧,老北京「貼秋膘」首選
    貼秋膘源於身體的需要。夏天吃飯容易沒胃口,人們大都愛吃涼菜、喝冷飲,身體處於一種「消耗」的狀態。到了秋天天氣轉涼,腸胃供血量增多,消化吸收能力也跟著增強了幾分,這個時候,身體就需要增補厚味。攝入的能量消耗不掉,就堆積成了脂肪。「秋膘」既是補償夏天丟失的津液,也是儲備能量對抗寒冬。
  • 素食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素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關注,很多人都是認為素食主義者的身體能夠比一般人更加地健康,因為素食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多的營養。那麼素食到底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素食的好處有哪些。
  • 入秋後,多給孩子吃這4種食物,不僅「貼秋膘」,更能長大個!
    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立秋之後,要「貼秋膘」。這和中醫裡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有很大關係。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不少家長都忙著給孩子吃「肉」,爭取多「貼秋膘」。但其實就現在的社會發展水平而言,「貼秋膘」只能作為一種民俗。
  • 常吃素食好處多多
    聽人說吃素有五大好處,一,經常吃素食的人會比經常吃肉食的人壽命更長,寺廟裡的僧侶就是最好的證明。二,同等質量的食物中,素食含有的熱量較少,而且脂肪量幾乎沒有,且不會在體內儲存。三,經常吃素食的人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比一般人要低,因此引發心肌梗塞,冠心病,高血壓的機遇也會少些。四,經常吃素食的人能夠有效地抑制結腸癌的發生率。
  • 立秋燉大肉合集!貼秋膘吃這三種肉最「清補」>>
    立秋至,吃大肉,貼秋膘根據老北京的習俗立秋當日要多吃肉白切肉、紅燜肉、燉雞、燉肉、燉鴨貼好秋膘以迎接寒冷的冬日東北以餃子應對萬變江南……雖說入秋要補,但此時不宜盲目「貼秋膘」、大補特補,而是要「清補」。
  • 經常吃素食有哪些好處與不足
    吃素食的好處 1.經常吃素食的人會比經常吃肉食的人壽命更長,因為印第安部落的人,他們因為經常吃素食而長壽,而且很多僧侶也因為經常吃素食而變得長壽。
  • 立秋要「貼秋膘」了,鴨肉肯定不少,預防秋燥還不會發胖!
    秋天是天氣逐漸的由熱變涼,然後再由涼轉寒的過渡季節,之後就是冬季了。在我國的南方,立秋是有啃西瓜的習俗,也就是「立秋啃秋瓜」,在立秋的這一天吃西瓜,可以預防秋季乾燥。立秋要「貼秋膘」了,鴨肉肯定不少,預防秋燥還不會發胖除了啃秋瓜,還有貼秋膘,因為立秋之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人們的食慾就會大增,把夏季沒有吃的東西,現在都可以全部的補回來,這就是「貼秋膘」了。
  • 吃素的好處有哪些 吃素食要注意些什麼
    現在生活當中雖然吃肉食的人多,但還是有很多人是堅持吃素食的,這種飲食方式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很多益處的。那麼,吃素的好處有哪些呢?吃素食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吃素的好處有哪些減低膽固醇吃素食可以降低吃肉類是攝取過多的蛋白質,還可以增加不飽和油脂,提高纖維素攝入量,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是很有利的。還可以幫助減少膽固醇,降低血壓,防止大腸癌。
  • 立秋將至,你會貼秋膘嗎?
    原標題:明天立秋,你會貼秋膘嗎?   大暑已過,秋季將至,明天8月7日便是2020年立秋。它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對於農民來說,立秋象徵豐收季節的前奏;而對於食客而言,立秋是品嘗美食大快朵頤的號角。立秋時節,全國各地又有哪些立秋必吃傳統美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尋覓秋天的味道吧。
  • 終於找到貼秋膘的正確方式
    貼秋膘 ≠ 大魚大肉,胡吃海喝而是要循序漸進得慢慢補①調理脾胃,多吃些有營養,易消化的LIKE→魚、動物瘦肉、禽蛋、山藥、蓮子②潤燥為主,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girl特地根據不同階段挑選出了魔都八大貼秋膘餐廳/第一階段:調理脾胃/潮界一米香潮汕砂鍋粥/第二階段:潤燥/從前慢滋補甜品
  • 「貼秋膘」 怎麼少得了肥美羊肉
    魏水華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進入秋季,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貼秋膘」「咬秋」「啃秋」等傳統習俗。孔子曰:「不時,不食。」每逢時令節氣,人們總是忘不了每個時節該張羅什麼吃食。
  • 白露節氣到,開始「貼秋膘」,可這幾種食物,吃再多都不會胖
    一說到秋天,民間有一種說法叫「貼秋膘」,意思就是說,經過漫長的夏季,人們總是喜歡的秋高氣爽的秋天進行食補,從而彌補炎熱夏季不爽的胃口。可是,「貼秋膘」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一味地進行猛補、不僅起不到滋補的效果,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其實,「貼秋膘」最重要的一點是慢補,就是吃性溫的食物。那麼,哪些食物屬於溫性食物呢?
  • 這果子跟蘋果一樣大,綠皮紅心口感香脆,低熱量高營養不貼秋膘!
    這果子跟蘋果一樣大,綠皮紅心口感香脆,低熱量高營養不貼秋膘!水果是我們生活中特別常見的一種美食,也是很多人每天都會吃到的一類美食,不過水果的種類非常的多,我們國家本土就已經有了成百上千種不同種類的水果,而縱觀世界各地水果的種類只多不少,有很多水果都是當地特有的一種特色,不過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現在很多水果已經不再局限於國內售賣,而是全球範圍內都可以吃到,我們現在也可以不出國門吃到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種水果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果子就非常奇特,跟蘋果一樣大,綠皮紅心口感香脆低熱量高營養
  • 秋季吃蓮藕對身體有些好處,但也要注意禁忌
    俗語有云:「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夏季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雅卓然,暑氣漸消之後,荷的另一種「寶」已經蓄勢待發,準備進入人們的視線了,這就是藕。藕是荷的根莖,生長於荷塘的淤泥之中,每年的九,十月是蓮藕最美味的季節,蓮藕也在此時大量進入市場,來到市民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