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秋,貼秋膘」也有講究 吃西瓜並非人人適宜。資料圖
長城網唐山8月12日訊(史愛華 記者 邢丁)啃秋,就是在秋天大快朵頤一番。在過去民俗氛圍濃重的時候,城市裡的人在立秋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農村瓜棚下、樹蔭裡,人們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西瓜啃,也是啃秋。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日咬秋,可免腹瀉」。在江南一帶人們認為立秋這天吃西瓜,可以不生秋痱子。唐山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王清賢介紹:中醫學認為,秋季黴氣盛,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故立秋到來,全家人圍坐,吃西瓜或香瓜可以滋陰潤燥,清熱除煩,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新鮮水果一定要適量,過食或暴食亦會影響身體健康。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人們大都沒什麼食慾,又加上貪食冷飲,往往脾胃功能受到損害。這個時候再大量吃寒涼的西瓜,很容易傷到脾胃,導致肚子疼、腹瀉等症狀。」同時,身體虛弱和寒性體質的人,本身就不適合吃西瓜,如果盲目「啃秋」,尤其是吃冰西瓜,會嚴重地傷身體的陽氣和正氣,加重身體虛弱,應該注意把偏涼和偏溫的瓜果搭配在一起吃,在吃西瓜時也要注意,不能吃過多過猛,更不建議吃冰鎮西瓜,否則「寒上加寒」更傷脾胃。總之,立秋適量食用生津潤燥的新鮮蔬菜和時令水果,避免涼、燙、硬、辣及油膩的食品,才能維護身體健康。
進補貼秋膘有講究,在北方民間流行貼秋膘。什麼是貼秋膘呢?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容易食慾不佳,—入立秋,天氣轉涼,於是萌發了要做點好東西吃的想法,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中醫養生原則是虛者補之,對虛證或者消瘦的人來說,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這時進牢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為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對有三高症狀或者較為肥胖的兒童而言,秋季就應該飲食清淡,但飲食清淡也可以進補。
很多人認為,秋季是滋補的季節,要趁此機會好好進補一番。用很多大補的藥材如人參、鹿茸等等。但王清賢提醒:「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謂虛不受補,有些陰虛體質的人無法承受這種過猛的補法,反而會傷害身體,而陽熱體質的人也不適合過於進補,否則極易出現流鼻血、便秘等上火症狀。秋季是氣候由潮溼向乾燥的過渡階段,夏季餘熱未散,又有秋老虎發威。此時身體易缺水,易秋燥。建議:秋天果實大量成熟,瓜果、豆莢類蔬菜種類很多,多吃新鮮蔬菜、瓜果可以補充維生素,促進新陳代謝。總之,秋季養生應以「平衡膳食、辨證配膳」為原則,進行合理的膳食搭配,才是最好的養生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