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當天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當天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科學根據:無。
立秋不立秋,還有一個月的好熱頭
說明立秋以後,炎熱的天氣並沒有過去,而且,立秋以後,還有一個月的天氣如同伏天。
秋不涼,粒不黃
意思是,秋天夜晚如果感覺不到涼意,那麼農作物就不會成熟。秋天的晝夜溫差有利於農作物沉積養分,飽滿圓潤。
立秋三日遍地紅
立秋後,高粱成熟,漫山遍野都是紅色。比喻進入秋天就來到了收穫的季節。
秋風起,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簡單粗暴:多吃肉。
啃秋
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江浙一帶,還流行將西瓜與燒酒一起食用,用於預防痢疾。
也有豪放的農者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通過啃秋抒發豐收的喜悅。
信秋
同「信球」。意思自己體會。
成語
琨玉秋霜:kūn yù qiū shuāng
比喻堅貞勁烈的品質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孔融傳論》:「懍懍焉,皓皓焉,其與琨玉秋霜比質可也。」
春蛙秋蟬
春天蛙叫,秋天蟬鳴。
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
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皮裡春秋
也稱皮裡陽秋,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
這個人很「皮」,可以換一種表達,這個人很有皮裡春秋。
秋荼密網 qiū tú mì wǎng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網眼細密的魚網。比喻刑罰繁苛。
漢·桓寬《鹽鐵論·刑德》:「昔秦法繁於秋荼,而網密於凝脂。」意思是過去秦國刑罰繁雜、苛刻。
春秋鼎盛
指人的年齡正處於旺盛、強壯之際。舊時比喻人正當壯年,精力充沛。
語出《漢書·賈誼傳》。
華屋秋墟
讀音: huá wū qiū xū
壯麗的建築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兼葭秋水
讀音: jiān jiā qiū shuǐ
釋義: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出自詩詞鼻祖《詩經·秦風·蒹葭》:「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臨去秋波
讀音: lín qù qiū bō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臨走時的回眸一盼。形容別情依依。這麼多年,終於明白秋波是什麼意思了。
秋扇見捐
讀音: qiū shàn jiàn juān
釋義: 見:被;捐:棄。秋涼以後,扇子就被拋在一邊不用了。舊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
秋風紈扇
讀音: qiū fēng wán shàn
秋日涼風至,扇子遂棄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寵。
此二詞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
而以扇喻情最出名的詩句之一:「何事秋風悲畫扇」,出自葉赫那拉氏大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