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要「貼秋膘」了,鴨肉肯定不少,預防秋燥還不會發胖!

2020-12-20 奇牧美食文化

隨著立秋,氣溫終於降下來了,沒有之前的那麼炎熱了,但是還是有些悶熱。立秋了,很多人都說是秋天到來了,其實不然,立秋並不是秋天已經到來了,而是在當地氣溫連續在5日之內都是22℃以下,這樣才算是秋天真正的到來了。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地方進入秋季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其實,在立秋到秋分這一段時間,都被稱為「長夏」。秋天是天氣逐漸的由熱變涼,然後再由涼轉寒的過渡季節,之後就是冬季了。在我國的南方,立秋是有啃西瓜的習俗,也就是「立秋啃秋瓜」,在立秋的這一天吃西瓜,可以預防秋季乾燥。立秋要「貼秋膘」了,鴨肉肯定不少,預防秋燥還不會發胖

除了啃秋瓜,還有貼秋膘,因為立秋之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人們的食慾就會大增,把夏季沒有吃的東西,現在都可以全部的補回來,這就是「貼秋膘」了。在立秋之後,就會吃各種各樣的肉來補充營養。不過,現在的人都特別的注重身材,而豬肉的脂肪多,熱量高,吃多了就會長胖,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吃鴨肉。秋季吃鴨子是非常的適合了。鴨肉屬於涼性食物,具有潤燥,去熱的好處,而且熱量低,大人小孩都可以吃。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吃鴨的方法,你喜歡哪一種呢?

第一種就是烤鴨了,說到烤鴨,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北京烤鴨了,畢竟它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的。烤鴨的歷史悠久,在我國的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吃烤鴨的習慣了。而到了明朝的時候,明朝的皇帝都非常的愛吃烤鴨,經常會讓御廚做出各種各樣的烤鴨菜餚,所以,烤鴨才非常的流行。烤鴨一般是用炭火烘烤,烤制好的烤鴨肥而不膩,柔軟淡香,味道醇厚,夾卷其他葷素食物用,特別的美味。

第二種便是啤酒鴨了,啤酒鴨,顧名思義就是用啤酒製作而成美味佳餚了。主要的食材就是啤酒喝鴨子,然後將鴨子處理乾淨,放入鍋中,再放入啤酒烹製而成的。使用啤酒製作而成的鴨子不僅鮮香入味,而且還有一股啤酒淡淡的清香味,讓人很有食慾感,特別的下飯。不過,喜歡吃啤酒鴨的人可要注意了,吃完啤酒鴨千萬不要立刻的開車,因為啤酒鴨畢竟是用啤酒製作而成的,很容易被查處酒駕的。

最後一種是滷鴨,就是將鴨子滷製而成,它的主要食材就是鴨子。滷鴨色澤紅潤光亮,而且滷汁稠濃醇口,肉質吃起來也是非常的鮮嫩可口。滷鴨特別的適合在夏秋季節食用,因為它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又可祛除暑熱給人體帶來的不適。而且滷製的鴨子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也不會讓人發胖。滷出的鴨子,色香味美,骨香肉酥,皮薄肉瘦、肥而不膩,別有一番滋味,還非常的開胃呢。

相關焦點

  • 立秋貼秋膘 注意這五類人群不適宜「貼秋膘」
    貼秋膘是很多朋友都會做的事情,到了立秋時節,甩開嘴巴胡吃海喝,美其名曰貼秋膘,但你知道嗎?這種感方式並不是正確貼秋膘方式,反而容易導致健康受損,在貼秋膘之前首先要看一看,自己是否屬於這五種不適合貼秋膘的人群,還要注意貼秋膘的方法。立秋貼秋膘是什麼意思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很多人對貼秋膘沒有什麼概念,到底貼秋膘是什麼意思?
  • 立秋燉大肉合集!貼秋膘吃這三種肉最「清補」>>
    立秋至,吃大肉,貼秋膘根據老北京的習俗立秋當日要多吃肉白切肉、紅燜肉、燉雞、燉肉、燉鴨貼好秋膘以迎接寒冷的冬日東北以餃子應對萬變江南……雖說入秋要補,但此時不宜盲目「貼秋膘」、大補特補,而是要「清補」。
  • 立秋後,鴨肉和它們一起燉,酸爽開胃,去秋燥
    秋天是滋補的季節,也是貼秋膘的季節。但是初秋還是比較炎熱的,畢竟在三伏天裡面,不能補得太過頭了,還是要吃一些清熱解暑的滋補食材為好。立秋後,鴨肉和它們一起燉,酸爽開胃,去秋燥。我家的冰箱到了夏季,一般就是涼性食材多些,這樣可以隨時吃一些清熱下火。鴨子就是其中之一的涼性食材。鴨子肉質偏涼,一年四季都適合。而且鴨肉有增強食慾、利水消腫、滋陰補虛的效果。
  • 立秋了,這5道食譜做起來,貼秋膘,降秋燥,葷素搭配營養好
    夏盡秋來,金風漸至,今日立秋,傳統意義上的秋天開始了。這個時節:「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在民間一直有立秋貼秋膘的說法。大意就是,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人們的胃口不好,一個伏天過下來,就會清瘦不少。所以到了秋天就要多吃一些肉類食物補一補。
  • 立秋將至,你會貼秋膘嗎?
    原標題:明天立秋,你會貼秋膘嗎?   大暑已過,秋季將至,明天8月7日便是2020年立秋。它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對於農民來說,立秋象徵豐收季節的前奏;而對於食客而言,立秋是品嘗美食大快朵頤的號角。立秋時節,全國各地又有哪些立秋必吃傳統美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尋覓秋天的味道吧。
  • 立秋後,豬肉雞肉靠邊站,秋天最該吃這肉,鮮香滋補,降秋燥
    立秋意味著由夏季轉向秋季,天氣由炎熱轉向涼爽,人們的飲食結構也隨著天氣的轉變而有所調整,俗話說「秋天到,貼秋膘」,此時要吃一些溫潤有營養的食材,尤其是一些肉類,以肉貼膘。進入秋天,逐漸會變得乾燥多風,飲食方面還要注意「降秋燥」,這個季節最該吃的肉莫過於鴨肉了,鴨肉屬味甘、性涼,初秋季節的天氣仍以炎熱高溫為主,食用相對比較涼性的鴨肉,可安撫初秋高溫所帶來的燥氣,有著溫和滋補將秋燥的作用,在很多地方秋天吃鴨肉已經成為了一種飲食傳統,豬肉、雞肉、羊肉這些都要靠邊站了,用鴨肉和蓮藕一起來煲湯,鮮香溫和,老少皆宜,喝完全身舒坦。
  • 明日立秋,貼「秋膘」,多食三寶,勤飲三茶,防好三病,守護三氣
    立秋,也稱七月節,在古代, 有立秋迎秋之俗,更有「貼秋膘」之說。明日立秋,貼「秋膘」,多食三寶,勤飲三茶,防好三病,守護三氣明日立秋,貼「秋膘」老話講:「一夏無病三分虛」。「苦夏」消耗人體能量,立秋過後,則要補償身體虧損。
  • 立秋:懷君屬秋夜,幽人應未眠.
    【貼秋膘】人在夏天此時秋風一起,人們自然想吃些好的,彌補一下夏天「損失」,北方人把這叫做貼秋膘。而貼秋膘的方法,雖然沒人明說,但大家都心有默契地想起了肉。紅燒肉、烤肉、涮羊肉、燉牛腩······樣樣都讓人不禁吞起了口水。憋了一個夏天的胃,這時候終於可以找個藉口放肆一會兒了。
  • 今日立秋具體時間 幾點立秋2020 立秋貼秋膘是什麼意思
    今日9點06分,將迎來「立秋」節氣。它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有「開始」的意思,「秋」指暑去涼來。「立秋」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時節,處在中伏和末伏時段,熱氣騰騰的「秋老虎」,提醒著人們暑氣的餘威仍在。
  • 秋季養生對健康至關重要,立秋後,這幾個誤區要避免!
    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發期,如何保護身體健康成了養生愛好者關注的話題。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腎病、脾胃病科主任醫師王祥生介紹,根據中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理論,秋季養生得當,對於健康過冬有重要意義。但是錯誤的養生方法不僅不會給身體帶來好處,反而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王祥生提醒大家立秋後要注意以下養生誤區。
  • 立秋貼秋膘老北京的習俗,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
    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立秋貼秋膘,這是老北京人多少年的一種習俗,更近似乎一種儀式感的節日或者禮節,雖然立秋這天未必天真的會涼,也許還是悶熱難耐,但是人們似乎會欣慰的說,今天立秋了,天兒馬上要涼快了,那種愜意和暢快,仿佛炎炎的烈日忽地下了一場淋漓的大雨,那樣的清爽和舒適,是的,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
  • 明日立秋,吃豬肉牛肉都不如吃這肉,用來燉湯喝,溫和滋補不上火
    明天就立秋了,很多地方都有立秋「貼秋膘」的習俗,當天會吃各種各樣的肉。然而立秋時節天氣還是非常燥熱的,人很容易上火,不適合吃的太油膩或者太過溫補。所以這個時候比起吃豬肉、牛肉,吃鴨肉會是個更好的選擇。鴨肉偏涼性,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秋燥的作用,適當的食用溫和滋補的同時還不會上火,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鴨肉好吃的做法非常的多,比如醬爆鴨、啤酒鴨、燒鴨子等等,然而最適合立秋吃的莫過於鴨子湯了,更加清淡滋補一些。我喜歡加些蓮藕一起燉鴨子湯,立秋時節的蓮藕也是個好東西哦,營養非常的豐富。鴨子和蓮藕一起燉湯,不但味道鮮美,還非常的溫和滋補,非常適合立秋時節食用。
  •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好:10種傳蔬菜水果+8個立秋養生小常識
    常遇春治兵非常嚴格,要把偷瓜的那個兵處以死刑。這時,農民出來了,說元大都有習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聽到這話,就赦免了那個兵。沒料到,一說立秋拾瓜者無罪,其他士兵都開始搶瓜。為了犒勞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貼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於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2、杭州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
  • 中醫提醒:「啃秋 貼秋膘」有講究 吃西瓜也需注意
    「啃秋,貼秋膘」也有講究 吃西瓜並非人人適宜。資料圖  長城網唐山8月12日訊(史愛華 記者 邢丁)啃秋,就是在秋天大快朵頤一番。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日咬秋,可免腹瀉」。在江南一帶人們認為立秋這天吃西瓜,可以不生秋痱子。唐山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王清賢介紹:中醫學認為,秋季黴氣盛,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故立秋到來,全家人圍坐,吃西瓜或香瓜可以滋陰潤燥,清熱除煩,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新鮮水果一定要適量,過食或暴食亦會影響身體健康。
  • 立秋貼秋膘不吃肉吃什麼?吃土豆解飽、胡蘿蔔護眼、牛奶補鈣
    隨著立秋的到來,很多人都自己準備上了大魚大肉,問要做什麼?他們都會說「貼秋膘」。 在我國傳統上,立秋後要貼秋膘,這時候人們會吃很多的動物性食物,如豬肉、羊肉、牛肉等,在做法上也是多為油炸、紅燒的為主。那我們立秋後貼秋膘不吃大魚大肉吃什麼?大家可以吃土豆解飽、胡蘿蔔護眼、牛奶補鈣。別看土豆裡面的澱粉多,其實它裡面的水分含量不是很低的。每百克土豆中,含有78.6g的十分,還有很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膳食纖維、維生素C、鉀等成分。之所以說土豆解飽是因為土豆中含有的能量較高。每百克土豆可以含有83千卡左右的能量, 在這點上大家就不能把土豆當成蔬菜吃了。
  • 2019年立秋具體時間 今年8月8日立秋幾月幾號幾點
    「立秋處在中伏和末伏之際,暑氣仍存,天氣不會馬上涼爽起來。」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提醒說,此時節,公眾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  立秋民俗  貼秋膘  「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 ,但「貼秋膘」要適度。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會瘦一些,因此有了「貼秋膘」的習俗。
  • 今日立秋,貼秋膘嘍!來宋莊貼一次最文藝的「膘」
    一葉知秋今天就是立秋了,俗話說的好,立秋最大的事就是貼秋膘,雖然小編一身膘就夠多的了,但是咱們得講究傳統是不是!該貼還得貼!不過在貼秋膘之前,請允許八大遊編輯部送大家一份小禮物,就是我們原創的副中心的立秋節氣手機海報壁紙,供大家收藏使用。
  • 立秋後,苦瓜絲瓜靠邊站,最該吃的菜是它,滋補去秋燥,不懂可惜
    立秋後,苦瓜絲瓜靠邊站,最該吃的菜是它,滋補去秋燥,不懂可惜。自古就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立秋後,三伏尚未結束,「秋老虎」發威,需更多注意防暑降溫。在飲食上還應堅持祛暑,但飲食講究順應時令,與盛夏不同,入秋後應逐漸轉為祛暑與降燥兼顧。
  • 立秋後咽喉痛、口發乾是「秋燥」的表現,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
    立秋後,天氣逐漸涼爽。可是有時我們會感覺渾身燥熱、咽喉幹痛,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秋燥」引起的,都知道秋季天氣乾燥,喉嚨容易幹癢難受,嚴重的還可能會患上咽喉炎,那我們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引發的症狀呢?
  • 【美食】立秋貼秋膘——香辣薄荷拌牛腱
    立秋貼秋膘,所以必須來點兒肉。今天介紹一道非常非常下酒又非常解饞的下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