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關雄風猶在,風雲變幻古今——重遊新安漢函谷關

2020-09-05 河洛微遊

路過新安縣漢函谷關(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天氣多雲,再一次遊覽了景區。多變的雲氣升騰在關樓上空,讓雄關瀰漫著古意。

漢函谷關地處要衝,東邊就是洛陽四條河之中的「澗河」,在這一段河水清清,水流不緩不急,波光粼粼,岸邊白石嶙峋,是古道兩側山體的延伸。

沿著河邊路繼續往西走,就遠遠的看到了關口。路邊青草地中佇立著軍士的銅塑像。前面這個佩劍的將軍,應該就是「樓船將軍「楊僕了吧?就是他上書漢武帝,把函谷關遷到了這裡,原因是「恥為關外民」。

遙望關外,身影如山,戰袍獵獵,戈矛入天。

早上的天氣還是陰沉沉一片看不出任何層次,這會兒,也就是上午11點左右,大團大團的雲氣升騰在城樓上空,雖然難見太陽,卻是更有了風起雲湧味道。

關樓西側門,門匾上書「函谷關」。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的這兩句詩,描寫的就是眼前的景像吧?

還是狗尾草,隨處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雄關漫道,建時如日中天,總難免歲月的侵蝕,野花野草,卻是生生不息,常見常新。

關內側,一個須彌石座拍在草叢裡,不知是何朝何代的物件。但見雕工精細,包袱角造型尖角垂落,大氣雍容。它曾經承託過什麼樣的雕梁畫棟?

登上城牆,二層的關樓剩下十字聯通的門洞主體,磚石的拱洞,上覆被風雨磨礪渾圓的土質樓體。

十字相貫的門洞,交線優美清晰,完全是標準的物理交線,未做絲毫的取巧。蒼黃斑駁的壁磚,密密匝匝。

從門洞中遙望關外,兩座土臺南北分立,遠處古道接天,雲正湍飛~景區現有很小的局部在修建,門票暫時為20元每人,將來完全修好後為40元每人,持洛陽旅遊年票免費進入,新安縣人免票~

相關焦點

  • 漢函谷關控崤函古道、黃河漕運 被稱中原鎖匙(圖)
    新安八景之「函關曉月」  園區規劃,函關曉月顯生機  記者在漢函谷關遺址內看到,園區內為配合遺址風格,附近沒有現代建築,樹木鬱鬱蔥蔥,一旁的澗河緩緩流淌。漢函谷關管理所所長王洪超告訴記者,現在環境優美的漢函谷關遺址,曾因規劃難度大,差點從申報名錄中「除名」。  王洪超回憶,2012年5月,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組對漢函谷關進行環境考察,結果並不樂觀。
  • 採訪團探訪絲綢之路第一關——漢函谷關 新安「文旅興縣」成果現
    面向密密青磚壘成的漢函谷關城門,公元前114年(漢武帝元鼎三年),西漢樓船將軍楊僕將原設在河南省靈寶市的秦函谷關移建於此,史稱漢函谷關。「新安漢函谷關遺址主要遺存包括∶東西向坐落的關樓、南北兩側的夯土關牆和闕臺遺蹟、關牆外向南北延伸的長牆遺蹟、關樓遺址東西兩側總長約400米的古代道路遺蹟以及西南側的1處建築基址。」據景區的工作人員介紹。
  • 漢函谷關曾險失申遺點資格 因基礎設施落後(圖)
    6月22日,新安漢函谷關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申遺成功的背後,是新安縣人民7年不懈努力的結果。那麼在這7年申遺歷程中,他們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又經歷了哪些曲折呢?對此,東方今報記者進行了採訪。新安漢函谷關保護管理所所長王洪超說,隨著漢函谷關申遺進入實施階段,各種問題和矛盾也就隨之而來,而為了解決突如其來的各種問題,也費盡了心思。先後成立了漢函谷關周邊整治指揮部和漢函谷關保護管理所,用以解決申遺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漢函谷關申遺投入大,項目多,而且技術要求高,程序複雜。」王洪超說,文物保護和管理是申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規劃及修繕方案則是申遺工作開展的基礎。
  • 新安「喊話」孟津、汝陽和西工:我請客!十月份免費遊新安
    十月這些人免費遊新安不比奶茶香?!!小夥伴們還記得新安推出的「享遊洛陽 我在新安等你」系列活動嗎?@偃師,我在新安等你,請接收!「新安」拍了拍「嵩縣」 「瀍河」 我在新安等你!九月即將結束,十月的優惠對象也出來啦!還沒想好去哪玩的寶寶看過來:是時候犒勞一下自己給身心放個假吧!
  • 崤澠故道要塞-「新安故城」,崤函大地多奇珍
    新安故城位於今義馬市千秋鎮下河村,城址南臨澗河,地處兩京之間的崤澠故道上,為秦、漢兩函谷關之間的咽喉地帶,既是交通要道,又是戰略之要塞,為當時中原地區政治、經濟、軍事重鎮,受到歷代王朝的重視。據文獻記載,新安故城形成於戰國時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此設置新安縣,著名的「楚坑」就在古城遺址附近。《史記·項羽本紀》有項羽夜襲坑殺秦降卒20餘萬人於新安城南的記載。西漢初,此處設新安縣,屬三川郡。至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改置西新安縣,屬宜陽郡。而新安縣東遷至洛陽新安縣今址。
  • 最動人的風景不一定在遠方,但一定在路上,我在新安等你
    從開春的櫻桃開始,各種水果就等著你所以別著急,慢慢行……新安可美新安山水人文,定會讓你有一段深刻難忘的回憶。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漢函谷關萬山湖新安可美 耍著可美來到新安,自然心安。讓你我和新安一起,創造一場共贏之旅,發現屬於你我的可美~我在新安等你!
  • 漢函谷關:兩京故道第一門戶(圖)
    因東至新安,西至潼關,凡四百八十裡,其地多流河翼岸巍峰插天,絕谷深委,峻坂紆迴,統稱「崤函」。關城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說起來,漢函谷關是西漢樓船將軍楊僕「搬來」的。楊僕是西漢名將,一生戎馬倥傯,南徵北戰,追隨漢武帝開疆拓土,彈壓部族叛亂,為鞏固西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被任命為樓船將軍。
  • 老子西出函谷關後留下千古絕密,那隱藏在大山深處的雄關究竟在哪
    函谷關建於春秋戰國之際,"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辭海》)。函谷關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並轡"之稱。《太平寰宇記》中稱"其城北帶河,南依山,周回五裡餘四十步,高二丈"。
  • 初夏泛舟漢長城未央宮遺址 體驗絲路起點巍峨雄風(組圖)
    初夏泛舟漢長城未央宮遺址 體驗絲路起點巍峨雄風(組圖)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2014年05月24日11:18 採訪團記者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拍照。梁錦 攝 人民網西安5月24日電(梁錦)22日,「新絲路 新起點」全國網絡媒體陝西行來到絲路起點、漢長安城遺址、賞漢武大帝像,並泛舟漢城湖、登臨大風閣,體驗漢朝巍巍雄風。
  • 老子西出函谷關後並沒有消失,而是回到了家鄉養老
    而函谷關之所以會最被大家重視,是因為他在函谷關寫出了《道德經》,並且在這之後,有關於他的記載就開始越來越少,也不出名了。再加上後來道教為了更好地宣揚自己的教義,為了讓更多人信服,就必然要把老子神化,所以就故意將他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然後就沒了蹤影的事情說得玄之又玄。
  • 老子出函谷關後去了哪裡?相傳升天住進了兜率宮
    老子出函谷關後去了哪裡?相傳升天住進了兜率宮春秋時代有一個牛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通天徹地,無所不通,這個人就是老子。
  • 「一句話叫響當陽」系列報導之八:長坂坡前覓雄風
    長坂雄風。當陽市文化和旅遊局 供圖追溯歷史的腳步,翻閱塵封的故事,1800多年前的長坂坡,金戈鐵馬,刀光劍影,雄風浩氣沖天,孤膽英雄揚名。尋跡長坂覓雄風在《三國演義》中,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統兵南下,劉備棄新野,走樊城,阻襄陽,一路流離至當陽。途中,妻兒走散,趙子龍單槍匹馬涉沮水,殺回曹營,左突右衝,槍刺劍砍斬殺曹營軍將54員,終尋回幼主劉禪。
  • 漢梁雄風燈光秀 七彩夢幻夜商丘
    漢梁雄風燈光秀 七彩夢幻夜商丘國慶長假的商丘,其實準備了甚至遠遠超過很多外地的好玩的項目。大漢雄風今猶在
  • 關於日本漢詩
    從地理位置上說,中國的「東關」是指都城長安以東的函谷關,「入東關」也就意味著「還長安」,但高野蘭亭的漢詩中的「入東關」則是指從天皇所在的都城京都赴德川幕府的所在地江戶(現在的東京)從政,「重向長安萬裡還」是說詩中送別的對象從政期滿重新返回京都。俞樾從中國人的地理感覺上把詩中的「入東關」改為「出東關」,大概是認為出了「東關」(函谷關)才能入長安吧。《東瀛詩選》中類似修改的地方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