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新安縣漢函谷關(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天氣多雲,再一次遊覽了景區。多變的雲氣升騰在關樓上空,讓雄關瀰漫著古意。
漢函谷關地處要衝,東邊就是洛陽四條河之中的「澗河」,在這一段河水清清,水流不緩不急,波光粼粼,岸邊白石嶙峋,是古道兩側山體的延伸。
沿著河邊路繼續往西走,就遠遠的看到了關口。路邊青草地中佇立著軍士的銅塑像。前面這個佩劍的將軍,應該就是「樓船將軍「楊僕了吧?就是他上書漢武帝,把函谷關遷到了這裡,原因是「恥為關外民」。
遙望關外,身影如山,戰袍獵獵,戈矛入天。
早上的天氣還是陰沉沉一片看不出任何層次,這會兒,也就是上午11點左右,大團大團的雲氣升騰在城樓上空,雖然難見太陽,卻是更有了風起雲湧味道。
關樓西側門,門匾上書「函谷關」。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的這兩句詩,描寫的就是眼前的景像吧?
還是狗尾草,隨處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雄關漫道,建時如日中天,總難免歲月的侵蝕,野花野草,卻是生生不息,常見常新。
關內側,一個須彌石座拍在草叢裡,不知是何朝何代的物件。但見雕工精細,包袱角造型尖角垂落,大氣雍容。它曾經承託過什麼樣的雕梁畫棟?
登上城牆,二層的關樓剩下十字聯通的門洞主體,磚石的拱洞,上覆被風雨磨礪渾圓的土質樓體。
十字相貫的門洞,交線優美清晰,完全是標準的物理交線,未做絲毫的取巧。蒼黃斑駁的壁磚,密密匝匝。
從門洞中遙望關外,兩座土臺南北分立,遠處古道接天,雲正湍飛~景區現有很小的局部在修建,門票暫時為20元每人,將來完全修好後為40元每人,持洛陽旅遊年票免費進入,新安縣人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