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訪唐招提寺

2020-12-24 中國環境

  這十多年裡,看了太多枯山水、苔蘚地、山門、鳥居、大屋、廟院……清美靜寂素樸的他們,都抵不過我心中對一座寺的執念。

  2012年,奈良近郊。

  一個人坐近鐵到西の京小站下。走很長蕭瑟的路,一邊高低起落的稻田,大片野花與斑駁脫落的土牆,一邊是一間間半開半閉的木造院子,院門前是石砌的地下溝渠,水影清澈。

  五月的夏,唐招提寺。一地的白沙礫,威嚴莊重的金堂,大缸大缸的蓮花與松樹林深處的白色瓊花。

  薄雲橫斜,只二三細薄人影,想像自己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路上,當時這裡是首都平成京(奈良)的中心。

  聖武天皇的天平初期,那時的奈良才二三十歲,年輕微小,城市面貌仿大唐長安,南北九條,東西四坊,興福寺、元興寺、藥師寺等已建成,佛教興盛,但無規範的佛教徒律戒儀式。而彼岸盛唐正百花滿開,經濟宗教文化登峰造極。公元732年,日本派出第九次遣唐使,貢品浩瀚,陣容更是壯觀,由船長、翻譯、醫生、高僧、陰陽師、畫家、船工、木匠、鐵匠等近600人組成。其中留學僧普照、榮睿的任務就是去請德高望重的傳戒師去日本主持正統的律戒。

  遣唐使船在海上遭暴雨,顛簸三個月才到達傾慕的大唐。其後經歷了十二年的苦難,犧牲無數人,鑑真大師也歷經官家不允、同仁舉報,海難等五次失敗,直到第六次才成功——當時鑑真66歲,眼睛也因遭海水長期侵灼瞎了。

  讀到《唐大和上東徵傳》裡寫第五次渡海的文字時,縱隔著千年歲月依然很難平靜,「去岸漸遠,風急波峻,水黑如墨。拂浪一透,如上高山,怒濤再至,似入深谷。人皆荒醉,但唱觀音。」「下桂江七日到梧州,次至端州龍興寺。榮睿師奄然遷化,大和上哀慟悲極,送喪而去。」(摘自《天平之甍》井上靖自跋 謝鮮聲譯)

  之後,鑑真在東大寺為聖武天皇等數百人行授戒儀式,天皇又賜地開建修行場,賜名唐招提寺,成為他講學授戒的地方,至今仍是日本律宗總寺。

  2012年,金堂平成大修結束後第三年。

  南大門望去,就是歷盡1200多年時間之線的世界文化遺產金堂,內存的佛像也都是八世紀的作品。正面七間,側面四間,坐落在一米高的石臺上,一路白沙礫的盡頭。直面的八根立柱撐起了神殿一般的金堂,莊嚴凝重。那一日的夕陽景色多年揮之難去——我走到講堂廊下,正看到金堂屋頂的鴟尾瓦如巨鳥銜日一般。

  《天平之甍》,書名既指鑑真大師是天平文化的脊梁,也是唐招提寺鴟尾設計的由來。經歷苦難陪鑑真渡航的留學僧普照,收到過從大唐來的一件特殊禮物——古老的甍,那片甍就是寺院屋頂兩端的鴟尾瓦,不完整,有龜裂。普照把它送到了寺院負責工事的人手中,就是現在屋頂的鴟尾設計,唐風建築的標誌之一。

  這次金堂平成大修,緣起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影響,從1997年調查開始,整整歷經十二年。

  我在大修期間第二次去了唐招提寺,在同為八世紀建築物的講堂裡看到放著大修的模型和各種磚瓦材料。

  日本TBS紀錄片《金堂平成大修的4000天》詳盡記載近十二年的艱辛、卓越的修繕全過程。之前,金堂有過江戶與明治時代的兩次大修。這一次匯集了頂級建築史大家和頂級工匠,在從怎樣保留傳統建築和到底保留哪一個時代面貌的金堂疑問中開始了修繕。

  最後,修繕委員會做出了將金堂完全落架解體再重新組裝的大膽方案,也做出了保留明治時期修繕過的金堂模樣的決定。

  看這部紀錄片時有無法言說的敬意——十二年,標註每一片瓦片、每一段木料的三十箱文字資料,十萬字筆記、四萬多張照片;卸下的四萬多片瓦和兩萬多塊木料;在奈良吉野山上找尋與千年前匹配至少有八道年輪檜木的艱難;國寶千手觀音像被一一拆下,拍照定位,確定好精確位置,最後重裝時復原的耐心;費心保持歷代維修者的印記和一系列重大發現,計算機輸入數據後無窮盡的建模……修繕人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可以讓金堂再屹立1000年。

  為了未來的留存,換過百分之七十的瓦,36根廊柱也以新舊混接的方式做了更新……所有換下的、損壞的舊部件都堆放在閣樓上,交給後人,或成為將來更好修繕方案的需要之物。

  每一代工匠都以最敬畏的心和最頂級的材料、技術善待著千年之寺。

  2009年11月,唐招提寺修繕落成法會舉行了三天。

  「願以清清葉,拂爾淚隱隱」。(芭蕉俳句)面貌安靜,從容,沉思的鑑真大師座像在崇敬聲的呼嘯裡,重新穿過小道回到金堂。迎接的小路,恍若當年遣唐使到達「燈樹千光耀,花焰七枝開」的盛景大唐。

  當年高僧輩出,至今只有這座名剎與鑑真大師香火不絕,天平之甍,名副其實。

  2019年5月去奈良,第三次去唐招提寺,平成大修後第十年。金堂、講堂,再一一看遍。

  氣派的立柱,出挑深遠的屋簷,簷下雙重鬥拱的巨大體量和獨一無二的鴟尾標誌,依舊散發著屬於盛唐建築的榮光。

  端正的禮堂、一地白沙上的鼓樓,比正倉院更古老的二間校倉,幽靜的鑑真墓園,松影深遠,瓊花暗香。御影堂裡東山魁夷耗時十年畫的日本山雲水濤,中國黃山、揚州的畫兒只每年在六月開放,還是無緣得見。當年的幾百卷經書,不知散落何處。

  《天平之甍》寫到過太多的犧牲,其中老僧人業行,犧牲了正常人的生活,窮其一生在大唐抄寫經卷,以性命保護經卷,最後卻在回日本的海上與經卷一起遇難。

  「我抄寫的經卷一踏上日本之地,會自己走起來,丟棄我走向各處,許多僧人讀它們,抄它們,學它們,佛陀的心,佛陀的教訓會正確地傳布各地,會造佛殿,所有的行事越盛,各寺廟改變裝飾的樣式,連供物的方法都會不一樣。」

  如同年少時輕快指點江山的真摯發願,到後來又如何知道有幾人能夠經受得住命運的安排。

  我坐在廊下,看屋頂和鴟尾。

  平成大修中,這一對鴟尾被拆了下來。其中一個是一千二百多年前原物,一個是八百多年前重新燒制,現在被保存在新寶藏樓裡,留給後人。眼前這對鴟尾是當代頂級工匠多次失敗後終於燒成的。

  我也看到了金堂屋頂下為避免鳥兒們做窩而架著的巨大的隔離保護網。

  為了更好地保存木造建築,金堂屋頂和內裡因為各種必須的原因,已經在歷次精心大修中被抬高和改動過,加入的日式小屋組和西式加固技術,都是歷史和文明的疊加,成為今天金堂動人的一部分。

  十二年的打磨,全部參與者的心力,終配得起歷經十二年才成功渡海的鑑真大師和留學僧的發願。

  早在日本鎌倉時代,當時幾乎所有建築都被大整修過,只有唐招提寺除外。建築史大家、金堂主修人鈴木嘉吉曾說,太不可思議了,這是因為大唐的風骨吧。

  有一天我一定還會再來這座被發願與匠心善待的寺,想起負責大梁修繕的頂級木匠奧田一郎在紀錄片鏡頭前自信地笑說:「唐招提寺還可再屹立1000年。」

相關焦點

  • 三訪唐招提寺 石磊
    五月的夏,唐招提寺。一地的白沙礫,威嚴莊重的金堂,大缸大缸的蓮花與松樹林深處的白色瓊花。 薄雲橫斜,只二三細薄人影,想像自己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路上,當時這裡是首都平成京(奈良)的中心。
  • 藥師寺與唐招提寺
    而在眾多寺廟中最為顯眼的就是藥師寺與唐招提寺。這兩座寺廟正在電車的沿線,並且緊鄰。甚至在電車上,遠遠就可以看到藥師寺成片的恢弘的古建築。所以十月二十日,我去拜訪了這兩個寺廟。如果住在日本,稍微留意就會對日本的歷史略知一二。大體上可以劃分成三個時代,奈良為首都平城京,京都為首都平安京,以及東京為首都江戶的時代。其中以奈良時期最古,也與中國唐朝關係最為密切。奈良的諸多寺廟即為見證。
  • 唐招提寺,是什麼?
    不久之後,天皇贈賜城西土地建設唐招提寺。這其中原委,據史書記載,是和日本皇室政治派系鬥爭有關,看得出鑑真在日本的傳授之路也非一帆風順。而唐招提寺,就是在這樣一個情形下產生的。鑑真和尚自己對唐代建築、建造及造像工藝十分熟悉,佛敎史籍中說他先後十年間曾營造寺院八十餘所,造像無數。
  • [東方時空]拜訪唐招提寺
    根據行程安排,此後胡錦濤主席將轉往關西,參觀古都奈良的唐招提寺,該寺是唐朝高僧鑑真大師歷盡千辛萬苦,東渡日本後親手所建,有媒體報導說,胡錦濤主席此次訪問唐招提寺,就是為了強調中日間這剪也剪不斷的聯繫,去年末,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訪問中國時,曾表示"想體驗中日兩國自古以來在思想上的共通點",並專門前往孔子故鄉山東曲阜,參觀了孔廟。那麼,胡主席將要訪問的唐招提寺究竟是一座什麼樣的寺院?
  • 通往唐招提寺之路
    ,將在那裡進行題為「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的展覽,展品包含寺院珍藏的五組與鑑真生平相關的文物,以及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為寺內供奉鑑真像的御影堂繪製的68面隔扇畫,囊括了唐招提寺文物的精髓,同時因為布展格局幾乎複製了唐招提寺的御影堂,可以說展覽為國人指引了一條通往唐招提寺的便捷之路。
  • 唐招提寺的「不老」妙方
    唐招提寺主殿金堂外觀(付玉梅 攝)經歷1200多年的風風雨雨,唐招提寺依舊「不老」,正是因為一代代人細緻的守護和一次次保留原味的修繕,其生命力的延續靠的是世代相傳的技藝,以及一次次修理中的新發現、新故事。
  • 新潮|細雨唐招提寺
    來到鑑真弘揚佛法的唐招提寺,只見寺院山門高懸一塊古樸原木,雕刻著「唐招提寺」四字,為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字體所書。進門一條幽深的林蔭細砂路,引導來人崇敬地步向唐招提寺金堂。肅穆空間,「沙沙」步聲,似穿越在歷史時空,耳畔鳴響著悠遠的波濤。將生命託付於偉大信仰的鑑真,來到日本後受到了孝謙天皇的隆重接待與器重,其不畏艱險矢志不移的東渡精神,更贏得了日本廣大僧眾的敬佩愛戴。
  • 攝影:中國人應該來打卡的唐招提寺
    中國人應該來打卡的唐招提寺唐招提寺建於759年的唐招提寺被譽為最具中國唐代遺風的日本寺廟,因為它是由大名鼎鼎的唐代高僧鑑真大師所建。唐招提寺從市區坐公交車抵達此處,遊人稀疏,我就喜歡這樣空蕩蕩的感覺。這裡頭的金堂、講堂、經藏、寶藏、禮堂以及鼓樓等建築都保存良好,被譽為國寶級的建築。其中中央的金堂最大,以建築精美著稱,但我抵達時不可入內,也就錯過了看到鑑真大師坐像的機會。
  • 探訪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探訪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到奈良旅遊,不能不去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在我們的眼裡雖然是一個旅遊熱點,但是卻孤零零的與藥師寺為伍,悄悄地坐落在奈良的西郊,與集中在奈良城東的一系列的旅遊熱點一點也不沾邊。  和我們在京都東本願寺看到的一樣,唐招提寺也是以自己的本色展示在人們的面前,給人一種樸素和莊嚴的感覺。正當我們要跨進寺院的大門時,從裡面走出一個參觀團,並在寺院的門口停下,閃光燈在他們的前頭不停地閃爍。
  • 唐招提寺:盛唐之美有多美
    其中最能說明奈良與大唐密不可分的當數唐招提寺,該寺由鑑真大和尚按唐朝寺院的規制修建,極具盛唐的優雅與宏大,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總寺院,是日本的國寶。梁思成先生曾說,「對中國唐代建築的研究來說,沒有比唐招提寺金堂更好的借鑑了」。對一個仰慕唐文化、從事建築設計的人而言,唐招提寺就是我心中的一座殿堂,冥冥中,有無限的引力召喚著我。  2017年春節,我和先生直赴奈良,只為拜望唐招提寺。
  • 「唐招提寺,據說和中國有關」
    唐招提寺,鎌倉時代的禮堂  6月6日,日本奈良天降大雨。流經奈良西之京地區的秋筱川水流湍急,岸上是農家的菜地與水稻田,一派田園風光。  據說,日本天平時期(公元724年至748年)的奈良,就以秀麗的田園風光著稱,而西之京看起來像奈良郊區,但是在1200多年前,這裡是日本國都平城京的中心地區,公元759年以天武天皇之皇子新田部親王的舊宅邸為基礎建造的唐招提寺就坐落於此。  在出發赴日前,我在旅遊網站上看到有「驢友」寫「去了唐招提寺,據說和中國有關」,不禁哈哈大笑。
  • 鑑真僧團與唐招提寺
    作者:鄭州大學教授、浙江大學兼任教授 葛繼勇  鑑真自754年赴日至763年圓寂的約10年間,可分為於東大寺戒壇院授戒五年、於唐招提寺傳律五年。唐招提寺及其主要建築、佛像存至今日,實乃鑑真僧團及其後傳弟子心血澆灌、辛勤培育之結晶。
  • 唐招提寺丨盛唐風格·日本國寶
    日本律宗總院·唐招提寺日本著名的古寺院,位於日本奈良市,公元759年由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所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總寺院。他指導日本醫生鑑定藥物,傳播唐朝的建築技術和雕塑藝術,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這座以唐代結構佛殿為藍本建造的寺廟是世界的一顆明珠,保存至今。鑑真圓寂後,其弟子為他製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為「國寶」。
  • 日本:唐招提寺,寺院保留了濃鬱的盛唐時期建築風格
    唐招提寺寺院整體特別的安靜~放佛能聽到千古之前的誦經之聲。建築處處透露著我們 中國 的氣息~唐招提寺寺院裡到處都是 春日 的櫻花~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推薦大家來唐招提寺拍照~因為人少~景美唐招提寺隨處可見的人生警語~唐招提寺這條小道的盡頭就是鑑真和尚長眠的地方了!
  • 突然,我們想把日本唐招提寺搬到網上
    年初本來想去趟日本奈良,看看美麗的唐招提寺,未能成行…… 公司的設計獅小哥最近幹活也毛毛糙糙…… 於是俺跟他說:「你把唐招提寺弄個數字全景圖出來吧,既磨練你的心性,也讓我過過癮。」
  • 胡錦濤在日本參觀法隆寺和唐招提寺
    主持人:中央臺記者張華傑報導,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天冒著瀝瀝春雨參觀了日本著名的法隆寺和唐招提寺,會見了奈良縣知事荒井正吾和奈良市長藤原昭。    法隆寺與日本聖德太子有著歷史淵源,聖德太子先後四次派遣隋使來中國,一方面開拓同中國的友好關係,一方面學習和吸收中國的文化和佛教。
  • 去往唐招提寺的路 | 孫小寧
    它同時也是一條精神的感應之路,走得越多,越能感應到,更多人,其實也都走在這去往唐招提寺的路上。    於我來說,第一次抵達,眼裡裝滿的,全是唐招提寺的景致:建築、草木、佛像、小路。可以說,用一座廟宇,表達對一個人的思慕與敬仰,再沒有比這裡,構建得更深情、動人。也曾去過高野山,空海大師創建的道場。規模比唐招提寺大。
  • 風車車侃歷史:西域餘聞之唐招提寺的故事
    在唐招提寺所見的西域的影子,不只是鑑真和上坐像眼部的手術疤痕以及藥師如來立像。如果把安如寶的存在考慮在內,可以說,我們所見的唐招提寺本身,就被包容在一一層薄霧般的西域氛圍之中。如唐招提寺這個名稱所示,「唐」才是核心意義所在。如果沒有從唐朝渡海而來的鑑真和上,自然也不會有唐招提寺。現在的唐招提寺是一座宏偉的大伽藍。
  • 在上海博物館 走進日本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 御影堂日本人民奔走相告,舉國歡騰。為使「來自中國的貴人不要踏上日本骯髒的泥土」,這位老者所到之處,不僅鋪滿鮮花,連日本天皇都親派特使,在奈良城外早早恭候。在一片簇擁中,老者入主奈良城最尊貴的聖地——東大寺。對,就是日本舉世聞名的正倉院的所在地。
  •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將首次對外開放金堂
    鑑真親手興建的奈良唐招提寺,具有中國盛唐的建築風格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0月13日消息,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12日宣布,將於11月3日僅限一天向參拜者開放寺中的國寶級文物「金堂」。據稱這將是金堂自奈良時代建成以來首次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8點半至下午4點半,繳納參觀費後就可進行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