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曬我們的幸福生活 | 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兒

2020-12-26 澎湃新聞

住上新樓房、逛上小遊園,日子舒心有保障;基礎設施強、師資水平高,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唱呂劇、跳跳舞,老年食堂裡飄出了「幸福味」……今年以來,臨港區持續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讓幼有所育、住有所居、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等幸福夢一一變現,一項項民生舉措、一件件民生實事讓百姓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

 

故事一:上樓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楊祝(左一)在社區清雪。記者 楊正 攝

定製家具、挑選電器……最近,草廟子鎮下莊村村民楊祝沒閒著,整天往天億學府跑,倒數著住進新房的日子。

還沒等拿到新房鑰匙,楊祝早早地就把小區周邊的情況摸了個「門兒清」:向北走幾分鐘就能到公交站,出行很方便;小區東面緊鄰景觀河,有小橋、步道,散步有了新去處;往南走十幾分鐘就到了大集,超市也在家門口,買菜、購物都便利。

搬上樓後,有了地暖和天然氣,不用準備柴火,家裡也能幹淨不少;小區安了電梯,即使新家在10樓,也不怕爬樓。「就等著住進樓裡享福了。」楊祝眼裡都是笑。

天億學府總投資6億多元,集中安置了大莊、畢家莊、下莊、叢家屯4個村的村民。像楊祝一樣即將住進天億學府社區的共有573戶居民,他們將徹底告別以往的居住條件,搬進設施齊全的樓房。

這不,12月初,一拿到新房鑰匙,楊祝就立馬約上裝修隊,馬不停蹄地加入裝修「大軍」中。

堆成「小丘」的沙子和水泥、一大摞厚厚的地磚,把屋子佔得滿滿。「簡單裝修一下就行,想趕緊住進來。」楊祝說,過幾天就開始動工,爭取在新家過春節。

除了上樓讓生活更便利之外,讓楊祝迫不及待裝修樓房的,還有一個原因。「我們村有一群愛跳廣場舞的姐妹們,大家很長時間沒湊在一起了。」這讓楊祝心裡直「犯癢」。

前幾天,楊祝和姐妹們電話聊天時,得知大家都把新房裝修提上日程,她們約好,等搬進小區,重新組起廣場舞隊,找個好地方,繼續「折騰」。

這還沒等房子裝修,楊祝就已經忙得不見人影了。趕集的時候,老鄰居們碰面問起來,這才知道,她不但要忙著新房裝修,現在還要忙著熟悉新工作。

原來,天億學府剛建起來,小區需要不少保潔人員,得知要招人的消息,楊祝就趕緊搶著報了名,「又有新房住,還能掙個零花錢。」

白天工作,兼顧村裡的菜園;晚上跳廣場舞、去河邊散步,楊祝早就設想了搬上樓後的生活,想想就笑出了聲:「這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

故事二:「轉到新學校,上學都帶著興奮勁兒」

 

高大上的永樂路小學。 記者 姜慧芳 攝

12月21日上午7時20分,蔄山鎮永樂路小學五年級七班的於小淇穿戴整齊,背上書包邁進新校園大門。看著女兒興高採烈的樣子,王麗麗不由在心裡給新學校點了贊。

11月16日,臨港區投資1億元的永樂路小學正式使用。按學區劃片,原來就讀於蔄山小學的於小淇轉到永樂路小學。

「之前,每天開車送孩子上學要15分鐘,現在步行也就15分鐘。」王麗麗說,新學校離家近了不少,硬體設施、教學水平、師資力量究竟咋樣,起初她心裡也沒底兒。「畢竟孩子教育是家裡的頭等大事,換了個新學校,我們也是一肚子疑問。」

「還好,開學之初,學校特意邀請家長們進校參觀,徹底打消了我們的疑問。」王麗麗說,剛一進大門,新學校留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現代、氣派。

綜合教學樓、體育館、廚房餐廳、室外連廊、地下車庫、標準田徑場……到處洋溢著一股現代化氣息。教室裡是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更有一次性達到省中小學圖書室建設標準的圖書館,良好的硬體配套設施,讓王麗麗心裡踏實不少。

硬體滿意,軟體也不俗。永樂路小學除了從其他學校抽調一部分教師外,新來的老師也多是「雙一流」院校畢業,學校還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優秀的師資隊伍讓王麗麗對新學校更加滿意。

更令王麗麗欣喜的是,永樂路小學增設了繪畫、音樂、舞蹈、創客等多個興趣學習班,女兒在學校就能體驗豐富多彩的課程。「這不,小淇在新學校裡已經開始學習軟筆書法了。」王麗麗說,女兒有自己喜歡的興趣課,她也跟著高興,這才一個多月,練習冊上稚嫩的筆跡已經變得有模有樣。

「現在孩子每天上學,都帶著一股興奮勁兒。」轉到新學校,王麗麗最擔心的適應問題也沒有出現,於小淇的學習成績一直保持穩定,王麗麗終於放了心。

眼下,孩子已經適應了新學校。早上時間不急,王麗麗就帶著女兒步行去上學,看著孩子走在前面蹦蹦跳跳的樣子,她心裡也湧上一股暖意。

 

故事三:「這裡給了我『家』的感覺」

趙志遠在青年中心健身。記者 楊正 攝

12月19日,正值周末,生活在臨港區青年中心的趙志遠和朋友一起約在籃球館內打球。打完球,步行兩分鐘回到宿舍換上衣服,隨後便開上車和朋友一起前往附近的商場聚餐。

對於趙志遠來說,這樣的周末生活再平常不過。2019年初,臨港區打造了集生活居住、休閒運動、學習創業於一體的青年中心,為廣大青年提供舒適便捷的住所。今年10月,從哈爾濱來到臨港區工作的趙志遠就搬進了青年中心的人才公寓裡,這裡距離他上班地點,只有5分鐘的步行路程。

不僅上下班時間縮短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不少。在人才公寓樓內,走廊寬敞明亮,房間裝修典雅、布局合理,家電設施一應俱全。

「剛搬進來時,激動又感動,無論環境還是裝修風格,都非常符合我的心意。」趙志遠說,入住時,公寓內廚房、衛生間、水電氣暖設施等全部到位,幾乎是拎包入住。

據趙志遠介紹,像這樣的人才公寓樓,在青年中心裡有8棟。「大概能有近500個房間,大多都是一室一廳的,在進門處還安裝了人臉識別的門禁系統,安全又便捷。」

除了居住環境典雅舒適外,讓趙志遠感到驚喜的還有緊挨著人才公寓的活動中心。

臨港區青年中心。 記者 楊正 攝

每個周末下午,趙志遠都要在活動中心的一樓和朋友打籃球。「在知道青年中心配備了籃球館後,我們就想著趕緊過來體驗一下。」趙志遠說,現在已經和朋友有了默契,一到周末,大家就聚在籃球館,「這裡除了籃球館外,還有乒羽館、健身房、電影院、城市書房等設施,餐廳、小型超市等便利中心更是應有盡有,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運動、娛樂、購物的快樂。」

對於眼下的生活,趙志遠頗為滿足:「畢業後就來到了臨港工作,說實話剛開始心裡直打鼓,畢竟離家這麼遠,但現在沒想到能享受這樣的待遇,青年中心給了我『家』的感覺,這就是我心目中青年人生活的樣子,我要留下來為臨港的發展增光添彩。」

 

故事四:村民生活有了文化味兒

祝家英村呂劇團成員正在排練。記者 楊正 攝

12月20日上午10時,從汪疃鎮祝家英村文體活動室傳出戲曲聲,原來是村呂劇團的成員們正聚在一起排練。主演畢可鳳表情生動,唱詞熟稔,其他成員默契地用手中的樂器和她打配合。

在祝家英村,每逢空閒時間,呂劇團的成員們就聚在一起排練、演出。唱了20多年呂劇的畢可鳳說,祝家英村是個「戲窩子」,從上世紀50年代,村裡就成立了呂劇團,基於戲曲情結和群眾基礎,村裡前年又重新組建了呂劇團。

現在村裡呂劇團成員已經有20多名。「我們都是因為熱愛呂劇聚在一起,生活也因為呂劇變得豐富了起來。」畢可鳳說,劇團裡最年輕的成員58歲,最年長的73歲。

如今,祝家英村呂劇團已經小有名氣。今年的送戲下鄉演出他們就參加了30多場,平時劇團還會去市裡參加比賽。

除了呂劇團外,村裡的文藝舞蹈隊也很活躍。「在我們村,喜歡舞蹈的加入舞蹈隊,喜歡呂劇的加入呂劇團,大家自由選擇,我們的生活跟年輕人一樣豐富多彩!」畢可鳳說。

祝家英村不僅有著多樣的文化隊伍,村莊裡也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村裡以9組不同形象造型組成的文化長廊,讓主街道成為新時代精神文明和文化引領的主陣地,「仁義禮智信」道出了祝家英村人的精神風貌。

「村裡這兩年變化太大啦,村子北部建起了鄉村記憶館,把我們村發展歷史和孝德文化保留下來,處處都透著文化味。」畢可鳳說,今年7月,村裡還建成了信用超市,推動信用建設,讓志願服務成為村裡的熱潮。

幸福是祝家英村村民生活的關鍵詞。在祝家英村的老年食堂內,廚柜上擺放著滿滿當當的食材。今年10月,這間愛心食堂正式營業,年滿70周歲的老人只需一塊錢就可享受兩菜一湯的豐富午餐。

「廚師們根據老人的飲食習慣更換菜譜,對於部分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有志願者免費上門送餐。」畢可鳳說,有了老年食堂,村民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每當清晨,志願者們將村道清掃得乾淨整潔;每到中午,愛心食堂飄出濃濃飯香;每當夜幕降臨,咿咿呀呀的唱腔伴隨著鼓點聲傳出窗外……如今的祝家英村,村貌靚麗,村風淳樸,文化氛圍濃厚,村民們的生活也越過越美。(記者 劉瑋然 睢瓊 孫柯 )

相關焦點

  • 楚雄:牟定縣日子越過越起勁
    原標題:牟定縣 日子越過越起勁   初秋,記者走進牟定縣安樂鄉貓街村委會他不的新村,一排排小洋樓前,老人們悠閒地曬著太陽拉著家常。平整潔淨的水泥路上,孩子們奔跑嬉戲,處處歡聲笑語,一派和諧的新氣象。
  • 一個家越過越幸福的3個跡象,缺一不可
    也有人坦言,人到中年,雖然日子過得平淡無奇,但是知足就好,夫妻之間互相體諒,好好說話,有事多商量,對孩子和顏悅色,以溝通為主,對父母多點耐心,平淡的日子也過得挺幸福的,人呀,要知足。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你喜歡哪種呢? 其實,一個家越過越好,以下三點不可忽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同市雲州區坊城新村: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同市雲州區坊城新村: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0-10-12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人越活越幸福的「跡象」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活出一個好的心境,當你有了一個好的心境的時候,你會發現生活處處是陽光。不強求不糾纏不執著很多人之所以日子越過越艱辛,越過越不如意,就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過於執著,太過於強求了。還有一些人覺得生活不幸福,是因為他們太過於糾纏,總是覺得有些東西自己爭取就是屬於自己的,其實並不是,有時候往往不去糾纏一些東西,放棄一些東西,自己才能夠真正地獲得幸福。想要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幸福,那就去真正能做到不強求,不糾纏,不執著。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物,都要有一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想法。
  • 燈塔市鏵子鎮黃堡村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甜
    原標題:黃堡村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甜   9月15日,燈塔市鏵子鎮黃堡村村委會院落裡,村民們三三兩兩地圍坐在涼亭裡,觀看文藝隊表演。   廣場上,71歲的劉恩梅正帶領隊員們打太極拳……   看著這一幕幕幸福和諧的生活場景,很難想像,7年前的黃堡村是省級貧困村。
  • 《長壽賀州》96歲葉興鈕 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那時候在他們家裡燒過香發過誓,他們告訴我們要保密。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的圍剿,葉爺爺先是跟隨隊伍在山廠、銅鑼、光下嶺等地輾轉協助山區遊擊工作,之後主要負責籌集糧餉、搜集情報及通訊聯絡等秘密工作。葉爺爺說,當時在樟木林周邊的遊擊隊,大多躲藏在交通不方便的邊遠山區中,糧食、藥品等生活用品極其缺乏。
  • 【地評線】荔枝視評:產業扶貧,讓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特約評論員/王玉星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歡聲笑語不時從地裡傳出,農機「轟隆隆」地忙碌著,停在路邊的大貨車逐漸被裝滿,一輛接一輛魚貫而出……飽滿的穗子、忙碌的身影,訴說著這些藜麥串聯起的小康、幸福與希望。   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 「我的脫貧故事」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丨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
    自從搬到了新民社區,我們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叫王明英,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的新市民,2017年,我們一家在村幹部、扶貧工作人員的動員下,從老家擺金鎮蠻河村搬到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民社區。  還未搬來之前,我們住在老家多年前修建的瓦片房裡,一到下雨天,家裡就漏風漏雨,門口的路也是泥巴路。
  • 一個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4點,日子就會越過越輕鬆
    這樣的好狀態,早已成為生活忙碌而心情沉重的人們的羨慕和嚮往。星雲大師曾經說過人生的4個「不必要」,就很有道理。一個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4點,日子就會越過越輕鬆。一、不必要的物質,不浪費絲毫《朱子家訓》裡有句名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對於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 彭水縣漢葭街道興和村:老百姓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搬離貧困「遷」來幸福「感謝你幫我們安置新家。正是有了這個新家,我們才開啟了幸福生活。」4月17日,興和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洪學在問候3組村民張維菊時,張維菊緊緊握住張洪學雙手,不由感慨。張維菊因病致貧,常年居住在祖輩留下來的老舊水泥房中。「雖是水泥房,但經久年衰。」張維菊坦言,曾經過的是風來避不住,雨來遮不了的窮苦生活。
  • 電足稻香飄 日子越紅火(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我能過上現在幸福的美好生活離不開電,電讓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張景會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張景會今年58歲,是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七星農場的種植大戶,說起和電的不解之緣,他感慨萬千。張景會原是黑龍江省綏化市一個普通農民,1995年來到建三江七星農場種植水稻。現如今,他不僅是管理局第一批使用電機井灌溉的農戶,更是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的先鋒。
  • 「我的脫貧故事」日子越過越幸福丨岑鞏縣水街道大榕涼塘易地扶貧...
    「現在黨和國家的扶貧惠民政策這麼好,幹部們也是用心用情服務周到,我這個家庭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受益頗多,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說起如今的生活,我高興不已。非常地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在我家最艱難的時候,國家的扶貧政策對我家進行了幫扶,但是,每次看到我家那半截木房上貧困戶的「藍白牌」,我想想就感覺滿臉羞愧,誠然貧困戶政策相關補助能幫助我家過得好一點,可我也清楚,這樣乾等著、靠著、要著國家政策,是不會有出頭之日的,作為一家之長,我必須勤奮努力,早日擺脫和撕掉這個「貧困戶」標籤,不讓別人笑話。
  • 有三種特點的家庭,孩子到來後日子會越過越旺,令旁人很羨慕
    確實,如果是下面這三種家庭,孩子到來之後日子一般會越過越旺,令周圍的人都很羨慕。1、有了孩子,爸爸媽媽更努力的工作。張玲跟老公都在大城市裡打工,原本經濟條件很一般。去年生了個女兒,張玲一下子感覺肩上的擔子重了,因為想要女兒更健康成長,必須接受好的教育,享受更多的資源。
  • 【團結有力量 奮進新徵程】石家莊平山: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美
    「老照片上記錄著我們村原來的樣子。以前都是土坯房,現在不少人家蓋起了小洋樓。原來有輛自行車就挺知足,現在孩子們都開上了小轎車。」對比過去和如今的變化,閆青海臉上充滿笑容。20世紀50年代末,為了支持修建崗南水庫,西柏坡村人搬到了山坡上的旱地。
  • ...希望他們的生活越過越幸福丨望謨縣桑郎鎮八合村包保幹部王雙全
    八合村七組原名白艾組,全組只有37戶人家,人口172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條件比較落後,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薄弱。2016年縣委政府針對白艾組的實際情況,對整組實施了整組搬遷的決定。  經過與陳偉談心,他第一個報了名,成為了本組搬入義龍新區的首批住戶之一。走訪群眾2016年12月,搬入了新房子的陳偉第一次迷茫了。
  • 陰曆幾月出生的人,上等命格,再窮也能富起來,日子越過越吃香
    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天生吉相的人自然會有上天的庇佑,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事事順心如意,生活處處好事連連,不過這樣也是不可多見的,真正能夠有富貴命的人卻又寥寥無幾。今天小編就從出生月份這個角度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哪些月份出生的人天生是富貴命,再窮也能富起來呢?一起跟小編來看看吧!
  • 阿里地區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綜述:「好政策讓日子越過越美」
    原標題:阿里地區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綜述:「好政策讓日子越過越美」   藍天映新房,草低現牛羊,炊煙迎風飄,笑語傳四方。   從公路上遠眺日土縣日松鄉甲崗村,只見一大片紅簷白牆的兩層居民房矗立在綠中帶黃的草原上,家家戶戶屋頂都插著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格外鮮豔。
  • 12月,4屬相否極泰來,生活幸福安康,日子越過越好
    屬相羊屬羊的人,他們生來就是好命,不會有太多的挫折。12月中旬以後,會否極泰來,會有大財大氣粗的人入帳,特別是在屬羊人成家立業之後,生活條件慢慢好轉,很快就能富甲一方。快樂安康,日子越過越好。屬相龍屬龍的人,五行屬土,其中64歲出生的屬龍人,甲辰龍年,納音為「佛光」,即「火龍」,12月中旬,有希望得到72年「木鼠」的協助,建立「子木生辰火」生財局,等機會一轉,運勢將轉好,財運連連,鈔票如雨,人生將邁向新臺階。
  • 杞縣:路通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
    「路通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是呀!過去因為路不通,遇到下雨天,種植莊稼因農資送不到村,進不了地,而影響農作物種植,錯過種植莊稼的最佳季節。」現在水泥路鋪好了,不但我們出行方便了,也確保了我們村的優質西瓜、辣椒能運得出,銷售到大都市。」專職做果蔬運輸的村致富帶頭人焦三軍深有感觸。村有這麼好的資源,我們應該讓千家萬戶享受到我們村有機食品帶來的健康和快樂。路通了,電商互通拓寬致富路家家戶戶一出門就是硬化路面,路寬了、平坦了,村民們笑了。
  • 這幾個生肖的女人天生旺夫命,婚後日子越過越富!看看是嗎
    他們精明的能力也能操控著家裡的財政大權,他們能讓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有品質。他們會給老公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收穫。生肖兔,生肖兔是一個很有善緣的屬相,所以一般來說生肖屬兔的女人能給家人帶來福氣,而且大多數屬兔的女人都溫柔善良,所以能夠娶到屬兔的女人,男人的命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