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路通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

2020-12-13 央廣網

央廣網開封10月12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司利強 葉中琳 陰行)「老王,你要的20袋有機肥給你送來了!」

「謝謝你呀張經理,您看現在路修好了,送種子、送肥料,你這卡車也可以直接開到地頭了,方便多了!」

「路通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是呀!過去因為路不通,遇到下雨天,種植莊稼因農資送不到村,進不了地,而影響農作物種植,錯過種植莊稼的最佳季節。」

10月11日,杞縣西寨鄉焦田寨村貧困戶王景富要到地裡種植大蒜,就打了個電話給集鎮上的農資門市部,沒半個小時就把有機肥給送到了地頭。

路通了,農產品的銷路更暢通了!

「俺村的土質好,種植的大蒜個大、色白、皮厚、不散頭、耐貯、蒜汁稠粘、有獨特的香辣風味。過去到了大蒜收穫季節,因為路不好走,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泥濘不堪,交通不便,蒜商不願上門收購,大蒜價格會比市場價低幾毛錢。」杞縣傅集鎮司莊村大蒜種植戶司傳生面帶無耐的表情。

修了路,交通狀況的改變,除了村民自己將農產品運出去,貨商也紛紛開著車進村收購。司莊村的大蒜價格比市場價還高出兩毛錢,客商爭著來採購,賣出好價錢了,村民腰包自然也鼓了起來。是路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讓村民們充滿幹勁,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激發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官莊鄉焦臘村是杞縣最南部最偏僻的一個村莊,農民多年保留著有機種植西瓜、辣椒的習慣,其無公害產品遠近聞名,因為通往村莊的路是漫長的泥巴土路,就是這條路制約了該村的發展,現在通過新修的這條水泥路,該村的西瓜辣椒每天都可以運輸到鄭州萬邦果蔬批發市場銷售。

「以前一到下雨天,路上都是泥,晴天汽車一過,路上塵土飛揚。現在水泥路鋪好了,不但我們出行方便了,也確保了我們村的優質西瓜、辣椒能運得出,銷售到大都市。」專職做果蔬運輸的村致富帶頭人焦三軍深有感觸。村有這麼好的資源,我們應該讓千家萬戶享受到我們村有機食品帶來的健康和快樂。

路通了,電商互通拓寬致富路

家家戶戶一出門就是硬化路面,路寬了、平坦了,村民們笑了。農民種植深加工的名特優產品不再久藏「深閨」,漸漸掀起了「紅蓋頭」,與外面的世界頻繁聯絡互動起來。

公路通了,隨著農村交通改善,圉鎮後城村的貧困戶郝海娜把她醃製的經過質檢部門檢驗達到合格標準的「糖醋蒜」,在拼多多、淘寶、京東等網站上開了「店鋪」,在杞縣電子商務園開闢了「直播間」,把銷售後一公裡瓶頸打通,開始搭乘電商平臺銷售,把她醃製的「糖醋蒜」賣到了全國。

今年受疫情影響,杞縣年輕蒜農紛紛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拓展銷路,高陽鎮金村的張申鵬就是其中的代表。33歲的張申鵬擁有1萬噸的倉儲能力,年收購銷售大蒜10萬噸以上。

張申鵬在鄭州組建了20多人的專業電商團隊,每天能接8000多單,銷售30多噸大蒜,電商銷量佔比從去年的10%提高到了30%,幫助本鎮160多戶貧困群眾賣出了2000多噸大蒜,較市場價增收80萬元。

張申鵬說:「明年起,他要把全鎮的大蒜等農產品賣到網上去,擴寬銷路,吸引更多的客商來到我們鎮,讓群眾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路通了,上學、看病都方便了!

「以前這條路是泥路,遇到下雨天別說是過汽車,連人出行都困難,雖然離鄉裡不遠,但是俺村學生上學、村民有了急病都非常不方便。」杞縣宗店鄉陳河村村民孫帥說。

「過去我們上學,一遇到下雨,一層厚厚的泥巴,走上去,坑坑窪窪的路上只有『吧唧吧唧』的腳步聲,因泥濘耽誤上課,去不了學校是經常的事。小的時候都是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背我們送到學校。現在好了,我們不用他們送了,我們自己上學放學用20幾分鐘就夠了。」落日的餘暉下,孩子們放學三五成群,蹦著跳著笑著從集鎮學校返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見到我們,孩子們都誇這條路修的好,是他們通往理想殿堂的「金光大道」。

「五年前就是因為『水泥路』,救護車進不了村,媽媽突發腦梗耽誤了治療。」在河南大學上學的泥溝鄉圈章村王冰雪今天就要回校報導了,她拉著皮箱走在新修的通往鄉鎮的水泥路上,眼含熱淚一再叮嚀送她的父親要照顧好身體。

王老漢看著遠去的女兒,擦了下眼角的淚水說:「路,曾是女兒心中的痛!如今,女兒上大學了,村裡通往鄉裡的公路修好後,閨女也長大了,經常打電話叮嚀我,遇到頭痛腦熱的,身體不舒服了,要及時到鄉衛生院,現在騎上電車到鄉衛生院也就10多分鐘,有了公路真的方便多了!」

路通了,村裡通公交了,出行更方便了!

「媽,你從咱村坐上公交到縣城汽車站,然後坐去鄭州的客車。這是火車票你放好,記著K635次列車,下午17:23 從鄭州出發,後天早上05:02到昆明,我舅會在出站口接你。」杞縣陽堌鎮小崗村貧困戶李二冰在村公交車停車牌前,一遍遍叮囑著母親:「過去我媽回雲南,就從村裡到縣城這段路,快了得兩三個小時,慢了一上午也到不了,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坐車,30分鐘就到了,真是方便多了!」

「俺村這路修得好啊!公交車直接通到了村口,三十分鐘一班車,到縣城辦事、購物,出門就能坐車,很方便。過去我們去趟縣城需要三個小時,現在40分鐘就到了。」竹林梁寨村貧困群眾梁景齊興奮地說,路通了,農村客運又緊緊跟上,讓群眾享受到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出行真的是方便多了。

「出門有公路,抬腳上公交」。杞縣有26條農村客運線路進行了調整,為83個貧困村設置標準化候車亭、招呼站,並與縣城內城市公交無縫對接,實現了縣有二級站、鎮有停靠站、貧困村有候車亭的目標,保貧困村通客車開得通、留得住、可持續,徹底解決貧困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確保貧困村通車率100%。

據了解,杞縣農村公路總裡程達1661.20公裡,縣道12條,181.74公裡;鄉道88條,613.24公裡;村道814條,866.22公裡。在扶貧領域,杞縣新建道路834089.9平方米,總投資11432.43萬元,涉及111個行政村。如今,杞縣實現了500多個村莊道路互通,鄉鄉柏油路,村村水泥路,鄉親們的生活有了出路,拉近了外界的距離,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相關焦點

  • 李應蘭:種植茶葉日子有了奔頭
    我叫李應蘭,是石阡縣國榮鄉周家寨村二組村民,今年67歲,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我以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日子過的平平淡淡又如何呢?然而,前些年,由於家境貧寒,兒媳選擇與兒子離婚,兒子迫於生計不得不外出謀生。天有不測風雲,厄運接踵而至,2017年上半年,老伴也因病離世,留下我和孫女相依為命。
  • 天水市秦州區:路通了,水通了,日子美了
    推進飲水工程讓群眾喝上放心水「現在自來水通到院子裡了,真是太方便了!」牡丹鎮馬家堡村的馬換梅擰開水龍頭,掬水喝了一口,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對記者說:「過慣了吃水困難的日子,還真捨不得用自來水洗衣服、淘拖把,一點也不敢浪費。」
  • 楚雄:牟定縣日子越過越起勁
    原標題:牟定縣 日子越過越起勁   初秋,記者走進牟定縣安樂鄉貓街村委會他不的新村,一排排小洋樓前,老人們悠閒地曬著太陽拉著家常。平整潔淨的水泥路上,孩子們奔跑嬉戲,處處歡聲笑語,一派和諧的新氣象。
  • 河南杞縣:電足了,群眾的致富門路越走越寬了
    10月14日,河南杞縣宗店鄉陳河村貧困戶陳傳愛推上電閘刀,飼料機輕快地「叫」起來,「吐」出飼料。 像陳傳愛一樣,陳河村的陳傳泵、王冬霞、李運良等貧困戶也通過養殖等產業,摘掉了「窮帽子」。 用他們的話說,電足了,他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了。
  • 燈塔市鏵子鎮黃堡村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甜
    原標題:黃堡村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甜   9月15日,燈塔市鏵子鎮黃堡村村委會院落裡,村民們三三兩兩地圍坐在涼亭裡,觀看文藝隊表演。   廣場上,71歲的劉恩梅正帶領隊員們打太極拳……   看著這一幕幕幸福和諧的生活場景,很難想像,7年前的黃堡村是省級貧困村。
  • 阿里地區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綜述:「好政策讓日子越過越美」
    原標題:阿里地區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綜述:「好政策讓日子越過越美」   藍天映新房,草低現牛羊,炊煙迎風飄,笑語傳四方。   從公路上遠眺日土縣日松鄉甲崗村,只見一大片紅簷白牆的兩層居民房矗立在綠中帶黃的草原上,家家戶戶屋頂都插著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格外鮮豔。
  • 曬曬我們的幸福生活 | 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兒
    住上新樓房、逛上小遊園,日子舒心有保障;基礎設施強、師資水平高,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唱呂劇、跳跳舞,老年食堂裡飄出了「幸福味」……今年以來,臨港區持續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讓幼有所育、住有所居、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等幸福夢一一變現,一項項民生舉措、一件件民生實事讓百姓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
  • 有三種特點的家庭,孩子到來後日子會越過越旺,令旁人很羨慕
    確實,如果是下面這三種家庭,孩子到來之後日子一般會越過越旺,令周圍的人都很羨慕。1、有了孩子,爸爸媽媽更努力的工作。張玲跟老公都在大城市裡打工,原本經濟條件很一般。去年生了個女兒,張玲一下子感覺肩上的擔子重了,因為想要女兒更健康成長,必須接受好的教育,享受更多的資源。
  • 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老嚴現在的家,前頭是店鋪,後面是小樓,中間一個大院子,栽花種草,「日子越過越美」。近年來,小崗村改建新建了1200多套民居,村民們大都集中在3個社區居住。社區通水通氣,綠化亮化,還建了垃圾中轉站,聘請了50多名保潔員。住房改善,是小崗村巨變的一個縮影。
  • 「一號文件」讓我生活有奔頭——農民工商海青回家記
    新華社石家莊2月25日電  題:「一號文件」讓我生活有奔頭——農民工商海青回家記新華社記者 範世輝大年初十,年味仍濃,記者來到河北省臨漳縣孟村鋪村看到,村東頭一座二層小樓特別顯眼,
  • 這幾個生肖的女人天生旺夫命,婚後日子越過越富!看看是嗎
    他們精明的能力也能操控著家裡的財政大權,他們能讓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有品質。他們會給老公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收穫。生肖兔,生肖兔是一個很有善緣的屬相,所以一般來說生肖屬兔的女人能給家人帶來福氣,而且大多數屬兔的女人都溫柔善良,所以能夠娶到屬兔的女人,男人的命真的很好。
  • 魯山縣西竹園村:不服輸的「貧困戶」把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趙建軍以前借錢養雞,但由於缺乏技術沒有成功,這讓他家的日子更加拮据,因此2013年時,趙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趙建軍有股不服輸的勁頭,成為貧困戶後,他又籌借了一些資金,買回來1000多隻雞苗,請來專業人員為他做技術指導,很快掌握了養雞技術,在趙建軍的精心管理下,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後來發展到4000多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同市雲州區坊城新村: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同市雲州區坊城新村: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0-10-12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子有盼頭 生活有奔頭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點見聞
    日子有盼頭 生活有奔頭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點見聞 2020-11-26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丨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
    自從搬到了新民社區,我們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日子越過越紅火。  還未搬來之前,我們住在老家多年前修建的瓦片房裡,一到下雨天,家裡就漏風漏雨,門口的路也是泥巴路。以前我們外出打工需要轉好幾次車,再坐很長時間的火車。   搬到新環境後,在政府的扶持下,社區裡有各種扶貧車間可以讓我們就近務工,另外,社區還經常開設技能培訓活動。
  • 《長壽賀州》96歲葉興鈕 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頻繁地籌集糧餉、往山裡挑送物資,葉興鈕爺爺的舉動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懷疑,葉爺爺一行送糧隊伍不時遭受盤問,即使把糧食偽裝起來,仍然有暴露的危險。挑著米,籮筐上放點生菸葉,不可以被人發現挑著米,別人問你挑什麼,我說挑點生菸葉去賣。解放後,葉爺爺功成不居,一直留在村裡勤勤懇懇務農。數十年光陰過去,當年的熱血青年已然成為了耄耋老人。
  • 【團結有力量 奮進新徵程】石家莊平山: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美
    原來有輛自行車就挺知足,現在孩子們都開上了小轎車。」對比過去和如今的變化,閆青海臉上充滿笑容。20世紀50年代末,為了支持修建崗南水庫,西柏坡村人搬到了山坡上的旱地。人均只有幾分地,又沒有產業,村民們住的是簡陋的土坯房,吃的是緊俏的統銷糧,日子過得苦。
  • 中國農民豐收節|關注「三農」,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
    中國農民豐收節|關注「三農」,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0-09-22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藏鬥玉村:通路通郵通4G 小康村裡日子旺
    現在路通了,客人也多了,旺季的時候還住不下呢。」客廳陽光充沛的地方擺滿了綠植和鮮花,和屋外的雪山相映成趣。藏式爐子上的水已經燒開,「先嘗嘗我們的酥油茶,邊喝邊聊。」小加油忙著一遍遍給客人們添茶,「我從12歲開始學習珞巴服飾製作,現在已經培養了10多個徒弟,村裡組織了專門的合作社。除了珞巴服飾,還有木碗、藏香這些特色產品,都是遊客們喜歡的。
  • 彭水縣漢葭街道興和村:老百姓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正是有了這個新家,我們才開啟了幸福生活。」4月17日,興和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洪學在問候3組村民張維菊時,張維菊緊緊握住張洪學雙手,不由感慨。張維菊因病致貧,常年居住在祖輩留下來的老舊水泥房中。「雖是水泥房,但經久年衰。」張維菊坦言,曾經過的是風來避不住,雨來遮不了的窮苦生活。2017年,張維菊依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住進了兩室一廚一廁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