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和螃蟹同吃的,除了柿子,還有冷飲、濃茶和梨
啤酒燒烤小龍蝦、可樂雪糕冰西瓜……夏天的美食還沒走遠,秋天的月餅鱸魚大閘蟹柿子板慄桂花糕已經列隊走來!秋風起,蟹腳癢,說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時,螃蟹黃滿膏肥,是最佳的品嘗時機。秋蟹肥美,營養價值高,但吃法不當,也會損害人體健康。究竟怎麼吃才健康?哪些人不適合吃螃蟹?
螃蟹要去掉內臟煮熟煮透
蟹長期以水生物、水草、腐敗物為食物,在加工、吃的過程中,要記得去掉螃蟹的鰓、胃、腸、心這些部位,並要煮熟、煮透,因為上述部位是螃蟹呼吸、排洩的器官,藏有汙垢、細菌等。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潘丹峰副主任醫師指出,蟹死亡後體內的組氨酸分解一種叫「組胺」等有害物質,且死亡時間越長,組胺產生越多,所以買蟹時要注意選擇,儘量避免死蟹,隔夜煮熟的蟹要注意在冰箱裡低溫保存。
螃蟹不宜和柿子、濃茶、梨、冷飲搭配
吃螃蟹時不應吃柿子。潘丹峰稱,這是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個常識,原因是蟹肉富含蛋白質,而柿子中鞣酸較多,兩樣物質會互相發生反應,使消化酶的活性下降,胃腸功能正常的人偶爾吃問題不大,消化功能較弱或胃腸道較敏感的人不宜這樣吃,量多的話有可能會造成胃腸道的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不宜配濃茶。中國人喜歡喝茶,但吃螃蟹前後一般不建議大量喝濃茶。道理與吃柿子相似,濃茶含有較多鞣酸,消化功能較弱或胃腸道較敏感的人不宜同吃,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不可與梨同吃。梨為涼性食物,與寒性的螃蟹同食,對消化功能正常的人來說可能問題不大,但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者這樣吃會損傷脾胃,引起胃腸不適,尤其要注意。
與冰水、雪糕、冷飲不宜同吃。同理,螃蟹性味寒涼,再吃冷冰冰的食物,更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
也不要與牛羊肉、狗肉等一同吃。這幾種肉都是高蛋白的食物,同食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對老人小孩及胃腸功能較弱者不適合。
發燒、消化道疾病、痛風、嬰幼兒不宜吃螃蟹
螃蟹雖然美味,但有些人還是不要吃為好:
一、傷風發熱者。中醫認為蟹多食發風,積冷,時感未清,痰嗽便淌者,均忌。傷風感冒、發熱、腹瀉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後可能使咳嗽等症狀加重、感冒難愈。
二、消化系統疾病患者。潘丹峰指出,螃蟹富含蛋白質,大量食用後會促進胰液、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胃腸道、肝、膽、胰腺的負擔,過量食用可誘發胃腸炎、胰腺炎、膽囊炎、膽結石者急性發作,所以患有胃腸道疾病、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炎、肝炎及消化系統疾病患者最好避免吃或少吃。即使對於正常人來說,也不宜一次食用太多螃蟹或蟹黃。
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螃蟹尤其它的蟹黃膽固醇含量較高,多食會導致血膽固醇升高,因此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吃螃蟹。
四、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的疾病,而嘌呤攝入過多會導致其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尿酸增高。「螃蟹屬於高嘌呤食物,進食過多會加重高尿酸血症甚至誘發痛風。故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儘量遠離螃蟹,更不能嘗試『螃蟹+啤酒』的『痛風套餐』。」潘丹峰稱。
五、嬰幼兒。蟹肉、蟹膏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與其他肉類相比不太容易消化且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嬰兒及過敏體質、哮喘、容易腹瀉的幼兒不宜食用。另外,有過敏史的人、孕婦也要慎吃螃蟹。■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袁友芬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