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報全媒體訊 「桌子上的照片,你最喜歡哪一張?」近日,在鐘樓區北港街道心理診療室,一堂心理輔導課程正在這裡開展,參加這個課程的都是街道所屬各社區的工作人員。
參加心理小遊戲的小駱選擇了2張圖片:圖片中是眼神直視前方的小朋友。心理諮詢師曹菊文拿著圖片問小駱,最近是不是感覺「很累、很壓抑」,因為從這兩張圖片分析,曹菊文感覺小駱傳達出內心渴望被關注、被理解。
小駱是一名單身青年,和父母分開居住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疫情防控期間,小駱連續在防控一線奮戰了30多天,每天的生活緊張又繁忙,而且日復一日地重複,沒有驚喜和開心的事情,內心出現了消極情緒。經過專業諮詢師近一個多小時的心理疏導,小駱頓時感覺心理壓力少了很多。
為幫助社工和居民緩解焦慮、緊張情緒,近期,北港街道主動搭建平臺,建立疫情防控專項心理疏導和慰藉服務體系,引導轄區內的居民和一線工作者科學認識防疫工作,紓解不必要的緊張和恐慌情緒。
針對居家隔離觀察家庭,主要通過電話聊天、視頻聊天等隔空聊天來緩解居民的緊張情緒。居家隔離的居民由於長時間待在家中完全不能外出,時間長了會情緒低落、恐慌甚至憤怒。這時,社區工作者就要主動承擔起心理疏導的工作,每天與居家隔離人員進行視頻聊天,除了了解他們的生活需求,還要及時關注他們的心理動態,緩解情緒波動、心理焦慮等不良情緒,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疫情,科學防疫。
疫情防控一個多月以來,一線社區工作者由於連軸轉,高強度高負荷的工作讓部分社工出現了焦慮和不安。根據各社區不同的心理疏導需求,北港街道邀請常州市勝名心理諮詢中心,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專業的心理疏導服務,幫助社工調節負面情緒,提高自我調節能力。
對於轄區內的特殊群體,北港街道專門為他們制定了「訂單式」支持服務,根據特殊群體的特別需求,北港街道為下轄社區的5個心智障礙家庭提供上門服務,在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時,為這些家庭科普新冠肺炎的防疫措施,更為他們提供精神上的關懷與支持,幫助這些特殊家庭平穩度過疫情危機。
(須曉清 胡豔 圖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