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改委發布《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的通知,通知稱要大力支持福州都市圈的發展,其中一點有提到: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有序推進「縣改市」「縣改區」「市改區」。此通知一出,擱置多年的閩侯撤縣改區再次引發關注和熱議!
2001年,官方首次提出長樂、閩侯部分鄉鎮併入福州市區;2004年12月,官方商議適時將長樂、閩侯併入福州市區;2006年4月,福州人大審議通過《市政府關於撤銷長樂市、閩侯縣設立福州市長樂區、閩侯區的議案》。但直到2017年,長樂已撤市改區,而閩侯至今仍沒下文。
期間,亦有不少網友詢問閩侯何時撤縣改區,但未有確定答覆,2020年官方最新的答覆是,該訴求的問題也是目前一部分群眾所關注的問題,大家都希望得到一個較為明確的說法。根據《行政區劃管理條例》規定,需多方認證並報批國務院批准;現階段民政部門沒有接到該區劃調整工作的通知。
2000年,福州就提出構造大都市圈,鑑於當時城區面積太小、人口規模太少,與其他省會城市相比差距太大,發展空間極其有限。將長樂、閩侯改區能擴大福州城區規模,利於資源整合,對福州大都市圈的形成至關重要。所以,從2000年提出「東拓南進西拓」,長樂、閩侯得到了政策紅利,發展快速。如今西拓已去掉,改成「東擴南進、沿江向海」,福州將發展重心轉移到濱海,閩侯改區似乎變得遙遙無望。
近年來,隨著福州都市圈實施建設,我們看到地鐵、濱海快線、四環、平潭公鐵兩用大橋將八縣市區距離拉近,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同時打造福莆寧城際鐵路,形成同城一小時經濟圈,福州都市圈將在未來5-10年形成。雖然閩侯有了質的發展,但主要集中上街板塊。荊甘一體化今年才提出;南通南嶼雖定位為福州城市副中心與福州生態科學城,但發展不盡如意;青口定位汽車工業城多年卻毫無起色。但由於半小時經濟圈的擴大,閩侯上街已提前融入市區生活圈,隨著路網擴大優化,青口、南通南嶼、荊溪實際與城區也只有一橋之隔,而改造成本也最少,這是閩侯比其他縣市所沒有的優勢,融入市區的時機已經成熟。若閩侯改區,以上緩慢進度無疑將加快,除了給福州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調整經濟結構之外,更加全面實現福州的「沿江向海」,加快形成福州港口城市,為福州都市圈的飛躍形成拉弓之勢。而南通、青口將更好與長樂銜接,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南進」將暢通無阻。
總體而言,福州都市圈經過20年的發展,雖有進度,但較為緩慢,如規劃9條地鐵線目前只有1、2、4、5、6線開通和建設;福莆寧城際鐵路F3線從2015年批覆至今未見動工。此次發改委表示要大力支持福州都市圈的工作,是個好消息,未來將有更多規劃被批覆,而區劃的調整對擴大福州城區、全面升級加快都市圈建設極為重要,閩侯改區未必沒有可能!但是,改區也並非容易之事,閩侯改區可能會面臨以下幾種情況:
1、長樂改區建造濱海新城需要巨量資金,若閩侯也要改區,基礎設施必然升級,也需要大量投資,如此單靠福州肯定完成不了。而且現在重點方向是打造濱海新城,如果兩頭兼顧可能都無法完成,所以福州暫時沒有改區計劃。
2、2019年閩侯GDP為740.2億元,長樂為951.52億元,福清最高為1150億元,處於「東擴南進」的福清地理位置不也比閩侯差,且經濟發達,GDP總量更高,福清是個強勁的對手。
3、福州之前已經規劃福州新區(福清部分區域)、福州高新區(涵蓋閩侯部分鄉鎮),這兩個新區或許可以替代福清、閩侯改區的作用,所以改區也沒必要了。
作為八閩首邑的閩侯,地段優勢可謂得天獨厚,長樂已先於閩侯改區,你覺得閩侯是否會改區?如可以,需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