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上海打造開放共享的蘇州河濱水空間紀實

2021-01-11 中國建設新聞網

近幾年來,上海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講話精神,始終堅持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紮實推進「一江一河」兩岸公共空間建設,著力實現範圍更廣、環境更美、品質更高的濱水岸線貫通開放,將昔日的「工業鏽帶」打造成為今天的「生活秀帶」。繼2017年年底黃浦江核心段45公裡岸線貫通開放之後,2018年1月,上海啟動實施第四期蘇州河環境綜合治理。日前,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實現基本貫通。

凝聚共識,促進共贏,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蘇州河兩岸具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濱水景觀,是上海中心城區非常寶貴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由於歷史原因,部分單位、居住小區緊貼蘇州河兩岸建設,形成了濱水公共空間的「斷點」,不利於發揮系統作用,影響市民日常體驗。

各沿線單位、小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建設,是蘇州河成功貫通的重要因素之一。長期以來,在普陀區蘇堤春曉、半島花園、河濱香景園、大華清水灣二三期等地段,蘇州河很多濱水空間已經成為所在小區的組成部分,部分居民顧慮貫通工程對小區帶來影響。為此,政府部門規劃實施單位與居民反覆溝通,不斷聽取公眾意見,優化設計方案,最終取得廣泛共識。來自居民的實際反響表明,貫通工程兼顧了居民小區和開放空間之間的不同需求,形成共贏格局。

沿線單位顧全大局。虹口段上海地方海事局虹口海事所、黃浦段中石化加油站等眾多單位秉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理念,積極配合岸線騰讓並積極參與城市更新建設,貢獻出了寶貴的濱水岸線和空間。

水岸聯動,全要素整治,全面提升濱河兩岸空間品質

蘇州河兩岸環境品質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全力推動貫通工程基礎上,今年年初以來,上海大力開展沿河建築、綠化景觀、跨河橋梁等綜合整治工作,確保水域、陸域與貫通開放同步實現全面提升。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市綠化市容局、市「一江一河」辦聯合發布《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治理方案》,將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整體納入美麗街區建設,在蘇州河沿線20.2平方公裡公共空間內打造「生活秀帶」。

上海充分發揮市「一江一河」辦、市精細化辦、市市政市容聯辦等平臺作用,組織相關行業主管、各區政府開展情況排查、評估、論證等工作。市綠化市容局重點聚焦濱水外立面整治、景觀照明品質提升、道路和水域保潔等18項任務,梳理了問題樓宇、需提升治理路段188處(段),形成了市級治理建議清單,實施了425項整治提升任務。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市房屋管理局針對蘇州河兩岸整體空間尺度小、沿河建築風貌影響濱水空間整體景觀等情況,會同各相關區政府對蘇州河沿河第一立面建築外觀進行逐棟梳理和評估,開展城市設計,根據不同的建築保護等級採用分類施策辦法,實施建築立面更新改造、外立麵粉刷清潔、空調等附屬設施規整美化等措施,最大限度恢復建築原有風貌。市交通委、市道路運輸局針對部分橋梁與城市景觀不協調、與濱水公共空間銜接不順暢等問題,對蘇州河沿線既有的33座橋梁開展全面分析評估,提出了夜景燈光、色彩塗裝、線纜整治、欄杆更新、無障礙設施等「一橋一策」的景觀改造方案。

為破除蘇州河防汛牆標高過高的限制,改變上海中心城區很多區段臨河不見河、親水性不夠、濱水景觀資源部分閒置等情況,市水務局在確保城市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指導沿線各區因地制宜開展防汛牆綜合改造,使臨水空間更具開闊和親水性。市規劃資源局、各區政府針對蘇州河沿線大部分橋下空間未能合理及有效利用等情況,開展方案徵集,在長寧區凱旋路橋、古北路橋、靜安區河南北路橋等地,對橋下空間同步啟動實施改造「微更新」,加速推動內環、中環、外環、南北高架等快速路高架橋下空間重塑,植入運動健身、兒童樂園等更加貼近市民生活、環境更加友好的主體功能場景,讓每一塊空間都充分活化、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蘇河兩岸「一區一亮點」

蘇州河沿線具有「河窄、灣緊、樓密、路近」等特點,未來,上海將根據濱河地區空間規劃、資源稟賦等條件,在推進貫通的同時,因地制宜打造更多類型豐富、彰顯活力、更具煙火氣的功能節點,逐步形成一河兩岸「長藤結瓜」的空間格局。

蘇州河黃浦段將結合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把南蘇州河沿線打造成為一條有內容、有記憶、有活力的2.9公里海派博覽風情帶。西段(成都路橋-烏鎮路橋)及東段(外白渡橋-河南路橋)目前已基本建成開放,九子公園、第一加油站、蘇河驛等景觀節點已經成為新的「打卡」點,吸引了眾多遊人,中段(烏鎮路橋-河南路橋)改造提升工程也正加快謀劃實施。

從外白渡橋至河南路橋近1公裡的虹口段,是蘇州河最具代表性的濱水岸線。該段以「最美上海灘河畔會客廳」為目標,致力打造具有歷史文化魅力的高品質濱水公共空間。目前,處於「一江一河」匯聚口的上海大廈觀景平臺已經建成開放,郵政博物館、河濱大樓等沿線眾多歷史建築也將陸續進行微更新,未來將成為上海「一江一河」最佳攝影景點之一。

蘇州河靜安段以「上海新地標,夢回蘇河灣」為目標,通過綜合改造提升,全線重點打造水岸陽臺、河畔明珠、歷史畫廊等多處濱水公共空間。南岸「蝴蝶灣」在相對侷促的用地條件下嵌入籃球場等體育設施和運動場地,極大豐富了空間功能。北岸總商會舊址、四行倉庫、福新麵粉廠等重要節點也將以嶄新面貌重新亮相。

普陀段涉及約21公裡的改造任務,承擔了蘇州河貫通的「半壁江山」。圍繞長壽路、曹家渡、長風、長徵四個主題區段,蘇州河普陀段實現了沿河居民小區、文創產業園區與濱水公共空間的融合共生。普陀區把貫通與居民小區品質提升、臨河地塊功能轉型相結合,重塑了河濱香景園、蘇堤春曉等生活親水岸線和活力空間示範區。

蘇州河長寧段全線約11公裡,具有長寧人文景觀特色的濱河健身步道,串聯起臨空公園、風鈴綠地、虹橋河濱等6個公園綠地。目前,海煙物流段已貫通開放,臨空公園與外環林帶的整體開放為市民提供了一處新的大型休憩綠地。

相關焦點

  • 相遇蘇州河濱水空間:最美一公裡 聽岸聞市聲
    徜徉在蘇州河濱水空間,莫幹山路街區的圍欄滿是國內外藝術家繽紛的塗鴉藝術作品。2019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普陀區實踐案例展於11月16日至12月8日在M50創意園舉辦。與此同時,《聽岸》聲音景觀藝術主題展、最美一公裡「共生」公共空間藝術主題展等也相繼亮相,給市民遊客帶來驚喜體驗。莫幹山路M50創意園,一座色彩明亮的城市空間聲音景觀裝置展躍入眼帘。
  • 和你相遇在蘇州河濱水空間:聽岸邊滬語聲 賞共生藝術展
    圖說:普陀蘇河21公裡岸線空間規劃主旨展 採訪對象供圖文化點亮蘇州河濱水空間。昨日,2019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普陀區實踐案例展揭幕,《聽岸》聲音景觀藝術主題展、最美一公裡「共生」公共空間藝術主題展等相繼亮相,給市民遊客打造更多驚喜體驗。
  • 濱水空間,讓城市慢下來
    蘇州河,雖曾因嚴重汙染明珠蒙塵,但這條母親河始終是上海人魂牽夢縈的所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道綜合治理,到沿岸地區成片的舊區改造,再到如今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從決定蘇州河貫通伊始,上海市領導就曾多次要求把最好的岸線資源留給市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亦是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
  • 「便民」蘇州河中遠兩灣城段將打造花園式濱水健康步道!
    普陀區新聞辦說,該區蘇州河沿線綜合整治工程(中遠兩灣城段)作為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的一部分,東起彭越浦泵站,西至江寧路橋,總長約1690米,沿河開放共享空間面積約9177平方米。今後,這裡將打造一條開放共享的花園式濱水健康步道。未來TA將變得如何?設計方案有哪些?
  • 濱水綠地空間 | 上海:全力打造世界級濱水空間(五)
    原創 chsla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收錄於話題#濱水綠地空間7個前 言近年來,全國各城市以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為指引,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蘇州河靜安段濱水空間這樣變身→
    靜安區新聞辦說,隨著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工程的推進,蘇州河岸線靜安段將打通一處斷點、打造兩個樣板段、串聯六大節點,構築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建設後,該段地區交通功能將得到優化,構建宜樂宜遊的慢行空間,為更多市民提供健身休閒的場所。同時,重點打造六個蘇州河水岸節點,演繹「蘇河舞臺」。
  • 上海蘇州河濱水岸線貫通後如何發展?專家建議「水陸聯動」
    上海蘇州河濱水岸線貫通後,未來如何發展?普陀區政協供圖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興,「一江一河」承載了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蘇州河普陀段擁有蘇州河最長岸線,可以說,「一江一河」的一半是蘇州河,蘇州河的一半在普陀。上海市普陀區政協副主席嚴永強表示,2020年,區政協聚焦普陀區蘇州河水岸品質的整體提升開展重點課題調研,組織相關智庫專家、區政協人才庫委員歷經數月深入研究,形成了一份調研報告。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雖曾因嚴重汙染明珠蒙塵,但這條母親河始終是上海人魂牽夢縈的所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道綜合治理,到沿岸地區成片的舊區改造,再到如今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可以望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也是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母親河已成為市民共享的「人民之河」。
  • 跨越蘇州河·普陀:水清岸綠 打造城市濱水活力「秀帶」
    10月29日,普陀區政協與上海市政協地區政協聯絡指導組聯合舉辦2020「蘇州河論壇」提出,要將沿河居民的蘇州河,打造成上海市民的蘇州河,吸引更多人來普陀,漫步於蘇州河畔,體味老上海風情,暢玩在蘇州河水岸,書寫新上海故事;要將普陀蘇州河打造成一條曲曲有風景,段段有特色,灣灣有故事的城市濱水活力「秀帶」,將沿岸地區建設成令人嚮往的世界級高品質未來宜居生活典範區。
  • 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開放概念方案發布:打造世界級濱水區
    摘要此次發布的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開放概念方案,旨在與市民共享兩岸公共空間貫通的規劃與成果,推進貫通開放的高標準建設,最終將黃浦江兩岸建設成為世界級濱水休閒遊憩帶,讓市民和遊客能夠充分體驗上海特色。9月30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下稱市規土局)正式發布「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開放概念方案」,方案詳細呈現了將黃浦江兩岸打造成世界級濱水區的規劃願景,與市民共享兩岸貫通的規劃方案和成果。
  • 江北區雙溪河將打造濱水綠地開放空間
    △濱水綠地開放空間效果圖昨日(6月30日),記者從江北區政府獲悉,江北雙溪河整治施工方案已獲審批,計劃8月底動工。該工程將打造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體育健身等於一體的濱水綠地開放空間。長江蓄水範圍內,只適合耐水淹植被種植;消落帶上布置花海主題景觀營造區域,主要在非陡坎區域選取海棠等分片區種植,打造海棠花谷,塑造古典巴渝景觀文化。根據雙溪河整治方案,在雙溪河周邊規劃了淨化溼地科普、海棠花谷、婚慶設計、休閒健身、民俗風情街區、文化活動廣場、寸灘文化展示等區塊。
  • 普陀將建世界級濱水空間 這「新八景」了解下
    曾經,人們依河而居,工業文明在這裡留下了抹不去的歷史印跡;未來,這裡將成為居民歡聚共享的「城市客廳」。日前,蘇州河畔「八大景觀」規劃新鮮出爐,將為市民、遊客打造令人嚮往有溫度的世界級濱水空間,跟著小編一起來先睹為快吧~   蘇州河由嘉定區進入上海,中心城段長度約42公裡。
  • 解碼魔都|貫通「一江一河」,對上海意味著什麼?
    水是城市的生命線,沒有哪一條河流像蘇州河這樣與上海如此親近。然而,這條上海的母親河曾因嚴重汙染又黑又臭,讓人無法靠近。治理蘇州河,還清於蘇州河,成為很多上海人的夙願。以不足1公裡的蘇州河虹口段為例,曾幾何時,停車場、變電站、碼頭辦公用房等沿河而設,甚至還存在部分違章建築,濱水空間的景觀性和體驗感「大打折扣」。
  • 跨過外白渡橋,改造後的虹口蘇州河沿岸亮點有幾多?
    原標題:跨過外白渡橋,改造後的虹口蘇州河沿岸亮點有幾多?摘要:這裡是蘇州河和黃浦江的交匯之處,盡攬河濱之源的極致美景。將陸家嘴天際線及外灘沿岸的旖旎風光攬於懷抱。12月12日,全長約900米的虹口區北外灘北蘇州路濱河空間貫通提升工程完成改造,「最美城市會客廳」即將對公眾開放。蘇州河兩岸濱河空間項目實施充分考慮與沿岸優秀歷史建築相輝映,風格銜接相統一。依託沿線上海大廈、郵政博物館等優秀歷史建築雲集的豐富資源,打造「最美城市會客廳」。
  • 黃浦江是「會客廳」,蘇州河是「後花園」,蘇州河兩岸貫通打卡攻略→
    如今,望著水波漣漪的河面,這段曾經夾雜著工業和生活氣息的河岸,正在營造濱水空間新風情。繼黃浦江之後,蘇州河貫通工程已全面啟動,到2020年底,上海將基本實現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貫通開放。海岸君從市一江一河辦獲悉,今年蘇州河兩岸岸線已實現約35.8公裡貫通,佔42公裡目標的85%。
  • 蘇州河貫通工程重要節點打通,釋放3600平方米「金貴」空間
    原標題:蘇州河貫通工程重要節點打通,釋放3600平方米「金貴」空間摘要:岸線全長665米。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濱水岸線貫通開放又有新進展。12月1日,蘇州河長寧段二期西延伸段關鍵節點海煙物流段正式向市民開放,釋放665米岸線約3600平方米濱河空間。海煙物流段位於長寧區蘇州河南岸,西起淞虹路,東臨劍河路,岸線全長665米,於11月底建成。這一沿河段也是蘇州河健身步道長寧段的重要一環。長寧區建管委介紹,海煙物流新建段以打造高品質親水駁岸為願景。
  • 42公裡岸線年底貫通 蘇州河如何演繹上海新故事新傳奇?
    蘇州河沿線「開放、共享」的建設理念,也得到了M50創意園園區方充分認可,打破圍牆,實現了全開放式園區。已建成開放的西康路橋南側親水平臺。楊建正 攝目前,蘇州河普陀段斷點基本實現貫通,今年將重點對21公裡岸線進行景觀提升,北岸從長風公園到祁連山南路,在長4.3公裡的岸線區域內將建成岸線公園。
  • 黃浦江邊古鎮水畔風景隨你看,這裡有13處濱水公共空間好玩好拍
    望江驛已成為黃浦江貫通和品質提升的標誌性景觀,為浦東新區其他濱水地區建設提供了啟迪。 展覽活動:展示近幾年的優秀實踐成果,主要包括望江驛建設、黃浦江東岸開放空間貫通、社區規劃案例3個方面,體現豐富多彩的濱水活動和社區生活,向人們展現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
  • 貫通「一江一河」,對上海意味著什麼?
    水是城市的生命線,沒有哪一條河流像蘇州河這樣與上海如此親近。然而,這條上海的母親河曾因嚴重汙染又黑又臭,讓人無法靠近。治理蘇州河,還清於蘇州河,成為很多上海人的夙願。以不足1公裡的蘇州河虹口段為例,曾幾何時,停車場、變電站、碼頭辦公用房等沿河而設,甚至還存在部分違章建築,濱水空間的景觀性和體驗感「大打折扣」。
  • 濱水綠地空間 | 江蘇南通:持續構建濱水綠地空間體系(一)
    原創 chsla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前言近年來,全國各城市以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為指引,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開展城市綠色生態空間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