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後多帶孩子玩這類遊戲,智商、情商都能提高,很多家長不知道

2020-12-13 媽媽沒時間

在我身邊,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玩遊戲」這件事持下面幾種觀點。

第一種家長覺得玩遊戲就是浪費時間,與其讓孩子在家裡瞎玩,不如報個班學點知識,為今後的學習打打基礎。

第二種家長覺得孩子就該玩,以後上學就沒機會玩了。他們會給孩子買各種玩具,卻不知道玩什麼,怎麼玩才能促進孩子的發展。

第三種家長覺得陪孩子玩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可是真的空出時間陪孩子時,又不知道能玩點什麼。

不知道你屬於上面哪一類家長呢?首先聲明,今天文章裡說的「遊戲」是指對孩子的發展有益,需要他動手、動腦或者動身體的遊戲,像搭積木、玩拼圖、過家家等。手機、平板上的電子遊戲不屬於我們討論的範疇。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玩真正意義上的遊戲不僅不會浪費時間,還能促進孩子認知、情緒、社交、運動等多方面的發展,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學習和活動項目。

不過,想要讓遊戲發揮最大的價值,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益處,我們還是要做一些引導,讓孩子玩適合他年齡和能力的遊戲

小樣媽之前寫過不少遊戲類的文章,比如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適合玩什麼遊戲,哪些遊戲能促進記憶力、情商、認知力的發展。

玩遊戲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哪3類益智遊戲孩子最好別錯過?

1-3歲孩子最需要玩的5類遊戲,對大腦發育很有幫助,早知道早好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之前很少提到的一類遊戲——規則遊戲,適合陪4歲以上的孩子玩。

01 為什麼要讓孩子玩規則遊戲?

規則遊戲又被稱為輪換遊戲,顧名思義,就是指有固定規則,有終點和目標的遊戲。它不像畫畫、搭積木這些開放式遊戲,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非常自由。

規則遊戲必須按固定的玩法進行,而且每輪遊戲結束會有一個贏家產生,所以說規則遊戲是有結果,有輸贏的。我們熟悉的飛行棋、象棋、丟手絹等,都是典型的規則遊戲。

玩規則遊戲對孩子有哪些好處呢?

1、它能幫助孩子認識規則,遵守規則,學習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對孩子適應學校和集體生活都很有好處。

2、很多規則遊戲都包含運氣的成分。比如玩飛行棋時大家輪流擲骰子,誰先擲到數字6,誰就先開始遊戲,贏的概率也會更大。

通過遊戲,孩子能理解什麼是運氣,什麼是概率。雖然一開始,孩子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別人可以擲到6,自己卻擲不到。但玩了一定的次數後,他就能慢慢理解每個人都有機會贏,也都可能會輸

3、由於規則遊戲總是伴隨著輸贏,這對孩子來說是學著接受失敗和挫折的好機會

當然,對於比較小的孩子,我們可以適當地示弱,讓他有機會品嘗到勝利的滋味。這不是作弊,而是把我們自己放到和孩子一樣的高度。不然我們在智力、體力上都佔有優勢,對孩子來說並不公平。

等孩子7、8歲以,隨著他在情感和智力上的進步,我們可以慢慢地使出六分力、八分力,甚至是全力,讓他感覺自己是靠實力贏的,同時也有機會體驗失敗,培養抗挫能力。

4、不少規則遊戲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如靠記憶力配對相同卡片的記憶大師遊戲,跳棋、鬥獸棋、象棋等需要思考和運用策略的棋類遊戲。即使是像丟手絹這樣的體能遊戲,孩子也要想辦法迷惑對方,才能爭取時間贏得勝利。

02 三類常見的規則遊戲

哪些遊戲算是規則遊戲呢?其實我們小時候就玩過不少,下面給大家介紹3類常見的規則遊戲,你可以看看哪些是你玩過的,哪些你打算陪孩子一起玩。

1、運氣類遊戲

飛行棋遊戲最多可以4個人同時玩,每人擁有同種顏色的4架飛機,大家輪流擲骰子,擲到6飛機才能起飛,之後按照骰子的點數,擲到數字幾,飛機就走幾步,4架飛機率先抵達終點的人獲勝。

撲克牌比大小遊戲每人隨機抽一張牌,比點數的大小,點數大的獲勝。

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數學,比較大小。而且因為玩一盤很快,即使這盤輸了,下一盤可能就贏了,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失敗。

小貓釣魚遊戲同樣是用撲克牌進行遊戲,把一副撲克牌打亂後分成數量相同的兩堆,每人拿一堆。

輪流拿出一張牌,依次排好,如果出現和前面牌相同的點數,就可以收走這兩張相同牌中間的所有牌,最後牌先出完的一方輸掉比賽。

比如桌上已經有「A,3,8,J,7」這5張牌,下一張牌是點數8,就可以收走「8,J,7,8」這4張牌。

大富翁遊戲又名地產大亨,是一種模擬地產交易的遊戲,規則相對複雜些,可以給大一點的孩子玩,鍛鍊他們的數學能力

遊戲一開始,每位玩家都能分到同樣數量的錢,通過擲骰子在圖紙上移動,可以買地,蓋樓,收租,和銀行交易等。

2、益智類遊戲

記憶大師遊戲可以用撲克牌玩,也可以買專門的遊戲卡片。撲克牌或卡片都是兩兩一對的,每種花色有兩張。

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玩家輪流翻牌,每次可以翻任意兩張,如果花色相同,這兩張牌就可以拿走,花色不同的話就要再翻回去,保持背面朝上。最後拿走牌數多的人獲勝。

想要贏得勝利,就要記住相同花色的位置,對孩子的記憶力和觀察力是很好的鍛鍊。

鬥獸棋遊戲鬥獸棋有固定的棋盤,雙方各有八顆動物棋子,擺在固定的位置上,輪流走棋,把對方的動物吃完或者走到對方的獸穴算勝利。

動物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吃掉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常見的排序方式是象>獅>虎>豹>狼>狗>貓>鼠,老鼠又可以吃掉大象。

和象棋、圍棋比起來,鬥獸棋用動物作棋子,按照弱肉強食的規則進行遊戲,更易於孩子理解。

井字棋遊戲玩法和五子棋類似,一般用紙筆來玩,一方畫X,一方畫O,雙方在3x3的格子裡輪流做標記,三個相同標記連成一線即為獲勝,不管是橫線、豎線、斜線都可以。

和五子棋相比,井字棋遊戲更簡單,適合和孩子一起玩,可以鍛鍊他們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3、體能類遊戲

丟手絹遊戲這個遊戲你小時候一定玩過。大家圍坐成一個圓圈,唱丟手絹的兒歌,其中一個小朋友拿著手絹在圓圈外面繞圈走,然後把手絹輕輕放在另一個人身後,快速跑一圈,被放手絹的人則要起來追趕。

如果在對方跑完一圈前抓住他,就算追趕者獲勝。否則,丟手絹的人跑完一圈,坐在追趕者的位置上而沒有被抓住,就算丟手絹的人獲勝。

木頭人遊戲一個人蒙眼,說「一二三,木頭人」的口令,說話期間其他人可以行動,一點點靠近蒙眼的人。口令說完後,蒙眼人回頭看其他人,這時其他人不能動,要像木頭一樣定在原地,如果動了就算輸。所有人都動了就算蒙眼者勝利。

如果還有人保持不動,蒙眼者要再次蒙住雙眼,喊出前面的口令,其他人繼續前進,在喊口令期間拍到蒙眼人的背,就算獲勝。

踢罐子遊戲準備一個空罐子,放在地上,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選出一個人當「鬼」。

「鬼」要蒙住眼睛從1數到10,這期間,其他人找地方躲藏起來。「鬼」數到10後開始找人,找到所有人就算「鬼」贏。如果在找人期間,其他人踢到罐子並且沒有被「鬼」抓住,就算其他人獲勝,「鬼」要再當一次「鬼」。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10個規則遊戲,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設定規則,創造一些簡單的家庭遊戲,或者去網上買一些適合孩子玩的棋牌、桌遊類玩具。

經常陪孩子玩規則遊戲,不僅能拉近你們的距離,還能幫助孩子全面發展,培養認知、記憶、社交、情緒、運動等多種能力,讓他更有規則意識。

我是小樣媽,復旦學霸媽媽,腦功能培訓師,專注分享0-6歲育兒、早教方法。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4-7歲孩子提高情商,一定要多玩這6類情商遊戲,兒童心理學家推薦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對孩子情商的培養。就像情商大師丹尼爾·戈爾曼說的那樣:「一個人如果不具備情感能力,沒有自我意識,不能處理悲傷情緒,沒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樣跟人很好地相處,即使再聰明,這個人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 家長多帶孩子去這三種地方,孩子智商和情商會更高,很多人不知道
    目前,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個人,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現在一直都在強調的是環境,因為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同的環境會成就不一樣的人。孩子的成長環境與外界因素以及父母的教育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對於以孩子來說,只要父母足夠用心,就可以創造奇蹟。如果,你想要培養孩子的高情商與智商,可以經常帶孩子去這三種地方,一定會大有收穫,因為去一次就收穫一次!1.
  • 帶孩子出去玩,這5個地方,有利於提高情商和智商
    大自然的環境,與家庭環境有著明顯的差異,孩子到了外面,能夠看到很多家裡面不可能看到的東西,比如:他們看見山川河流、花草鳥蟲;他們看到同齡孩子,與自己的不同之處;他們看到除了家庭以外的生活,原來有這麼多美好。很多家長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具備超高的智商和情商,從而在生活中獨立自主,學習上能學有所成,未來的發展更加順利和光明。
  • 家長多帶孩子去這4個地方,長大後情商會更高,你去過幾個?
    以前的家長都非常在意孩子的智商,可隨著社會的發展,爸爸媽媽們在注重發展孩子聰明才智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情商了。情商高的人懂得如何跟他人交流,不僅討人喜歡,在做事的時候也能想到很好的辦法。有的父母因此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送孩子去讀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其實許多人都忽略了,如果自己能經常陪孩子去下面這4個地方,對於提升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大有幫助。1、常參加大人的聚會有人說:每一次大人聚會,都是一次生動的社會實踐教學,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 家長常把這4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後情商低不了,格外「吃香」
    智商和情商都是家長特別關注的問題;什麼是智商?智商就是我拿出來一道題,你能不能做出來。情商是,我知道我是最優秀的,但是我不說,我只說我還不錯。白巖松曾經說過,現在以及未來的社會,對情商的只會越來越嚴苛;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情商達不到普遍的標準,那麼這個人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
  • 家長多帶孩子去這6個地方,幫助提升娃的情商,你帶孩子去了幾個
    我覺得的天下的家長應該都是一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長大後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很多家長在吃的上面下功夫,給孩子做魚,因為聽說吃魚會變聰明;給孩子買保健品吃,希望孩子能夠提升智商。有的家長則會選擇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能夠藉此提升成績。但是很多家長忘記了,成功靠的不只是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多培養孩子的情商,智商情商一起發展,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實現目標。
  • 6歲之前,父母多帶孩子去這些地方,提高情商不說,還可以變聰明
    大家都知道,六歲以前是孩子性格最好的時期,這和我國民間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不謀而合,意在強調六歲前對孩子的重要性。按照生活階段來劃分,六歲是孩子進入小學的年齡,代表正式進入新的生活階段,在此之前,為孩子做好準備已經成為每個父母的重要任務。
  • 白巖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家長常嘮叨這3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
    國家現在處在高速發展的狀態,人才濟濟,最不缺的就是用功努力學習、智商高的人。想要孩子能夠脫穎而出,提升孩子的競爭力,那麼情商的培養就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我們長期以來教育都過多地強調了智商,如何在我們的教育當中增加情商的概念?能管控自己的情?能敏銳地了解到周邊的情緒?能處好人際關係?想要讓中國成為和諧社會,恐怕整個中國需要有高級情商的一代又一代人。
  • 8歲兒童智商146分,成我國智商最高兒童,這孩子是怎麼培養的?
    智商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一項重點,在當下激烈複雜的社會中,每個家長無外乎都想讓孩子的智商高一點,能夠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先人一步的機會。在這條爭「高」之路上,家長們絞盡腦汁的想各種辦法,但效果往往差強人意,這不禁讓家長們懷疑,到底該怎麼提高智商?
  • 家長常帶孩子去這些「該去的地方」,他的智商和情商會更高!
    而這3個地方,父母如果經常帶孩子去的話,一定會收穫頗豐,因為去一次收穫一次,去得多,收穫得越多:1、主題展覽:比如動植物園、科技園等。對於孩子來說,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尋找新事物。而真正的「探險」總是有趣的,特別是孩子感興趣的「主題」展覽,會充滿了無盡的魔力,吸引孩子去探索。所以,如果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商與情商,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各種主題展覽,或者是去動植物園等,全面而直觀地學習與感受平常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 孩子在玩耍時有這個表現,預示著情商低,家長要提高警惕
    所以在玩的時候可以看出孩子的智商高低。同時也能夠在玩的過程中看出孩子的情商高低。小玲家有一個3歲的小朋友。小林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孩子總是自己玩,不跟其他小孩一起玩。小妮一開始以為孩子只是內向,於是他就想著多帶孩子到外邊去玩一玩。可是即便這樣,孩子接觸了很多小朋友,小朋友跟他打招呼,他卻不理小朋友。小玲就不淡定了。找了專業的機構進行檢測,才發現孩子是情商低。
  • 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6歲前培養還不晚
    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種特徵。 孩子出生後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將來什麼樣的性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跟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畢竟,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比起老師來說更要注重教育,你的育兒方法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 以下句子掛嘴邊的孩子,長大不受歡迎情商低,家長早糾正早好
    這種先天性本能的存在,讓我們非常重視情商的高低。眾所周知,孩子的智商來自天生,情商依靠後天經驗累積,前者只能挖掘,後者卻可以得到質的飛躍提升。於是,大多數家長都把重點放到孩子的情商培養上,畢竟我國是人情社會,智商高的孩子未必會成功,但情商高的孩子一定能成功。可是,我們要如何判斷孩子的情商高低呢?
  • 智商低下的孩子,一般有這10個特徵,中一個家長就要重視起來
    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醫學也在進步,許多原本未被發現的疾病,現在能在沒有發作的時候就能確診。特別是孩子的問題,很多都不是他們的健康問題,家長們操碎了心。正如智商問題一樣,父母也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出生後智商低下。如今科學的進步,在嬰兒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就能發現,通過科學的方法,可以減輕低智商的影響。
  • 比爾蓋茨、賈伯斯育兒觀的異曲同工之處:都不讓孩子玩電子產品
    其實這些都是外界對於孩子的刺激,導致孩子認為這樣是休息,有樂趣,可以接觸更多好玩的事物。殊不知這種刺激可不是什麼好事。雖然家長知道看電視、玩手機不是好事,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展,小小年紀就帶上眼睛。1、影響視力這一點各位家長都知道,長時間的看電視會讓孩子逐步近視,在很多未來選擇中,視力很有可能成為一項阻礙。
  • 情商低的孩子,大多伴有這五種表現,希望你家孩子不在其中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風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貴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懷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無成。——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自從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提出情商這一概念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情商的培養,不僅僅是成年人,有些家長甚至給孩子報情商培訓班。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飯桌上常有以下表現,家長要趁早糾正
    而且這種孩子,一看就是只考慮自己,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家長應該儘早管教才是。二、說不合時宜的話情商低的孩子,都是有什麼說什麼,要是碰見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就會當面吐槽。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吃獨食的習慣,當步入社會時,這樣的孩子不會受人歡迎的,也難遇到交心的朋友。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李玫瑾教授認為:在孩子3-6歲時,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情商培養。
  • 智商230的陶哲軒,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高智商的孩子有多優秀
    說到高智商,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愛因斯坦。可是,接下來我要說的這個人,智商遠超於愛因斯坦,高達230!要知道,正常人的智商一般都是在90~110之間。他的名字叫做陶哲軒,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高智商「天才」,也是很多家長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然而,陶哲軒還沒等到三歲就有高智商的表現了。
  • 「智商高」的孩子,多有這3個「怪癖」,家長別因無知而盲目管教
    在孩子5歲時,家長就給孩子買了一堆所謂能夠開發智力的書,內容無趣,有一天,男孩把媽媽買來的書全部扔進了垃圾桶,對著母親大聲喊:「你不是我媽媽,你一點也不喜歡我……」朋友聽了難過極了,想不到自己為了孩子費盡腦汁,最後得不到的是孩子的不理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情商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個人的成功,智商作用只佔20%,其餘80%是情商的因素」。 情商,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的時候,情商甚至比智商更為重要。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在乎成績的高低。也要注重孩子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