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之前,父母多帶孩子去這些地方,提高情商不說,還可以變聰明

2021-01-13 辰辰根據v

大家都知道,六歲以前是孩子性格最好的時期,這和我國民間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不謀而合,意在強調六歲前對孩子的重要性。按照生活階段來劃分,六歲是孩子進入小學的年齡,代表正式進入新的生活階段,在此之前,為孩子做好準備已經成為每個父母的重要任務。

對於父母來說,如何挖掘智商,提高情商,是讓孩子在比賽中獲勝的兩個關鍵。為使孩子更聰明、更可愛,有的父母選擇了價格不菲的輔導機構,有的父母則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不時帶孩子外出遊玩。

但是從結果來看,兩種選擇的效果都不佳,金錢白花,孩子看不出有多優秀。因此,今天就為廣大家長總結下,多帶孩子到哪裡可以提高情商呢?例如這些地方都很好,而且孩子們也會更聰明。

孩子們活動中心

人所共知,情商的提高全靠孩子社交經驗的積累,只有在面對未知時才會感到恐慌,足夠的社交活動才會給孩子從容面對的勇氣。所以,兒童活動中心就是最好的選擇,這裡面有很多為孩子開發的高科技活動,不僅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而且可以發展孩子的智力,讓孩子在活動中變得更聰明。

圖書、博物館

近日收到不少家長投稿,稱自己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出去參加社交活動,這讓家長非常擔心孩子六歲以後上小學會被欺負。父母不必對孩子的這種性格過於焦慮,只要多帶孩子去讀書館或博物館就行了,許多孩子性格內向但不代表自閉,只是對世界有另一層理解,而書本和歷史可以教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父母們所做的就是注意書本的篩選,避免過於深奧的哲理部分,以精彩紛呈的繪本和故事書為主。另外,從我的經驗來看,內向的孩子不但能從中獲取知識,而且能找到性格相似的朋友,反而更容易開展社交活動,提高情商。

老人福利機構

我以前帶樂樂去過市裡的療養院,主要是為了培養他有一種感恩的心理。和老人相處時,老人可以獲得片刻的快樂,而樂樂也可以從老人的言談舉止中領悟到父母的不易和孤單,算是培養了孩子的感恩心理。

自療養院回來,樂樂就對我說,以後一定要孝敬父母,多到療養院來看看我們,不讓我們太孤單。孩子們的童言童語聽得我哭笑不得,他只是會延伸,算是間接提高了共情能力。

相關焦點

  • 4-7歲孩子提高情商,一定要多玩這6類情商遊戲,兒童心理學家推薦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對孩子情商的培養。就像情商大師丹尼爾·戈爾曼說的那樣:「一個人如果不具備情感能力,沒有自我意識,不能處理悲傷情緒,沒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樣跟人很好地相處,即使再聰明,這個人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 家長多帶孩子去這6個地方,幫助提升娃的情商,你帶孩子去了幾個
    我覺得的天下的家長應該都是一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長大後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很多家長在吃的上面下功夫,給孩子做魚,因為聽說吃魚會變聰明;給孩子買保健品吃,希望孩子能夠提升智商。家長多帶孩子去這6個地方,幫助提升娃的情商,你帶孩子去了幾個1、圖書館一說到圖書館大家會想到什麼?琳琅滿目的書籍,安靜看書的人,安靜舒適的環境。
  • 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父母別錯過
    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像一張白紙,這張白紙交出什麼樣的畫作,與父母的教育脫不開關係。尤其是0-6歲這段時間,兒童的大腦、運動、語言、情商和社會性都在這個時間段形成。這個階段父母抓住機會,選對方法,有助於孩子發展更加完善!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如果在家中你去發洩這些負能量,孩子是可以看到的,也是會去學習的。當孩子在你的身上看不到積極的態度,很顯然這個家庭是不幸福的,這個孩子也很容易形成一種負能量的磁場,久而久之他就變得不自信。以上種種行為,都可以歸結為是情商低。
  • 家長常帶孩子去這些「該去的地方」,他的智商和情商會更高!
    而這3個地方,父母如果經常帶孩子去的話,一定會收穫頗豐,因為去一次收穫一次,去得多,收穫得越多:1、主題展覽:比如動植物園、科技園等。對於孩子來說,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尋找新事物。而真正的「探險」總是有趣的,特別是孩子感興趣的「主題」展覽,會充滿了無盡的魔力,吸引孩子去探索。所以,如果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商與情商,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各種主題展覽,或者是去動植物園等,全面而直觀地學習與感受平常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 家長多帶孩子去這三種地方,孩子智商和情商會更高,很多人不知道
    我們現在一直都在強調的是環境,因為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同的環境會成就不一樣的人。孩子的成長環境與外界因素以及父母的教育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對於以孩子來說,只要父母足夠用心,就可以創造奇蹟。如果,你想要培養孩子的高情商與智商,可以經常帶孩子去這三種地方,一定會大有收穫,因為去一次就收穫一次!
  • 多帶娃去3種地方,長大後情商和眼界或更高,你帶孩子去過嗎?
    那些有學識、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上投資和下功夫,這樣家庭的孩子見過的世面、開的眼界也會多,這樣的家庭未必有錢,但孩子的內心卻是被富養長大的。多帶娃去3種地方,長大後情商和眼界會更高,你帶孩子去過嗎?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
    「文/育兒女神Miss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每一個孩子的降臨,身上都帶著父母對他們的期許,盼望著他們平安健康,盼望著他們成為棟梁之才,可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幼兒時期最難帶,尤其是三歲以後的孩子,動不動就會變成把家拆了的「熊孩子」。
  • 研究表明:孩子10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要抓住
    實際上,主要原因是父母沒有掌握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沒有在相應的階段做出與之匹配的訓練,從而導致這種結果。 哈佛大學的理察教授,曾經對大腦發育的研究進行過研究,研究表明: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在一生中僅發生過3次,而且發生在10歲之前。
  • 帶孩子出去玩,這5個地方,有利於提高情商和智商
    大自然的環境,與家庭環境有著明顯的差異,孩子到了外面,能夠看到很多家裡面不可能看到的東西,比如:他們看見山川河流、花草鳥蟲;他們看到同齡孩子,與自己的不同之處;他們看到除了家庭以外的生活,原來有這麼多美好。很多家長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具備超高的智商和情商,從而在生活中獨立自主,學習上能學有所成,未來的發展更加順利和光明。
  • 家長多帶孩子去這4個地方,長大後情商會更高,你去過幾個?
    有的父母因此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送孩子去讀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其實許多人都忽略了,如果自己能經常陪孩子去下面這4個地方,對於提升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大有幫助。1、常參加大人的聚會有人說:每一次大人聚會,都是一次生動的社會實踐教學,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 牛津大學博士:寶寶身上這2個地方,父母要多摸,孩子將來更聰明
    你會發現孩子喜歡扔東西、用手拍拍打打、撕紙等等行為,不過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刺激神經末梢,將這種刺激傳遞給大腦,最終建立神經元連接,這種連接建立得越多孩子越聰明。所以在手部敏感期還沒有到來之前,家長可以經常搬動寶寶的手指、捏一捏、引導寶寶抓握自己的手指、不同人的手讓孩子感受不同的肌膚質感,都能促進神經元連接的建立。
  • 音樂也能讓孩子變聰明,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天賦
    聽音樂也能讓孩子變聰明這是真的嗎?淼兒媽告訴你,這是真的。孩子聽了音樂以後,首先要記住它的節奏、旋律,這些並不是硬式的知識,而是在他聽音樂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已經把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記到腦子裡記到心裡去了,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是可以提高與同齡人之間的記憶力和情商的。
  • 孩子越愛哭,長大後情商越高?聰明的父母從來不說「別哭了」
    01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情商越高據統計,有大約超過七成的父母很難理解孩子愛哭這一行為,都覺得愛哭的孩子就是不勇敢的,以後很難堅強的面對所有的事情,事實果真如此嗎?所以說,愛哭的孩子,並不是不好的,相反的,愛哭的孩子長大之後情商會高於普通的孩子。娛樂圈中何炅是出了名的愛哭鬼,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何炅的情商是最高的,和他交往過的藝人明星們,都覺得和何炅說話是非常舒服的,從來沒有任何負擔。其實孩子愛哭,究其原因,主要是共情能力強。
  • 這4類孩子其實是「假聰明」,長大後反而沒出息,父母再瞎高興了
    特別是這4種孩子,表面上看似精明,人人都說他們很聰明,但實際上卻很令人討厭,如果父母在6歲前沒有及時糾正,那麼孩子的一生都可能會受到影響。父母該怎麼幫助孩子糾正這些「精明」的行為?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將孩子的人生分為了幾大階段,而3~6歲正好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有句俗話說得好:「3歲看大,7歲看到。」
  • 讓孩子變優秀,從做好這些小事開始!送給父母和孩子的行動清單
    「是否可以克服實際困難,帶孩子一起去工作地區上學?」王莉老師問道。奶奶搖搖頭。「是否可以讓孩子的父母回本地來工作?」王莉老師繼續問道。奶奶又搖了搖頭。「是否可以讓孩子的爸爸或媽媽每隔一兩個禮拜抽空回來陪伴孩子?」王莉老師追問。
  • 孩子在玩耍時有這個表現,預示著情商低,家長要提高警惕
    所以在玩的時候可以看出孩子的智商高低。同時也能夠在玩的過程中看出孩子的情商高低。小玲家有一個3歲的小朋友。小林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孩子總是自己玩,不跟其他小孩一起玩。小妮一開始以為孩子只是內向,於是他就想著多帶孩子到外邊去玩一玩。可是即便這樣,孩子接觸了很多小朋友,小朋友跟他打招呼,他卻不理小朋友。小玲就不淡定了。找了專業的機構進行檢測,才發現孩子是情商低。
  • 爸爸從小帶娃旅遊,孩子去的地方雖多,老師卻說還不如書呆子
    導讀:爸爸從小帶娃旅遊,孩子去的地方雖多,老師卻說還不如書呆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從小帶娃旅遊,孩子去的地方雖多,老師卻說還不如書呆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3歲前不能帶他去這些地方,即使不是親生的也不可以
    上個周末多多媽帶著2歲的多多去旅遊,但是到達目的地沒到幾天,多多就生病了,上吐下瀉,整個人看起來都很憔悴的,更別說好好出去玩了。由於多多的生病,原來準備多待幾天的媽媽只能提前回家。多多發生的狀況,極有可能是因為初次出遠門,再加上年齡還小,因此就會水土不服。雖然有許多父母認為從小陪孩子出去旅行,可以提高孩子的眼界和見識,但若是孩子太小的話,就難以保證不會在遠途旅行中發生意外。對於3歲以內的孩子,除了不能隨便出遠門外,還有這幾個地方,爸爸媽媽最好也不要隨便帶孩子去。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父母做事不大度有的父母完全沒有大度的胸懷,只要有一點利益的事情都要去爭取一番。這類的行為影響著孩子,慢慢孩子就會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進而孩子的情商又會高到哪去?父母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提高情商1.引導孩子正確調控情緒心理學家哈裡·斯坦沙利文說,父母的情商影響孩子的情商,所以想要孩子情商高,父母們必須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