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此,就整個大武夷山脈來說,除了風景核心區之外,仍然有許多宜茶之地,也能生產很有韻味的優質巖茶。武夷山人沿襲歷史傳統,將景區核心區所產茶稱為正巖茶,核心周邊高山區所產茶稱平巖茶,溪洲平地所產茶稱洲茶。
一般的看法是,正巖最佳,半巖巖次之,洲洲茶又次之但也不全如此,因為茶葉品質優劣還跟茶樹品種、製作工藝有關。正巖茶如遇天氣變化或製作工藝問題,品質也會受影響。而半巖和洲茶,如各方面因素都配合的好,品質也會特別好。
比如說曹墩村所處位置在半巖區,但歷史上也是出好茶的地方。我到那裡去尋茶,果然發現不少品質相當優異的巖茶。不僅如此,我甚至在洲茶區的井水村,都購到過巖韻很顯的農家茶。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是與武夷山風景核心區地理氣候條件類似的地區,都都是宜茶之地。也許未必能生產出與正巖茶一模一樣的茶,但只要加強各個因素的配合,肯定也能生產出好茶來前不久,我在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就看到了名為「湖上巖茶」的好茶。此茶是泰寧大金湖區引進武夷巖茶優良品種與製作工藝,新開發的茶葉產品。
大金湖地區距武夷山正巖區一百多公裡,同屬於武夷山脈的丹霞地貌,也是風光秀麗的「碧水丹山」式風景旅遊區。上品湖上巖茶,色香味庶幾可以和正巖茶媲美,不細心幾乎分辨不出來。也正因為如此,武夷山市政府申報武夷巖茶原產地域時,根據實際情況,將巖茶原產地確定為武夷夷山全市境內。又根據產區和歷史習俗,將巖茶分為名巖與丹巖。名巖即正巖,此外統統是丹巖。正巖茶和丹巖茶,各以其獨特的風味,共同構築了一片巖韻的美好天地,給無數茶客以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