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果園:水果電商的供應鏈玩法

2020-12-19 i黑馬

天天果園:水果電商的供應鏈玩法

2015-06-19 15:56 天天果園 水果電商 供應鏈

做生鮮電商很容易掉進虧損泥沼,天天果園卻實現盈利,它是怎麼做到的?

 天天果園

這家深耕水果零售的垂直電商2013 年的營業額達到2.4 億元,目前已實現盈虧平衡,預計今年的業績還會翻番。

相比過去的默默無聞,天天果園近一年來多次躋身電商業界熱點。去年7 月,天天果園聯手美國西北櫻桃協會和時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在天貓和天天果園官網發起預售,一周內售出168 噸櫻桃;今年3 月,天天果園獲得鍇明領投的數千萬美元
B 輪融資;7 月,天貓旗艦店水果生鮮類目下,天天果園以1665 萬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一;8 月,蔣方舟在天天果園大談「網際網路思維就是女性思維」;9 月,又在國內首次推出了「水果險」。

一時間,有人為天天果園的數據叫好,也有人批評其炒作兇猛。聯合創始人趙國璋在接受《創業家》採訪時,以一句「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概括了公司5年來對供應鏈的錘鍊。或許,這句話同樣可以解釋更多問題。

櫻桃單品切入

創始人王偉和趙國璋都是通信專業畢業的理工男,對網際網路有天然的親切感。當時看來,天天果園這個創業項目從兩人熟悉的網際網路行切入水果生意,顯得順理成章。但回頭看,這卻是一步險棋。

在天天果園創立的2009 年,以淘寶、噹噹和京東為代表的中國電商業已經度過
漫長的培育期,正醞釀著第一輪爆發。這些電商出售的多是服裝、圖書、數碼家電等標準化產品,以水果為切入點的天天果園看似找到了一片藍海。

根據艾瑞諮詢提供的時間軸,2009年國內只有三家生鮮電商,分別是成立於2005 年的易果網、2009 年3 月成立的面向上海外籍人士的莆田網以及天天果園。這
意味著在行業經驗和冷鏈技術都不成熟的生鮮電商起步階段,身為先鋒的天天果園也
會面臨成為「先烈」的風險。

趙國璋也坦言:「這個行業沒有標杆,很多還要靠自己學習和摸索。」在上海農副
產品集散地十六鋪(目前已經被改造為黃浦江水上旅遊中心),王偉和趙國璋以「一
輛車、三個人、一間小冷庫」為起點,開始了在網上賣水果的歷程。

幸運的是,創業不久,兩人遇到了美國西北櫻桃協會的中國代表王淼。王淼的
職責是將西北櫻桃推廣到中國,但他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中國消費者對進口櫻桃
的認知度很低,普遍不習慣其爽脆的口感。即便是天天與水果打交道的傳統批發市場,也並不清楚西北櫻桃到底是什麼。王淼迫切需要找到一個理想的推介渠道,而天天果園兩位創始人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特質打動了他,雙方的合作由此達成。這也是天天果園的關鍵一步,正是藉助美國西北櫻桃協會,王偉和趙國璋才以櫻桃這一單品打開了局面,並接觸到了進口水果的上遊,為日後供應鏈的錘鍊打下基礎。

實際上,選擇櫻桃切入鮮果電商,趙國璋還有他自己的看法。櫻桃是一種「很難
伺候」的水果,不僅保鮮期極短,儲存要求還很高。讓櫻桃漂洋過海之後還如同剛摘下時那樣新鮮,並且讓消費者以最快的速度享用到,這要求天天果園對供應鏈有極強的掌控能力。「可能潛意識裡也是找了一塊最難啃的骨頭,如果櫻桃都能做好,還有什麼水果不能做?」 趙國璋說,「而且相比香蕉和蘋果,櫻桃是性感、新鮮的,人見人愛——這恰恰是天天果園想要打造的品牌形象。」

在深入原產地的過程中,美國當地果農的專注讓趙國璋印象深刻。例如,西北地
區種植櫻桃的家族歷史超過了一百年,如今已經延續至第四代;奇蘭湖畔的格裡格
家族歷時十年,才培育出酸甜適中的Ruby紅寶石櫻桃。當然,這一切源於美國政府對種子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果農得以潛心幾十年研究如何提升水果品質和培育新品種。

與西北櫻桃協會的合作逐漸成熟,天天果園也開始搜羅世界各地不同品種的櫻桃。Ruby 紅寶石、紅杉櫻桃等品種,都通過天天果園實現首次出口。智利、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南半球櫻桃品種的引入,讓中國的消費者可以在冬季嘗鮮。

從枝頭到舌頭

「當你拿起一顆鮮豔飽滿的櫻桃時,三天前它還掛在美國果園的枝頭。」從採摘到送達的時間不超過72 小時,這是天天果園的承諾。在趙國璋的記憶裡,過去在國內吃到的美國紅蛇果,口感是軟而酥的。直到親口咬下剛採摘的紅蛇果的那一刻,「咔嚓」的清脆聲和透著汁液的新鮮感,完全顛覆了趙國璋對這一水果的認識。這也讓他意識到,天天果園打造短而快的供應鏈的意義有多重大,這幾乎可以顛覆中國人對於進口水果的固有印象。

現代零售業自誕生起就是一門關於供應鏈的生意,從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
到國內第一B2C 電商京東,都是將物流建設放在了核心地位。而鮮果品類、長距離運輸這兩點,決定了天天果園的供應鏈必須更加高效。

於是,天天果園與供應鏈的較勁過程,從果實採摘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以櫻桃為
例,各地的果園為對抗不利於採摘的環境,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櫻桃的最佳保存溫度是0-1 攝氏度,採摘一般在清晨進行。而櫻桃遇水容易腐
爛,沾水的櫻桃在陽光下也容易爆漿。如果遇到潮溼的天氣,美國西北櫻桃果園會出動直升機攪動氣流,以利於櫻桃表面露水的蒸發。冬天的霜凍對櫻桃花苞的傷害也是致命的,於是在智利的果園裡會有一排排底部生著火的風車,這是用來擴散熱空氣的。

採摘下的櫻桃立刻會進入包裝廠進行預冷,在這一步,櫻桃果心的溫度降至零攝氏度。在此後的運輸過程中讓果心維持在零攝氏度,是櫻桃保鮮的關鍵。接下來,打包好的櫻桃經汽車運至航空港,再空運至中國。

在傳統的運輸環節,進口水果到達中國後的路徑是「批發市場—經銷商—二級經
銷商—零售終端」,每個環節都可能發生冷鏈中斷的情況。一旦斷冷,櫻桃果心的溫度升至零度以上,即使後續有冷連結上,降低的也只是果肉的溫度,果心很難再降至
零攝氏度。經歷的環節越多,暴露在常溫或高溫下的機會就越大,櫻桃鮮度的損耗也就越大。趙國璋介紹,傳統運輸下的櫻桃損耗率高達30%,這些成本最終由消費者埋單。

相比之下,天天果園的損耗率只有5%,這是怎麼做到的?

天天果園在國內建立了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和成都5 個分倉冷庫,每個分倉可以輻射到周圍的城市,目前可覆蓋近100 個城市。不要小看這5 個冷庫,在趙國璋的眼裡,國內有些所謂的冷庫不過是一個大「冰箱」。實際上,合格的冷庫不僅溫度要達標,還涉及到地表、溼度、保溫材料和通風口的控制管理,甚至水果進庫後的擺放朝向和貨架高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到保鮮效果。

像奇異果、牛油果等保存時間較長的水果,天天果園還會通過甜度儀和壓力計來
定期檢測成熟度,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去年我們推了一個叫『Ready to eat』的活動,即消費者收到的水果處於最適合吃的階段,不必擔心過熟來不及吃,或是沒有熟還不能吃。這時候產品設計就很重要,不能賣二十個水果給用戶,而是一次只賣四個或六個。」趙國璋說。

在天天果園的售後服務裡,有一項特別的服務已經堅持多年:48 小時內可以無
理由退貨。之所以稱其特別,是因為生鮮商品幾乎從未有過無理由退貨的先例。即使是今年3 月15 日起實施的新消法,規定消費者有了「後悔權」,7 日內可享受無條件退貨,但也明確將生鮮易腐類商品排除在外。

天天果園的做法不可謂不超前,趙國璋對此的解釋是:「我們對自己的商品有信
心,同時也讓用戶對我們有信心。但打心底裡說,我們不希望用戶退貨,這些都是成本,所以推行48 小時退貨也是為了激勵我們提升管理品質和經營效率。」

為了儘可能地減少退貨,在水果出庫前,天天果園的揀貨員還要做一道工序——再次對水果進行質檢和挑選,剔除不適合出售的產品。

經過這一系列供應鏈管控,天天果園出售的進口水果的平均價格可以比超市低20% 左右。而在高端超市動輒幾百元一斤的進口櫻桃,在天天果園的售價不足50 元每斤。

專注與苛刻

「IT 男有一個特點,思路直接,比較專注。」天天果園的員工這樣評價兩位創始人。

正是由於創始人的專注,天天果園自成立起,就一直紮根在進口水果領域。這幾年,像本來生活網、中糧我買網、順豐優選等承載有機肉菜、水果、牛奶及五穀雜糧的綜合生鮮平臺不斷湧現,但天天果園始終不為所動,堅持深耕自己最擅長的水果品類。

從商業模式上看,天天果園是一家水果電商企業,但趙國璋對自己的定位是「水
果大使」。

「成立的第一年,天天果園就與美國西北櫻桃協會和美國領事館合作,我們做了
一個在線的美國水果節。那時沒有人願意幫美國水果做推廣,我們雖然很小,但是樂意把美國的櫻桃、蘋果、橙子、提子和布林介紹給中國消費者。後來我們又幫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做水果節。我們就像水果大使一樣,傳遞水果的知識和文化,順便再做點商人的事情,賺點錢。」

正是這種敢於嘗試的基因,讓天天果園培育出了一批願意接觸新事物的用戶,國
外的水果協會也更願意將天天果園作為新品出口的首發渠道。反過來,這些直達當地
生產源頭的水果供應商,日漸成為天天果園的競爭壁壘。

回顧創業這五年,趙國璋坦言網際網路做生鮮其實很難,但卻能實實在在地消除信
息的不對稱。「過去十幾年,我們眼中的進口水果只有國別,沒有產地和品種之分。
網際網路將以前非標準的水果商品變得標準化,大家對水果行業越來越熟悉,貼假標、
以次充好的現象越來越少。」

對水果的熱愛和專注,轉化到生意上,就是對細節的苛求。

去年夏天,美國西北櫻桃協會邀請時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助力銷售。為了迎接
這次可預見的銷量爆發,天天果園提前對櫻桃的包裝材料做了測試。

市面上常見的泡沫保溫箱多是用回收材料製成。考慮到這種保溫箱會散發化學氣
體,不利於儲存食品,天天果園選用了日本製造的原生泡沫箱,成本是前者的三倍。
為了確認來自日本的保溫箱無害,天天果園的員工在泡沫箱裡養了兩條魚。「看到魚一直活著,我們才敲定了用這個箱子。」

同樣,冷鏈最後環節使用的冰袋,天天果園最終選擇了儲存藥品的專用冰袋。

在採訪中,趙國璋一直強調,希望消費者吃到嘴的都是口感最好的水果,這樣的
情懷在去年夏天的那場配送中發揮到了極致:有一批發到廣州的櫻桃,因為物流公司
出了問題,發貨時間比原定晚了一天。當時正值南方高溫,天天果園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召回幾百份櫻桃,就地報廢,然後再重新發一批最新鮮的。這一單,天天果園損失了近二十萬元左右。「就是希望用戶收到後有好的體驗。」趙國璋輕描淡寫地說。

[本文作者婁月,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hm@chuangyejia.com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天天果園:一顆驕傲的水果
    那個橙子個頭不大,有陽光一樣的誘人黃色,它是天天果園馬上要推出的新品,取名為「自然甜雲南冰糖橙」。「它在零到四度的時候最好吃,所以要在冰箱裡冰著,就跟白葡萄酒一樣。」王偉一邊說一邊剝橙子,屋子裡頓時爆滿新鮮橙子皮的香甜氣息。作為水果電商品牌天天果園的創始人之一,在有近兩萬平米水果冷庫的辦公區裡,他儼然一位水果王國的國王。剝完他遞過來一瓣,示意我吃下去,等待我的反應。
  • 天天果園創始人兼CEO:生鮮電商現在創業已晚
    有時候資本熱潮並不是創業的風向標,至少對於生鮮電商而言不是,雖然資本和行業巨頭都對生鮮電商表現出極大興趣,但在天天果園創始人兼CEO王偉看來,較其他垂直電商,生鮮類電商搭建供應鏈的難度更大,而且目前現有入局者已建立起壁壘,「是生鮮電商發展的好時機,但不一定是創業的好時間,創業公司很難再進來」。
  • 天天果園門店成都大面積關店 生鮮電商九成虧
    參與互動    近日,水果垂直電商天天果園關閉大量線下門店的消息傳遍朋友圈
  • 產地直採,自建物流和冷鏈倉儲,天天果園王偉說生鮮電商唯重不破
    王偉在演講中說,資本寒冬以前,很多人都去衝訂單,但商業真正的本質是好產品、好商業、好服務,對於生鮮電商來說,就是新鮮好吃,於是天天果園堅持產地直採,自建物流和冷鏈倉儲,並直言「生鮮電商唯重不破」。天天果園是基於網際網路的鮮果提供商,成立於2009年4月1日,前身為傳統水果商,主營中高端水果產品,2015年5月,水果O2O天天果園獲7000萬美元融資,由京東領投,SIG和鍇明資本繼續跟投。其中,京東戰略投資天天果園,想共同開發生鮮市場。
  • 天天果園關門店,生鮮電商的O2O之路是越走越難了
    曾經夢想靠O2O殺出一片天地的生鮮電商們紛紛折戟,又回過頭來開始比拼物流和品控。這塊號稱最難做的電商領域,未來究竟在哪?天天果園狠心和門店說了再見據天天果園負責人,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門店即將全部關閉,天天果園的O2O戰略將有所調整。
  • 天天果園低調上線到家業務:2小時送達,生鮮O2O如何玩轉?
    最近「到家」模式太火了,筆者發現天天果園竟然也來分羹了。最近天天果園App內低調上線了「天天到家」業務,用戶可根據地圖定位,購買小包裝水果、鮮榨果汁等商品,天天果園承諾2小時內送達。  本來做生鮮電商已經很難了,天天果園居然還下血本玩「到家」!7000萬美元夠花嗎?在獲得京東投資的消息爆出後,業內就一直在猜測天天果園這筆錢應該怎麼花。據媒體報導,天天果園目前已經有50家門店,今年打算擴充至百家。
  • 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做好生鮮冷鏈,天天果園把發布會開在了冷庫
    在深耕一個領域多年之後,垂直電商都開始想著法子擴品類,建平臺,想在時間窗口來臨之前跑得更快,天天果園的做法無出其右,剛剛結束 7月 17 日的生鮮大趴後不久,天天果園宣布了其擴品類的戰略計劃,並準備向 O2O 領域進軍。(關於天天果園如何做水果生意,點擊這裡查看深度報導。)用天天果園的話來說,是想瞄準消費升級的需求,吸引更多的用戶留在平臺上。
  • 果樂匯 全球果園到倉儲全程把控供應鏈
    從果園到顧客手中全程把控  果樂匯質檢總監楊蘇蘇說,進口水果電商需要高水平的貨源和配送,部分口感不好的水果是本身貨源就有問題;其實國內比較有名的水果電商;背後其實有專業的「買手「參與;全球各地親自考察選擇優質貨源和品牌果園商家。
  • 智利櫻桃李在天天果園首發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10日電 今天,天天果園攜手智利
  • 種樹、養雞、摘水果……電商平臺為何越來越不務正業?
    如淘寶推出了金幣小鎮、省錢消消消、淘寶人生等;天貓有天貓農場、童話鎮、喵店等;京東上線了種豆得豆、東東農村、寵汪汪、搖錢樹、天天加速、京奇世界等;拼多多平臺有多多賺大錢、多多果園、多多農場、多多愛消除、招財貓等;蘇寧推出了小蘇的農莊、賺錢消消樂、益起走、雲鑽魔法獅等...遊戲仿佛成為電商平臺的標配。
  • 水果電商「奇怪果園」:做高校萌妹子生意
    在「奇怪果園」這群年輕人奮鬥的背後,是他們經營的水果電商平臺在今年3月完成了千萬級PRE-A輪融資,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近30個城市、超過300所高校的市場擴張,日峰值訂單更是突破百萬。  起步探索  中途轉型 多品類經營改為水果電商  「奇怪果園」的前身是「奇怪便利」,這是上海理工大學四名畢業生林繪、靳藝翔、馮寧和孫麗麗一起創辦的項目。去年5月上海奇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際,林繪等幾位聯合創始人就瞄準了高校快消品市場,決定在校園O2O這股黃金潮裡闖一闖。
  • 阿里拼多多們的水果農場是套路還是福利?
    而現在,電商巨頭們推出的果園遊戲,除了娛樂之外,卻是真真正正的有水果可以拿。拼多多是最先打出這一玩法的,率先開闢「多多果園」,隨後其他電商緊跟其上,阿里的淘寶、天貓在首頁都展示了芭芭農場,本月初在支付寶螞蟻莊園也同步開闢,美團則是「小美果園」,京東也是在APP首頁展示了「免費水果」標籤入口。
  • 淘寶京東拼多多果園的巨大魔力
    慢則一個月,快則一周左右,就能坐等收水果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真水果郵寄到家。8月份以來,煎寶已經在拼多多的多多果園領了3箱獼猴桃了。 據估算,按照現在玩果園遊戲的用戶數量,貓狗拼們每月光是採購和配送水果的費用就得8000w+。 電商平臺們為什麼都上趕著給用戶送錢?——流量! 1. 千萬級活躍用戶 對於電商平臺來說,留住用戶就是守住生命線。
  • 種樹三個月領到三個芒果,阿里拼多多們的水果農場是套路還是福利?
    繼拼多多之後,美團、京東、阿里都在自己旗下的APP裡面開闢了農場果園,用戶通過做任務種樹成功就可以領免費的水果。本質上,這就是一個用戶留存轉化遊戲,電商巨頭使出十八般武藝來表演搶人搶時間大戰。不過,為何這次選擇種水果作為切入點,「水果農場」將來又還有多少想像空間呢?一、從多多果園到芭芭農場,免費領水果為電商四少帶來了什麼?
  • 稻香果園 水果連鎖時尚新零售品牌
    本網1月03日訊 稻香果園:巨大需求催生龐大商機衣食住行,人之根本,乃是國民大計。除卻穿衣、出行與居住,吃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關心的問題,比如已經過去的2018年豬肉漲價,便牽動著大眾的關注。而水果類作為「食」中的重要一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了不可或缺的席位。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水果王國。果品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其中瓜果類、梨等品類產量全球佔比已超過60%。同時,中國也是水果零售和消費大國。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水果消費總量超2.8億噸,市場規模達2萬億元。巨大的市場需求催生龐大的財富機遇。
  • 生鮮電商遭遇淘汰賽 95%賺不到錢
    對此,天天果園CEO王偉同樣對記者表示:「水果和生鮮品類的電商想要穩定盈利,客單價起碼要做到150元以上,毛利30%以上。」  而生鮮商品的易損耗和非標準化也是影響盈利的關鍵因素。王偉表示,「易損耗的特點,決定了初入行業的公司面臨著比同行高得多的運營成本和投訴。非標準化的特性,決定了公司不可能做一個甩手掌柜——只要搭好了平臺,做好了流量就萬事大吉。
  • 天天果園線下體驗店入駐新天地 打造美食創想新體驗
    作為新天地創新業態「Foodie Social南裡食集」中生鮮零售品牌,天天果園新天地體驗店匯集「全球有來頭」的水果,為消費者帶來品質鮮果和美食創想的獨特體驗。天天果園自成立以來,秉承「水果,我們只挑有來頭的」選貨理念,在全球各地尋找最好的水果,正是基於對高端品質產品的「極致」追求,天天果園成為「Foodie Social南裡食集」首批入駐的精選品牌。
  • 水果基礎供應鏈服務商捷翔供應鏈獲8000萬A+輪融資
    近日,基於保鮮和加工技術的水果基礎供應鏈服務商——捷翔供應鏈剛剛獲得由深耕水果行業30年的產業資本方投入8000萬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九軒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上遊供應鏈基礎設施布局以及中央工廠的產能擴張。
  • 支付寶種樹,拼多多開果園,電商社區背後有什麼套路?
    追溯電商養成類遊戲的歷史,大概是從兩年多前,拼多多上線"多多果園"開始,接踵而來的有支付寶"口碑農場"、"螞蟻莊園"、京東"種豆領京豆"、美團"小美果園"等等,幾千萬人沉迷其中,為各大電商貢獻日活流量。
  • 以多多果園為例:遊戲化電商的增長之路
    養成類的遊戲已經做了有幾年了,市面上這類遊戲的玩法還是機制,都高度類似,其中以拼多多的多多果園和美團的小美果園做的最好最全。所以,本文以多多果園為例,看遊戲化電商的增長之路。今天打開叮咚買菜,突然看到叮咚買菜新增加了「叮咚農場」的功能,正好最近也在研究用養成遊戲做增長,就仔細的研究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