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直採,自建物流和冷鏈倉儲,天天果園王偉說生鮮電商唯重不破

2020-12-23 創業邦

圖為天天果園創始人王偉

12月18日,億歐網城市論壇走進上海,本次論壇主題為破局創業創新。在本次論壇上,天天果園創始人王偉做了題為《回歸商業本質才是生鮮電商破局之道》的演講。王偉在演講中說,資本寒冬以前,很多人都去衝訂單,但商業真正的本質是好產品、好商業、好服務,對於生鮮電商來說,就是新鮮好吃,於是天天果園堅持產地直採,自建物流和冷鏈倉儲,並直言「生鮮電商唯重不破」。

天天果園是基於網際網路的鮮果提供商,成立於2009年4月1日,前身為傳統水果商,主營中高端水果產品,2015年5月,水果O2O天天果園獲7000萬美元融資,由京東領投,SIG和鍇明資本繼續跟投。其中,京東戰略投資天天果園,想共同開發生鮮市場。

現創業邦將演講內容整理如下:

我是安徽人,安徽人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講話特別快,一個是擅長賣水果。我想在上海的三分之二賣水果的是來自安徽。

今天帶給大家是我對生鮮的一些感悟, 2015年8月份以前,資本寒冬之前,大家都是說我做了多少單,我有多少用戶,我有多少訂單,我可以把訂單變成三個,買一送二個。我的投資人跟我講,你趕快去衝訂單,你做到一萬單,公司的估值就會提升到1億美金,做10萬單,公司估值變成10億美金,做到100萬單公司估值就變成100億美金。我們試了一下,很多公司也是這樣做的。但是真的離開資本驅動型的話,公司是不是還有什麼持續的發展?大家都不燒錢,回歸理性的話,公司是不是還能發展?我們是不是滿足用戶的需求?今年上半年生鮮市場特別熱,其實我2009年創業的時候,我每次講我是賣水果的都不好意思,覺得特別low的工作,跟家門口一個大叔推著三輪車賣水果的感覺是一樣的。我說我是做生鮮的,網際網路生鮮,好像高大上一點。去年下半年,這麼苦的人這麼多人做,我跟好奇,後來發現是有資本驅動。

用戶為什麼而來?2009年創業的時候我就在問這個問題,過了春節之後會有一個全公司的部門經理會議,其中有一個環節,讓所有的人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再讓我們的員工回答,為什麼要來網上買水果,為什麼要到天天果園來買水果?類似這樣的問題。而我每天都要問自己,為什麼用戶要來?有什麼辦法讓用戶來買水果?

所有的生意,今年是不是這個生意不正常?我去刷單,我去買一送一翻兩番,買一送五翻六番。是不是生鮮行業這些同行,都是忘記了生意的本質了,忘記了商業的最根本的東西,而是做一個虛假的數字,去滿足外面比較感興趣的東西,而忘記了商業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商業的本質,我們也會分享一下。

商業本質是好產品、好商業、好服務

我覺得不管怎麼做,拿賣生鮮和賣水果來說,總要新鮮好吃,總應該是一個好水果。這是繞不開的東西,繞不開的這些東西就是商業的本質。

所以這樣引出今天給大家的分享主題,是一些心得。今天億歐網的主題是破局之道,我們也在思考,這個東西我們自己也在分享。我們認為回歸商業本質才是生鮮電商的破局之道。今天好多人問我,說你們公司和別的公司有什麼差異?每年都有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以前我說我們水果好,一系列的東西。我們水果真的很好,我們的服務真的很好。今年更深的認知是,天天果園在做一個生意,按照商業的規則做的生意。很多人把水果當做一個引流的工具,去做流量了。這是最大的差異,我們天天果園賣的是商品,是一個零售生意,而很多人把水果當成引流的工具,這個做法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自己做的東西是保證生鮮電商能夠長久發展健康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回歸商業的本質,是一個零售生意。

我們做了六年多,去年做了一個用戶的分析,今年也做了分析,我們發現我們的90%的用戶是女性,這90%的用戶裡面百分之七八十是家庭女性。我們的用戶蠻好的,捨得花錢。我們做了一個總結,看到這樣一個報導,中國中產階級到了1.09億,我覺得中產階級可能是我們最重要的客戶群。這是我們看到的數據。

中產階級,中國社會這幾年有很大的變化,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了,購買商品不是生活中的障礙,總能買到好東西,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時候,中產階級,用戶購買商品的行為會產生變化。他們要什麼東西?

我們在生鮮行業總結下來,就是兩點,商品品質和服務體驗。商品本身是不是好,是不是新鮮是不是好吃,甚至包裝,是不是符合要求的,是不是新奇的,服務是不是好,配送是不是好,售後是不是好,這是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在中國中產階級快速擴張的情況下的最基本的兩點需求。這是商業的本質,好產品、好商業、好服務。

把源頭和用戶之間做對接

怎麼做到商品品質?怎麼樣賣好水果?怎麼讓用戶買到的水果是新鮮的好吃的?我們先回答樣一個問題,怎麼樣做一個體系讓用戶買到的水果是新鮮的好吃的。

我們在六年半前創業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分析一下,首先覺得我們只有解決一點問題,把源頭和用戶之間做對接,所有的商品才是最新鮮最健康最好吃的。那個時候,因為我從小就跟家裡做水果,有一款商品不知道你們熟不熟悉,就是紅蛇果,很脆很好吃,我很喜歡吃。但是用戶總是跟我講,紅蛇果就是棉花糖。我們後來發現是中間供應鏈的問題,首先我們到全世界去找水果,我們採購部有一個非常好的福利,就是滿世界飛,而且長水果的地方都蠻好的,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雪山腳下,背山靠水,而且陽光燦爛。每次我去國外找水果的時候我都很激動,這些地方我們只有做水果採購的時候才看得到。我們現在在全世界67個國家和地區有水果的產地。

第二個是冷鏈倉儲。好水果買到之後,我們發現在國內沒有好的存儲條件的話,沒有辦法保持新鮮。我們從十幾平米、二十平米,到現在全國有五萬平米,我們北京冷庫全部進口的德國設備。我們所有的環節都是按照最高標準的體系去建的。明年上海五萬平米的倉庫會啟用,完全按照美國的標準,全世界最新的標準,包括風機朝什麼方向,晚上轉還是白天轉,都不一樣。所有的水果七天要管新風。還有溫度分層,不同的水果不同的溫度保存。所以我們建立了非常好的溫控體系存儲體系。我們在北上廣深,還有全國一百多個倉庫。我們天天果園做的事情,是電商行業裡面做了一件最最難做的事情。天天果園,一個水果好和壞是沒有標準的,只有自己的標準。我們所有的水果分揀標準一頁一頁也這麼厚,一個芒果有108個點條件。

天天果園從創業第一天起自建物流,我們在全國好幾個城市建立了物流,今年對物流做了升級,我們好多服務都可以兩小時送達。

很多人有一個問題,供應鏈就是去原產地買水果。這遠遠不夠,這需要整個體系建立在一起,包括中間的IT體系,這樣才能形成一個供應鏈。

我們怎麼做我們的服務,我們從下單開始,什麼是好企業?我們在手機下單的時候定了一個條件,一個剛學會開車的女性,到了一個路口,綠燈跳紅燈,她把車停下來,拿起手機打開app,我們要求必須在跳綠燈之前可以把訂單下完。

我們現在在建立2小時送貨體系。水果再怎麼好,你總是沒法滿足所有的條件,過程中總是會有損壞。我們有48小時無理由退換貨,只要用戶說心情不好也可以退。這是我們的服務體系。我們內部有一個口號,把用戶寵壞。我覺得應該把用戶服務好,把用戶寵壞就可以了。用戶要什麼?好的商品好的服務,我們就是打造一個好的供應鏈體系,搭建服務體系去滿足用戶的需求。

生鮮電商唯重不破

六年以來天天果園可能是中國創業團隊最笨的一個團隊。最笨的怎麼辦?做最簡單的事情。我們六年以來一直堅持做重,我們覺得生鮮電商唯重不破。天天果園一直在做最重的事情。 這麼做的好處,我們整個電商的滲透率,在水果行業在電商行業是排在最前面的。在水果行業,我們已經是中國,應該是最大的了,很多品類我們是佔中國絕對的第一。說一個數字,牛油果是天天果園帶進來的,我們是墨西哥最大的牛油果進口商,超過很多的批發商。我們堅持以重為生存的基礎,也得到了很多的收穫,達到了這個行業領先的水平。

現在是很浮躁的年代,大家想要做生鮮這個行業,要拋棄浮躁的心態。創業有兩種,一種是創業,一種是中國創業,大家都在找風口,都想變成飛起來的那隻豬,在中國創業投機性創業很多。還有一種創業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到目前一直堅持。我同事問我每天為什麼都這麼有激情,天天看著水果有意思嗎?我說我喜歡這個行業,如果覺得喜歡的永遠會覺得有意思。我們就是這樣,由喜歡到愛,得到認可。大家如果想創業的話,喜歡,發自內心的喜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未來保持增長的點。

未來天天果園,也會打造一個體系,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生態體系,不僅是用戶,我們也會跟所有的供貨商和同行,幫助他們去把這個行業帶到一個高度,這是未來很重要的方向。

最後給大家幾點建議,如何把生鮮做好。第一是立足行業,這個行業一定要好,如果不好就不要做了。第二是把產品做好。第三是把服務做好,中國人對服務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第四是把價值做出來,很多公司對行業沒有那麼關注,只是靠低價,對行業的升級完全是沒有任何價值。如果我們想做一些事情,需要對行業有幫助。做到這四件事情的話,一個公司才會有估值,估值才會高。

相關焦點

  • 天天果園門店成都大面積關店 生鮮電商九成虧
    生鮮電商長期被視為電商領域的藍海,引得眾多企業紛紛殺入這一領域。然而,極少有成功的案例出現,倒閉關門反倒不斷湧現。  天天果園關門告別線下門店  7月26日,成都市民李女士被朋友圈一篇「天天果園關門店」的文章驚到了:經常去買,咋突然要關門了?而另一位市民汪女士更鬱悶,「我買了300元的卡,還有200多沒用呢!」
  • 天天果園關門店,生鮮電商的O2O之路是越走越難了
    曾經夢想靠O2O殺出一片天地的生鮮電商們紛紛折戟,又回過頭來開始比拼物流和品控。這塊號稱最難做的電商領域,未來究竟在哪?天天果園狠心和門店說了再見據天天果園負責人,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門店即將全部關閉,天天果園的O2O戰略將有所調整。
  • 直採、自建冷鏈和倉庫,重的「兩鮮」怎樣打動中產|商業模式
    沈斌與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方柏元帶著「兩鮮」進入生鮮市場的時候,已經是2014年了,沒有像京東、1號店這樣的電商平臺優勢,也沒有像天天果園這樣趕上早集,有的只有一個想法:兩鮮平臺目前約有800種SKU(庫存量單位),其中有30%採取產地直採模式,也正在逐步擴大這部分比例。直採模式的門檻並不高,只是每一個莊園、農場的種植量都是相對有限的,所以不同品牌會選擇不同的地區與農場合作。「我們的標準很簡單,想要吸引的是正在經歷消費升級的中產階級們,在能接受的價格範圍內確保更優質的品質。」沈斌告訴《21CBR》記者。
  • 天天果園創始人兼CEO:生鮮電商現在創業已晚
    有時候資本熱潮並不是創業的風向標,至少對於生鮮電商而言不是,雖然資本和行業巨頭都對生鮮電商表現出極大興趣,但在天天果園創始人兼CEO王偉看來,較其他垂直電商,生鮮類電商搭建供應鏈的難度更大,而且目前現有入局者已建立起壁壘,「是生鮮電商發展的好時機,但不一定是創業的好時間,創業公司很難再進來」。
  • 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在很多早期生鮮電商創建的時候,雖然市場上也不乏從事冷鏈服務的第三方企業,但是其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都無法滿足生鮮電商的需求;在這種不得已的情況下,很多生鮮電商企業選擇了自建物流體系。自建冷鏈物流投入成本高,但是更貼合企業的實際需求、運營流程和節奏。
  • 生鮮電商遭遇淘汰賽 95%賺不到錢
    齊魯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胡彥超對記者表示,生鮮電商的成本較高,其中物流成本5%、倉儲成本10%、管理成本15%、損耗在8%、推廣成本10%以上,尤其是區域生鮮電商成本更高。而生鮮電商的客單價在100元左右,毛利潤不超過30%。「很多企業都是在貼錢。」  對此,天天果園CEO王偉同樣對記者表示:「水果和生鮮品類的電商想要穩定盈利,客單價起碼要做到150元以上,毛利30%以上。」
  • 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做好生鮮冷鏈,天天果園把發布會開在了冷庫
    在深耕一個領域多年之後,垂直電商都開始想著法子擴品類,建平臺,想在時間窗口來臨之前跑得更快,天天果園的做法無出其右,剛剛結束 7月 17 日的生鮮大趴後不久,天天果園宣布了其擴品類的戰略計劃,並準備向 O2O 領域進軍。(關於天天果園如何做水果生意,點擊這裡查看深度報導。)用天天果園的話來說,是想瞄準消費升級的需求,吸引更多的用戶留在平臺上。
  • 七大垂直農產品電商平臺,哪個你最常用?
    成立於2009年,前身為傳統水果商,精選全球鮮果美食,搭建從產地到消費者之間的直供平臺,自建冷庫,冷鏈物流,便利宅送,全年無休,主營中高端水果產品,包括進口鮮果和國內優質鮮果,2016年7月,天天果園升級為「閃電送」。點評:作為國內較大的水果生鮮電商,天天果園採取的是重模式,自建冷庫和物流。
  • 馬雲馬化騰「寵愛」下的生鮮電商:阿里系和騰訊系的資本與冷鏈較量
    從目前行業領先的每日優鮮(騰訊)、易果生鮮(阿里和蘇寧),天天果園(京東),中糧我買網(百度)來看,這幾家垂直類的生鮮電商平臺融資額度累計達174億,而它們佔據了當前生鮮電商行業75%以上的市場份額。從這幾家最後一輪融資主導可以看出,走到如今,生鮮電商的背後還是電商巨頭的遊戲。為什麼?對於電商巨頭們來說,消費習慣升級下生鮮品類是一個重要的領域。
  • 天天果園:水果電商的供應鏈玩法
    去年7 月,天天果園聯手美國西北櫻桃協會和時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在天貓和天天果園官網發起預售,一周內售出168 噸櫻桃;今年3 月,天天果園獲得鍇明領投的數千萬美元B 輪融資;7 月,天貓旗艦店水果生鮮類目下,天天果園以1665 萬元的銷售額位列第
  • 天天果園低調上線到家業務:2小時送達,生鮮O2O如何玩轉?
    果然是有錢任性,兩個月前天天果園剛剛拿到京東領投的7000萬美元融資。2小時之內到家,意味著用戶最近的這一公裡是靠錢砸出來的:冷庫和冷鏈物流需要大批擴建。在獲得融資後,京東將為天天果園提供物流體系支持,幫助天天果園拓展全國市場。目前未知天天果園的「到家」將和「京東到家」如何整合。  了解天天果園創業歷史的人都知道,專注與不斷試錯是它目前成功的兩大因素,和其他生鮮電商不同的是,這家公司選擇了高端進口水果這個相對窄眾的品類。據資料顯示,天天果園80%的水果為進口水果,滿足的是中產階級對水果品質的高需求。
  • 蘇寧易購1天賣出50噸泰國榴槤 自建冷鏈倉發力生鮮
    在電商高速發展的今天,價格已不再是消費者考量購買的最重要因素,產品品質與配套服務在當下顯得更加重要。今年3月成都舉行的蘇寧大快消發布會上,大快消掌門人卞農表示:「蘇寧要把生鮮做到極致,我們要把最優質、新鮮的產品帶給消費者。」蘇寧如此說,更是這麼做的。
  • 天堂還是地獄,誰破了生鮮電商的題?
    從供應鏈、倉儲、物流、損耗,到運營、拉新,生鮮電商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用「燒錢如流水」來形容整個過程一點都不為過,初創企業要想在短期內獲得收支平衡,確是不易。而在生鮮電商的整個鏈條中,供應鏈是其中重之又重的一環。
  • 生鮮電商如何告別「賠本賺吆喝」
    此前,業內已有阿里蘇寧投資易果生鮮,京東入股天天果園,百度跟投中糧我買網……一系列動作表明,資本對生鮮電商的熱情不減。  資本熱捧卻增長乏力  雖然資本熱情高漲但生鮮電商盈利的道路依舊十分坎坷。數據顯示,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為22%、34%和41%,歐美國家冷鏈流通率超過95%,這讓生鮮冷鏈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北京大學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剛說:「生鮮產品在倉儲、運輸以及終端銷售過程中極易出現損耗,保鮮所需的冷鏈系統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成本頗高。」某生鮮電商高管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 社區超市地利生鮮,產地直採更新鮮
    對於我們居民的日常生活來說,買菜做飯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事情,於是我只好回答地利生鮮的水產很多都是產地直採,直接由冷鏈物流車運送到門店的前置倉,當然會比其他渠道的品質要好些。     我也經常到地利生鮮買些熟食或者日用品,對於這個開在社區外面的生鮮超市也比較熟悉了。首先它的長時間營業就讓我們這些上班族很有好感,不管是早起上班還是晚上加班回家都能看到地利生鮮裡明亮的燈光。     裡面的蔬菜和水果擺在最靠近玻璃窗的位置,整齊漂亮又新鮮水潤,非常賞心悅目。
  • 天天果園:一顆驕傲的水果
    作為水果電商品牌天天果園的創始人之一,在有近兩萬平米水果冷庫的辦公區裡,他儼然一位水果王國的國王。剝完他遞過來一瓣,示意我吃下去,等待我的反應。「好甜!」剛咬下一口我就不自覺叫出來。王偉滿意地笑了,往自己嘴裡也塞一瓣。「橙子渣的多少和產地土地養分有關,這個橙子渣特別少,橙味很濃。」他接著介紹。「這是哪裡的橙子?」我問。
  • 【獨家】冷鏈物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我國冷鏈物流市場分析系列之四
    這些生鮮電商平臺巨大的流量為冷鏈物流企業提供了大量訂單;同時生鮮電商的發展吸引了大量資本的湧入,尤其是社區團購倍受青睞,融資規模越來越大,且資金逐漸向頭部聚攏,顯示出市場逐漸進入整合的趨勢。02 升級冷鏈物流模式雖然生鮮電商百花齊放、數量眾多,但是大部分企業還是處於虧損狀態,這主要在於冷鏈產品保管的高標準和冷鏈物流服務的不完善造成的嚴重損耗。
  • 冷鏈物流行業專題報告:冷鏈物流,改變生活
    目前生鮮電商在產品的物流運輸上存在以下痛點:1、標準化程度低:生鮮產品來源分散,產品供應 不穩定且易腐爛、易損耗,在流通環節需要全程冷鏈運輸,同時又由於標準化程度低,導致損耗成本 高。美歐日等發達市場中,生鮮冷鏈損耗率小於 5%,但國內損耗率大於 20%。2、冷鏈體系不完善: 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設施不足、利用率低。
  • 冷鏈物流市場大但問題多探討運營模式寄國際快遞哪家便宜
    雖然現在有部分的生鮮電商為了提高服務質量而自建物流,但是要衡量服務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係,就要認識到自建物流成本高的現實情況,而且同行中存在競爭的關係,是很難將物流體系共享,這就意味著自建物流成本是需要依靠自身來維持。不是說自建物流不好而只是代價太大,而完全依賴第三方物流又存在著各種的短板,亟需創新提質。
  • 蘇寧快消泰國原產地直採 智慧物流助力72小時速達
    要不了多久,這些優質的泰國原產地水果最快72小時就能到達你的手中,讓你提前一飽熱帶水果的口福。4月4日至5日,蘇寧快消集團總裁卞農帶領生鮮團隊赴泰國,先後與泰國最有名的椰子產地拉差汶裡省、「榴槤之都」尖竹汶省籤訂戰略合作,將包下當地2000萬顆椰青、2000萬顆榴槤、2000萬斤山竹,為消費者原產地直採正宗泰國優質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