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果園門店成都大面積關店 生鮮電商九成虧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信息

天天果園門店成都大面積關店 生鮮電商九成虧

2016-07-27 09:51:32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6年07月27日 09:51 來源:華西都市報

參與互動 

  近日,水果垂直電商天天果園關閉大量線下門店的消息傳遍朋友圈,也引得業界廣泛討論。生鮮電商長期被視為電商領域的藍海,引得眾多企業紛紛殺入這一領域。然而,極少有成功的案例出現,倒閉關門反倒不斷湧現。

  天天果園關門告別線下門店

  7月26日,成都市民李女士被朋友圈一篇「天天果園關門店」的文章驚到了:經常去買,咋突然要關門了?而另一位市民汪女士更鬱悶,「我買了300元的卡,還有200多沒用呢!」

  實際上,早在數天前,天天果園就傳出關店風波。天天果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門店將全部關閉。目前,天天果園在蘇州僅剩一家中轉站,在成都的門店也只有寥寥數家。

  而就在一年前,天天果園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五大城市約有50家門店,天天果園CEO王偉的目標是要讓天天果園在2015年內建到約100家O2O店。當時,線下門店被視為天天果園的臉面,也是其O2O業務「天天到家」的倉庫。

  據了解,天天果園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水果垂直電商之一,在2015年5月完成由京東領投的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後,開始實施三大O2O戰略,其中之一便是主打「2小時送達」,以果汁、水果為主,用戶線上下單,實體店線下配送的O2O模式。

  對於關閉門店,天天果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是為了服務升級,並非對O2O模式的否定。

  高投入、低產出生鮮O2O前途渺茫

  生鮮電商被長期視為電商領域的「藍海」,而生鮮O2O,則更是藍海中的藍海。然而,當潮水退去才知道,大部分選手都在「裸泳」。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生鮮電商市場中僅有1%能夠盈利,7%存在巨額虧損,盈虧持平的比例約在4%,其餘88%都略有虧損。

  鮮有盈利的另一面,是生鮮電商的高成本投入。據了解,即便不自建冷鏈物流,物流成本和損耗成本也居高不下。而如果自建冷鏈物流,則需要前期巨大的硬體投資。以順豐冷鏈運輸車為例,一輛運輸車釐子的冷藏車往返不足200公裡,就需要3000元成本,包裝箱、冰袋等成本尚且不計在內。

  而對天天果園這樣的創業企業來說,一旦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折舊成本將會吞噬生鮮電商的利潤。天天果園CEO王偉也曾說過,生鮮電商走的必然是重資產模式,需要匹配的是全供應鏈、重物流、重倉儲和重商品。

  目前,除天天果園外,仍有愛鮮蜂、Dmall(多點)、本來生活網、京東到家、順豐等多家企業在生鮮電商領域角逐。而這種角逐更像是一種摸索,因為至今沒有哪家企業探索出十分成功的模式,反而關門的消息卻層出不窮。

  華西都市報記者董興生

相關焦點

  • 天天果園關門店,生鮮電商的O2O之路是越走越難了
    曾經夢想靠O2O殺出一片天地的生鮮電商們紛紛折戟,又回過頭來開始比拼物流和品控。這塊號稱最難做的電商領域,未來究竟在哪?天天果園狠心和門店說了再見據天天果園負責人,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門店即將全部關閉,天天果園的O2O戰略將有所調整。
  • 天天果園創始人兼CEO:生鮮電商現在創業已晚
    有時候資本熱潮並不是創業的風向標,至少對於生鮮電商而言不是,雖然資本和行業巨頭都對生鮮電商表現出極大興趣,但在天天果園創始人兼CEO王偉看來,較其他垂直電商,生鮮類電商搭建供應鏈的難度更大,而且目前現有入局者已建立起壁壘,「是生鮮電商發展的好時機,但不一定是創業的好時間,創業公司很難再進來」。
  • 天天果園:水果電商的供應鏈玩法
    相比過去的默默無聞,天天果園近一年來多次躋身電商業界熱點。去年7 月,天天果園聯手美國西北櫻桃協會和時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在天貓和天天果園官網發起預售,一周內售出168 噸櫻桃;今年3 月,天天果園獲得鍇明領投的數千萬美元B 輪融資;7 月,天貓旗艦店水果生鮮類目下,天天果園以1665 萬元的銷售額位列第
  • 天天果園低調上線到家業務:2小時送達,生鮮O2O如何玩轉?
    本來做生鮮電商已經很難了,天天果園居然還下血本玩「到家」!7000萬美元夠花嗎?在獲得京東投資的消息爆出後,業內就一直在猜測天天果園這筆錢應該怎麼花。據媒體報導,天天果園目前已經有50家門店,今年打算擴充至百家。
  • 產地直採,自建物流和冷鏈倉儲,天天果園王偉說生鮮電商唯重不破
    圖為天天果園創始人王偉12月18日,億歐網城市論壇走進上海,本次論壇主題為破局創業創新。在本次論壇上,天天果園創始人王偉做了題為《回歸商業本質才是生鮮電商破局之道》的演講。王偉在演講中說,資本寒冬以前,很多人都去衝訂單,但商業真正的本質是好產品、好商業、好服務,對於生鮮電商來說,就是新鮮好吃,於是天天果園堅持產地直採,自建物流和冷鏈倉儲,並直言「生鮮電商唯重不破」。
  • 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做好生鮮冷鏈,天天果園把發布會開在了冷庫
    在深耕一個領域多年之後,垂直電商都開始想著法子擴品類,建平臺,想在時間窗口來臨之前跑得更快,天天果園的做法無出其右,剛剛結束 7月 17 日的生鮮大趴後不久,天天果園宣布了其擴品類的戰略計劃,並準備向 O2O 領域進軍。(關於天天果園如何做水果生意,點擊這裡查看深度報導。)用天天果園的話來說,是想瞄準消費升級的需求,吸引更多的用戶留在平臺上。
  • 冰火兩重天的生鮮電商,2016年圍繞這5個關鍵詞折騰
    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年生鮮電商一直籠罩在不斷關店、倒閉的陰霾中,而從之前媒體報導出來的2016年倒閉電商的名單中,也能看到不少生鮮電商的名字。今年4月初美味七七通過社交網絡發布消息,宣布倒閉。之後7月底青年菜君的投資方突然一個健步撤退了,留下這家生鮮電商在風中凌亂。同樣是在今年7月底天天果園關閉了門店,而關店也是因為生鮮O2O運營太艱難。
  • 億歐網盤點8家線下傳統生鮮O2O連鎖企業
    永輝超市推出APP打造O2O電商平臺,此舉標誌著永輝超市邁出了移動網際網路轉型的第一步。  2、天天果園  天天果園成立於2010年6月,創始人王偉,是一家主打全球進口鮮果產品及服務的電子商務服務商,隸屬於上海天天鮮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
  • 生鮮電商遭遇淘汰賽 95%賺不到錢
    萬億生鮮是風口  生鮮電商萌芽於2005年前後,彼時大多是區域性小規模的經營,直到2012年,京東7000萬美元領投天天果園;阿里巴巴投資易果網;亞馬遜投資了包括美味七七、21cake、都樂中國、 獐子島 ;蘇寧超市上線蘇鮮生正式進軍生鮮品類;華潤萬家上線e萬家主營生鮮類目;順豐上線順豐優選……各巨頭開始扎堆入局,生鮮電商業也在資本和巨頭的重金加注下扶搖直上。
  • 天天果園:一顆驕傲的水果
    那個橙子個頭不大,有陽光一樣的誘人黃色,它是天天果園馬上要推出的新品,取名為「自然甜雲南冰糖橙」。「它在零到四度的時候最好吃,所以要在冰箱裡冰著,就跟白葡萄酒一樣。」王偉一邊說一邊剝橙子,屋子裡頓時爆滿新鮮橙子皮的香甜氣息。作為水果電商品牌天天果園的創始人之一,在有近兩萬平米水果冷庫的辦公區裡,他儼然一位水果王國的國王。剝完他遞過來一瓣,示意我吃下去,等待我的反應。
  • 易果生鮮瞄準便利店再試前置倉 能有多大想像空間?
    生鮮電商在拓展線下的路上不斷出新招。8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易果生鮮將與更多的連鎖便利店合作拓展生鮮市場,便利店將作為易果生鮮「前置倉」的一部分,易果生鮮會將生鮮產品提前配送至合作的便利店。此前,天天果園與本來生活都嘗試過將便利店作為前置倉的模式,但均以失敗告終。
  • 生鮮電商平臺「我廚」暫停服務 賣菜這件小事,為何這麼難?
    生鮮電商屢戰屢敗:買菜這件小事,為何這麼難?最近一段時間,生鮮電商市場「開開關關」好熱鬧。11月底,誕生於安徽的生鮮電商「呆蘿蔔」因資金鍊斷裂、拖欠供應商貨款,陷入關店風波,位於合肥、南京、蕪湖、馬鞍山等多座城市的千餘家門店歇業。
  • 「店+櫃」模式入場社區生鮮,「三蛋生鮮」獲超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三蛋生鮮」今年4月正式成立,由原我廚聯合創始人/COO、猩便利副總裁夏荷,原天天果園CTO、Citybox魔盒CTO董濤共同創立。公司獲得了猩便利創始團隊的種子輪融資。6月30日,三蛋生鮮首家線下實體店在上海正式開業。
  • 生鮮電商如何告別「賠本賺吆喝」
    此前,業內已有阿里蘇寧投資易果生鮮,京東入股天天果園,百度跟投中糧我買網……一系列動作表明,資本對生鮮電商的熱情不減。  資本熱捧卻增長乏力  雖然資本熱情高漲但生鮮電商盈利的道路依舊十分坎坷。生鮮電商沱沱工社CEO杜非也在離職後坦言,生鮮電商行業的最大問題是同質化競爭,缺乏內在核心競爭力,「企業沒有自己的特點」。  那麼,是因為生鮮電商缺乏創意嗎?並非如此。造成生鮮電商同質化的原因正是行業發展亟待突破的瓶頸問題。一方面,是冷鏈物流建設不足帶來的高腐損率。
  • 倒下的水果營行:燒錢催不熟生鮮電商
    理由很簡單,無論何種電商形態,均是以最大化的扁平渠道、降低運營成本為盈利之源,而位於鬧市的門店則反而加大了這些成本,更直接處於商超商圈的輻射範圍內,極不利於競爭和拓展。更為致命的是概念的混淆導致的運營理念的錯亂。在水果營行的早前報導中,其總不忘提及「通過線上下單、門店配送,輻射單店周邊3公裡範圍,實現1小時內極速送貨上門,解決水果配送最後一公裡的難題。」
  • 幾個生鮮電商高管離職做的三蛋生鮮,開店一家已拿千萬融資
    社區生鮮新品牌「三蛋生鮮」 7 月 2 日宣布獲得來自春曉資本和致行創投的超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而距此兩天前,三蛋生鮮的第一家實體店才在上海虹口天鎮路的小區附近開張,一旁緊鄰著一間永輝生鮮。這家約百平方米的門店販售平價蔬菜水果、麵點水餃、肉品海鮮和幾樣半成品淨菜,24 小時不打烊。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28期:海南省多地領導上淘寶直播為農民...
    消費者通過永輝生活App線上下單後,永輝物流配送至生鮮智能快遞櫃,消費者自行提貨,實現全程無接觸配送。永輝超市安徽門店開設社區便民服務點近日,安徽皖北區域淮北吾悅廣場店聯繫政府啟動「永輝超市便民服務點」,疫情期間為社區居民提供以米麵、蔬菜、糧油等便捷、安全、實惠的民生商品。
  • 生鮮電商的下半場:社區團購,壁壘已成風口不在
    社區團購的上半場:生鮮電商2009年,已成立4年的易果從上海拓展北京,才算真正打開生鮮電商之門,玩家們陸續加入,其中就有天天果園,不過並未受到資本的青睞,行業算是有序增長。2013年,褚時健與本來生活的一場營銷秀「褚橙進京」的成功,吸引了巨頭們的目光,生鮮電商迎來了春天,也迎來了洗牌。2013年,順豐優選、本來生活,美味七七等平臺先後獲得了強大的資本注入;2015年,天天果園、百果園、每日優鮮,以及愛鮮蜂先後完成融資,合計金額高達3億美元。
  • 本來生活7年陣痛之後終盈利 生鮮電商供應鏈「持久戰」仍將繼續
    本來生活的捷報頻傳似乎預示著老牌垂直類生鮮電商的盈利瓶頸終於被打破,但回首望去難免讓人唏噓的是,諸如易果、天天果園、沱沱工社等當時與本來生活同臺競技的生鮮電商,有的已更換賽道,有的依舊在低調前行,但還有更多則早已消失在時代潮流中。取而代之的是諸如拼多多、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以及社區團購等諸多生鮮零售新模式。
  • 十大生鮮電商眾生相:殊途同歸新零售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妨礙資本前僕後繼的進入,究其根本,源自於生鮮電商領域巨大的潛在市場誘惑。據艾瑞諮詢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80%,預計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以達1500億元。再加上,當前生鮮電商滲透率低,僅佔農產品零售總額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