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禮有節丨百花深處的和服美人,令人魂牽夢繞

2020-12-16 有禮有節

吳服到和服

---

日本民族服飾,和服。

起源於中國。

在江戶時代前(約為明末清初),

和服被稱為吳服,

這個稱謂源於中國。

三國時期,

因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

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傳入日本的緣故,

開始出現「吳服」這個稱呼。

到了江戶時代才逐漸被稱為「和服」

根據此時期《裝束要領抄》中的記載:

「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異益。

本邦通中華也始於漢,盛於唐世時……」

日本效仿隋唐時期的服飾,

在沿承基礎上進行改進。

唐代以前,日本和服色彩較為單一,

同一服飾幾乎同一色調,

在唐朝文化的影響下,

和服色彩尤其是大和型貴族服飾色彩進入鼎盛期。

貴族的和服以色彩劃分等級,

自上而下依次為深紫、淺紫、緋、紺、綠、黑。

日本對顏色等級的劃分上,

又與唐朝時期的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似。

唐太宗貞觀四年定百官朝服顏色:

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

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女性服飾顏色也打破原來的單一色調,

在以綠、藍、紅為主調的同時,

添加其他色調或紋樣,

豔麗的色澤,讓人眼前一亮。

之後和服逐漸成為日本的國服,

在日本,

出席各種隆重場所、慶祝傳統節日的時候,

日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

隨著和服日益的華美、豔麗,

愈來愈多的畫家

都以身穿和服的美人為主題進行創作。

無論是江戶時代的美人春遊圖,

還是之後明治時代

東西合璧的和服美人,

這些美人畫,

不僅保存了歷史上不同時期

和服的色彩、面料、圖案……

及千姿百態、各具風情的和服美人們。

直到現代,還有「和服美人」這一專門畫派。

美的展示

---

日本畫家佃喜翔就以

「和服美人」畫聞名。

她筆下的美人

膚如凝脂、唇若點櫻、發似烏雲,

柔軟的身姿,慵懶的眼神,頗具風情。

設計專業的佃喜翔畢業後,

創作過廣告插圖

設計過推向海外的明信片……

直到接觸了絹本著色畫,

其獨特的細膩,

讓她筆下的女子

愈發溫柔、美麗。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

不勝涼風的嬌羞

陷入相思中的女子,

有著幾分哀愁之美。

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沉沉暮色裡,幽靜樹林中,

流螢飛舞,銀光閃爍;

比盛夏夜色更加迷人的是

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和服美人。

清末文學家張潮曾說: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

燈前看花,舟中看霞;

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其實,在花中觀美人,更是一番風景。

佃喜翔筆下的和服美人,多與花相伴。

從三月的桃花到六月的荷花,

從九月的重陽菊到十二月的臘梅;

美人如花隔雲端。

在百花襯託下,

和服美人們或嬌豔甚桃花,

或浪漫似櫻花,或冷傲如梅花……

全都美得驚心動魄

人比花嬌花無色,花在人前亦黯然。

除了傳統的和服美人,

在佃喜翔筆下,

現代女郎們也開始身著和服。

乾脆利落的短髮

搭配繁複的服裝

在颯爽中另有一番明媚之姿。

當一個個懵懂的孩童們,

穿起和服來,盡顯天真爛漫。

華麗的服飾、圓圓的臉龐、烏溜溜的眼睛,

讓這些粉琢玉雕的娃娃們,

越發的憨狀可掬。

溫柔端莊的傳統美人,

明媚多姿的現代女郎,

憨狀可掬的娃娃,

佃喜翔用一支筆,

讓和服跨越時空,展現出不同的魅力。

·今日互動話題·

---

喜歡他畫的哪一套服裝?

--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其所有

暫不支持轉載,歡迎關注

有禮有節是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美學,締造新國風良品的文教品牌,專注於傳統文化與當下生活方式的融合,通過旗下生活文教、節慶禮品等產品體系,將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生活場景之中。

相關焦點

  • 有禮有節丨把畫穿在身上,是京友禪獨創的奢華浪漫
    身著優雅和服的日本女性,是柔軟、纖細而羞澀的。所以才有傳世的那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而與和服同樣受到日本人喜愛和足以令他們感到驕傲的,是一種與和服相伴相輔的布料染色技法,那就是舉世聞名的有禪染,又叫「京友禪」。
  • 【談陳凱歌《百花深處》】十分鐘年華老去,百花深處儘是殤
    默默摸出了手機,重重地在搜索欄敲擊上了「百花深處」,得到了這樣幾句話:據北京地名典記載,京城之中有三條胡同,稱謂之雅,頗令人玩味,一曰杏花天,二曰芳草地,三曰百花深處。杏花天位於地安門外東側,據說因胡同西口有座酒坊而得名。
  • 百花深處,老北京的故事
    百花深處陳凱歌,本片以「搬家」為線索,講述了一個關於城市變遷,尋找精神家園的帶有荒誕色彩的故事。馮遠徵飾演的瘋子是一個老北京,他所居住的百花深處胡同早已被拆除了,他卻總以為自己還住那裡。百花深處陳凱歌,於是有一天他找了搬家公司搬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家,搬家工人知道他是瘋子後,還是裝模作樣地搬著只存在於馮瘋子視野裡的家具,一個不小心還「碎了花瓶」,而瘋子卻在這個四合院的夢幻裡如痴如醉,並為這個根本不存在的花瓶的破碎而絕望的哭泣。
  • 日本有法定成人禮,人們穿和服,而我們的漢服就比較令人哀嘆了!
    日本政府在我們抗戰勝利的前一年,規定了每年(公裡年)的1月15號是成人禮,後來,日本政府在1999年又宣布,把成年禮的時間改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反正不管怎麼說,日本的確是有規定的成年禮時間的,這個時候人們穿和服,慶祝自己的成年。
  • 陳凱歌的「百花深處」
    出自陳凱歌之手的《百花深處》是「十分鐘年華老去」(好聽的名字)的最後一部。這部只有十分鐘的短片比他之後那幾部轟轟烈烈的大片更像陳凱歌作品,功力不凡,四兩撥千斤。更有成為經典的可能。可這幫人跟著馮先生到了他所說的家——「百花深處」胡同時才驚愕地發現,這裡早已被夷為平地。搬家公司的人極為生氣:「你丫涮誰呢?那麼大歲數了!」說罷,怒氣衝衝地開車走了。但為了讓馮先生付出車的錢,他們又接著折回。可馮先生堅持說:「你們還沒給我搬呢,搬完了我就給錢。」一個搬運工說:「你這兒什麼也沒有啊!」「這不都在這兒的嗎」馮先生道。搬家公司的人沒轍,只好無實物表演一般地去搬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家具。
  • 百花深處,老北京最浪漫的一條胡同,也是很有故事的一條胡同
    百花深處,老北京很少見的不帶胡同、街巷等後綴的胡同,也是一條浪漫且有故事的胡同。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有戶張氏人家,在這兒買了二十畝地,種青菜為生。然後,又在園裡種了牡丹、芍藥,荷花蓮藕等等,慢慢的,這個花園有了名氣,引得很多文人墨客紛紛來這裡賞花賦詩,於是就有了百花深處這個風雅浪漫的名字。這裡的16號是個錄音棚,當年這裡搖滾得不要不要的,很多搖滾專輯都出在這裡。抗日戰爭的時候,我黨有個黃浩特工聯絡組,就建在百花深處。
  • 在百花深處 隱匿著老澡堂
    每每咂摸著生活裡少了點什麼東西,總是先想著往日那空曠的藍天;想起二八自行車後邊載著喜歡的姑娘,搖搖晃晃在胡同裡、巷子裡闖蕩;想起夏夜路邊髒串和空啤酒瓶,以及……還是少了些什麼,一定有,但總是只覺得心口空落落的,不知缺了些什麼。
  • 城市的背面,是百花深處
    城市的背面是百花深處。百花深處中,又藏著什麼?細細品味陳凱歌導演的經典短篇,《百花深處》,總有新的思考。「下面插播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提供的公路信息,如今本市已規劃建成的大街……」「啪——」開場的鞭炮聲中,是北京人一家的喬遷之喜。
  • 北京的胡同|在百花深處流連忘返
    ——《百花深處》北京的胡同兒已然是越來越少了,它們正一點點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有數據顯示,民國晚期北京有3200多條胡同,現如今只剩下不足1000條。即便是做他人眼裡的瘋子,可是記憶卻一直深植在自己的腦海深處啊,就連路邊的被泥土蓋上了的每一個大坑都記得清清楚楚。你問故事的結局是什麼?其實好像也不太重要了吧。導演用幾秒鐘的動畫帶我們回到了昔日落英繽紛的百花深處,畫面很美,我卻悵然若失。
  • 百花深處 · 保留至今的老北京胡同生活
    01北京胡同-百花深處北京最有詩意的胡同名字被寫進歌詞的地方搖滾青年的巡禮地之一保留著老北京的生活氣息>百花深處停在時光記憶裡的地方百花深處是北京街巷名稱極雅者。《北京瑣聞錄》中記載了它的名稱由來,明萬曆年有對兒夫婦在這裡種地,後來修建草閣,又種植牡丹芍藥等,將此處變為了當時京中士大夫等文人遊賞的地方,因此有了這個風雅浪漫的名字。
  • 日本美人畫:源遠流長的和服美術,水粉畫中的和服麗人
    而提到日本繪畫,有兩個詞彙總是會立即閃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一個是「浮世繪」,另一個就是「日漫」。這兩種帶有鮮明日本特色的繪畫形式,分別在古代和現代影響著日本本國及世界藝術與審美的流行趨勢。 將和服與繪畫相結合,「美人畫」這一較為特殊的創作題材,一直以來都是日本繪畫領域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日本和服美術的最佳「講述者」。
  • 北京地名 | 什錦花園與百花深處
    百花深處下面說一下百花深處。民國元年有一個人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叫《北京瑣聞錄》,它對「百花深處」做了一個解釋那麼「百花深處」最早見於什麼時候呢?在「百花深處」下面一個字也沒有,只有這麼一個名字。《北京瑣聞錄》是民國元年出版的,它離《北京坊巷志稿》大概差了20多年。《北京坊巷志稿》是非常嚴肅的一部書,對「百花深處」一個字也沒提,如果《北京瑣聞錄》中的故事是真的,《北京坊巷志稿》絕不會遺漏。那麼「百花深處」到底是為什麼得名「百花深處」的?
  • 李玉剛參演《百花深處》 角色很「靈魂」
    「百花深處」本是為李玉剛「量身打造」  說起《百花深處》,李玉剛與該劇可謂是大有淵緣。電視劇出品人陳冬冬告訴記者,原來四年前這部戲就是為李玉剛量身打造的。但是由於之前檔期一直搭不上,而且李玉剛並不是很喜歡當初的劇本,所以一直推遲到現在。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幾經修改,劇本終於獲得了李玉剛的認可。
  • 陳凱歌談《百花深處》
    陳凱歌談《百花深處他說,他新近拍竣的《百花深處》是一部溫馨的片子。   據陳凱歌透露,自己為《10分鐘年華老去》拍的短片片名叫《百花深處》。這部影片總的主題是時間。至於如何表達這一概念,由導演們自由發揮。   「10分鐘篇幅太短,不能從容、精緻地表達我的想法。」
  • 巴陵,一座令人魂牽夢繞的城市
    她是故鄉,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醉美巴陵山水得益於大自然的饋贈,巴陵故郡不僅有波瀾壯闊的洞庭湖,而且還有雄偉壯觀的天嶽幕阜山。得益於山水的養育,巴陵古城不但有憂樂天下的精神,更有海納百川的人文關懷。得益於巴陵文化的薰陶,筆者為我是巴陵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 漢服文化離我們有多遠?日本人常誇耀的和服,其實源自漢服!
    我們常在影視中看到,日本人要彰顯武士道精神必穿和服;哪怕在戰爭年代,軍官休閒或要接待重要客人,也多穿和服。在現代,日本人在「成人節」、傳統的「七五三」節或婚慶等重要日子也必穿和服,平時休閒逛街或浴後,也多穿和服。
  • 推薦丨和服體驗,你挑對衣服了嗎?
    丨振袖丨振袖作為和服的一種,按照長度分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日本女性出席重大場合時正式的裝束。按照季節的不同,和服夏天穿浴衣(夏天用的單層和服),春秋穿小紋(整體有花紋的日常和服),冬天在外面套件道行(系扣的外套)或者羽織(不系扣的外套)。丨浴衣丨
  • 京西「百花山下第一村」百花深處有人家
    這個被稱作「百花山下第一村」的美麗村子,除了在山花開遍山野的時候,將「百花深處有人家」兌換成現實,還會在每個夜幕降臨的晚上,被點點繁星點亮。幸運的話,你還能在村子裡邂逅螢火蟲。黃安坨村的蘋果。村民正準備把挑好的蘋果裝箱。
  • 「童年女神」山口百惠,經典和服搭配美人尖,美到上頭
    她把最輝煌、最明亮的自己奉獻給了萬千歌迷,故此才有如此悠長、如此普遍的懷念。經典的和服風格一次次刷新大家對美的認知,齊肩短髮略卷,梳回馬尾,看起來很溫柔,額頭上的美人尖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之前只是聽別人說額頭前的美人尖會很好看,直看到山口百惠的美人尖,我才終於發現這個小小美人尖的魅力。
  • 從《百花深處》看陳凱歌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
    本文將以他為電影《十分鐘年華老去》拍攝製作的短片《百花深處》為例,選取電影選題、表現手法、象徵修辭、音樂音響這四個方面,分析陳凱歌蘊育其中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 關鍵詞:傳統文化;人文關懷;文化反思;矛盾情結 《百花深處》是《十分鐘年華老去?小號篇》中的最後一部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