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成年要經歷哪些風俗禮節?

2020-12-25 洋芋札記

最近,你有點憂慮。

為什麼啊?

你想起來前幾天的一幕,閨女跟你抱怨著,鄰家阿姐的簪子是多漂亮,自己頭上除了頭繩就沒有裝飾。

或者另一幕,兒子總是在你面前自語,鄰家阿哥的帽子有多好看,他有多想要之類的。

你憂鬱的不是家裡沒錢,買不起簪子/帽子,(看你家裡這陳設,雖然不像個富貴之家,但也比較的富足, 至少稍微買個簪子、帽子還是沒問題的)而是閨孩子也大了,眼瞅著就要過成人禮了,可是這裡邊的規矩門道,你只知道一點點,就怕當場出醜,現在正為這事擔心著急呢!

哦,原來是為了這事,我現在掰扯掰兩句「成年禮」的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首先,從傳統上來說,國人說的「成年禮」包括「冠禮」和「及笄禮」兩部分。其含義是承認年輕人有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和資格。

具體的行禮時間和行禮方式,男女還有區別。

男子的「成年禮」叫「冠禮」「加冠禮」,根據《禮記》「二十曰弱,冠」的要求,在二十歲舉行。主要是當事人受三次冠,分別是象徵庶人的「淄布冠」,象徵文官的「爵弁」,象徵武官的「皮弁」。其寓意是擁有參加祭祀的資格,治人的權利和兵役的義務。應該是「淄布冠」代表資格,文官的「爵弁」代表治人,「皮弁」代表的武官需要服兵役。傳統的「冠禮」,為體現成年後不同,還有「命字」即嘉賓賜字的環節。

皮弁
淄布冠
爵弁

至於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及笄禮」,同樣根據《禮記》「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的要求,在十五歲舉行。相比「冠禮」,「及笄禮」無疑小的多,主要是女性長輩為受禮者改變髮式,表示結束少女時代,可以嫁人了。

其次,「成年禮」的地點。因為要讓祖先做見證,所以一般選宗廟。

最後,「成年禮」的時間。上面的十五歲,二十歲只是個大致的時間,具體到是哪一天,還要靠卜筮決定。

參加典禮的賓客也都是你家親朋好友,主要的也是為了做見證。

當然這中華比較主流的傳統的「成年禮」,少數民族明珠的「成年禮」比較有特色的,比如雲南永寧的納西族、普米族,十三歲之前,無論男女,只能穿麻布長衫,舉行「成年禮」,才能男子換褲子,女子換裙子。再比如,黎族和高山族的「成年禮」上就要求,受禮當事人要黥面紋身。

無論是「冠禮」「及笄禮」還是少數民族的「成年禮」,都是個體走向社會這個整體的一條必經之路,一個通行的標誌。

怎麼樣,有了這些打底,你對孩子的「成年禮」還有那麼擔心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什麼樣的見面禮節最安全?|帶你盤點世界各地的風俗禮節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人們之間見面問候的禮節也豐富多樣,最常見的莫過於握手禮、點頭禮、抱拳禮這些!其實,世界之大,各個國家的見面禮節也不盡相同,有些甚至很奇葩!今天,大貓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世界各地的奇特風俗禮節!
  • 中國古人的成年禮
    成年禮的第一件事,叫作「束髮」。古人未成年時,頭髮是往兩邊梳的。男孩盤成獸角形狀,叫做總角。女孩盤成樹椏形狀,就叫丫頭。成年禮這天,頭髮要重新梳起來,統統集中起來盤在頭頂上,再用簪子固定,表示成年以後就得約束自己,不能自由散漫。成年禮的第二件事,叫作「起字」。「起字」是有講究的,要由嘉賓來起。而且名和字是有關係的。比如曹操字孟德,德是道德,操是情操。
  • 廣州的名勝與風俗,喝茶的習慣與禮節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下喝茶的習慣與禮節。過去廣州人喜歡「飲早茶」,人們一大早就來到茶樓,要上「一盅兩件」,有的自斟自飲,有的與朋友聊天,海闊天空地大侃一陣。一看,上班時間到了,才匆匆忙忙地離去.他們如此奔波。
  • 古人十分重視賓客之禮,在迎賓待客上,分別都有哪些禮節?
    好客不僅要禮貌待客,更要做到賓至如歸。因此,古人十分重視賓客之禮,遇有賓朋到來,熱情迎於門外,相互施禮,互致問候,然後引入堂室,入門也有禮規。古禮規定:「凡與客人者,每門讓於客。」凡遇門則讓客人先進,這是主人向客人表達的一種敬意。入席之後,在安排座次上也講究禮節。中國古代一般以東方、南方為尊,帝王於殿堂之上,往往坐北朝南,意為自己尊於群臣,在萬民之上。
  • 印尼的禮節禮儀和風俗習慣
    話說,入鄉隨俗,因此到一個國家的話,一定要了解這個國家的一些風俗習慣,現如今,很多人都會到印尼去旅遊或者工作、學習,那麼了解一些當地的風水習慣就非常重要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印尼人在生活上的一些細節1、去印度尼西亞人家裡做客的時候,一般他們家裡都是會鋪地毯的,所以要記得拖鞋進入。2、他們非常的喜歡互送名片,在初次見面的時候要把名片遞給主人,否則有可能長時間的遭到冷遇。
  • 泰國風俗禮儀須知:重禮節,女士著裝不可過於清涼
    泰國風俗禮儀須知:重禮節,女士著裝不可過於清涼
  • 蒙古人的敬茶與盛茶禮節
    除了這種奶食與水搭配做成的飲品以外,小孩兒還直接飲用乾淨的淡水,成年男子在夏、秋兩季喝馬奶製作的愛力嘎。蒙古人喝茶又有著喝茶的禮節,包括敬茶的禮節和盛茶的禮節。盛茶的禮節喝茶是蒙古族飲食的主要內容之一,在經歷過多代人遊牧生活的過程中便形成了獨特而文明的盛茶習俗。
  • 新娘回門要知道的風俗禁忌(備婚記)
    新人夫婦結婚後都要回門,這是中國傳統習俗,從春秋時期就有回門之俗,延續至今。回門也是有講究的,在我國習俗裡長輩都比較看重,但是隨著現在結婚族的年輕化,很多新人都不太清楚回門的禮節,容易忽略了風俗習慣。那麼結婚新人回門都有哪些習俗講究?
  • 談談磕頭跪拜的禮節
    說到跪拜或者說是磕頭,大家感到不可理解,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有這樣的規矩,是不是封建迷信,其實這就是不同的風俗而已,而在河南東部、安徽北部包括同東西部一帶,至今還保留著這樣一種禮節,主要是過年拜年時、一些結婚大喜時會有、另一種是白事也會有,所以當遇到跪拜這種禮節時,大可不必大驚小怪
  • 傳統節日文化:什麼是成人禮,及古人的跪拜等習俗,看完長知識了
    如「文王年12而冠,成王15而冠」《通志·禮略》,冠禮是一項極為隆重的禮節,通常在祖廟之中舉行,主持這一儀式的,大都是受冠者的父親,特殊情況下,也有長兄為小弟主持冠禮的。冠禮之前,要先「筮日筮賓」,即通過卜效來確定舉行冠禮的青日和請哪一位「賓」來為青年加冠,古人對冠禮為何如此重視呢?《禮記冠義》指出:「敬冠事所以重視,重禮所以為國本也。」
  • 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
    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時間:2020-09-02 13:49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 今天是2020年的9月2日,星期三。庚子年(鼠年)七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節。
  • 去泰國要了解的日常禮節—合十禮
    一個國家的文化是經過長時間積澱下來的,我們要學會尊重他國禮儀。泰國是世界最聞名的旅遊勝地之一,也是佛教之國,大多數的泰國人信奉四面佛,佛教徒佔全國人口的九成之上。幾百年來,無論是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各方面,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係。佛教背景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個標誌性的文化禮節,合十禮。起源合十禮是泰國人的日常禮節,和國際常見的握手禮一樣普遍。
  • 泰國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在泰國,若有一位尊者或長者在座,其他人無論坐或蹲跪,頭部都不得超過尊者或長者的頭部,否則是極大的失禮。在泰國記住不要踩門檻,根據泰國的風俗,那是神靈居住的地方。
  • 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習俗|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
  • 這些日本風俗習慣,你認同接受哪些呢?
    日本是非常重視禮節和風俗習慣的國家,日本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禮節和從西洋新引進的風俗習慣,兩者絕妙地融合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只要在只有日本人的環境中生活數日,就能體會到日本人的禮節和風俗習慣是多麼富於多樣性。
  • 湖北結婚風俗大全 湖北結婚風俗有哪些
    除此之外,整個結婚過程都有非常多的婚俗,這些都是湖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湖北結婚風俗有哪些吧。湖北結婚風俗有哪些一:1、結婚前夕祭拜:新郎在結婚前一天要祭拜天地,告知有婚事要舉行。2、結婚當天祭祖:新郎在去新娘家前,要先祭祖。
  • 每道茶藝所凸現的精神內涵,首要是以茶敬人的禮節
    每道茶藝所凸現的精神內涵,首要是以茶敬人的禮節在奉茶中先長後幼,先人後己,恰是儒家倡導的長幼有序的人倫之舉,這也是傳承至今茶藝遵循的禮節。我國各個地方的茶藝異彩紛呈,雖然技法存在著區別,但是每道茶藝所凸現的精神內涵首要是以茶敬人的禮節。「敬人」不僅為茶道境界之一,而且與儒家其它的修身規範為一體被歷代統治者樹為醇化民風、植善習俗的思想教化工具。在漫漫民族生息繁衍的長河裡,客來敬茶早已成為民俗,並且形成了「禮儀之邦」的民族品格。毋庸置疑,敬茶是我們民族待客、交友、尊長不可或缺的禮節。
  • 古人結婚後,為何會有「回門」的風俗?有些私密事只能回娘家做
    到家後,新娘還要經歷跨火盆、拜堂、喝合巹酒、鬧洞房等流程。所有的一切都忙完後,新婚夫婦便剩下最後一項流程要走——回門。通常情況下,結婚三天,新娘便要帶著新郎回娘家。因此,回門又被稱為「歸寧」。有些人感覺不理解,人家夫妻新婚燕爾,為何剛結婚便要回娘家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人的「良苦用心」。回門作為婚禮的最後一項儀式,第一個作用,便是表達新婚夫婦對女方父母的感恩。女方父母含辛茹苦地將女兒撫養長大,女兒突然嫁人了,心中難免會有失落之情。
  • 重陽節傳統習俗簡單50字介紹 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重陽節傳統習俗風俗簡單50字介紹  「重陽節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節還有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除外,還有曬秋,吃重陽糕,賞菊,放紙鶴等習俗。」
  • 與端午節風俗有關的8首古詩詞 古人眼中的端午是這樣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與端午節風俗有關的8首古詩詞 古人眼中的端午是這樣的 01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 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 空惆悵, 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 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 無人解, 樹轉午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