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雖然是假期,但廈門新機場片區軌道工程的施工現場依舊一派忙碌景象。從空中俯瞰,一望無際的沙地上,三十多臺大型機械正加緊施工,軌道3、4號線機場段的圍護結構、內支撐已經全部完成,現場正在進行主體結構底板施工。據介紹,今年以來,這一項目建設頂住疫情影響,保持施工物料供應充足、施工人員全員在崗,現場600多名施工人員採取「三班倒」模式,晝夜開展施工,確保項目按照序時進度順利推進。目前,軌道工程的樁基已經完成90%,土方開挖完成約75%。
中鐵十二局翔安機場站項目經理 黃四華:截至目前 我們的投資情況完成2.3個億,佔我們總投資6.5億元的將近三分之一下一步,我們在6月30日前,航站樓下面的底板結構基本完成,9月30日前我們完成航站樓下方,所有軌道工程施工,為下一步航站樓主體結構施工,提供有利條件。
大嶝進島第三通道溪東路加快推進
這裡是翔安南港海域,溪東路控制性工程溪東大橋的施工正在進行。從去年3月開工以來,這裡的樁基施工已接近尾聲,第一聯海上箱梁的架設已經啟動,而在陸域段,全部樁基和近一半的承臺墩身已經完成,今年3月代建施工單位積極組織復工,開始轉入上部箱梁澆築,目前,陸域部分有三聯箱梁已完成施工。施工的有力推進,得益於施工項目部採用先進的移動模架工藝,取代傳統支架工藝,有效保證了橋梁主體工程和橋下路面結構施工的同步推進。
廈門市政集團市政開發公司項目經理 黃緯斌:這邊大部分是一些軟基段,我們在現場施工,我們創新性地採用移動模架這個工藝,就是有效減緩了我們下部結構地基處理的時間,讓我們現場上面橋梁的施工 又能有效地推進。
溪東路起於翔安南路、終於機場快速路,全長6.05公裡,按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是翔安區跨海進入大嶝島的第三條重要通道,與翔安東路、機場快速路共同打造大嶝島對外連接路網。按照計劃,它將於明年底實現全路段主體貫通。
從數據來看,我市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1至5月,381個市重點項目計劃完成投資381.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499.4億元,超額118.1億元,完成序時計劃的131%,完成年度計劃40.3%,產業、社會事業、城鄉基礎設施和新城基地等各領域項目,都超計劃完成投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