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項目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 主體結構施工順利完成

2020-12-21 關注企業家

(通訊員:王金金楊俊民)2018年7月27日,隨著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最後一節預應力頂板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由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承建的北京新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八標段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主體結構施工順利完成。

北京新機場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位於航站樓南側,與航站樓對接,呈南北走向,該通道是連接航站樓、衛星廳及遠期規劃南航站樓的重要基礎設施,主要承擔旅客換乘和行李運輸任務,通道全長815m,其中北段495m,南段320m,結構寬度29.75m,高度10.55m,總計41節段,多為三孔鋼筋混凝土箱涵。與其相鄰敷設的還有京雄高鐵、新機場地鐵線、R4地鐵線、廊涿城際鐵路等四條軌道線,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是首條完成主體結構施工的地下通道。

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通道施工難度較大,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難點:一是基坑地下水豐富,地基土軟弱,如何合理規劃安排降水路由和進行地基處理尤為重要;二是箱涵淨空高度超過8m,屬於高大模板和支架施工;三是通道共有6節大跨度段,最大淨跨度17.1m,屬於大跨度預應力頂板施工;四是底板和頂板厚度均超過1m,側牆厚度0.9m~1.3m,屬於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五是與相鄰軌道線存在交叉施工,施工便道十分狹窄,材料運輸、起重吊裝等施工作業時安全風險較大。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管理團隊合理優化施工方案,充分發揮中國中鐵「勇於跨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帶領項目員工及勞務作業人員,順利完成了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的主體結構施工,在施工期間,安全和質量管控情況良好,且施工進度較快,得到了業主、設計和監理單位的一致好評。

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2017年3月開始進行土方開挖,同年8月完成土方開挖、邊坡支護及地基處理作業,9月開始進行主體結構施工,至2018年7月27日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總計完成土方開挖48萬餘方,完成鋼筋制安12570噸,完成混凝土澆築近10萬方。看著通道一節一節地連接起來,一點點地變長,最終形成一條鋼筋混凝土巨龍,參建員工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大家紛紛表示,能參與北京新機場這一偉大世紀工程的建設,親手去為它添磚加瓦,見證它的一步步成長,是一生中極大的幸運。在後續施工過程中,全體員工將繼續團結一心、砥礪前行,為北京新機場的建設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北京新機場項目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主體結構施工順利完成
    7月27日,隨著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最後一節預應力頂板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由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承建的北京新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八標段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主體結構施工順利完成。施工現場。北京新機場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位於航站樓南側,與航站樓對接,呈南北走向,該通道是連接航站樓、衛星廳及遠期規劃南航站樓的重要基礎設施,主要承擔旅客換乘和行李運輸任務,通道全長815m,其中北段495m,南段320m,結構寬度29.75m,高度10.55m,總計41節段,多為三孔鋼筋混凝土箱涵。
  • 北京新機場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主體結構施工完成
    央廣網北京7月29日消息(記者韓靖 王金金 楊俊民) 7月27日,隨著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最後一節預應力頂板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由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承建的北京新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八標段預留旅客捷運及行李通道主體結構施工順利完成。
  • 未來可乘地鐵進出廈門新機場 交通中心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原標題:未來可乘地鐵進出廈門新機場 交通中心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記者王協雲攝)   在一眼望不到邊際的沙地上,大型機械吊臂如同鋼鐵森林,耳邊傳來海風呼嘯聲和引擎轟鳴聲……記者日前從位於翔安大嶝的廈門新機場建設現場了解到,未來機場航站樓外的GTC(交通中心)相關預留工程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 官方圖來了,北京新機場長這樣!
    然而,為了實現美麗的花瓣造型,項目經理李建華帶領的北京城建集團新機場項目部卻是耗費了不少心力。「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曲面造型下的鋼網架提升是難題,而到了裝修階段,怎麼完成17萬平方米的室內如意祥雲吊頂的安裝,又是一大難點。
  • 呼和浩特新機場航站樓主體鋼結構首批構件順利完成進場驗收
    12月3日,呼和浩特新機場航站樓主體鋼結構首批構件順利通過進場聯合驗收。基礎鋼結構施工完成後,將為航站樓主體結構進入地上施工階段提供有力保障。該批鋼構件由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製作完成,經現場聯合驗收組細緻檢查,滿足國家質量驗收規範和設計要求,具備安裝使用條件。進場後,將一次性移交三層工作面,減少交叉作業,極大縮短施工工期,力爭年底主體鋼結構安裝衝出正10米標高。
  • [分享]機場旅客捷運系統資料下載
    機場旅客捷運系統專題為您提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機場旅客捷運系統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瀏覽數:428
  • 流亭機場向新機場轉場工作啟動 工作流程已對接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劉宇家 李振東 報導  半島都市報7月30日訊 記者日前從青島機場集團獲悉,新機場的建設進展全面加速,航站區總體進入鋼結構和二次結構施工階段,其中A、B指廊已率先完成鋼結構網架提升。流亭機場向膠東國際機場的轉場工作已經全面啟動,為2019年按期轉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 歷經157個日夜,川南城際鐵路瀘州站項目地下室主體結構正式封頂
    2020年7月27日,川南城際鐵路瀘州站項目順利完成側式站房地下室主體結構封頂。該項目不僅承擔了城際鐵路交通功能更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中的第「六縱」,也是連接川南經濟區與成都平原經濟區的重要經脈,節點的順利完成,將為川南人民日後出行提供更便利的條件。
  • 廈門新機場軌道工程9月底前完成航站樓下方施工
    6月25日雖然是假期,但廈門新機場片區軌道工程的施工現場依舊一派忙碌景象。從空中俯瞰,一望無際的沙地上,三十多臺大型機械正加緊施工,軌道3、4號線機場段的圍護結構、內支撐已經全部完成,現場正在進行主體結構底板施工。
  • 航拍新機場!明年試運行的新機場建成啥樣了
    作為支撐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重大工程,北京新機場將於2019年10月試運行。最近,新機場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航站樓實現封頂封圍,南航、東航的新機場基地相繼開工建設,五縱兩橫交通網中的京開高速公路拓寬項目完工。
  • 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項目主體結構封頂,建成後長這樣→
    6月5日上午11時,隨著最後一平方米混凝土澆築完成,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封頂,這是自項目開工以來取得的重大階段性成果,為保證項目後續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最後一平方米混凝土澆築完成,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 深圳機場衛星廳主體結構雛形初現 高科技玻璃能根據陽光強度變色
    項目整體預計今年7月底實現鋼結構主體封頂,計劃於2021年6月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  6月17日,記者實地探訪機場衛星廳及在建的配套工程項目,站在瞭望塔臺,可以清晰看到衛星廳「X」形已經成型,東南、東北指廊已經進入屋面施工階段,其餘部分正在進行鋼結構吊裝施工。據了解,衛星廳項目包括衛星廳工程、配套工程、供油工程等三個部分。主體結構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主樓、指廊屋頂採用大跨度鋼桁架+鋼網架結構。
  • 13號線內湖停車場主體結構頂板順利封頂
    作為未來跨越南山、寶安、光明的市域快線13號線一直備受沿線居民的關注11月28日13號線內湖停車場主體結構頂板順利封頂至此內湖停車場工程進入快速化施工階段01內湖停車場主體結構頂板順利封頂▲內湖停車場航拍截至目前,內湖停車場圍護結構完成100%,工程樁完成100%,頂板完成100%,土方開挖完成82%。下一步,項目將穩步推進內湖停車場主體底板及蓋下土方開挖施工進度。
  • 北京新機場明年10月試運行 安置房達綠色建築二星標準
    飛行區、場內交通市政等工程也基本完工,航空公司基地、空管、供油、口岸等設施加快實施;外圍「五縱兩橫」交通主骨架及配套市政設施項目將加快推進,保障新機場2019年順利通航。為支持新機場生活保障基地建設,北京市已經明確,參照北京市人才公租房相關政策建設,並授權首都機場集團作為項目主體具體組織實施。首期用地15公頃選址方案已確定,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 新機場航站樓A指廊第一段主體正式封頂(圖)
    伴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到位,青島新機場航站樓A指廊第一段主體結構正式封頂。(傅學軍 攝)    原標題:新機場航站樓A指廊第一段主體封頂    計劃年底完成航站樓主體結構50%以上    本報訊 青島新機場航站樓A指廊第一段主體結構日前正式封頂,為航站樓網架結構施工的全面展開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航站區工程,除受高鐵地鐵影響區域外,樁基工程全面完成。
  • 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項目捷運系統正式封底!
    隨著天泵車臂的收回,天府機場T2航站樓項目捷運系統正式全面封底,標誌著捷運系統離全面完成又更近了一步。作為新機場的重要配套工程,其中,T2航站樓下有一長度434.712米的APM區段,此段施工的進度直接影響著T2航站樓能否按期完成。
  • 劇院、圖書館、博物館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主體結構施工
    昨天,記者從北投集團獲悉,劇院項目首根工程樁近日順利開鑽,這標誌著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工程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計劃春節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三大建築共享配套項目效果圖 北京通州發布供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好項目建設。」
  • 關注|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項目捷運系統正式封底
    隨著天泵車臂的收回,天府機場T2航站樓項目捷運系統正式全面封底,標誌著捷運系統離全面完成又更近了一步
  • 13號線完成首個聯絡通道施工!更多進展戳……
    13號線完成首個聯絡通道施工12月9日,隨著二襯最後一方混凝土成功澆築,羅寶區間(羅租站-寶石路站)1號聯絡通道施工完成,這意味著地鐵13號線全線首個聯絡通道施工順利完成。1號聯絡通道埋深13m,拱頂有7.5m厚的礫砂層,施工風險極大。為順利推進施工,項目部提前優化加固方案,在盾構通過前一個月順利完成地面預加固,並在聯絡通道正式施工前進行洞內二次加固,有效減小了盾構施工過程對土體的擾動範圍。
  • 成都新機場T1航站樓主體結構封頂,成全國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
    2019年5月30日,成都,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被稱為「太陽神鳥」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主體結構全面封頂。T1航站樓建築平面呈「Э」型,南北長1283米,東西寬520米,屋面最高點45米,屬一類機場航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