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以及出行都很難離開GPS的幫助,毫不誇張地說,在陌生的城市,離開GPS我們將寸步難行。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GPS的民用化進程中,美國的死對頭蘇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儘管是以不太光彩的方式。
圖註: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組網衛星
上過中學地理課的都知道,GPS系統是美國軍方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之間開發的一款軍用衛星定位系統,其主要職能是定位導航、應急通訊、精確制導、情報搜集、核爆監測等等,用戶是美國海陸空三軍。在1983年以前,GPS系統只服務於美國軍方,不對民間開放,然而1983年9月1日發生的震驚全球的大韓航空007航班被擊落事件徹底改變了GPS的使命。
圖註:被擊落前的大韓航空007航班(註冊號HL7442)
1983年8月30日晚間,執飛紐約至漢城航班的大韓航空HL7442號波音747客機從從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機上246名乘客以及23名機組人員。航班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機場中轉補充燃油之後再次起飛,直飛目的地漢城。航班在安克雷奇停留期間,機場空管用無線電告知機組安克雷奇機場的一個導航信標因為維護無法使用,這可能影響到飛機的導航系統,然而韓國機組並未把空管的提示放在心上。在從安克雷奇起飛後不久,機組人員就將客機切入了自動駕駛模式,大韓航空007航班就此踏上了死亡航路。
圖註:大韓航空007航班計劃飛行線路(虛線)與實際飛行線路(實線)
由於007航班飛行機組未能及時發現導航信標的缺失,沒有將飛控計算機切換到慣性導航系統,而是仍然讓客機在自動駕駛儀的控制下飛行,007航班在從安克雷奇起飛之後便逐漸偏離了預定航線,航線出現了明顯的北偏,偏航距離超過600公裡。要命的是,機組在客機明顯偏離預定航線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察覺,007航班大搖大擺地直奔蘇聯核武雲集的堪察加半島。
圖註:蘇聯防空軍蘇-15截擊機
1983年正處在美蘇冷戰的緊張期,蘇聯防空軍對任何出現在勘察加半島上空的飛機都不會輕易放過,所以當007號航班出現在蘇聯防空軍防空雷達上時,蘇聯防空軍立即起飛了4架米格-23前去攔截,不過由於當天堪察加半島的部分防空雷達因為大風損壞還未修復,這4架米格-23沒能在空中找到007航班,只能悻悻而歸。
圖註:攜帶R98MR(北約代號AA-3)中距空空飛彈的蘇聯空軍蘇-15截擊機
蘇聯防空軍指揮官盯著雷達上即將越過庫頁島飛進國際空域的空中目標暴跳如雷,同時又害怕該目標採集了堪察加半島核武器部署情況的敏感數據,便再次下令起飛3架蘇-15和1架米格-23截擊機在目標飛離蘇聯領空之前將其擊落。9月1日凌晨3點左右,蘇聯防空軍的一架蘇-15截擊機率先目視發現了正在庫頁島上空飛行的大韓航空007航班。蘇-15飛行員應該是看到了窗戶,判定了這是一架客機而進行了一輪機炮警告射擊希望能將其迫降,不過由於當時是在凌晨,且蘇-15攜帶的不是曳光彈,007航班機組並未看到蘇聯截擊機的警告射擊。而就在此時,007航班飛行機組進行了爬升機動,這個動作後來被證實是飛行員希望爬升高度減少燃油消耗的機動,但在草木皆兵的蘇聯人眼中,這就是目標做賊心虛的表現。發現目標要逃竄,地面塔臺立即指揮蘇-15戰鬥機飛行員擊落目標。於是一架蘇-15俯衝至這架波音747的下方,用火控雷達鎖定了它,然後連發兩枚R98空空飛彈。拖著火舌的兩枚R98飛彈直奔波音747而去,其中一枚命中了波音747的平尾,並擊毀了一臺發動機,失控的波音747客機在十幾分鐘之後墜入了日本海。
圖註:蘇聯防空軍的2架蘇-15攔截大韓航空007航班
這次擊落事件導致大韓航空007航班269人全部遇難,同時給國際社會造成了極大的震動。在事件發生之後,美國一方面宣布啟用軍用雷達協助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另一方面則宣布立即免費開放原本軍用的GPS定位系統,以避免因導航錯誤帶來的類似慘劇再次發生。1989年至1994年間,美國相繼發生了24顆導航衛星,組成了完善的衛星網絡,將GPS推向了全球免費時代,由此推動了數字經濟時代的一次重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