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與品質相遇 馬蘭拉麵在堅守什麼?

2020-12-23 速途網

  日前,一則關於「馬蘭拉麵」米龍牛肉麵的創意文案刷屏朋友圈,拉麵本是中國的一樣傳統麵食,這次卻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充滿著年輕化、趣味化的海報和活潑優美的文字渲染,在拉回人們對於馬蘭拉麵的記憶時,也喚醒了人們對中式快餐的認識。當消費者飲食的品質與移動網際網路碎片化的時代相遇,餐飲企業在如何堅持?

  網際網路+餐飲時代已來

  餐飲行業作為衣食住行中的重要環節,一直是社會關注熱點之一,在當下的網際網路發展的浪潮下,餐飲行業正發生著一輪新的變革,整個餐飲環境已經發生變化。根據速途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餐飲已經佔據整體餐飲業總額的3.7%,儘管看上去數據很小,但餐飲行業作為與國人相關的巨大產業,面對市場的改變,已經在悄悄的發生著轉變。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的融合,也讓身處大時代的餐飲企業在進行自身的華麗轉型和跨界融合。創新餐飲項目也不斷湧現,新時代下的新模式、新機會不斷被發現、被挖掘。談到這裡,不得不提到,去年9月份,在馬蘭拉麵的化工大學店的一場溫情又創新發布會,店門口條幅上寫著:「熱烈慶祝馬蘭拉麵與滴滴打車強強聯手全面合作——馬蘭拉麵愛心接力,為滴滴司機『搭建』溫情驛站。「而發布會現場的滴滴司機們,只需9塊9就可以嘗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馬蘭拉麵。自此,馬蘭拉麵和出行行業巨頭滴滴打車開始了一次歷史性的跨界合作。

  找準節奏,順勢而為

  快餐行業裡,從食品的口感、樣式、氣氛、到食品安全,每天都有著無數新聞發生,任何一家想立足、想長存的企業都必須與時俱進。

  作為傳統的中餐品牌,馬蘭拉麵在面對移動網際網路大潮的衝擊,順勢而為進行了轉型,開始用網際網路的思維嘗試中式餐飲,定位品牌、挖掘個性化的產品潛力。以三月火爆的米龍牛肉麵為例,不僅選材上精雕細琢,選取了牛肉中精華部分的米龍,位於牛後腿股內側,即臀肉,脂肪含量低,更是把它定義成是食材界裡的「品質咖」讓消費者在趣味中認知品牌。

  網際網路滋生了新生代消費群體,面對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的90、00後,馬蘭拉麵不慌不亂,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節奏,聯合支付寶,在有著龐大青年消費者的大學校園,打出了「有young學young
」的時尚標語,推出高校學生9折優享季。按照自己節奏走,順勢為消費者改變的馬蘭拉麵,少了網際網路的快馬加鞭,多的是更加接地氣、有趣。

  匠心精神,以慢打快

  近一兩年,很多飯店不斷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打「價格戰」,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短時間內固然能吸引人氣,但飯店一旦在酒水上讓利,一定會在菜品的品質和分量上大打折扣,因此一定走不遠。

  面對日益駁雜的快餐市場,消費者對於食品口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側面要求餐飲企業必須「內外」兼修,不盲從。在「內外兼修」這件事上,馬蘭拉麵也是煞費苦心,不斷的對傳統的手工拉麵進行快餐化研究,以健康高品質為導向,推出麵食、米飯套餐、砂鍋等品類;並引進專業人才不斷促進拉麵快餐的標準化、規範化,讓每一碗拉麵都達到最高標準,剩下的,就是產品研發。用極致的食材不斷嘗試,為追求味蕾的舞動不斷探索。

  米龍牛肉麵的誕生,是馬蘭拉麵堅守品質的成果。據悉,除了高品質的米龍牛肉麵,馬蘭拉麵在5月份即將推出另一款高品質素食麵食,是一款「紅黑」碰撞的美食。這就是馬蘭拉麵的節奏。

  回顧市場的發展,我們感慨「不要太快,真是五年一個時代」。從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PC端到移動端,多少概念火了又遠去……二十年,馬蘭拉麵以慢打快,用一顆匠心做服務,堅守高品質、健康理念,輔以年輕化、網際網路化的創新理念,想必這也是一家企業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吧。


相關焦點

  • 中式快餐轉型在即 馬蘭拉麵信息化破局
    (原標題:中式快餐轉型在即 馬蘭拉麵信息化破局)
  • 馬蘭拉麵 國企三產長成明星
    但是,知道馬蘭拉麵與藍星集團之間的關係的人,恐怕就很少了。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藍星集團老總的任建新就開始關注中式快餐行業。最初,任建新投資快餐業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加快企業經營多元化,另一方面則是妥善安置企業富餘人員的就業。於是,他選擇了家鄉甘肅的名小吃拉麵,開始進行拉麵快餐化的研究。
  • 中式快餐的標準化營銷模式
    這套物流體系的高效性與標準化,為麗華快餐的供餐服務提供了保證。麗華快餐將原來分散製作的生產環節,收緊到各區域集中的工廠中生產,在目前無法集中生產的區域,則儘量供應半成品。  馬蘭拉麵:技術標準化。品種開發緩慢、標準化程度太低、科技含量不高,是中式快餐發展緩慢的一個主要原因。馬蘭拉麵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已在技術標準化、配方科學化、生產工業化、服務規範化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 中式快餐品牌排行榜 中式快餐10大品牌
    隨著西式快餐在中國的火爆,中式快餐也開始在餐飲界產生、發展,慢慢的佔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市場上那些比較著名的中式快餐品牌。9.大家樂於1968年在香港創始,同時也是目前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式連鎖餐飲。經營的業務也不止是中式快餐,還有r特色餐廳海外餐飲等其他項目。
  • 味千拉麵領軍中國快餐品牌PK西式快餐
    而在增長的份額當中,快餐成為了主力軍。快餐的核心是什麼?一位資深業內人士道出了原委:快餐不是講排場的饕餮盛宴,不是講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是敷衍了事的點心零食,快餐是對消費者在無暇安心用餐時的補充,快餐的追求就是安全、美味和標準。 目前,以肯德基、麥當勞為代表的西式快餐佔據了我國快餐市場的主流。雖然其安全的品質、運營的模式令業內折服,但是,缺少溫度的西餐口味總給消費者留縣一絲遺憾。
  • 清香拉麵 連鎖中式快餐的著名品牌
    拉麵是深受大眾喜愛的一種傳統美食,坊間傳說,拉麵起源於唐代。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是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經後人傳承改進,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拉麵的標準。
  • 中式快餐魔咒並非標準化 而是不用心
    >   中式快餐真正的難點在哪  □ 胡立彪  一提西式快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漢堡,一提中式快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包子。業內人士分析來分析去,得出的結論是,不光包子,所有中式快餐要做到像肯、麥兩家那樣的標準化,有一定的難度。標準化是中式快餐的魔咒,現在幾成業界共識。然而,真是這麼回事嗎?  我們先看看所謂的難點。第一個就是我們看中但標準化忌諱的東西:廚師。把廚師說成「東西」不好聽,可真要是把廚師都換成機器這樣的東西,問題恰恰就解決了。
  • 中式快餐品牌老娘舅,標準化服務造就高端品質
    原標題:中式快餐品牌老娘舅,標準化服務造就高端品質明廚亮灶、推進中餐標準化是近些年來我國餐飲企業的熱點話題,在中式快餐這一領域中,最值得我們一提的就是老娘舅快餐,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中式快餐的發展前景,也讓我們堅信它定會起到重要的革命性意義。
  • 中國三大中式快餐分別是什麼,你吃過幾種?
    中國三大中式快餐分別是什麼,你吃過幾種?中國被稱之為美食大國,從古到今飲食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中國,美食的種類可以說舉不勝舉,每個地方都是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美食,很多地方的美食更是倍受人們的關注和喜愛,火遍了全國。
  • 當下中式快餐能否誕生「麥當勞」
    但在美國的市場誕生了市值全球第一的快餐品牌麥當勞,達1634億美元,其年利潤達59億美元。而中國,中式快餐品牌(不含休閒咖啡快餐瑞幸、西式快餐百勝中國、正餐品牌海底撈)暫沒有超過市值20億美元。在目前國內消費發展速度高於美國的當下, 國內是否有機會誕生對標的大公司?或者換一個視角:中式快餐誕生大公司的要素是什麼?
  • 顧均輝定位諮詢:中式快餐崛起需靠品牌制勝
    原標題:顧均輝定位諮詢:中式快餐崛起需靠品牌制勝日前,在2018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當前餐飲行業環境變化速度前所未有,做出清晰判斷很難,「這就需要企業有前瞻性的眼光,看到未來的變化,才能有助於企業做出正確的判斷。」新時代下,新消費、新零售、新技術風頭正勁,中國餐飲業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中式快餐發展的未來又在哪裡?
  • 中式快餐蘭州拉麵火了,日本人第一次吃竟這樣評價,你們怎麼看?
    提起蘭州拉麵就想到和回民朋友出去聚餐必去,因為不在回民區他們能吃的也只有蘭州拉麵了蘭州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清真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贏得了廣大食客的好評。
  • 繼黃燜雞之後,又一中式快餐品牌「新寵」碉堡了?
    從國際餐飲的巨頭發展來看,凡是成規模化和全球化的,基本都是偏剛需、偏快餐系,比如麥當勞、肯德基等。20年前「炙手可熱」的洋快餐,在消費者「審美疲勞」和餐飲競爭者的雙重壓力下,營業額已連續受挫,然而,一些國內特色的中式快餐正在崛起。
  • 本土中式快餐咋下菜
    河南商報記者 齊亞瓊  四五年前,在鄭州提起中式快餐,不少人會聯想到街頭的盒飯。  如今再提中式快餐,你腦海裡會不會蹦出來幾個品牌?  真功夫、速來咪、快可多、東東包、新食利、包天下……沒錯,這些都是中式快餐店,除了真功夫,大多是「河南造」中式快餐品牌。
  • 美國快餐有麥當勞,日本快餐有拉麵,代表中國快餐的是誰?
    美國快餐有麥當勞,日本快餐有拉麵,代表中國快餐的是誰?在美國,快餐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麥當勞,它是美國快餐品牌的NO.1,麥當勞成立於1955年,由麥當勞兄弟和Ray Kroc創立,在世界上大約有3萬多家分店,主要售賣的就是漢堡、炸雞、可樂、薯條等等,深受美國人民的愛戴,同樣麥當勞在中國市場也非常受歡迎,它和肯德基一起霸佔了中國餐飲品牌的前兩名。日本快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拉麵了,這是日本人的最愛。
  • 中式快餐進駐 浦東機場餐飲颳起「平價風」
    西式的漢堡包、可樂,中式的蒸飯、面、鮮豆漿……現在,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吃飯已有很多大眾化餐飲可供選擇。記者昨(3)日了解到,繼今年三四月份味千拉麵、天下餃子、漢堡王等中外快餐落戶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航站樓後,近日中式快餐東方既白、真功夫等也紛紛「進駐」浦東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餐飲的「平價風」越刮越強勁。
  • 馬華講述"拉麵故事":信仰是恪守品質最有力的保證
    一般認為,1915年,馬保子創製了牛肉拉麵,大約到抗戰時期在他兒子馬傑三手裡已經成型,漸漸流傳開來,成為西北一道名吃。到今天牛肉拉麵已經走過了百年,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吃。但隨著「正宗牛肉拉麵」遍布全國,真正「正宗」的味道卻越來越難以堅守。西部馬華的出現,給人們帶回了那熟悉的「西部味道」。
  • 中式快餐,如何破除「連而不鎖」的魔咒? | 睡前聊一會兒
    尤其是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和黃燜雞米飯這「三大巨頭」,它們以龐大的門店數量和低廉的價格,成為很多人就餐與外賣的優先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身邊的中式快餐。雖然好評如潮,但中式快餐的發展實際上正在面臨不小的困境。即便是風靡全國的中式快餐品類,連鎖化、標準化、集團化經營程度也並不高。隱藏在街頭巷尾、懸掛在熱門榜單中的中式快餐分屬「各門各派」,你有你的套路,我做我的配方。
  • 制約中式快餐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一:全國擴張仍受「瓶頸」制約 從廣義來看,中式快餐包含米飯快餐簡餐、米粉米線、關東煮/麻辣燙、麵館、地方特色小吃、炸雞、包子鋪、餃子餛飩等品類,而目前受歡迎程度較高的幾個品牌多以米飯快餐為主,隨著人們健康餐飲意識不斷提升,「現做現炒」受到越來越多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