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轉型在即 馬蘭拉麵信息化破局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中式快餐轉型在即 馬蘭拉麵信息化破局)

  

移動網際網路在給人們帶來便捷性的同時,也加劇了個性化的需求。民以食為天,中國萬億的餐飲市場也終將迎來轉型時刻。從線上到線下的O2O模式,再到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再到經營模式、營銷模式的變革,新的行業競爭已經展開。

潮水來臨中式餐飲面臨的窘境

自本世紀初開始,信息化就已經逐漸進入並影響餐飲業發展。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浪潮徹底席捲中國,中國的餐飲企業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而對於中式傳統餐飲行業來說,技術上和理念的落後讓中式餐飲在國際市場上並無競爭力。就像提到快餐行業,人們第一反應還是肯德基或是麥當勞。國內的消費者越來越依賴於品牌消費,而大型連鎖餐飲品牌的升級往往伴隨著更大壓力。

企業信息化升級是件好事,卻並非一日之功,大部分餐飲企業仍舊瞻前顧後,不敢改革。數據顯示,國內約有餐飲企業500萬家,餐飲軟體系統商超過1000家,而最大的一家餐飲軟體系統商在行業所佔的比例也還不足2%。由此可見,中國本土餐飲信息化仍處於初級階段。

馬蘭拉麵 連鎖中餐的率先突破

作為一家屹立二十年的連鎖餐飲領軍企業,馬蘭拉麵一直以親民的形象被人所熟知。作為中式快餐的老兵,馬蘭在信息化大潮來臨時卻反而呈現年輕化,率先應用新技術、新理念進行了升級。

一方面是供應鏈的升級。馬蘭通過多年的投入和積累,整合了門店、倉儲、供應商等多方的資源,利用信息化手段重塑了供應鏈管理系統。在原材料採購流程上,馬蘭的門店通過門店端系統將訂貨單發送給供應商和總部,總部對原材料通過集中採購、入庫、配送等環節,將訂單需求的貨物配送到各個門店,將原材料製成終端產品銷售給顧客。然後利用大數據算法,對用戶反饋的數據進行分析,包括產品銷售量、成本消耗和原料的需求量等數據,不斷調整原材料的種類和數量,並通過拓寬供應商渠道,委託第三方生產半成品的方式,保證食品安全,提高各環節效率,保證的原材料的穩定輸出,且為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提供了基礎。僅2015年一年,馬蘭通過供應鏈系統就提升了約125萬元的效益。

BOH系統(back of house 營運後臺支持系統)則為馬蘭的產品創新打開窗口。馬蘭通過BOH系統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有效的過濾出顧客對產品的喜好、就餐行為的喜好數據,比如在系統中根據不同用戶的年齡、性別、地域分布等屬性,洞察到不同人群的消費飲食習慣,對馬蘭的產品結構、服務模式進行優化,同時根據用戶反饋進行再次優化。持續的優化結果,也將使原材料、採購流程同步優化,不僅有效地節約了成本,還提高了馬蘭的產品研發能力,適時推出顧客喜愛的新產品,比如三月火爆的米龍牛肉麵,正是選用了年輕用戶喜愛的上等食材,一時間成為馬蘭爆款。此外,門店的營銷管理、會員卡管理、營業數據的分析等也將通過B0H系統進行有效統籌。

此外,馬蘭還正在逐步完善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將銷售管理、市場營銷管理、客戶服務系統等方面同每個顧客建立聯繫,對顧客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了解顧客的具體化需求,讓馬蘭對顧客的判定更為精準,進一步改善馬蘭的產品策略和營銷策略。

持續創新 馬蘭品牌的逆生長之路

馬蘭保持年輕的秘密,不只在於信息化升級的技術突破,更在於馬蘭的品牌理念已經完成了一次蛻變。

作為老牌名店,馬蘭沒想過吃老本,而是意志堅定的將網際網路思維引入餐飲。在營銷模式上、產品定位上重新進行了個性化梳理。運用網際網路工具,與各大餐飲O2O平臺加緊協作;在線下店面,實現全面的微信點餐、一站式支付,提升用戶體驗;面對年輕群體,馬蘭與滴滴打車、支付寶等國內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合作,跨界營銷。四十歲的人知道馬蘭,二十歲的人也知道馬蘭。

作為一家品質為本的餐飲企業,馬蘭前瞻性的信息化創新令人稱讚。馬蘭拉麵早在2009年就上線了POS系統,成為國內首家運用POS系統的中式快餐品牌。2015年,馬蘭開通了微信點餐,是國內首家實現微信點餐、在線支付、會員營銷等功能的大型中式快餐連鎖品牌。

移動互聯的普及加速了中國餐飲行業的信息化進程。為了滿足用戶多元的飲食、服務、周邊需求,中國本土的餐飲企業只有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用創新提高效率,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繼續前行。自馬蘭後,中式快餐行業整體的信息化正在加速,對於餐飲企業來說也將是機遇和挑戰並存。誰能夠在信息化的大潮中重新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誰就能在當前百花齊放的餐飲市場中脫穎而出。傳統的中式餐飲行業有著多年歷史,但潮水來臨,需要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氣。只有從根本上相信技術創新,中式餐飲才能夠在萬億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原標題:中式快餐轉型在即 馬蘭拉麵信息化破局)

本文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式快餐與品質相遇 馬蘭拉麵在堅守什麼?
    日前,一則關於「馬蘭拉麵」米龍牛肉麵的創意文案刷屏朋友圈,拉麵本是中國的一樣傳統麵食,這次卻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充滿著年輕化、趣味化的海報和活潑優美的文字渲染,在拉回人們對於馬蘭拉麵的記憶時,也喚醒了人們對中式快餐的認識。當消費者飲食的品質與移動網際網路碎片化的時代相遇,餐飲企業在如何堅持?
  • 馬蘭拉麵 國企三產長成明星
    但是,知道馬蘭拉麵與藍星集團之間的關係的人,恐怕就很少了。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藍星集團老總的任建新就開始關注中式快餐行業。最初,任建新投資快餐業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加快企業經營多元化,另一方面則是妥善安置企業富餘人員的就業。於是,他選擇了家鄉甘肅的名小吃拉麵,開始進行拉麵快餐化的研究。
  • 中式快餐的標準化營銷模式
    也正是由於中式快餐缺乏標準化管理,所以直接影響了中式快餐企業的規範化、規模化和工業化,這也是中式快餐不容易實現大規模生產與複製的根本原因。  中式快餐的標準化模式  如何提高餐飲產品的質量及標準化程度,已成為眾多快餐企業克服制約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走向國際化的關鍵。
  • 中式快餐品牌排行榜 中式快餐10大品牌
    隨著西式快餐在中國的火爆,中式快餐也開始在餐飲界產生、發展,慢慢的佔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市場上那些比較著名的中式快餐品牌。9.大家樂於1968年在香港創始,同時也是目前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式連鎖餐飲。經營的業務也不止是中式快餐,還有r特色餐廳海外餐飲等其他項目。
  • 清香拉麵 連鎖中式快餐的著名品牌
    拉麵是深受大眾喜愛的一種傳統美食,坊間傳說,拉麵起源於唐代。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是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經後人傳承改進,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拉麵的標準。
  • 中式快餐破局標準化天花板
    儘管中國餐飲文化由來已久,但與西式快餐相比,能夠與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齊名的企業卻寥寥無幾。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生產標準化低、工業化程度不高制約了中式快餐行業發展。快樂蜂(中國)&永和大王總裁張淑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標準化是推動快餐快速發展的基礎,對於快餐連鎖行業來說發展講究規模化,如果擴張太慢,就沒辦法形成規模效應。
  • 顧均輝定位諮詢:中式快餐崛起需靠品牌制勝
    原標題:顧均輝定位諮詢:中式快餐崛起需靠品牌制勝日前,在2018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當前餐飲行業環境變化速度前所未有,做出清晰判斷很難,「這就需要企業有前瞻性的眼光,看到未來的變化,才能有助於企業做出正確的判斷。」新時代下,新消費、新零售、新技術風頭正勁,中國餐飲業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中式快餐發展的未來又在哪裡?
  • 中式快餐魔咒並非標準化 而是不用心
    >   中式快餐真正的難點在哪  □ 胡立彪  一提西式快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漢堡,一提中式快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包子。業內人士分析來分析去,得出的結論是,不光包子,所有中式快餐要做到像肯、麥兩家那樣的標準化,有一定的難度。標準化是中式快餐的魔咒,現在幾成業界共識。然而,真是這麼回事嗎?  我們先看看所謂的難點。第一個就是我們看中但標準化忌諱的東西:廚師。把廚師說成「東西」不好聽,可真要是把廚師都換成機器這樣的東西,問題恰恰就解決了。
  • 這才是中式快餐!72街CHEF供應鏈升級中式快餐新標準
    來源:FX168財經網6月20日,中式連鎖快餐領先品牌72街迎來10周年慶典,過去的十年裡,72街根據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用戶需求進行了多次品牌升級迭代,通過一系列行業首創的創新措施破局行業發展瓶頸,品牌升級為72街CHEF,重新定義中式快餐標準
  • 味千拉麵領軍中國快餐品牌PK西式快餐
    而在增長的份額當中,快餐成為了主力軍。快餐的核心是什麼?一位資深業內人士道出了原委:快餐不是講排場的饕餮盛宴,不是講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是敷衍了事的點心零食,快餐是對消費者在無暇安心用餐時的補充,快餐的追求就是安全、美味和標準。 目前,以肯德基、麥當勞為代表的西式快餐佔據了我國快餐市場的主流。雖然其安全的品質、運營的模式令業內折服,但是,缺少溫度的西餐口味總給消費者留縣一絲遺憾。
  • 中式快餐,如何破除「連而不鎖」的魔咒? | 睡前聊一會兒
    尤其是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和黃燜雞米飯這「三大巨頭」,它們以龐大的門店數量和低廉的價格,成為很多人就餐與外賣的優先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身邊的中式快餐。雖然好評如潮,但中式快餐的發展實際上正在面臨不小的困境。即便是風靡全國的中式快餐品類,連鎖化、標準化、集團化經營程度也並不高。隱藏在街頭巷尾、懸掛在熱門榜單中的中式快餐分屬「各門各派」,你有你的套路,我做我的配方。
  • 贏不了「漢堡可樂」的中式快餐,如何能吃下4萬億消費「盛宴」?
    「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這是人們口中中國餐飲界或者說快餐界的三大巨頭,從他們身上我們或許就能窺見一二。以沙縣小吃為例,其官網介紹中寫道:「全球有超過6.3萬家沙縣小吃門店。」這個數量超過全球麥當勞門店將近一倍左右。
  • 面對過萬億市場,中式米飯快餐的出路在哪裡?
    中式米飯快餐作為中式快餐的最大品類,卻始終沒能出現對標麥肯等洋快餐的本土品牌。如今傳統中式米飯快餐在熱鬧的餐飲界裡日益沉寂,而新中式米飯快餐還在萌芽,這些新中式米飯快餐能否走出前輩們的困境?破局之路到底在何方?
  • 中式快餐的江湖,打通門店、食材、財務的統一管理才能獨領風騷
    近日,一份關於「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榜單,讓大家聚焦到了中式快餐這一細分領域。從海底撈開麵館,西貝推「弓長張」、如今越來越多的快餐品牌開始刮分中式快餐市場。餐飲界的營銷王者海底撈、專攻西北特色的西貝,以及打著江浙滬情懷牌的外婆家等頭部品牌殺入快餐領域,讓整個行業津津樂道了好一陣,而中式快餐領頭羊們的動態,也十足吸睛。
  • 中式快餐蘭州拉麵火了,日本人第一次吃竟這樣評價,你們怎麼看?
    提起蘭州拉麵就想到和回民朋友出去聚餐必去,因為不在回民區他們能吃的也只有蘭州拉麵了蘭州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清真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贏得了廣大食客的好評。
  • 美國快餐有麥當勞,日本快餐有拉麵,代表中國快餐的是誰?
    美國快餐有麥當勞,日本快餐有拉麵,代表中國快餐的是誰?在美國,快餐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麥當勞,它是美國快餐品牌的NO.1,麥當勞成立於1955年,由麥當勞兄弟和Ray Kroc創立,在世界上大約有3萬多家分店,主要售賣的就是漢堡、炸雞、可樂、薯條等等,深受美國人民的愛戴,同樣麥當勞在中國市場也非常受歡迎,它和肯德基一起霸佔了中國餐飲品牌的前兩名。日本快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拉麵了,這是日本人的最愛。
  • 本土中式快餐咋下菜
    河南商報記者 齊亞瓊  四五年前,在鄭州提起中式快餐,不少人會聯想到街頭的盒飯。  如今再提中式快餐,你腦海裡會不會蹦出來幾個品牌?  真功夫、速來咪、快可多、東東包、新食利、包天下……沒錯,這些都是中式快餐店,除了真功夫,大多是「河南造」中式快餐品牌。
  • 中式快餐進駐 浦東機場餐飲颳起「平價風」
    西式的漢堡包、可樂,中式的蒸飯、面、鮮豆漿……現在,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吃飯已有很多大眾化餐飲可供選擇。記者昨(3)日了解到,繼今年三四月份味千拉麵、天下餃子、漢堡王等中外快餐落戶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航站樓後,近日中式快餐東方既白、真功夫等也紛紛「進駐」浦東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餐飲的「平價風」越刮越強勁。
  • 中式快餐領頭羊,如何練就IT真功夫?
    然而,有一家餐飲企業的IT部門卻毫無匆促之態,筆者探查之後發現,原來這家快餐連鎖企業早已實現數位化轉型,在剛剛過去的三十周年「店慶日」大考中,各IT系統也保持穩定,取得了餐飲業復甦的開門紅。真功夫門店它就是中式快餐領導者,也是中國快餐行業前五強中唯一的本土品牌——真功夫。更讓筆者驚訝的是,遠超行業數位化水平的真功夫,在餐飲之外還是一家不折不扣的I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