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齊亞瓊
四五年前,在鄭州提起中式快餐,不少人會聯想到街頭的盒飯。
如今再提中式快餐,你腦海裡會不會蹦出來幾個品牌?
真功夫、速來咪、快可多、東東包、新食利、包天下……沒錯,這些都是中式快餐店,除了真功夫,大多是「河南造」中式快餐品牌。
短短四五年間,河南中式快餐市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革?如今國內快餐大牌進駐,本土快餐能否守住陣地?
「真功夫」來了
憑著一身「蒸」功夫走南闖北,打造中式標準化快餐的國內快餐「一哥」來到了鄭州。
半年前就在河南布下第一枚棋子的真功夫,又要在河南開店了。8月10日,真功夫河南第二家店仍將在鄭州火車站開業。
據真功夫鄭州火車站餐廳經理堵倩倩介紹,真功夫已在全國設了400多家店面,位於鄭州火車站西出站口的河南第一店,是該品牌的第385家店。
「河南市場很大,今年開兩家,明年開3家,開店速度會不斷加快。」真功夫鄭州一內部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8月4日,鄭州真功夫一名男員工給每一位上樓就餐的消費者發放優惠券,優惠券上寫著每份套餐可以省多少錢。
這是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品牌慣用的營銷手段。除了營銷手段,「一哥」身上還有不少洋快餐的影子,如收銀、操作間等。
「怎麼感覺真功夫來過鄭州。」在鄭州一家策劃公司上班的馬先生說,2009年之前,在鄭州百貨大樓附近,就有一家「真功夫」。
不過,經記者考證,馬先生所說的「真功夫」應該是速凍巨頭三全開的「有知有味」快餐店。
在鄭州百貨大樓一品類主管黃靜的印象裡,「有知有味」與「真功夫」有諸多相似之處。「米飯套餐的器皿幾乎一樣,店面裝修風格較為相似,臺灣滷肉飯、排骨飯等產品名稱相似……」遺憾的是,在「真功夫」抵達之前2年, 「有知有味」已宣布倒閉,三全隨之關閉全國快餐門店。
河南本土快餐品牌競相綻放
短短幾年時間,河南中式快餐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三四年前,河南商報記者曾就中式快餐這一概念進行過問卷調查,談及「什麼是中式快餐」,八成受訪者答曰:盒飯。因為除了大飯店、酒樓,剩下就是熱乾麵店、盒飯等形態。
如今,不少人已經能說出幾個本土快餐店的名字。家住鄭州市文化路的徐女士告訴記者,盒飯太大眾化了,天天都是一個味,家門口新開一家快餐店,每天中午和晚上,供給米飯、粥、炒菜、麵條等,花一二十元就能吃到味道不錯的快餐。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鄭州市航海路、經三路、金水路、農業路等地方發現,不少商業街區被速來咪、快可多、東東包、包天下、新食利等十餘個本土中式快餐品牌包圍。
如阿利茄汁面的姊妹品牌「速來咪」已開有多家,完全借鑑國內另一快餐品牌吉野家風範的新食利也在鄭州開了4家店,學習蘇杭快餐自選的「快可多」在鄭州開了3家店……一大批本土快餐店如雨後春筍般亮相。
「8月1日第三家店剛在紫荊山路開業,第四家店準備開到鄭東新區,位置選得差不多了。」鄭州市快可多餐飲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王昌傑透露,自選餐廳的菜譜極為靈活,五天換一次菜單,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看市場
外來本土PK 誰是最後贏家
在真功夫到來之前,以紅高粱CEO喬贏為代表的中式快餐三代開拓者,走了一條極為崎嶇的路。
省內著名中式快餐研究者孔祥道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從1995年開始的中式快餐已經到了第四代,第一代紅高粱走出省門,以失敗告終。第二代是三全、思念等一線速凍企業,雖然走出了省門,依然全軍覆沒。
到了第三代,餐飲企業開始接盤,阿利茄汁面、百宴拉麵、阿仲一面,不再盲目進軍全國,踏踏實實從本土做起,出現了成功的元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利茄汁面,短短幾年時間,其在全國的連鎖店數量達到140多家。
真功夫鄭州火車站第二家店,周圍布滿了超過兩家店的洋快餐品牌——麥當勞、肯德基,而鄰居就是本土連鎖規模最大的餐飲企業阿利茄汁面。外來大牌與本土大牌的PK賽隨時展開。
不過,在孔祥道看來,河南當前的快餐市場才剛剛起步,市場遠未飽和,相當於幾年前的北京快餐市場。
「阿利茄汁面人氣很高,在我們看來是個有分量的對手。」真功夫一內部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大牌的到來能否成為本土中式快餐雄起的助推器?省內連鎖管理專家陳奇文認為,知名品牌的到來,或將促使本土企業勤練內功,在競爭中不斷發展。不過,也有快餐經營者提出異議。「河南中式快餐並不落伍,外來品牌到河南,不一定就受歡迎,未來十年,一定是產品領先,只有打動消費者味蕾的食物才是最成功的。」河南一快餐連鎖店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