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領頭羊,如何練就IT真功夫?

2021-01-09 百家號

中企通信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客戶從疫情開始一起走到後疫情時期。攜手逆中求勝,取得共贏。盡顯中企通信在行業資源豐富,「內」修專業「外」求創新的真功夫。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餐飲行業成為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進入後疫情時期,越來越多的餐飲行業經營者通過控制成本、側重外賣、增加線上營銷等方式走上復甦之路。企業數位化水平帶來的抗風險能力和危機應對表現,也成為餐飲企業復盤與關注的熱點。

經此一疫,頗多連鎖餐飲企業這才將數位化提上日程,匆匆忙忙選型、採購、上馬各種IT系統,以期適應後疫情時代需求。然而,有一家餐飲企業的IT部門卻毫無匆促之態,筆者探查之後發現,原來這家快餐連鎖企業早已實現數位化轉型,在剛剛過去的三十周年「店慶日」大考中,各IT系統也保持穩定,取得了餐飲業復甦的開門紅。

真功夫門店

它就是中式快餐領導者,也是中國快餐行業前五強中唯一的本土品牌——真功夫。更讓筆者驚訝的是,遠超行業數位化水平的真功夫,在餐飲之外還是一家不折不扣的IT公司。

三十而立 自主研發賦能領導力

要細說真功夫的數位化發展,還要先從真功夫的發展歷史說起。

1990年,真功夫的前身——168甜品屋在廣東東莞開業,後升級主營蒸品的中式快餐廳。2004年,公司正式更新品牌及形象為真功夫,進入快速發展期。2012年,真功夫榮獲中國烹飪協會評選的「中國快餐最具影響力品牌」稱號,居中式快餐品牌之首。2014年,真功夫在全國門店數量達600家。

說起信息化或數位化,很多企業想到的就是買系統,ERP、CRM、BI、POS系統等都是行業耳熟能詳的必備件。真功夫所屬的廣州功夫投資控股集團 IT總監曾啟焯接受筆者採訪中介紹說,在快速擴張階段,真功夫從未忽視信息化建設。像其他優秀連鎖餐飲企業一樣,真功夫在這一階段採取了與行業系統供應商合作的模式,藉助供應商的行業經驗和實踐,迅速實現了公司基本的信息化建設。

真功夫IT總監曾啟焯

在筆者以往採訪過的信息化案例中,企業部署某IT系統往往建設周期長,無法快速上線,部署後常發現不匹配之處,又難以進行完全的個性化調整,最終企業只能選擇削足適履,去配合系統。

曾啟焯表示,作為中式快餐領導者,真功夫不願意這樣「將就」。當企業擴張需要更適合的系統支持,當就餐顧客對系統使用體驗提出更高要求,而行業現有IT系統無法滿足,怎麼辦?真功夫迎難而上,選擇了自主研發之路,這正是行業領導者的格局與遠見。

2017年,真功夫所在的功夫集團開始擴大IT部門,培養自主研發運維能力,每年研發投入過千萬。經過3年的發展,現在真功夫的IT部門已達80人,自主研發了企業多個核心系統與平臺,幫助真功夫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潮下,由傳統的連鎖餐飲企業,裂變為具有網際網路特性的產業平臺。

「2019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暨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上,真功夫繼續牢牢佔據首位,這個榮譽背後既少不了真功夫出品的一份份美味,也離不開IT部門的鼎力支持。

IT不摻水 真功夫源於真實力

連年位居中式快餐品牌之首,足以說明真功夫在餐飲界的實力。那麼,堪比專業IT公司的研發實力如何體現?自然也要靠產品說話。曾啟焯向我們介紹了IT部門擴大以來,由真功夫自主研發的幾個典型產品:

1)「功夫會」微信小程序

為了增強用戶粘性,提升門店的運營效率,實現用戶的數位化管理和運營,真功夫決定進行微信小程序的研發。2018年初,取名為「功夫會」的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顧客使用小程序成為真功夫會員,既可以門店下單也可點外賣,就餐評價後帳號內會獲得會員積分。

「功夫會」上線後,真功夫發現顧客黏性顯著增強,復購次數、客單價、ARPU值明顯提升,也為營銷推廣提供了良好平臺。有賴於團隊對小程序持續迭代開發和持續運營,到2019年末,「功夫會」的會員數量已經達到1000萬。

2)團餐小程序「功夫訂餐」

真功夫除個人業務外,也為學校、企業及政府機構提供集體配餐/團餐定製業務,餐食由中央廚房標準化生產,工廠集中配送,安全性更高。為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需求,更好地服務團餐客戶,還開發了「功夫訂餐」團餐小程序,訂餐的企業員工或學校學生們可以在小程序上直接下單,不再需要人工統計,更加方便快捷。

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在復工後選擇團餐以解決員工就餐問題,相比較急吼吼殺入團餐領域的其他品牌,未雨綢繆的真功夫憑藉「功夫訂餐」小程序收穫了更多客戶青睞。

3)智能配送系統

真功夫董事長潘宇海在2019年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外賣平臺銷量約佔真功夫總銷量的20%。眾所周知,外賣配送速度對顧客體驗和復購率的影響程度不弱於口味,在這一點上,真功夫建立了自己的外賣團隊和智能配送系統,以保障外賣速度與質量。美團、餓了麼、微信小程序等各渠道接收到的外賣訂單,均匯入智能配送系統,分配給騎手送餐。

該系統實現了高效地分配訂單給騎士,綜合考慮顧客滿意度、成本和效率,生成最優配送路線。自從智能配送系統使用以來,真功夫平均每單外賣的派送時間明顯減少,用戶滿意度大大增加,美團、餓了麼等第三方平臺綜合評分也一路走高。

在今天,人人都知道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營銷能帶來增長,然而對海量用戶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能做到的企業並不多,餐飲企業更是少之又少,真功夫正是其中之一。

有賴於線上線下全業務場景的打通,真功夫IT部門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了自己的數據運營體系。基於1000萬會員數據,真功夫逐漸對會員的用戶畫像進行分析,根據客戶習慣和需求提供更合適的服務場景,例如對經常家庭用餐的客戶給予到店的多人套餐優惠,對習慣點外賣的個人顧客則推薦外賣單人優惠信息等。

隨著大數據研究的深入,真功夫IT部門還發現了更多的業績增量場景和門店經營效率提升機會。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疫情期間,線上成為餐飲行業最重要的業務渠道,各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和IT系統穩定性因此遭遇嚴峻挑戰。相比之下,真功夫各系統運行穩定,「人員健康信息上報」「無接觸配送」等新需求和小功能均能快速進行開發迭代,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IT部門對此功不可沒。

無網不至 萬無一失

除IT系統的使用外,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有三個重要考慮要素:計算、存儲和網絡。據曾啟焯介紹,真功夫分別在廣州和佛山建立了數據中心機房,又於2015年將下單系統成功上雲。此外,「沒有網絡的互聯互通,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他專門詳細向筆者介紹了真功夫採用的網絡解決方案。

2013年,真功夫全年開店101家,門店遍布全國,信息化系統也不斷上馬,原本通過公共網絡進行系統訪問的模式已經不能跟上公司發展和業務需求,網絡故障、丟包等問題頻發。真功夫亟待一個專業的網絡服務提供商,保障數據傳輸暢通和穩定。經過一番選型評估,最終,中企通信憑藉高質量的網絡服務能力和連鎖零售行業的大量案例,贏得了真功夫的青睞。

這一合作,就是七年。

七年間,真功夫店面數量達到600+,信息化程度和IT研發水平不斷提高,合作內容也伴隨需求不斷調整和增加:從較為單一的線路服務提供業務支撐,到不同層級的網絡服務呼應不同等級的使用需求,再到更為綜合的一站式ICT管理方案配合公司的數位化戰略……不變的是中企通信為真功夫提供網絡服務的穩定保障。

餐飲行業的網絡需求有別於其他零售連鎖行業,三餐時間存在明顯的高峰期,對系統的下單速度和訂單完成效率毫秒必爭,網絡丟包及故障更會直接影響收益,網絡服務要求稱得上嚴苛。對此,中企通信南中國區銷售總經理郭遠達驕傲地說,真功夫600多家門店無論何時、何地、採用哪個運營商網際網路進行POS系統下單,中企通信都能保證快速、順暢地實現數據傳輸的網絡要求。

這一自信的背後,是中企通信聯合母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覆蓋全球的ICT雄厚資源和豐富運維服務經驗做後盾——超過90個網絡POP節點遍布全國、暢連各城市經濟命脈,更是前瞻布局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在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40個服務據點,自建並自主管理接近超過50個SD-WAN中央網關服務節點,專業NOC、COC、SOC等團隊專家人員相互協同提供7*24小時「日不落」支持,能夠充分並敏捷響應真功夫等一系列企業客戶的版圖擴張需求。

中企通信南中國區銷售總經理郭遠達

據曾啟焯和郭遠達回憶,某天真功夫網絡出現抖動的臨時故障,此時即將迎來用餐高峰期,十萬火急之下,中企通信僅用7分鐘就與真功夫IT部門敲定了方案,並花費一小時趕在高峰期前解決了該故障。

除了網絡服務外,作為一站式ICT解決方案服務專家,中企通信在網絡、信息安全、雲計算、數據中心領域和AI以及大數據技術上同樣實力非凡。郭遠達表示,在精準化營銷、AR等內容上,中企通信未來將竭力為真功夫提供更多協助,讓雙方合作走向下一個七年。

因數位化需求推動IT研發,而IT建設又反過來賦能企業,真功夫獨特的數位化之路也凸顯了其在餐飲行業的野心和實力。2019年全國餐飲行業收入為四萬六千億元,真功夫董事長潘宇海預測,未來十年中國肯定會有無數千億級的餐飲企業出現,而他認為:「真功夫現在已經走在對的路上」。

相關焦點

  • 中式快餐的功夫:「真功夫」欲赴港上市
    雖然幾天前赴港上市的傳聞已被確認不實,但是真功夫連鎖快餐的融資動作確實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真功夫董事長蔡達標表示,已經有兩家風險投資進入了最後的談判,今年10月份,真功夫就將在北京公布融資的具體數額。  兩家風險投資之一就是今日資本,據今日資本總裁徐新透露,注資金額將超過一億元人民幣(以下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融資將用於真功夫的直營店全國擴張。
  • 中洋快餐國慶鬥法 真功夫推動民族快餐發展
    中式快餐企業通過十幾年的摸索,找到了一條與洋快餐分庭抗禮的發展之路,真功夫快餐連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通過運用獨特的生產工藝、標準化成產,以及與「中國功夫」的結合,真功夫正在走上一條文化品牌的長足發展之路。
  • 真功夫快餐,為什麼選擇大米展示自己的「蒸」功夫?
    「真功夫」作為一個國內中式快餐知名品牌,經過近20年的發展,如今可以說已經穩坐國內中式快餐頭把交椅。那麼,真功夫是憑什麼坐上的頭把交椅的呢?為真功夫將來的南北拓展打下基礎。想想,為什麼重慶小面一直難以做到南北突破?品牌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在於南北口味的巨大差異,導致小面突破的難度比「大米」大了不知多少倍。這就是賽道的重要性。
  • 本土中式快餐咋下菜
    河南商報記者 齊亞瓊  四五年前,在鄭州提起中式快餐,不少人會聯想到街頭的盒飯。  如今再提中式快餐,你腦海裡會不會蹦出來幾個品牌?  真功夫、速來咪、快可多、東東包、新食利、包天下……沒錯,這些都是中式快餐店,除了真功夫,大多是「河南造」中式快餐品牌。
  • 中式快餐品牌排行榜 中式快餐10大品牌
    隨著西式快餐在中國的火爆,中式快餐也開始在餐飲界產生、發展,慢慢的佔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市場上那些比較著名的中式快餐品牌。9.大家樂於1968年在香港創始,同時也是目前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式連鎖餐飲。經營的業務也不止是中式快餐,還有r特色餐廳海外餐飲等其他項目。
  • 2020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揭曉:誰能成為「中國麥當勞」?
    疫情造成市場低迷,中式快餐卻因為高標準化和性比價再次成為消費者和創投者的焦點。  海底撈、西貝、外婆家等頭部品牌殺入快餐領域,讓整個行業津津樂道了好一陣,而中式快餐領頭羊們的動態,也十足吸睛。  疫情期間,老鄉雞束從軒手撕員工聯名信在行業轟動一時,緊接著一場200元成本的鄉村發布會,更是讓老鄉雞一舉出圈,博得營銷高手美名。
  • 中式快餐的標準化營銷模式
    由於中國人長期以來養成的飲食習慣和中餐不可抗拒的美味,儘管目前洋快餐在我國有良好的發展,但中式快餐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中式快餐企業如何突破現有瓶頸,佔領中國本土市場的「主陣地」?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09年度餐飲業發展報告顯示,即便在全球經濟低迷的2009年,中國餐飲業零售額依然達到17998億元,同比增長16.8%。
  • 創立24年,中式快餐獨角獸,鄉村基如何站在浪潮頂端
    近日,鄉村基傳來好消息,其得到了全球著名增長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授予的"2020中式快餐直營門店數量第一"認證, 這近一步證明了其行業領頭羊的地位。2020年,是餐飲業紅紅火火的一年,也是餐飲人眼中中式快餐的爆發元年。
  • 顧均輝定位諮詢:中式快餐崛起需靠品牌制勝
    2018年,中國快餐市場規模預估超過14000億,中式快餐的佔比將從2009年的70%提升至85%。然而我們發現,中式快餐行業品牌化程度遠遠弱於西式快餐,目前仍屬「分散型」市場,開店超10家以上的中式快餐品牌佔比不足1%,市場集中度相當低。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地域廣闊、消費者口味多樣化,可選品類極度豐富,因而擁有諸多的快餐品類突破口,中式快餐行業品牌機會巨大。
  • 中式快餐為什麼成為了熱門賽道?
    傳統中式快餐品牌集體提速 鄉村基、老鄉雞、真功夫、老娘舅等傳統中式快餐品牌逆勢而上,成為疫情後復甦最快的一批餐飲企業 資本加碼快餐賽道 今年6月,中式快餐連鎖品牌鄉村基獲得上億元投資;5個月後,休閒快餐品牌和府撈麵也正式對外宣布,獲得4.5億元D輪融資。
  • 瀏陽蒸菜:如何在中式快餐中脫穎而出
    1 從快餐的誕生到流行,快餐已經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在大城市的高樓林立中,還是在小城市的街角巷尾上,都能看到快餐店的身影。快餐憑藉著方便快捷、價格便宜的優勢,毫無爭議地成為人群經常光顧的餐廳。3 快餐分為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西式快餐雖起源更早,但如今中式快餐才佔據主導地位。西式快餐形式主要集中在炸雞跟漢堡包上,品種單一;中式快餐擁有蒸、煮、炒、燉等多種形式,品種豐富。
  • 他將東莞一家甜品店,發展為全國連鎖的中式快餐品牌
    1973年出生於東莞,全球華人餐飲連鎖—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真功夫董事長兼總裁—潘宇海。17歲開始創業,將東莞國道邊的一家甜品店,發展成為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截止2014年3月初,真功夫門店突破570家,分布全國近四十個大中城市。
  • 中式快餐標準化生產 小餐廳擴張成大連鎖
    引進電腦程控蒸汽櫃,突破中式快餐難以標準化生產、工業化操作的瓶頸,使得經營規模得以迅速擴大。  從東莞的一家小餐廳,發展為在全國擁有近100家分店的快餐連鎖巨頭,真功夫全球華人餐飲連鎖董事長蔡達標成功的關鍵在於實現了中餐的標準化經營。
  • 制約中式快餐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一:全國擴張仍受「瓶頸」制約 從廣義來看,中式快餐包含米飯快餐簡餐、米粉米線、關東煮/麻辣燙、麵館、地方特色小吃、炸雞、包子鋪、餃子餛飩等品類,而目前受歡迎程度較高的幾個品牌多以米飯快餐為主,隨著人們健康餐飲意識不斷提升,「現做現炒」受到越來越多追捧。
  • 經營中式快餐的十大教訓
    但是,95%以上的創業者是以失敗告終,筆者曾投資過某中式快餐品牌,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創業路上多艱險,要經常反思才能少犯錯。  反思一:成長策略錯誤。小企業當大企業運作,全線出擊,四面投資,大網撈小魚。我投資的這一中式快餐品牌一開始就選了快速增長的全國性連鎖模式。正確做法是起步階段把有限資源集中在一個地區,成熟後再拓展新區域。
  • 真功夫新開「現炒店」,70種小份菜+自選模式
    一下車,記者就被真功夫熱鬧的氣氛感染了,今天是第一天開業,真功夫做了很多抽獎活動,獎品比較眼前一亮的就是真功夫的「辣鮮露」調料了。比較出人意料的一點是,選品板塊相比其他中式快餐來講都更「高級」一些:滋補烏雞湯、脆皮燒鴨、粉蒸排骨、蟹黃豆腐……這些在粵菜館才能吃到的產品,真功夫也全都涵蓋了!
  • 當下中式快餐能否誕生「麥當勞」
    但在美國的市場誕生了市值全球第一的快餐品牌麥當勞,達1634億美元,其年利潤達59億美元。而中國,中式快餐品牌(不含休閒咖啡快餐瑞幸、西式快餐百勝中國、正餐品牌海底撈)暫沒有超過市值20億美元。在目前國內消費發展速度高於美國的當下, 國內是否有機會誕生對標的大公司?或者換一個視角:中式快餐誕生大公司的要素是什麼?
  • 中式快餐亟需標準化經營
    >資訊標籤: 中式快餐 合肥快餐 核心提示: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藉助特色菜品、平民價格、社區營銷贏得市場,成為一些中式快餐店的生存之道。
  • 廣州七十二街周明:中式快餐發展了20多年仍處萌芽階段
    「真正上規模的企業不多,當市場上出現20個左右的『百店連鎖規模品牌』時,中式快餐行業才真正進入成長期。」他說。   2003年,真功夫第一次將中式快餐標準化,為中式快餐快速增長奠定了行業基礎。其財富效應吸引眾多企業進入中式快餐行業,帶來第一波發展高潮。   近年來,經過一波高速發展的中式快餐行業,短板日漸凸顯,遭遇發展瓶頸。
  • 中式快餐的江湖,打通門店、食材、財務的統一管理才能獨領風騷
    近日,一份關於「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榜單,讓大家聚焦到了中式快餐這一細分領域。從海底撈開麵館,西貝推「弓長張」、如今越來越多的快餐品牌開始刮分中式快餐市場。餐飲界的營銷王者海底撈、專攻西北特色的西貝,以及打著江浙滬情懷牌的外婆家等頭部品牌殺入快餐領域,讓整個行業津津樂道了好一陣,而中式快餐領頭羊們的動態,也十足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