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程守忠
每次出行去拍攝周邊的村莊,我的內心總是有一種難言的亢奮。儘管她樸素無華,卻也穩重端莊,眉宇間不乏溫暖嫵媚。此刻,我盡情地呼吸著蘆葦和泥土交織的味道,可以聽到村口小河的柔美低吟,看水草間魚兒遊動時的散播的漣漪,其間應該還有田間果園暗孕珠胎的羞澀,以及鳥兒鳴啾啾的悅耳脆響。
經過孟莊村東側這口波光粼粼的的池塘,向南幾百米,就是我今天的目的地——豐縣宋樓鎮南李大樓村了。就像一副對聯「東連島西連島,東西連島連東西;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一樣,宋樓鎮有兩個李大樓,處在此地的就是南李大樓村。
百年梨園,就在南邊。且慢,先領略一下南李大樓的鄉村魅力,再去梨園吧。
曾經的南李大樓小學,而今改為幼兒園了。五月的翠綠,點綴整個校園,二樓走廊上方,一排燕子窩。當年在這裡讀小學,該是怎樣一種幸福。咱們的教室,還在等著咱們呢!咱們會回來的,就讓我再拍攝一張吧。遠方的你,看到了嗎?一時回不來,看看咱們學校的照片,也老過癮了。
還記得校園裡的這株大柳樹嗎?就是再熱的天,在柳樹下,都會感到涼風習習。
學校前邊的這一家,看著他們的背影,你就會感到熟悉。牆角處,一株苦楝樹滿樹花開,清香四溢,如同咱們學校透出的書香!
細碎的苦楝花,正在和「家和萬事興」低語。老家,咱們最牽掛的地方。
通往咱們村子裡的水泥路,再也不要怕陰天下雨了。
氣派的小洋樓前,泊著兩臺車。
從這個門洞進去,是咱們學校的第一排教學樓,剛才看到的是後院。親切嗎?進去吧。
咱們的學校還是舊了,就像舊時光,更顯得親切。四處看一看,都是咱們的腳印。腳印淺了,但情感更深了——器惟求舊!
老家,不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充滿無窮的魅力,就是畫軸。
你見過如此深情的小巷嗎?黃是鵝黃,綠是翠綠,一點都不做作,都是最誠懇的顏色,不聲不響,眉目如畫!
老家人,也是如此。樓房是嶄新的,門牆是老舊的,見微知著在老家不僅僅是一個成語,還是生活的底色。老家人最知性,不折騰。
衣冠簡樸古風存!簡樸絕不是簡陋、糊弄!
大榆樹,樓房、平房、電線桿,各安天命,不驕不躁。老家沉澱下來的氣質,你懂得。就算回來帶著滿身疲憊,一回到老家,心就安定了,疲憊一掃而光。老家時刻為自己的遊子,張開溫暖的臂膀。
花開的芳香和美豔,都是生命的綻放,你知道這種黃色花,叫什麼名稱嗎?
溫潤的小巷,是時空打磨出來的,分外熨帖。
開滿花朵的苦楝樹,與黃綠的洋槐樹,和諧相處,親如兄弟。老家,是最講人情的地方。
洋槐樹掩映下的門樓,透著親切。
新建的樓房,真的是「高大上」。
蒜就要挖了,豆角子架綁好了,只等豆角秧攀爬了,小杏樹好風姿,得去看看,它的果實熟了嗎?
再過半個多月,杏兒就要成熟了。
窗下的蠶豆一顆顆籽粒飽滿,煮了吃,那味道,就別提了!
豆角苗很精神,爬滿架,就要開花結果了。翠嫩的長豆角,焯水、冷拔、加蒜泥、淋麻油,佐手擀涼麵條……
等到秋天,蔥秧子就長大了,光蔥白也有半尺長。蔥爆海參,那是一絕!
蓋上一層石棉瓦,房屋就不漏雨了,不需要掀掉房頂,重新苫蓋。
那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一邊守護著房屋,一邊瞭望著小巷。
樹是房子的夥伴,老家是你的相思。有老家這根線牽著,咱們都不會是斷了線的風箏。
老舊的巷子裡,寫滿溫馨。老家的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溫度。
看看,不論老家的房屋新與舊,都與樹木和睦相處。鄰裡關係,也是這樣的。
一切都賞心悅目,就是一首無言的詩歌。
老家的每一處,都是如此厚道。
淳樸的老家人,就是一株紅高粱!
溫馨、甜美的家門口。
認識這種植物嗎?蒜的一種,蒜薹特別粗,甜脆可口。拔幾根折成長段,佐燒酒,比涼黃瓜可口。
老家,任何時候,都是這般恬靜。
像紅高粱一樣淳樸的老家人,正在他的院子裡收拾農具。
他的房屋、庭院,都很漂亮。
黃瓜苗要長高了,得搭架了。伏天裡,從炎熱的天光下回家,順手摘一個頂花帶刺的嫩黃瓜,丟進冰涼的井水了,等洗好臉,撈出嫩黃瓜,「咔哧」一口,暑氣全消除了。
土道,更親切。
再好的丹青妙手,也畫不出老家的風景。
明媚的陽光,被綠樹過濾,斑駁可人。
每一棵樹,每一座房屋,都是俏生生的。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小巷裡的三葉草,開花了。
家在,就不能不栽樹。
竹林與銀杏樹並肩。
竹劍,在土瓦旁,悄悄生長。
嶄新的樓房,配上老舊的院牆,就像把《史記》藏在錦盒裡。
老人家,一臉質樸與滄桑。
路的一面是梨園,一面是農家。
老家,就是福地。
老家,院子裡漂亮的影壁牆。
綠地毯,鋪到門口。咱家也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啊!
在鄉村,這麼大的柳樹也不多見了。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柿蒂,綾的一種。
怒放的花!
最多情的窗戶,必須是老式的才行。
樹下,漂亮的蘆花大公雞啊!
葉片,帶著香味的核桃樹。
繾綣的街道。
不種菜,都是藝術品。
老家,就是這般可愛。
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通往梨樹王景區的道路。
梨王路到了。
沒有池塘,一塊地方,就沒有了靈氣。
水美鄉村,名副其實。
老人的年齡,比大柳樹大。
好大一棵樹!
看看介紹,下邊的拍攝更精美。
村莊的地標。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因為開在李大樓。
百年梨園到了。
看到梨樹王了嗎?
詳細介紹。
位置圖。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梨樹王,至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此樹栽種於明朝嘉慶年間。
老樹、大樹,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福祉。
古木蒼蒼!
老樹無言,俯視蒼生。
八戒求婚。
這是一棵公梨樹,春天開花早,要採集花朵,烤出花粉,給其他梨花授粉,增加座果率。
、每一棵樹,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芳草鮮美,老樹依依。
走在中間,有返璞歸真之感。
此心安處是吾鄉!
所有的生命,都值得禮讚。
向一株老樹致敬!
蒼蒼古意,令人肅然起敬!
夫妻比肩的夫妻樹。
老樹不老,壯心不已。
梨園三結義。
這一株,可以取名為:三國演義。
小橋,就像我們年輕一樣。
梨樹王景區的西北角,有亭翼然。登高遠眺,不亦樂乎。但見四周,果樹如海。
農家的小樓,如同仙山樓閣;不自覺就吟出: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可愛的酥梨果實,秋天來了,就會滿樹金黃!
豐縣宋樓鎮南李大樓村,因為有栽於明朝嘉慶年間的古梨樹,而譽滿天下,最大的一棵,就是「梨樹王」了,它幹如鐵鑄,枝若遊龍,遒勁蒼挺,極具觀賞價值;春來烏龍披雪,夏季翠綠欲滴,秋天滿樹黃金……南裡大樓村,古韻與現代並存,美輪美奐而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