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北岸東埔鎮塔林村:朝海古厝 布局精巧獨一家

2020-12-15 莆田東南網

戴家大厝形似四合院,四面均為兩層結構,布局精巧

東南網5月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晉/文 馬俊傑/圖)湄洲灣北岸東埔鎮塔林村位於沿海地區,多遊子走南闖北是這個村落的一大特徵。遊子事業有成衣錦還鄉後,都要起大厝光宗耀祖,戴蘭久大厝便是其中一個典型。大厝臨海而建,雕飾複雜而精美,四面合圍,布局頗似北方的四合院。建造者原為書生,下海經商致富後先修建小學反哺故裡,之後才蓋大厝。目前,大厝已列入全國三普文物點,文化部門正規劃對其進行保護。

入選莆田近現代優秀建築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塔林村戴蘭久大厝。屋內裝修借鑑了涵江地區華僑、富商的同類豪宅,無論是廳堂門格,還是廊柱架構,皆採用透雕、圓雕、浮雕等多種傳統工藝。但相對其它類型的大厝,這座房子內部的雕飾更為複雜精美,十分少見。

大厝佔地約510平方米,距今已有67年。大厝為兩層建築,東面五間廂正厝,南北對向為三間廂護厝,四面通過閈道和迴廊相通。更獨特的是,大門兩側圍牆和樓上,都建成倒敞口的廳房,增加使用面積,加上其為了提升利用空間的雙層設計,是當時海邊的獨一家。大厝內主屋廊柱頗粗,記者粗略測量,周長達1.1米,樓層的擱柵也都鋸割成頭尾粗細一樣的方形。據莆田市文管辦考證記載,這些木料大材都是當年僱用惠安峰尾大帆船從閩東福安產區運來的。

據悉,2013年8月,大厝入選莆田市近現代優秀建築目錄。

正房二樓屋簷下,天女散花的木雕構件雕工精細

先出資建校後才蓋大厝

如今仍有十幾位戴氏後人居住在大厝內,73歲的戴玉文是這座大厝的見證者。戴玉文告訴記者,祖父戴蘭久是個文化人,後來下海經商,靠賣小食品起步。之後,生意越做越大,開始在上海、寧波一帶售賣家鄉特產桂圓乾等物。

最讓戴家人自豪的,是祖輩留下的熱心公益的美名。戴玉文說,大厝還未修建時,全家人都蝸居在狹小的舊房子內,可祖父還是堅持先在村裡修建塔江小學,讓孩子們免費讀書。後來學校被颱風吹毀,戴蘭久又出資重建。很多村裡的老人都曾在塔江小學讀過書,它是現在塔林小學的前身。學校建成後,1947年,戴蘭久和兒子們才開始著手大厝的修建工程。

屋頂漏水嚴重部門規劃保護

戴玉文說,原本還要在大厝前填下30畝左右的海域作為花園魚塘,可由於各種原因作罷,連屋內的雕件都來不及油彩粘金,留下的全是素雕,十分可惜。儘管如此,戴家當年所建的這座房子,不論是選址、建築布局,還是工程質量和裝修風格,在塔林村乃至整個沿海地區都具有開創性的樣本作用。如今置身屋內,我們仍能感受到塔林人走天下的成功和歷史脈絡。

記者採訪了解到,屋頂漏水是大厝目前面臨的嚴重問題。為此,戴氏後人分次花了近十萬對其進行維修。戴玉文表示,屋頂全面修復是個大工程,希望文化部門能夠介入。

據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文管辦工作人員介紹,大厝已經被列為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文物點,為文物保護對象。接下來,文管部門將對包括大厝在內的六十幾個文物點進行規劃性保護,如有嚴重損壞將採取搶救性保護措施。

相關焦點

  • 2020福建莆田北岸開發區東埔鎮招聘1人公告
    2020福建莆田北岸開發區東埔鎮招聘1人公告 2020-12-03 10:24:36| 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
  • 莆田北岸東埔鎮東吳村:把「美麗」融入田野鄉村
    東埔鎮東吳村東南網莆田3月22日訊(通訊員 宋風華 柳賽男)走進莆田北岸東埔鎮東吳村,乾淨整潔的村道印入眼帘,鬱鬱蔥蔥的小樹栽在房前屋後東埔鎮東吳村過去,村裡路面髒亂,村民在房前屋後養雞養鴨,村莊中瀰漫著臭味。
  • 莆田北岸東埔鎮:旱廁改造獲群眾們點讚
    何山村何坑凌雲廟東邊公廁東南網莆田10月18日訊 臭氣燻天、蒼蠅成群、無從落腳」,尤其是在夏天,普遍存在髒、亂、臭的問題,是過去農村旱廁的真實寫照,旱廁不僅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還嚴重影響了鄉村文明形象為推進旱廁改造工程順利開展,莆田市北岸東埔鎮把農村旱廁改造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在全鎮各村實施了農村旱廁改造工程,全力提高農村群眾的環境衛生生活質量。
  • 莆田北岸古民居:打開古厝門,即可見大海
    佘曉霞 攝東南網7月11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俞靚 通訊員 佘曉霞)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有著濃厚的海洋文化,它與昔日的海上絲綢之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這裡的諸多古民居,打開古厝門,即可見大海;打開古厝門,就能聽到這裡的主人在海上奮鬥的故事。因此,如何守住這些臨海家園、臨海古民居,顯得尤為重要。
  • 莆田北岸東埔鎮:「留守老人」歡度母親節
    東南網莆田5月15日訊 長期以來,東埔鎮大部分青壯年常年背井離鄉外出經商,年邁的父母留在了農村成為「留守老人」,他們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周圍的一個特殊的群體,更加需要我們這個社會給予更多的陪伴和關愛。無獨有偶,在東埔鎮其他地方也有著溫暖人心的場景。吉城村的王玉鳳一大早便組織村裡的55位「留守母親」聚在一起,與他們促膝談心,了解她們最近的生活狀況,為她們紓解情緒,並為他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
  • 福建莆田東埔鎮低聘金嫁娶推動文明之風 36對新人舉行集體婚禮
    東埔鎮人民政府本報記者 林朝曦報導   2月7日上午,為了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營造健康文明婚慶氛圍。福建省莆田市東埔鎮舉行了「2018·我們不一樣」集體婚禮,來自轄區內的36對新人率先垂範,移風易俗低聘金嫁娶讓雙方家庭樂開懷。
  • 東埔鎮簡介 - 北岸在線-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門戶網站
    東埔鎮位於湄洲灣「黃金海岸線」上,東南與國家旅遊度假區湄洲島隔海相望,東北頻臨媽祖故裡山亭鄉,北接忠門鎮,西臨秀嶼港,面積25.5平方公裡,人口4.6萬人,轄13個行政村,其中1個海島村(樂嶼村),129個村民小組。
  • 嚴打|莆田警方又抓獲5名涉惡團夥成員,全是這個鎮的,你認識嗎?
    2018年9月份以來,莆田公安機關偵破了一系列敲詐勒索案,抓獲涉惡團夥成員吳某森(男,秀嶼區東埔鎮人)、陳某英(男,秀嶼區東埔鎮人)、吳某榮(男,秀嶼區東埔鎮人)、吳某德(男,秀嶼區東埔鎮人)、吳某筍(男,秀嶼區東埔鎮人
  • 北岸爬龍舟 濃情過端午
    曾斌 攝記憶中,北岸的端午節總是是熱鬧非凡的,除了有傳統留下來的貼「午時符」,用各種植物的葉子煮水沐浴的地方習俗以外,在端午佳節人們最關注的必然是北岸東埔鎮吉寨中心村一年一度的爬龍舟盛會了。 北岸東埔鎮吉寨中心村的端午節爬龍舟民俗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可追溯到宋代,從最初的祭祀屈原,然後演變增加緝捕海盜的軍事訓練科目,到了明代又融進了抗倭主題,以賽龍舟的形式凝聚人心、提振士氣,激勵抗倭軍民奮勇殺敵,弘揚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到近現代演變成一年一度的大型民俗系列活動。
  • 尊師重教 情滿東埔福建北岸東埔鎮2018年發放獎教助學金60萬餘元
    尊師重教 情滿東埔福建北岸東埔鎮2018年發放獎教助學金60萬餘元本報記者 林朝曦報導九月東埔,碧空流雲桃李芬芳;大潮拍岸,長天秋水碩果纍纍。9月6日,東埔鎮2018年陽光獎教助學協會獎教助學金發放儀式在東埔鎮機關大院隆重舉行。據了解,此次東埔鎮陽光獎教助學協會共計發放獎教助學金601532元。其中獎教22發放獎教金492280元,東埔中學吳君福老師喜獲11443元最高獎教金;獎學464名,發放獎學金88850元;助教5人,發放助教金3400元;助學34人,發放助學金17000元。
  • 公示:莆田這116個村入選了!快看有你們村!
    北岸:山亭鎮東仙社區;忠門鎮安柄村;東埔鎮塔林村。
  • 一段30年前的莆田忠門的視頻,原來以前農村長這樣!
    忠門鎮是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北大門。早前,東埔鎮、山亭鄉、月塘鄉都屬忠門鎮管轄。忠門鎮與東莊鎮並稱莆田最有錢地區之一,和東莊鎮靠醫療起家不同,忠門鎮很多有錢人都是靠建材起家。在莆田,忠們絕對是一個熱度非常高的地名。
  • 北岸雨中海上爬龍舟,場面震憾激烈,快點開看……
    ▲爬龍舟活動現場6月18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莆田傳統「五日節」最熱鬧的一天。當天上午,雖然下著雨,但北岸東埔鎮吉寨中心村舉行的海上爬龍舟、祭海等獨特的傳統習俗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看。▲祭海儀式除了東埔鎮吉寨中心村爬龍舟熱鬧過端午,當天上午,山亭鎮東仙社區舉行的紀念屈原誕辰2358周年活動也是熱鬧非凡。
  • 莆田擬獎勵這些先進集體及個人
    關於莆田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集體及個人擬獎勵名單的公示為鼓勵莆田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中貢獻突出的集體及個人,樹立榜樣,激勵廣大幹部勇於擔當、不斷進取,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擬對市統計局等3個集體、陳晗丹等10個個人予以記功;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等5個集體、周黎明等20個個人予以嘉獎;市交通運輸局等23個集體、楊智君等94個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 莆田11男4女被曝光!最小98年
    案號:(2020)閩0305執2768號案由:婚約財產糾紛一案申請標的(元):1604020.00被執行人:陳夢婷身份證號:35030119980510****住址:莆田市秀嶼區東埔鎮何山村烏哆36-3號被執行人:陳國旗身份證號:35032119700626****住址:莆田市秀嶼區東埔鎮何山村烏哆36-3號被執行人:張秀珍身份證號:35032119670625****
  • 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赴莆田北岸賢良港參訪交流
    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赴莆田北岸賢良港參訪交流 2019年04月18日 15: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莆田訊 日前,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嬴政黨部主委吳金虎一行27人在莆田北岸賢良港天后祖祠內,向媽祖像行鞠躬禮、焚香祈福。
  • 探訪莆田非遺傳承人黃進泉的「蒸籠」歲月
    黃進泉的「蒸籠」歲月  東南網記者 金晶晶 蔡意 通訊員 黃漢業\文 江瑞鑫\圖  柴火灶的嫋嫋炊煙、蒸籠的淡淡木香、紅團的絲絲甜味,在莆田人心中是一種特殊的味道和遙遠的鄉愁。每逢佳節,莆田的家家戶戶總少不了紅團、開花饅頭等莆仙傳統美食,而蒸籠是這些美食的理想蒸具。
  • 莆田民國古厝改造的「庭院餐廳」,沒菜單就敢開店
    瑞春別院藏於仙遊賴店鎮內,是一家不顯山不露水的「古厝院落」。今年被評選為「莆田百家餐飲名店」的瑞春別院,有著令人過目難忘的模樣,「特色古厝,院意餐聚」是各個老饕留戀於此的原因。,細密的黃肉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糰子,再蘸上一點紅糖,是每個莆田人都忘不掉的美妙滋味。
  • 莆田北岸忠門鎮:精心打造家門口的袖珍公園
    秀前村解放路主幹道擴寬東南網莆田7月28日訊 漫步在莆田北岸忠門鎮的街頭巷尾,轉角就能遇到綠地、公園。秀華村房前屋後小花圃
  • 2020年福建莆田荔城區財政局、民政局等單位招聘15人公告
    2020年福建莆田荔城區財政局、民政局等單位招聘15人公告 2020-12-11 15:30:21| 荔城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