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薑是老的辣」是真的嗎?老薑和新姜有什麼區別?

2020-12-13 老馬識途的生活

姜是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一味配料。老話常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姜不僅僅是一種調味品,在飲食之中可以使用,在生活上也是有很多作用的。

生薑口感辛辣,氣味芳香,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多種功效。喝生薑紅糖水治感冒;生薑有「嘔家聖藥」之稱;生薑還可用於治療腸炎、痢疾等;生薑外擦對白癜風、斑禿、手癬也有一定治療效果。

民間有「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及「十月生薑小人參」之說。還有「每天三片姜,不勞醫生開處方」的諺語。

外出旅遊,出發前口嚼生薑服下、或貼一片在肚臍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聞,有防暈車暈船之效。故民間有「出門帶塊姜,時時保健康」的說法。 

市場上常見的姜分為兩種,一種新姜,而另外一種則是老薑。雖然都是「生薑」,但無論是口感還是功效,都有著很大的區別。現在正是新姜大量上市的時候,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新姜和老薑的區別?

一、時間上的區別

新姜就是新出的姜,表皮嫩黃,非常薄,表面非常水靈。

老薑就是隔年的姜,皺皺巴巴有點幹,可以做姜種的,也可以驅寒。俗稱薑母厚肉堅,味道辛辣,可以說是老生薑。

二、外觀上的區別

新姜看起來比較新鮮,表面光滑。老薑看起來皮比較厚,紋路較深,長相略為難看。

三、味道上的區別

俗話說:薑是老的辣。所以一般廚房所用來去腥的大都是老薑,因為老薑味比較重,而新姜味道要淡一些。

四、功效上的區別

新姜水分足,辛辣味較淡,除了可以炒菜或做泡菜之外,新姜適合體質燥熱的群體,可以入菜,也可以生吃或者是泡陳醋。

而老薑辛辣味十足,同時含有豐富的姜辣素,味道非常的濃鬱。老薑的熱性足,適合體質虛寒人群。如果在風寒感冒時,也經常會用老薑熬水喝就是這個道理。

這也是新姜無法替代的。

所以我們在選購生薑的時候還是要選擇老薑,「薑是老的辣」這句俗語也絕不是空穴來風,是我們老祖先幾千年的實踐所得出的結論。

相關焦點

  • 終於清楚仔姜、生薑、老薑之間的區別和用途,明白後告訴家裡人
    終於清楚仔姜、生薑、老薑之間有什麼區別和用途,知道後告訴家裡人,別再亂買了!前兩天,小編分享了一道關於「醋泡仔姜」的文章,反響強烈,很多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多的反應就是說:夏天吃薑不辣嗎?受不了那股味兒,或者說姜太貴,吃不起等等問題。還有人說我是賣姜的,哈哈哈,首先聲明一下,我是一位普通城市居民,和賣姜的沒有半點關係哦!就是覺得姜在夏天三伏天食用,對我們體質虛寒的朋友們來說非常有好處。今天我就把關於姜的區別整理一下,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姜有什麼區別和用途。估計有朋友會問,你老是說姜,吃薑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 俗話「薑是老的辣」,後半句十人九不知,但卻同樣經典!
    除了這些舉世聞名的瑰寶外,還有就是人們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俗語。和那些傳世巨著不同,俗語有著其特別的意義,他是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言碎語,在不經意間流傳了下來。它反映了老百姓平時的家長裡短,也體現了古時候百姓的生活風貌,同時還寄託了導人向善的良苦用心。
  • 賢臣出上聯:「新姜不如老薑辣」,孩童對出下聯,賢臣:此乃天才
    對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一,一直以來就廣為流傳,對聯的精彩就在於它不像似詩般長,但卻十分通俗易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對聯和詩句的完美融合的特殊文學形式,以前的人們多將對聯懸掛於樓閣廟宇宮殿的殿柱兩邊,對聯這一文學形式在就出現在秦漢以前,這個時候還只是以桃符的形式,主要作用是驅邪避鬼,
  • 生薑,粉姜,老薑有什麼區別,以前你都吃錯了
    人們一般會用姜的地下莖,時至今日,姜已經廣泛應用在食物、飲料、香皂或保養品的調味品或香料等不同的用途上,常見姜的形式有新鮮或乾燥的根、錠劑、膠囊、液體萃取物、糖(果)和茶飲…等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都見過或用過。姜在古印度、中國、希臘、羅馬和阿拉伯的文獻裡都有被提到,是廣泛被認為對健康有幫助的植物。
  • 廚房新人烹飪速成:用好蔥姜蒜,讓你廚藝大增
    蔥姜蒜是許多菜餚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也是家家戶戶的廚房中必備的「老三樣」,但怎樣正確使用,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之前我也挺好奇,為什麼自認為廚藝還不錯的我,一直做不出飯店裡菜品的味道,總感覺差點什麼。俗語說: 吃肉不吃蒜,味道減一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2、蒜的另外一種極受歡迎的吃法就是蒜蓉了,可用於油麥菜、西蘭花、茄子、、黃豆芽、綠豆芽、拍黃瓜的涼拌,會讓菜品變得十分的鮮。
  • 生薑、老薑、嫩薑差別竟然這麼大
    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有的朋友愛吃薑,有的則對姜敬而遠之,但是大家都不能否認,姜,讓我們的食物口味更加豐富~在我們生活中,除了常見的生薑,還有沙姜、嫩薑、老薑.....各種姜,今天就來帶大家來看看這些姜~生薑生薑是我們日常用得最多的一種姜,在眾多的姜中,生薑的味道不是很強烈,大眾比較能接受
  • 俗語:「生蔥熟蒜,老魚嫩豬」,有道理嗎?老農說完才恍然大悟
    農村的老人常常說一些很有道理的老話,而這些老話也多數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因為農村流傳下來的老話,基本上都是古人長時間觀察和經驗總結而來的。農村裡面有很多俗語,裡面蘊含著很多生活、種地甚至做飯的智慧,而說起做飯的所有也有很多,比如:「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
  • 烹飪中的用姜技巧大盤點
    這種生長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香料,根部外型呈瘤節枝段狀,裡面質地緊密、具有纖維的白色果肉有強烈辛香氣味。古代印度梵文文學中記載著姜在印度烹飪的歷史。印度人很早就把姜當作藥用,甚至視為強力的催情物。中國的姜姜在中國已有3000年歷史。國人很早就種植和生產姜,古聖喜食姜。
  • 蔥姜價格大漲 「向錢蔥」「姜你軍」為啥捲土重來?
    【解說】現在蔥姜到底有多貴?蔥姜價格波動對人們影響又有多大呢?近日,記者在北京各地探訪。  【解說】在北京新發地,一輛輛貨車停靠在交易區,全國多地的蔥姜都在此匯集,批發交易至北京及周邊省市。馮中磊在新發地經營大蔥生意已有20多年,他介紹,現在不只是北京,全國各地的大蔥價格都在翻倍上漲,已達近4年來最高水平。
  •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秋收時節、十一月正時生薑採挖好時機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生薑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可食用可藥用,應用廣泛。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種植生薑,每年的十月份十一月份便是採挖生薑的好時機。下面跟我們一起看一下安龍縣海子壩半邊箐一村民種植的生薑,看他們滿懷喜悅採挖著豐收的種子。
  • 姜辣鳳爪丨力力漁港菜品
    >配料:老薑500克,整幹椒200克,香蔥5克,蒜子50克。>調料:姜辣醬100克,小麥王啤酒300克,雞飯老抽50克。>製作方法:1.先將大肉鳳爪剪去趾,一個均分開兩半。2.將鳳爪灼水衝水三十分鐘衝掉血水和異味。3.熱鍋下油下老薑,鳳爪,蒜子煸香。4.加整幹椒下姜辣醬和啤酒燒開。5.加雞飯老抽,然後一起倒入高壓鍋。6.壓制10分鐘出鍋,撒上蔥花即可。
  • 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天別放過這「姜撞奶」,調整血氣,晚上睡的香
    民間有很多大智慧,經常編成諺語傳承下來,如:「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先生開藥方」就是一條很有意思的養生之道。但姜一般作為調味品,所含獨特的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質,味道辛辣刺激,一般情況下很難食用太多。廣東有一種叫「姜撞奶」的漢族傳統美食,可讓人在品嘗美味的同時吃到大量的生薑,一舉兩得。姜撞奶這種風味小吃甚至已經準備開始「申遺」,說明大家還是很認同它的功效的。夏季經常喝一些姜撞奶,可以調整血氣,美容養顏,晚上也睡得特別的香,是不可多得的養生食譜。
  • 大姜收穫季 身價不跌反漲 青黃不接是主因
    昌邑市圍子街道大姜種植區進入收穫期。老薑賣得差不多新姜上市少,青黃不接是主因進入10月份,昌邑、安丘等地的大姜進入收穫期。10月13日,記者採訪發現,姜農去年存下來的黃姜基本銷售完畢,而新姜多數還沒進入市場,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態,姜價不斷往上漲。
  • 香港的特色甜品味道,薑汁湯圓,濃辣的老薑汁調味出的甜湯圓
    在陰雨綿綿的時候,或者是在換季的時候,通常一些老一輩人都是會習慣在這個時候,喝上一些的薑茶、薑糖水之類的。尤其是在一些的南方的一些比較潮溼的地區,是會有更多的一些跟姜相關的菜色和點心的。就像是在廣東的潮汕地區,很多辣味的調料就是用的姜調製出來的,像是一些甘草類的水果就會用上姜,或者是一些粿條類的主食,同樣是會用到姜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而像是廣州地區,就是有一些的甜品類的是會跟姜有關的,就是姜撞奶了。
  • 短短十幾天大姜身價翻番 濰坊姜農忙清倉
    在昌邑市宏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姜農和收購商忙著交易。生薑是廚房裡不可缺少的佐料,在我市多地有種植。7月19日,記者採訪發現,在短短十幾天時間裡,生薑身價翻了近一番,市場收購價從每斤4元左右漲到7元以上,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姜農們紛紛取出存放近一年的生薑運到市場銷售。
  • 看到老司機帶的,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看完老司機帶的,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出行有小汽車是很幸福的事情,不僅寬敞舒適,而且能夠遮風擋雨。有車的朋友都知道,跑長途和平時行車有很大的區別,平時行車最多三點一線,上班,下班,回家。而跑長途就不一樣,我們把四五個小時的車距,稱為跑長途。跑長途和平時行車最大的區別,除了距離比較遠,最主要的是比平時行車,多了很多安全隱患。
  • 今日全國各地區大姜價格行情(12月11日)
    最近大姜價格可謂是連連上漲,老薑價格一漲,新姜價格也跟著上漲,農戶開始惜售。市場上就出現了供不應求了,價格自然而然就逐漸高了起來。全國各地區今日姜價一覽表,雖然短期看大姜價格持續上漲,上漲趨勢還能持續一段時間,漲幅波動不會太大,長遠看,山東產區庫存老薑交易進入尾聲,河北、山東鮮姜上市量逐漸加大,南方鮮姜採挖進入後期。
  • 農村俗語「蔥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兩頭」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農民的菜園子裡,一年四季都有各種蔬菜。其中有三種蔬菜是種的最多的,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會種植,那就是蔥、蒜和辣椒。可能辣椒南方人吃得多一些,但是像蔥和蒜,那絕對是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的。而在農村裡也有一句關於蔥、蒜和辣椒的俗語,那就是「蔥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兩頭」。你聽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