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媒體 / 楊世界
湖北恩施州,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2013年底時,全州9個縣市均為國家級貧困縣,近三成人口都是貧困人口。但誰都沒想到,在扶貧公益的春風沐浴下,當地的土豆、臘肉、餈粑、椪柑等特色農產品從名不見經傳到成為網紅搶手貨,一切變化的太快,快的讓外界覺得科技與這個傳統地域還來不及融合。
以土豆為例,24小時,596659斤,這是貝店踐行公益扶貧背景下,挑戰「24小時單一網上平臺銷售最多土豆」金氏世界紀錄稱號的成績。可以說貝店幾乎一夜之間讓湖北恩施的土豆家喻戶曉。這個手持社交電商魔法棒的黑馬網際網路企業不僅讓湖北恩施的高山富曬土豆快速上了消費者的餐桌,也讓當地的農產品「觸電生翅」,創造著銷量節節上升的奇蹟。透過事實看本質,秒破金氏世界紀錄的背後,是消費者對綠色生態農產品的品質消費追求使然;也是貝店社交電商勢能的持續釋放證明。
品質消費追求下的綠色生態農產品成為搶手貨
在我看來,傳統電商的規模化發展,一來普及了消費者的網購習慣;二來促進了消費者從品類消費到品質消費的過渡。尤其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環境下,伴隨著各類垂直電商、新電商模式等商業因素的有效融合,品質消費逐漸成為了主流。更重要的是伴隨著社交電商、快手、抖音以及各大電商平臺對下沉市場的不斷資源挖掘,以及國家頂層對精準扶貧的政策引導,使得下沉市場的特色商業資源得到了上行的極致化釋放,而這也為消費者搭建起了品質消費的橋梁。
比如前面提到的貝店幫助湖北恩施地區銷售土豆等農產品,正是在精準扶貧的政策引導下,利用貝店的零售商業勢能與當地的品質農產品進行了上下遊的供需匹配,實現了當地品質農產品資源的供給側改革,開闢了一條不同於傳統農產品流動的商業新通道,為全國消費者帶來了時機恰好的品質消費。
另外伴隨著中產階級的快速崛起,對農產品的源地直採顯得需求更加迫切。他們不再局限於小區裡或者周邊的菜市場,而是藉助電商平臺的下沉滲透網絡,打破地域的限制,將舌尖已經觸達到那些真實帶有土地味的農產品江湖裡。在這裡,他們購買到的不僅僅是品質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對源頭產品品質的信任。
可以這麼說,扶貧政策的引導、中產階級的崛起、電商下沉市場的爆發,一系列市場因素的有機組合,使得品質消費成為了剛需,成為了生活標配。貝店抓住了消費主流的脈搏,將商業機會變成了現實,變成了自我市場進擊中的實戰一環,這從其去年與湖北恩施的合作戰績就能看的出來。截至2018年底,恩施土豆在貝店平臺上的銷量已超過60萬斤,恩施其他農產品的銷量超過35萬斤,包括29萬斤椪柑、3萬斤臘肉和3萬斤餈粑。
不一樣的社交電商營銷模式 煅造了貝店在紅海市場的自我核心競爭力
眾所周知,伴隨著拼多多在社交電商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國內各大電商平臺紛紛調整業務結構,重新切入社交電商領域,但由於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效率太低、商業資源優先安排方面的運營效率太低等等,導致了綜合電商平臺在社交電商領域發展的並不是一帆風順。而一些垂直電商平臺則憑藉船小好調頭的優勢,雖起步較晚,但由於高效率的集中了商業資源,將這些全部投入到了社交電商浪潮中,通過市場創新最終圈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貝店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繼去年獲得「24小時單一網上平臺銷售最多的衛生紙/面巾紙」金氏世界紀錄稱號之後,此次又獲得「24小時單一網上平臺銷售最多土豆」金氏世界紀錄稱號,為啥貝店能夠連續兩年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我覺得在社交電商領域,貝店走了與同行們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首先:貝店的商業模式與拼多多等社交電商平臺不一樣。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就是貝店利用社交工具,吸引了大量的閒散社會勞動力註冊成為店主。這些店主們依靠自身的社交平臺去幫助貝店銷貨,從而獲取收益。除此之外,貝店還會為這些店主們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運營培訓,幫助店主門延長職業周期,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高效為消費者服務。這種模式被稱之為S2B2C,讓每個店主都成為銷貨界的KOL。貝店這種正向賦能店主的形式與拼多多等平臺大量召集入駐商家有所不同。一個是依靠店主分銷驅動,一個依靠平臺分銷驅動,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
其次,在用戶體驗上,貝店比其它社交電商平臺更落地,更具有信任感。我之前參加過一次貝店的「一縣一品」活動,在活動現場,貝店邀請了數十個店主們進行現場直播,產品源地的生態環境、產品的生長周期、如何鑑別真假產品、如何食用這些產品等等,這些店主們都會利用直播向消費者現場展示和答疑,通過網際網路拉近了消費者與原產地之間的距離,使得消費者在購物體驗上更加落地,更具有市場信任感。
再次,貝店擁有全域運營的基礎實施保障。貝店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離不開貝貝網這一基礎設施的保障眾所周知,貝貝網作為她經濟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一直圍繞女性用戶領域進行電商市場布局,早年的布局使得貝貝網在物流、倉儲、品牌合作方面積攢了大量的商業資源。這些資源為貝店的急劇擴張帶來了保駕護航的鋪墊作用。
引導並改變消費路徑 店主歸屬感增強 貝店社交電商勢能正當時
連破金氏世界紀錄,這一殊榮不僅佐證了貝店對自身社交電商模式的自信,也反映出貝店在鑿開市場方面的創新力。我命由我不由天,引導消費者跟著平臺的發展策略走,不僅能夠高效匹配供需兩端的市場需求,更能釋放下沉市場的經濟活力,改變潛在消費路徑,真正實現社交商業生態化的正向規模健康發展。當然,貝店店主們作為活動的中堅力量,其貢獻力也不容或缺,相信在此殊榮的光環下,未來在與貝店的融合凝聚方面更加具有向心力,而這對於貝店來說,是個利好。不僅增加了店主們對平臺的歸屬感,更能釋放社交電商的商業勢能,形成自我特色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另外在精準扶貧方面,我感覺此次土豆銷量破金氏世界紀錄只是一個市場縮影。貝店可以以此為商業模板,將其運營經驗複製到全國各個需要扶貧的地域,以最低的商業成本,完成最多的扶貧工作。當然,或許貝店也可能在扶貧地域紮根團隊或者賦能當地小夥伴創業,以扶貧先扶智的形式積極踐行精準扶貧。
更加凝聚的店主們、精準扶貧的升級等等,使得貝店社交電商的勢能如星星之火,閃爍在時間、空間組織成的商業版圖裡,久久不熄。
創新營銷玩法值得業內借鑑 貝店的自我驅動成了行業特色
利用社交電商模式與金氏世界紀錄相捆綁來刺激自我商業進化,這種營銷玩法不僅檢驗了平臺的市場運營能力,也形成了自我特色的商業運轉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建立商業底層運轉體系,幫助當地產業實現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輸出,從而降低扶貧邊際運轉成本,提升社交電商運營效率。據悉貝貝集團將導入平臺的農產品品質管控體系,幫助湖北恩施鴉丘坪村建立標準化的農產品生產體系和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最終幫助其打造村級農產品品牌。
賦能基礎設施建設、追求運營上的自我升華,使得貝店充分依靠社交電商,鋪設自我特色的商業進化道路,這與一般的所謂社交電商平臺挖空心思追逐盈利大不一樣。不一樣的孕育,不一樣的結果,貝店社交電商勢能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