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店田野:追趕社交電商風口 今年成交100億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億邦動力網

【億邦動力訊】8月2日消息,在2018思路零售數位化服務大會「社交零售服務對接分論壇」上,貝店招商負責人田野分享了貝店平臺的招商政策及案例。他認為,社交電商一定是個風口。同時,田野稱,貝店2018年的成交額目標達到100億,預計2020年將實現100倍增長。

據悉,大會以「賦能」為主題,由億邦動力網、思路網主辦,本屆大會將從紅利市場、數字場景、數字營銷、數字供應鏈、數字零售服務對接、跨境電商服務對接等多個主論壇和分論壇切入,帶領企業洞察進化方向。

貝店招商負責人田野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是演講實錄:

田野:大家好!我叫田野,今年是工作第十個年頭,現在我是貝店的招商經理。

我開了很多招商會,比如浙江、福建、廣東地區對社交電商是非常認可的。但江蘇、成都地區,他們還不太知道所謂的什麼社交電商。但我有個更強烈的感受,現在有非常多大品牌已經注意到社交電商,而且對這塊非常感興趣。以前我做招商的時候,像海瀾之家、七匹狼品牌基本上不會和你聊,因為體量達不到要求。但現在態度完全不一樣了。很多商家反饋天貓、京東、唯品會的流量比去年可能下降了三分之一,今年的成交都不及去年的二分之一,下降是非常明顯。

這種大品牌雖然流量會得到一部分傾斜,但仍然下降非常明顯。他們也把精力向社交電商轉移,起碼會歡迎你去他的公司聊一下,做不做是後期大家需要去磨合的。但是比如說像海瀾之家、波司登、勁霸、七匹狼這些大的公司都和我們接觸,現在認為社交電商一定是個風口。

簡單介紹一下貝店的情況,是貝貝集團下面的社交電商平臺,去年8月份才啟動這個項目。貝店發展速度非常快,成立一年時間的體量已經趕超了貝貝網六七年的發展速度。不只是貝店,社交電商平臺現在有很多兄弟平臺,他們發展非常快的。

貝店採用的是自營+聯營的模式,有一部分商品是入自己的倉庫。大部分商品現在改為聯營,POP的模式,到我平臺上來開一個店,配合做一些活動,還有日常的銷售。

貝店定位為一個社交版的「天貓」,每個平臺應該有自己的定位,有很多投資人經常會問我們,貝店和其他平臺有什麼不同?大家都有很多同質化的東西,互相模仿。投資人願意投錢給你,就發現你有獨到的地方,和別人不一樣,能夠讓你勝出的地方。我們會做品質化的路線。具體品質化體現在什麼地方,怎麼在競爭激烈的社交電商平臺裡面脫穎而出。

簡單展示一下貝店的實力。全國有N多個倉庫,有比較多自營的倉庫,也有一些保稅倉,都是比較現代化的物流,能夠保證配送的時效和配送貨品的安全性。我們有非常專業的客戶團隊,才能保證提供的服務能夠得到買家的認可,客服也會對接商家端,幫助商家去解答一些問題。這些都是服務方面的保障。

做社交電商在粉絲培養、店主發掘上面一定是非常專業的。我們自己也和培訓機構有合作,自己也會有專業的培訓團隊,在全國各地也有所謂的培訓會、電子大會,公司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我們希望能快速擴充我們的粉絲數量,然後也提高平臺整體的流量。其實我們每個人朋友圈裡面都有很多做微商的小夥伴,都是一些個人的小微商單打獨鬥。但作為一個平臺這些人是不足以支撐你平臺的發展。我們做的是非常專業的事情,有非常專業的團隊。有培訓的機制,包括現在粉絲端怎麼去發掘店主,非常快速有效。我們會和大微商、網紅紅人去合作,還有淘寶客的聯盟,這種模式和淘寶也有相似。所謂「天空聯盟」、「淘客聯盟」他們下面有非常多的粉絲,還和線下的大公司、大企業,一家集團公司可能有幾萬人,這些也是我們粉絲髮掘的渠道。

3、4月份有這些大品牌和我們合作,現在遠遠不止這麼多。比如說我們是全類目的平臺不是傾向於某一個類目的,大家以為貝貝網母嬰起家是不是只做母嬰?不是的。社交電商有個特徵,全類目比較好的銷售,不只局限於原有的流量。舉個例子,貝貝網做母嬰的,蘑菇街做女裝,大家都是垂直領域。如果傳統電商,你的粉絲就集中在這樣一個行業裡面,但社交電商,是個裂變的形式,所以會涉及到所有商品的方方面面都能夠帶來比較可觀的銷售,我們是一個全品類的平臺。

紅色部分是所謂的聯營商家,POP的模式,服飾、鞋包、運動、家居、家紡、3C、酒水、電器、母嬰、飲料、文體、玩具。下面美妝、個護、水果、生鮮這些是自營的,因為這些危險性比較大,和人身健康相關的,這些是由平臺來把控的。其他是可以平臺配合商家一起來做的。

展示貝店的幾個數據。去年雙十一的時候,有100萬的訂單。今年3月份貝店月活增長的速度是133%。貝店今年的目標是做到100億。貝店在社交電商平臺裡面目前是排在第二位的。社交電商APP使用次數是第一位的,社交電商用戶的增長速度、人均使用次數和人均使用時長我們現在也是第一位的。

這是貝店之前合作的一些大的品牌商,像伊利、藍月亮、君樂寶。

貝店在杭州也是個「明星」的企業,會得到很多政府的支持和關照。我們也得到世界各大媒體的關注。

簡單說一下貝店的戰略,簡單介紹一點。2018年我們要做100億,成為獨角獸公司。在2020年我們會做出100倍的增長,100億×100倍,這個可能是兩年後的體量,大家可能有所懷疑。但是可以想像社交電商裡面的拼多多,兩年前是什麼樣的,現在是什麼樣的。雲集微店2015年大概做了10億,今年大概是300億,就是這樣的增長速度。

今天是招商,這是招商的標準,ABC是我們的品牌,A類是國際品牌、B類是國內知名品類、淘品牌,這些是有銷量有驗證的,也包括兄弟平臺都可以作為參考,量級要達到一年起碼是一千萬銷量,我們可以談一下合作,如果銷量比較低的話那可能還暫時合作不了,現在入駐門檻比較高。還有服務這塊,DSR有考慮,要高於4.8分,我們的門檻是很苛刻的。

貝店與其他平臺到底哪些不同?貝店到底有哪些是自己比較獨到的地方:

1、自主定價。是非供貨價模式,比如說你報給我全國包郵的底價,不管賺多少差價,結算給商家就是一百塊錢,有可能平臺會賣兩百塊錢。貝店是商家自主定價的模式,平臺賺的是佣金,5%或者2.5%,類似於天貓的形式。

2、自主發貨。大部分商家自己發貨,是不入倉的。

3、日常展現。像唯品會、雲集都有檔期的模式,如果賣完之後就等下一個檔期,在期間是沒有展現的,如果有客戶來買產品搜索是找不到東西的。我們希望顧客來到平臺隨時找到商品,對顧客的感受,對商家銷售也有一定的促進,這個是比較良性的模式,有日常的展現,再結合大的活動資源。

4、一品一店。貝店一個品牌一個平臺只允許一個商家來做,好處在於沒有亂價、互相競爭壓低價格的操作,對商家來說也是比較好的。但對我們平臺要求會比較嚴格一點,我們要控制好招進來的商家一定是非常有優勢,願意配合你經營的,否則經營不好的話就是損失。我們初衷是非常好的,一個品牌一個商品只有一個商家在做。

5、應季新品。我們做的不是庫存商品,所謂的庫存每個商家都不希望自己有庫存,庫存是很頭疼麻煩的東西。我們貝店是希望不僅僅是賣庫存,我們更希望商家有新貨,2018年新款的貨,比如說做達夫妮鞋子的庫存商家非常多,一次性拉過來的庫存鞋子可能都成本二三十塊錢,然後來這邊也賣49、59,但這樣的商家在我們這邊是不存在的,不希望賣這樣的。我們和達夫妮要有2018年的新款,包括阿達、耐克有非常多的庫存資源,但我們都不做。2018年的期貨,這種是符合我們的調性,價格可能高一點,這種我們都可以接受。

6、真品牌。不做貼牌的,比如說南極人、俞兆林、花花公子現在貼牌很濫了,我們只能由一個品牌商來做,我們會嚴格管控供應鏈,一定核實的非常準確,不是亂貼牌的商家來我們平臺。

7、真品質。如果絕對低單價的東西,我們是不會允許他發布,沒有展現的。

我們認為這樣做下去商家可以有錢賺,商品品質有保障,店主、會員推廣出去可以有一些收益,才會願意幫我們去分享。買家可以得到實惠。這樣的操作模式是和其他平臺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希望做成一個有品質、良性發展的平臺。

這是費用方面,平臺收佣金的2.5%和5%,不同的類目有不同的佣金。店主的推廣佣金10%,8%,因為是粉絲裂變。保證金1萬塊,一定是對公帳戶的,不允許是個人和第三方帳戶來和我結算。帳期30天,24小時發貨,要使用貝店定製的包材,這個東西很便宜,但平臺就是為了做個廣告。大家可以先留個聯繫方式,溝通有限。

簡單分享幾個數據:日活、月活、UV,這個東西比較大,UV大概是千萬級。品牌數量:有幾千個品牌,兩千多個品牌。商品數量接近10萬,現在有非常多的商家想要進入到我們平臺上,但標準很高,把控很嚴,但商品和品牌增長的速度還是非常快。。整個平臺的交易額,今年目標是做100億,下半年是旺季,100億除以12個月,差不多我們今年可以做到的平均水平。商家在我們這邊賣多少錢,在我們這邊做得最好的商家,一個月賣500萬。之前有溝通個品牌,一個月在一個平臺上賣100萬,他們認為願意去玩,如果低於100萬是不願意玩的,我們現在做到500萬應該可以滿足大部分品牌的需求,知名品牌在我們這邊賣100萬是沒有什麼難度。但如果淘品牌在這邊一個月賣二三十萬是輕鬆的,量不算大,如果運營能力比較強的品牌,在這邊賣五六十萬的淘品百也是比比皆是。

簡單說一下轉化率,比如說楚楚街、蘑菇街如果做到1%、2%是比較好的。我自己在運營天貓和京東的時候,轉化率在2.5%-3%,我做的也是服飾類目,做的比較好的商家,還在頭部的,可能做到5%的轉化,這個算大牛的級別。

像貝店社交電商這塊,我們轉化率是10%-15%,這是社交電商的能力。都是熟人之間的生意,互相去分享都有一個信任的關係在裡面。

再包括退貨率也是這樣,大家對你有信任,認為你推的商品肯定是好的,所以退貨率是很低的。當時操作唯品會退貨率是30%-40%,唯品會退貨率非常高,因為為了追求顧客的體驗,基本上不計成本,顧客不想要,基本上可以打電話讓物流把貨拿回去。我在操作京東和天貓的時候,退貨率大概在10%-15%。貝店的退貨率大概在3%-5%,轉化是非常高,退貨是非常低的。

這是貝店簡單的數據分,貝店要做品質,我們也會涉及到更多的類目,我們也在做輕奢、旅遊、鮮花綠植、品質生活。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觀察:社交電商愛庫存、貝店為何被評為「不建議下單」?
    本文來自:中新融媒今年8月6日,愛庫存正式宣布升級為夢餉集團,為流量個體和企業提供數位化店鋪以及一體化商品與服務結合的整體解決方案,而夢餉集團旗下則涵蓋餉店、愛庫存等業務。然而在今年8月3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上)中國社交電商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報告披露了上半年社交電商消費投訴數據及13起典型案例。其中,貝貝(貝店)、全球自選、愛庫存平臺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 社交電商成渠道下沉開拓者 貝店豐富創業生態讓店主服務個性化
    「貝店,我的店」,在第二屆貝店店主大會上,這句口號成為現場最醒目的標語,而背後支撐貝店快速發展的是幾百萬個店主以及五千多家品牌商。成立僅22個月的貝店融資8.6億元,吸引了高瓴資本、襄禾資本、紅杉資本、創新工場、高榕資本、IDG資本、今日資本等機構投資,一時間社交電商的前景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 社交電商時代,豪享拼如何抓住時代風口?
    社交電商的興起與發展是中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結果,其中巨額的紅利市場,吸引著各路巨頭不斷出手,想要第一時間佔據這一時代的風口!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8年社交電商融資總金額超200億元,社交電商已經成為零售電商行業與平臺電商、自營電商並駕齊驅的「第三極」。
  • 貝店顧榮:拐點已至,社交電商將回歸零售本質
    貝店是貝貝集團旗下的會員制折扣商城,與傳統平臺電商不同,採用自營+品牌直供的模式,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分享與傳播,實現消費者、店主以及供應鏈的三方連接。 貝店總裁顧榮在談及2020年的發展時表示,社交電商將會回歸零售本質與初心:提質增效。
  • 社交電商投訴數據報告發布 達令家 貝店 全球自選 愛庫存「上榜」
    8 月3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上)中國社交電商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報告披露了上半年社交電商消費投訴數據及13起典型案例。 其中, 達令家、貝店、全球自選、愛庫存入選2020年(上)零售電商消費評級榜,3家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 社交電商下半場發展趨勢分析-2020最值得做的項目淘小鋪
    2015年5月16號,淘寶香水類目曾經第一名的小也香水創始人肖尚略離開淘寶,創立雲集,拉開了會員制社交電商行業的序幕;  2016年4月,淘寶燕窩類目第一名的燕格格創始人李瀟離開淘寶,創立了現在叫斑馬會員的會員制電商平臺;  2017年8月份,主打母嬰電商的貝貝網順應趨勢轉型做社交電商,貝店;  這三家公司後來成為了會員制社交電商行業的前三名
  • 2020社交電商,什麼品類會火?
    而社交電商則為流量紅利末期的傳統電商帶來了新方向。2016年,商務部、網信辦、發改委三家聯合發布了「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持、鼓勵社交電商的發展,隨著一系列法規的落實,關於社交電商的負面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預計2020年,社交電商行業增長率達到50%以上,市場規模接近2萬億。
  • 90後創業榜樣蔻辰徐楠楠:社交電商是創業下一個風口
    90後創業榜樣蔻辰徐楠楠:社交電商是創業下一個風口穿著光鮮華麗的霓裳羽衣,手裡握著足以改變數以萬千女性的「美顏黑科技」,蔻辰創始人徐楠楠在現場近千人的注目與吶喊中,又一次站上了那個她夢想中的舞臺。這一瞬間是蔻辰這家新興的化妝品品牌,在廣州長隆酒店新品發布會現場的巔峰時刻。
  • 突破傳統電商格局,社交電商成下一個市場紅利風口
    從最開始天貓、淘寶、京東等一線電商巨頭紛紛入局,到以拼購型為主的拼多多V1.0、V2.0「拼團+電商」時代,以分享型為主的團巴拉V3.0社交電商S2B2C時代,社交電商正一步步顛覆傳統電商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快速地崛起,引領電商從「以貨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轉變。
  • 淘小鋪運營公司千萬存款被凍結 社交電商為何屢屢捲入傳銷?
    如今淘小鋪陷入傳銷泥沼,讓阿里巴巴的社交電商之路也蒙上了陰影。無獨有偶,近期社交電商「未來集市」、「斑馬會員」、「貝店」等平臺相繼陷入傳銷風波。為何社交電商屢次捲入傳銷?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社交電商為了快速做大用戶規模,採用「拉人頭」的類傳銷方式進行裂變,在實際操作中,因為管理和執行不到位等原因,模式演變成了「傳銷」。
  • 身披華裳的社交電商:微商與新零售的矛盾體
    首先,社交電商緊跟了新零售的風口;其次,社交電商的背後其實是基於強大的社交關係鏈衍生而來的;第三,社交電商的背後其實依然是平臺模式,只不過這種平臺模式較傳統電商更加深度而已。因此,投資機構同樣會選擇社交電商作為自己新的投資方向。我們目前看到的以愛庫存、貝店、好衣庫、環球捕手不斷受到投資機構的青睞,其實正是這種趨勢的直接體現。
  • 微選能利用這波社交電商,成為下一個淘寶嗎?
    頭頂微信的購物一級入口,背靠京東的零售實力,手抓美麗聯合的社交電商經驗,又從有持續開發能力的小程序外放能力,這樣的實力搭配,顯然目標遠大。據了解,上線僅僅幾天內,微選平臺上已有69000多家店鋪,基本涵蓋全行業、全品類的商品及服務。官方信息顯示,線上各大平臺以及線下各行業有意在微信市場經營的企業和個人商家,均可申請入駐,且不限制成交渠道。
  • 《2020年(上)中國社交電商數據報告》網經社發布(PPT)
    據網經社監測顯示,目前社交電商市場主要的玩家包括:1)拼購型:拼多多、京東拼購、京喜、蘇寧拼購、淘寶特價版、小鵝拼拼、國美美店、松鼠拼拼、51拼團、全民拼團、每日拼拼、網易一起拼等;2)分銷型:愛庫存、斑馬會員、貝店、芬香、花生日記、未來集市、達令家、粉象生活、楚楚推、萬色城、洋蔥OMALL等;3
  • 直播電商風口正勁:淘寶直播已積累4億用戶,去年成交額破兩千億
    直播電商風口正勁,一部手機就能開播創業,淘寶直播正成為很多人擁抱新經濟的窗口。2019年淘寶直播成交額超2000億3月30日,2020淘寶直播盛典在線上舉行。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總經理俞峰公布,過去一年4億用戶成為淘寶直播觀眾,有接近百萬主播成為淘寶直播生態夥伴,其中117位主播年度交易額破億,有超過4000萬商品進入直播間,同時,商家參與同比增加了268%,整年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連續3年,淘寶直播的成交增速均超過150%,是當下增長最迅猛的新經濟業態。
  • 店寶寶:更名換定位,國美能否成功打造社交電商好口碑?
    近日消息,在阿里入職多年的資深產品專家範理已於近期加入快手電商,擔任產品負責人。媒體評論稱,在當前,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進行社交活動日趨普遍,微博、微信社交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社交平臺也日益出圈,且滲透率極高。合發全球電商運營專家分析指出,依託短視頻內的超大流量,嫁接直播帶貨,社交電商即將進入短視頻平臺化的發展階段,並爆發新一輪利好。
  • 唯品會29億購杉杉商業 電商紛紛押寶線上線下一體化
    最明顯的例子是,阿里巴巴的GMV(網站成交金額)增速從2013財年的62%下降到2018財年的19%;京東的GMV 增速也同樣從2014財年的107%下滑到2018財年的30%。 作為特賣電商平臺,唯品會也同樣面臨流量和業績增長的天花板。
  • 從淘小鋪涉傳被罰,看社交電商的下半場
    6月29日,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無獨有偶,近期社交電商「未來集市」、「斑馬會員」、「貝店」等平臺也相繼陷入傳銷風波。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
  • 「社交電商第一人」加入今日美創:創新社交電商模式或將成為新趨勢
    作為「中國移動社交電商第一人」,Andymama(原名屈志楠)認為電商行業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只有把握住行業發展趨勢,及時進行戰略整合,才能引領電商新時代,基於此,Andymama決定與全國首家「新鄰售」家居創意品牌「今日美創」開展戰略合作,並出任該品牌事業部總裁。
  • 拼多多摘掉「網上十元店」帽子背後,社交電商的新出路
    但今年,在豬肉、水果、雞蛋等商品集體上漲的情況下,拼多多開啟了用戶和交易額組團「上漲」之路,用過硬的產品和低廉的價格徹底摘掉了「網上十元店」的帽子。  拼多多是怎麼做到讓那些曾經對他愛答不理的人路轉粉?筆者認為離不開三點:一是社交零售打開的用戶爆炸式增長,二是精準定位帶來的商家與買家齊齊鼓掌,三是農村包圍城市看好未來增量市場。
  • 繼淘小鋪相關公司涉傳之後 又一家社交電商貝店傳聞被罰萬元?
    2020年下半場,社交電商的風向標似乎也發生微妙的變化,7月1日,據美商社報導稱,微博某大V爆料:「內部消息,貝貝集團旗下會員制折扣商城『貝店』涉嫌傳銷,被湖北荊門市場監管局處以3000萬元罰款。疑似『貝店』交納1500萬元罰款金額後,意圖通過整改下架399元門檻費洗白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