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是「大老虎」!8月17日14:00海民辦華二寶山實驗學校小學語文一級教師莫彬做客東方網嘉賓聊天室,就如何培養和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問題,為家長和孩子「支招」。
圖片說明:唐風立 攝
作文不是「大老虎」
寫出眼中所見,心中所想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師讓我寫話。」很多孩子害怕寫作文,一提到作文,就「談虎色變」,甚至還編起了順口溜。可見,寫作文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困擾的事情。為此,莫彬老師希望孩子們不要怕, 「作文不是『大老虎』」。「寫作其實是我們人類的一種表達方式,人人會傾訴,人人都會寫。用文字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所有人世間的精彩記錄下來,寫出眼中所見,心中所想,書寫出自己的智慧,這才是寫作的目的。」
保護孩子的寫作興趣
孩子會寫,家長要會誇
一些孩子不愛閱讀,寫不好作文;一些孩子非常喜愛閱讀,讀了大量的書,但還是不太會寫作文。對此,一些家長非常擔心,斷定自己的孩子沒有寫作的天賦,莫彬老師認為這樣的心理暗示是錯誤的,保護孩子的寫作興趣非常重要。「如果孩子非常努力地完成一篇作文,家長到處挑毛病,這樣的打擊很可能讓孩子失去了寫作的興趣。閱讀和寫作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階段的課程標準對於學生寫話和習作的目標也是分學段的,孩子的寫作問題會隨著閱讀量的加大,在寫作實踐中會慢慢消除掉。因此,想讓孩子會寫,大人要會誇。」
架起讀寫的橋梁
把閱讀運用到寫作中
想要把閱讀運用到作文中,還應該架起讀寫的橋梁,多練習說和練習寫。莫彬老師指出,「練習說,不是一定要讓孩子讀完後就要把書本的內容講出來,那樣反倒會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種壓力。但是,在讀完書後,和孩子就某個問題進行討論或爭辯,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是有必要的。練習寫,就是要讓孩子勤動筆寫一寫。比如仿寫,課內基於文本的隨文小練筆,可以減輕學生在心理上的畏懼感,因為在仿寫套用中有法可循。課外在閱讀經典作品之後,進行寫作技巧的仿寫,這本身就是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開發。」
圖片說明:唐風立 攝
如何選擇書籍?
培養閱讀興趣是關鍵
大量閱讀是寫好作文的基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閱讀哪些書呢?莫彬老師認為,兒童閱讀不應該受限,孩子對課外閱讀書目應該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老師和家長也要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有的孩子比較喜歡冒險,就可以讀芭芭拉庫尼的《花婆婆》、伯吉斯的動物童話等,有的孩子喜歡歷史,就會對《上下五千年》更感興趣。總之,讓孩子對閱讀有興趣,產生高漲的熱情才是第一位的。」
不同年齡讀什麼書?
莫彬老師的推薦書單
節目最後,莫彬老師分年級為孩子推薦了值得閱讀的書籍,以供學生選讀。一年級,推薦每學期讀上百本圖畫書,二三年級要往讀橋梁書過渡,也是一學期讀上百本,橋梁書就是指介於圖畫書與純文字書之間的書,圖畫與文字的比例是1:1,從形式上講是從圖畫書過渡到文字書的銜接童書,從方式上看是從親子共讀過渡到能夠獨立閱讀的童書。通過閱讀橋梁書,孩子們將學會獨自閱讀、學會享受閱讀、逐漸建立閱讀的自信和習慣,完成從圖畫書到整本文字書閱讀的過渡。比如國內的有曹文軒老師寫的「萌萌鳥系列」、張秋生寫的「小巴掌童話」,方素珍寫的「開心橋梁書」,國外的《小豬兄妹》,「蘇斯博士」系列等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橋梁書。四五年級推薦讀純文字的經典書,這方面的書更多了,比如國際安徒生獎、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的作品、名人傳記等等。另外,還有主題式閱讀,比如親人類、動物類、自然類、科學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