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1》讀書筆記及感悟〈5〉-君子為義,小人為利

2020-12-18 世卿讀書

「『利』字頭上一把刀,想來實在是可怕,連骨肉親情都能割斷,拋到腳下狠心踐踏。我始終疑惑,這樣得來的富貴,真的能安心消受得了?人之為人,只在一個心,沒了心,木石一樣,就算能錦衣玉食,又能嘗得出什麼滋味?」

看到一張溫柔大方形象的書中人物溫悅說出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話,頓時令我也緊跟著不禁憤恨起作者筆下那兩個人物:貪圖富貴而狠心將侯琴送入虎口狼窩的哥哥侯倫和父親侯天禧。

為一己私利,哥哥侯倫不顧妹妹與自己好友之間的感情,與父親合謀,執意將侯琴送給「大官人」做小妾,而且是偷偷摸摸的做小妾,都沒有把她接入大官人的府中,甚至侯琴都不知道那個人是誰,只是每天被關在宅院中,等著。

所謂君子為義,小人為利。為義則有所不為,為利則無所不為。

小人為利所做的種種違背道義之事,必然要不擇手段,終日活在暗無天日的算計之中。

就像溫悅所言,他們的心如今像木石一樣,就算錦衣玉食,又能嘗得出什麼滋味呢?

為一己私利,斷送了女兒花一般的年華,更有可能是一輩子的幸福,而這段噩夢般的回憶,將永遠烙印在侯琴的腦海之中,永遠也忘不掉了。

俗語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無論是什麼時代,生活在什麼環境,沒有錢確實寸步難行,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為利而降低原則,不為利而放棄追逐夢想,不為利而違背本心,違背道義。

前幾天剛聽說過一個真實的事,就讓我聽後不禁哭笑不得:

一對夫妻因為去城市過年,老家的房子就空了下來,沒人住也沒人打理,因為地勢低,凍凍化化的冰與雪水融合將大門擋了個嚴嚴實實,天寒地凍,用力鑿也鑿不開。

而在疫情防控剛剛撤除卡點的這幾天,二人回來家裡,卻發現家中進入盜賊,丟了好些東西。

最搞笑的是,丟的東西沒有什麼值錢的,只是些食用油,糖果,零食,甚至還有半桶醬油。

不是誰家缺這些東西,只是小偷沒想到他家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而已。所以只能順些能用的東西回家了。

造成如今這個局面的,不僅僅是因為疫情防控不讓開工幹活,更多的原因是源自此人的小人行為。還是那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今為了共同與疫情做抗爭,每個人都在多出一份力,若真的錢不夠用也不是沒有辦法,畢竟現在還有好多做兼職的,更有好多辦法賺零花錢。不是只有一個偷留給你去解決你家裡的經濟問題。

只是從這裡,就能看得出這是小人而非君子。君子,是遇事往積極的一面思考,取最合理的,符合道義的方式解決。而小人則為利,無所不為,竟然連偷盜這樣令人不恥之事也能做的出來。

當今社會,雖然處處有小人,但還是君子居多,願疫情過後的我們,身邊常伴君子,每個人都能取之有道,遵守道義,而非為利而無所不為!

百家號/世卿讀書

相關焦點

  •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裡仁》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裡仁》釋義:君子看重的是道義,而小人看重的卻是利益。感悟:當遇到問題,或者面臨選擇,君子會首先以道義的標準去衡量,最後做出選擇;而小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獲利,這是君子和小人思考問題或者做選擇的時候的最大區別。
  • 每日讀書:君子不黨,禍無解處必困;小人利交,其利人助!
    每日讀書:君子不黨,小人利交。每日讀書:君子不黨,禍無解處必困;小人利交,其利人助![原文]「君子不黨,其禍無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義失之無懲,禍無解處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諒矣。」(五代 馮道《枯榮鑑》)[註解]君子:「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地位的崇高。而後「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一詞專指道德高尚之人。不黨:「黨」本義是指非公開、暗地裡、私下。《說文》不鮮也。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
  • 《清明上河圖密碼1》讀書筆記及感悟〈2〉-道不同不相為謀
    今日令我感悟頗深的,有很多,雖然本書是一本講述懸疑推理案件的書,但由於作者的用心,其中確實符合歷史,又蘊含大道的事件和爭論類話題很多,令我對作者肅然起敬。宋齊愈與章美幾乎事事相反:出身,章美是鄉裡巨富,宋齊愈卻生於小農之家;性情,章美持重沉穩,宋齊愈卻生性飛揚不羈;讀書,章美重經文古意,宋齊愈則重義理獨見;為人,章美謙和謹慎,宋齊愈卻灑落隨性;至於政法,章美主舊,宋齊愈主新。
  • 《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五冊發行 第六冊預計年底完稿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出版方獲悉,《清明上河圖密碼》的影視版權此前就已高價售出,但目前仍有不少影視公司前來詢問版權購買改編事宜,還紛紛向作者接下來的新作提出競價預付。近年來國內的優秀懸疑小說不斷湧現,《暗黑者》《餘罪》《法醫秦明》《白夜追兇》《心理罪》等還接連被改編為網劇和電影,同樣大受歡迎。此次《清明上河圖密碼5》再次受到影視市場追捧,可見這股熱度仍在持續。
  • 《清明上河圖密碼1》:汴河上的船,市井人生的無奈與彷徨!
    ——《清明上河圖密碼》面對大江大河,人類創造了水上交通工具——船,在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裡都少不了這個重要角色。楚漢爭霸時霸王項羽未上烏江上的船,漢代出現了比秦代規模、形制更大的樓船戰船,三國的赤壁蜀漢聯軍對陣曹魏氣勢恢宏,隋煬帝楊廣開鑿運河後其中繁忙往來的船隻,一直到宋朝時被當作帝國命脈的水運,哪一個朝代離開過船!
  • 什麼是「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清代金纓《格言聯璧·處世類》中更是直言道:「小人處事,於利合者為利,於利背者為害。君子處事,於義合者為利,於義背者為害。」這說明什麼?說明一個真正的君子,都是把義看得比利重的。「利」,這個字甲骨文中有一個刀的圖形和一個表示「莊稼」的「禾」組合而成,本義是用刀收割莊稼,引申出「收穫,好處,利益」。
  • 義利之辨|唯仁者為知仁義之為利
    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義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詐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為知仁義之為利,不仁者不知也。
  • 古人論「君子與小人」
    古人論「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的名言警句 整理/劉佔一 (北京市門頭溝楹聯學會顧問) 1、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 讀四書·論語丨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摘自:《論語·裡仁第四·第十六章》 原文: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朱子解讀:喻,猶曉也。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 《清明上河圖密碼》,國產懸疑推理小說的巔峰之作!
    今天小編推薦的是一本國產推理小說——我心中排名第一的巔峰之作——《清明上河圖密碼》,講述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這套書小編妥妥的跪服!膜拜!景仰!絕對的世界級大師水平!@朝歌「1.燒腦神作,架構宏大,布局精巧,最強大腦的旋轉魔方與臉譜記憶。2.畫面感強,理學、詩詞、書畫的完美融合。3.人物性格、命運與家庭、幼時經歷的親密關係。4.可以隱約看出對某些離奇史料筆記的另類解讀。」
  • 《易經》:君子有德便有利,小人爭利卻無利
    引言:一個正人君子謀事的時候沒有計較利益,但是卻能夠突如其來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穫;一個小人千方百計的算計利益,但是最後卻有意想不到的問題讓他損失了利益。君子有德便有利,小人無德便無錢。自古以來「君子偏向於義,而小人只在乎利」,這是世間真理,也已經成為了共識,但是大多數人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真理,那就是君子偏向於義,最後卻能獲得利,小人只在乎利,最後卻只得到了禍患。正所謂說:「義之中有利,而尚義之君子,初非計及於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趨利之小人,並不願其危害也。」
  • 義以生利,義利統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當然可以理解為殺羊,也可以理解為「人執戈矛守衛羊群」。儒家又說:「義者,宜也。」據考證,宜是在砧板上切肉。這似乎不是宰殺的意思。《莊子·大宗師》有這麼一段話:「吾師乎,吾師乎,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這裡莊子說的是違背世人的一般見解,實際上一般見解應該是「萬物」為「義」。按《說文通訓定聲》說法,是「細切勻之有敘也」。
  • 《清明上河圖》——世界名畫
    張擇端在畫院擔任畫史,並在那個時期創作出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圖》。曾經有一年,該畫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有許多觀眾連夜排隊花去10多個小時就是為了看一眼這件國之珍寶。2006年,它曾在北京博物館展出過一次。《清明上河圖》為絹本長卷,淡著色,畫幅縱24.8釐米,橫528.7釐米。
  • 有外賣員,也有廣告牌:《清明上河圖》裡有多繁華?
    用宋人的話來說,「茶非古也,源於江左,流於天下,浸淫於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奢嗜也,富貴貧賤靡不用也。」茶坊出現在《清明上河圖》上,是完全不奇怪的。所以,我們可以在《清明上河圖》上看到鮮花攤。▲《清明上河圖》中的劉家香藥鋪再往前走,在《清明上河圖》的城內大街街口,有一家大商鋪,叫劉家香藥鋪 。
  • 孔子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是什麼?主要有這12條!
    在《論語》中,有很多談論「君子」和「小人」的話,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言,比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那麼,孔子界定和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是什麼呢?
  • 《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五卷:七歲孩童被稱「小叔父」,人小輩分高
    在《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五卷裡,「第一故家」王家,歷來都是名門望族,然而經過百年綿延,日漸衰落,到了徽宗這一朝,朝廷的顯赫位置上已經沒有王氏一族,名聲雖在,但日子卻過得艱難。《清明上河圖密碼》第五卷就是以這個幼齡稚子為核心展開的一系列故事。王豪一脈子息不旺,生子接連夭折,直到五十四歲才意外得了一個幼子,所以王豪死後,王小槐就成了王家輩分最高的一位,雖然只有六七歲,但王家六七十歲的老頭子也得恭恭敬敬地叫他一聲「小叔父」。
  • 《清明上河圖》密碼: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危局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畫」的《清明上河圖》,充滿了撲朔的謎題,這12平方尺的畫卷,並非只是簡單描繪百姓風俗和日常生活,明線下交織著令人心悸的暗線,可以說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1、《清明上河圖》正閃著詭異的光繪製背景《清明上河圖》身世之謎——張擇端當時受宋徽宗指使,繪製《清明上河圖》,用以記錄宋徽宗在汴梁城內布下的奇局
  • "清明上河圖"824個人物都有姓名?畫中客船埋線索
    我讀書少,你別騙我!」昨日記者從讀客圖書獲悉,該研究出自長篇歷史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的作者冶文彪之手。冶文彪十分痴迷《清明上河圖》,並潛心研究10年,終於考證出畫中824個人的姓名故事。書中不但高度還原北宋時期的風土人情,還將824個人物全部復活。
  • 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社會經濟繁榮
    本文通過探究《清明上河圖》的細節,如圖中的交通工具、街市店鋪等,看北宋城市社會經濟的繁榮,以及當時社會經濟繁榮的原因。關鍵詞:清明上河圖 北宋 社會經濟繁榮《清明上河圖》是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的傳世之作,同時它也為我們研究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城市風光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
  • 名畫賞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賞析)這個問題居然被一本《清明上河圖密碼》的書石破天驚揭開,全畫824個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原地復活。(清明上河圖賞析)作者冶文彪在《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徐徐展開這幅奇局,一經上市,便引發了巨大轟動,作者冶文彪巨細無遺的考據,綿密的邏輯推理,震動了史學界和文學界引發讀者大規模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