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金魚巷!泉州這條改造後的老巷子,竟然藏著這麼多美食

2020-12-12 泉州舌尖美食

大泉州縱橫交錯的老街巷弄

隱藏著許多美食

除了東街的肉粽、西街的潤餅

中山南路的牛肉羹、小籠包

金魚巷內的老字號閩南小吃

大概是泉州最地道的味道了

金魚巷,宋時稱為謝衙

泉州人謝仲規,官任三品

佩金魚袋,回鄉在這條巷子建宅

後來年久宅舊,也多為高官的後裔

便在原地建造祠堂

造匾上書「金魚世第」

如今,金魚巷在古城微改造中煥然一新

這條步行街的小吃更是受到遊客的青睞

元宵圓、菜頭酸、蒜蓉枝......

都是泉州吃貨們常會三不五時來嘗一回的美食

1

東來菜頭酸

四果冰 菜頭酸 醃楊桃

巷口的東來菜頭酸開了將近70年,花花和魚兒見到的美女老闆已經是第三代傳人了。

▲大約下午四五點,菜頭酸的食客往來不絕。

五月的古城泉州,空氣中瀰漫著微微的燥熱,花花和魚兒一致選擇先吃一碗四果湯解解渴。

▲四果湯沙冰推薦手工q果,芋圓,冰糖芋頭,石花膏。清涼解渴,暑氣頓時消失不見。

吃完四果湯再來一片清熱降火的菜頭酸,再大的火氣也能消除乾淨了!東來菜頭酸口感與廈門菜頭酸不太一樣,切片更厚口感更脆也更多了份蘿蔔的生甜。楊桃醃得酸酸甜甜,也很推薦。

▲可以整盒買,也可以單買,楊桃汁也有賣,很降火。

▼醃楊桃,1個1元

▲菜頭酸,1個1元

胃寒不能吃菜頭酸的食客,可以試試菜頭酸夾花生餡 ,有花生碎夾在裡面,再吃菜頭酸就不會太涼,也是泉州特有的吃法~

2

海絲金鳳元宵圓

花生芝麻元宵圓 芋泥 蒜蓉枝

海絲金鳳是獲過許多獎項的名氣小吃店,是泉州數一數二好吃的元宵圓。

▲走過30年風風雨雨的老字號。牆上貼著了滿滿的榮譽。

▲店內也經過一番重新翻修,裝潢更有閩南味了。

店裡的元宵圓只有一種,花生芝麻餡元宵圓,與我們在超市裡買的速凍湯圓不同,元宵圓製作過程需要經歷8道工序,更加特別的是元宵的皮是用滾出來的。

▲花生和芝麻的比例搭配得剛剛好,口感特別好。

除了元宵圓,花花和九兒最偏愛的就是這一份小小的芋泥,阿姨告訴花花這是加了豬油和蔥頭才會這麼香。

▲芋泥搭配芝麻嘎嘣香,有很強的飽腹感,女生建議2人一份夠了。

▲銀耳湯絕對夏日解暑良方,喝完涼涼的,甜甜的,銀耳軟糯絲滑,一點都不會硬。

▲蒜蓉枝有很重的蒜香!特別酥脆!可以搭配買一支蒜蓉枝,很鹹香……

3

五叔公土筍凍

土筍凍

已經有不少分店的安海五叔公土筍凍,是土筍凍中的老大之一。

在店裡吃,老闆會幫你加入大蒜和調好的醬油醋。外帶會有專門的調料包。土筍凍的發明創造者相傳是鄭成功,土筍是海裡的一種蠕蟲,材料中含有膠質,肉脆味美。

▲普通土筍凍是6元,精品土筍凍是10元,特選土筍凍是12元。

五叔公土筍凍的品質還是比較穩定的,土筍清洗得很乾淨,土筍的分量也算比較穩定,冰冰涼涼的一碗下肚,帶給味蕾奇妙的體驗。

▲建議外地的飽飽們一定要嘗一嘗,真心好吃!

▲店裡除了土筍凍,還有賣醋肉,口味很一般,不推薦。

4

鐵霞燒烤

花生醬烤翅 烤各種

降完了火氣,花花和九兒歡歡喜喜的來到泉州燒烤屆的網紅小店鐵霞燒烤(附近還有網紅店雞腿怣,也不錯)。店面小小的,如果不仔細觀察甚至會錯過。老闆娘人很好,會給你介紹這裡的必點,會問你加不加花生醬。

▲到店必點雞腿和雞排,花生醬特別濃鬱,不愛吃甜的可能會覺得膩。

如果沒有吃過花生醬燒烤的朋友可以來嘗試一下,有些人吃過一次就愛上了,因為花生醬吃起來超濃鬱,炭烤過後更加入味。

改造成步行街的金魚巷

如今精緻而整潔

不少新的店鋪正在趕工準備開業

可唯有這些不忘初心的老字號

才是抹不去的泉州記憶

最後

- 附上地址及營業時間 -

東來菜頭酸營業時間:11:00-22:30地址:金魚巷3號海絲金鳳元宵圓營業時間:08:30-00:00地址:金魚巷5號五叔公土筍凍營業時間:10:30-23:00地址:金魚巷1號鐵霞燒烤營業時間:16:00-23:00地址:金魚巷2號

相關焦點

  • 泉州網紅小巷,竟藏著這麼多故事和美食
    泉州在2018年便對一條小巷「金魚巷」進行微改造,使之成為泉州古城保護3.0版本的「見人、見物、見生活」第一個鮮活示範案例。△金魚巷的銅雕已經裝好,「金魚袋」詮釋「金魚」來歷金魚巷與泉州府文廟為鄰,經過泉州官方和民間的歷時半年多的共同努力,成為了泉州古城的網紅小巷。
  • 泉州金魚巷微改造收尾 濃縮十幾種閩南古建築傳統工藝
    垂珠花頭  您知道嗎,全長270米的金魚巷竟囊括了十幾種閩南古建築傳統工藝,儼然閩南傳統技藝大觀園。據介紹,作為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典範——金魚巷經過數月精雕細琢,目前工程已處於收尾階段,本月起遊客可前往體驗。近日,記者搶先探營,在項目技術總顧問、惠安老工匠許錦溪的帶領下,探尋閩南古建築的「十八般武藝」。
  • 泉州金魚巷最新吃喝攻略!8大必打卡美食,雞腿怣只能排第3!
    被改造後的金魚巷你,去過嗎?/輕微改造過的金魚巷,變年輕了!滿街的金魚,不論是漏水孔還是店鋪門牌,又或是地磚,都在加深你對巷子的記憶!對於金魚巷,在老泉州人眼裡它是童年的記憶,在年輕一代眼裡它是美食匯聚的小天地,在外地人眼裡它是泉州獨具特色的一隅。而對於我而言,它是融匯古今的包容之地。
  • 泉州金魚巷微改造:小巷大手筆 看我「十八般武藝」
    金魚巷微改造匯聚大泉州古建築工匠,四處搜集原材料,濃縮十幾種閩南古建築傳統工藝垂珠花頭踩著古老的石板路,邂逅來自清朝的「胭脂磚」,在鬥拱疊接而成的古厝裡,尋找記憶鄉愁……位於泉州中山路的金魚巷您知道嗎,全長270米的金魚巷竟囊括了十幾種閩南古建築傳統工藝,儼然閩南傳統技藝大觀園。據介紹,作為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典範——金魚巷經過數月精雕細琢,目前工程已處於收尾階段,本月起遊客可前往體驗。近日,記者搶先探營,在項目技術總顧問、惠安老工匠許錦溪的帶領下,探尋閩南古建築的「十八般武藝」。
  • 店記 • 金魚巷丨拼出名堂來吧,林金魚要在這裡翻身!
    說在前面泉州古城有一條巷子,叫金魚巷。270米長,從中山路泮宮口往西,到壕溝墘的距離。經過一年微改造後,很多老厝邊紛紛回來,繼續他們的生活和故事,也延續著別人的回憶和鄉愁。接下來,我們將攜手泉州市古城辦、鯉城區政府,發起「店記·金魚巷」項目,書寫這條巷子的過往,並為這條巷子設計一場「換臉」行動。我們將遴選十家金魚巷業態、故居代表,告訴更多人每家店的故事,並同步發起徵集10位本地設計師,以一對一的方式,為這些老店設計一組新的招牌,並邀請知名書法家們揮毫潑墨,為店招增色。「金魚,金招牌」。腦洞足夠大,審美足夠棒的你在哪?
  • 泉州市中山路街區近年來有什麼變化 金魚巷煥發魅力新姿
    在泉州市金魚巷的改造上,泉州市盼微改造能夠讓閩南文化在古巷中留存下來,讓小巷更添文化韻味的同時沒有失去熟悉的記憶。住建局秉持著「低衝擊、微幹擾」的原則除了對金魚巷的改造,今後在泉州老城區的改造方面也會一直遵循該原則,做到最大限度的留住傳統閩南建築,包括傳統閩南街巷的格局,做好留形、留人、留魂。
  • 福建泉州最冷門的街道,第二條不賣魚,卻叫金魚巷,原因讓人意外
    泉州雖然是座相對發達的城市,但並沒有一線城市那種密集感,到這裡旅行,感覺很舒適,更何況泉州還有數不盡的美食。的名氣更小,它就在名勝府文廟附近,和中山路交接,巷子最窄的地方只有兩三米,不過巷口寬闊處卻有近十米,這是後來擴建的。
  • 2018年五一期間 泉州金魚巷泮宮口體驗古城匠心市集
    「五一」開啟「溫陵記憶·泮宮味道」古城匠藝市集暨非遺創新設計大賽金魚巷 泮宮口 匠心古城裡泉州市區金魚巷在古城微改造中煥然一新,是當下市民最關注的古城空間。「五一」期間,「溫陵記憶·泮宮味道」古城匠藝市集暨非遺創新設計大賽將重磅開啟,屆時眾多泉州非遺大師將齊聚金魚巷和泮宮口,演繹一場充滿時光情懷的匠心市集。該活動由泉州市旅遊局、鯉城區人民政府、泉州市古城辦主辦。■記者 張素萍 文/圖
  • 泉州城市的底色究竟是什麼?用老巷子和古厝舊館的魅力來告訴你
    老巷子和古厝舊館的魅力對於泉州這座城市而言,它最真實的面目藏在最不起眼的老巷子間。這次走過的金魚巷、裴巷、承天巷、螺珠巷、舊館驛巷等等名字中就透露著文化與詩意的老巷子,探訪古厝舊館間的迷人風情。很多小巷裡炮仗花開得格外得好。
  • 「滴水獸」遊入金魚巷 訴說泉州人鄉愁
    接下來我們到市區金魚巷去看一場特色展覽,循著一隻只靈動的「小金魚」,開啟一趟奇妙的古城之旅吧!這次展覽主要選在金魚巷,我是想說用滴水獸,魚的形象,來做這個展覽專題,比較符合這條街的氣息。流淌在閩南人血脈中的,還有世代相傳的百家姓堂號,在閩南一帶,特別是泉州等地,還保留著許多古代傳統,比如每家每戶的門楣上一般都會嵌著一塊牌匾,寫著「甲第傳芳」或「金魚衍派」,那便是堂號。相傳宋朝泉州人謝仲規,累官福建轉運使,官任三品,佩金魚袋,回鄉在這條巷子建宅。剛開始人們只是稱這巷子為「謝衙」,他的後代也均是高官,在原地建造祠堂,造匾上書「金魚世第」。
  •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泉州金魚巷毗鄰府文廟廣場,和中山路相交,除了居住在附近的本地人偶爾經過,平時鮮有遊客來探訪,一天大多數時間顯得冷冷清清。剛聽到金魚巷三個字的時候,以為這條巷應該集中了很多售賣金魚的小攤販或商店,實際上金魚巷的「金魚」並不是指鮮活的金魚。
  • 這是柳州人從不知道的金魚巷!隱藏了很多不為人知的事!
    據說那簡氏原本住在公園路,從一位梧州人那得來幾條金魚,後因搬至金魚巷,就把金魚一併帶過來養。那些在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人,或許有些還能記得金魚巷的舊日景象,而越來越多的人將不再知曉,他們被斷絕於這條街的歷史關係,生活在一個嶄新的、重新開始的老街中,它比從前更為乾淨體面,卻與過去的種種一刀兩斷。 有人曾說金魚巷的門店應更注重招牌設計,或棄舊翻新、或統一返古,以特色街巷的經濟發展帶動柳州的城市商業。
  • 歸來又見金魚巷--福建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歸來又見金魚巷 五處名流宿儒的宅邸、三種閩南古早風味的美食、兩座造型獨特的天橋、一處歷史悠久的宗祠……草樹斜陽裡,最不尋常的是舊巷陌。在福建泉州這個浸潤了唐風宋韻的都市裡,稍不留神就會闖入歷史的天空和傳統的後院。
  • 初冬時節看泉州古城之鯉城老街
    向東走到一百米,實在是走不下去了,遇到一條稍微寬一點的巷子,趕緊向北拐彎。 這條巷叫做「許厝埕」,一看就是閩南土語,那肯定有閩南老屋唄。「許」一定說的是老許家有宅於此。「厝」在普通話念做「錯」,指的是房子,這裡就是說的許家的房子。「埕」在普通話念作「城」,是指房子前面的空場。那這條巷子裡應該是有一座許家大宅的,那大宅正屋兩邊肯定有燕翅屋,它們圍起來一片空場。
  • 福建泉州最冷門街道,第二條不賣魚的街,卻叫金魚巷,原因很意外
    提到旅遊業知名度,廈門無疑是福建省最高的,但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卻是泉州,全年GDP全省第一,是聯合國唯一承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建城史比廈門悠久。儘管泉州是個比較發達的城市,卻沒有一線城市的密集感,到這裡來旅遊,感覺很舒服,再者泉州還有無數的美食。
  • 重遊金魚巷
    順著泉州中山街向南步行,來到中山中落,一座牌樓矗立街側,匾額上書「泮宮」,端莊典雅。泮宮,即古代最高學府,官辦學堂,《禮記•王制》提到,「大學在郊,天子曰闢雍,諸候曰泮宮」。泮宮,又叫聖賢門,進了牌樓門,就是泉州文廟,泮宮是文廟的重要附屬建築。泮宮對面,就是金魚巷,前寬後窄。
  • 撫州一中學校旁的這條老巷子,竟藏著這麼多故事!
    今天,圈圈就用鏡頭和大家一起,再次走過這條交織著年輕與老舊的小巷。兵馬巷作為撫州老城區的一條小巷,位於大公路以北、學府路以東,撫州一中的西側,其實全場不過500米,寬度約3米,十分不起眼。但是這條小巷的名字卻十分霸氣,在自古文風昌盛的撫州顯得格外威風凜凜。
  • 泉州這5條百年老街,我替你們去了……
    The old street百年老街1個多月來泉州老街巷萬籟俱寂如今,終於慢慢回到正軌這次,菠蘿暴走8小時帶上口罩全副武裝,走訪了5條老街巷告訴你,它們回歸後的樣子■西街 ■中山路 ■水門巷 ■金魚巷 ■花巷
  • 這條老舊的街巷中,竟然藏著這麼多好吃又難找的老店!
    圖/洛克、木木、城味兒、網絡 文.責編/洛克用「酒香不怕巷子深」來形容西安街巷中的美食,簡直再貼切不過了
  • 「家鄉的味道」系列展播┃散文《「金魚巷」之往事銘心》
    炒香後的瓜子,阿伯用竹簸箕裝了,晾在院子裡、堂屋裡,然後用當年被視為很珍貴的舊報紙來包裝;約50克重的南瓜子用四方紙包成漏鬥形,上下兩頭都折了角固定,再拿到中山中路人民電影院一帶擺賣,價錢是2分錢一包。那時候,巷子裡有一口古井,這口古井有多少年歷史?如今巷中最老的老街坊已90多歲的高齡,說已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