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謀上市,雲集微店會成為下一個「拼多多」嗎?

2020-12-21 36氪

社交電商中的又一個「拼多多」要上市了。據IFR消息,社交零售平臺雲集微店將在本月赴美申請IPO。

此前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稱,雲集微店已在2018年9月聘請投資銀行進行首次公開發行,計劃於2019年初在美國上市,並委託摩根史坦利、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領導,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該知情人士還透露,雲集微店計劃在IPO中籌集約10億美元資金,獲得70億~100億美元的估值。

公開資料顯示,雲集微店於2018年4月完成B輪融資,且迄今為止共完成兩輪,融資總額在10億元人民幣左右,主要投資者包括專注於亞太和中東市場的凱欣亞洲投資集團和中國的鼎暉投資。

基於S2B2C模式,雲集微店主要為微商賣家提供美妝、母嬰、健康食品等貨源,用性價比+精選SKU來吸引用戶,並以招募微商店主和社交裂變的方式來完成獲客和交易。

雲集微店只比拼多多早創建4個月。從2015年5月上線到走向二級市場,雲集前後也只花了不到4年時間。這便意味著,雲集微店即將成為繼拼多多之後,又一家「不滿4歲」的年輕上市公司,同時也是微商平臺裡跑出的第一隻美股。

不只是年齡和上市進程,雲集微店在多個方面都與拼多多有著驚人的相似。

首先是在各自垂直的領域裡,都扮演著「先行者」的角色。雲集微店創始人肖尚略曾說,雲集微店的目標是做中國最大的微商平臺。而實際上,雲集微店到今天已經成為了社交零售電商領域的頭部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量增速已從2015年的36.5%下降至2017年的19%左右。而同一時間段的雲集微店,創建第一年銷售額就突破一個億,並且連續兩年維持爆發式增長,年銷售額增速超過500%,目前年銷售額近百億元。據路透社報導,雲集微店已在2017年實現收支平衡,預計2018年實現盈利。

既然是「先行者」,必然會面對更多未知。

與拼多多相同,雲集微店的上市之路也充滿了各種質疑和不看好。

2017年7月,快速發展的雲集微店被指涉嫌傳銷,收到了杭州市工商部門總額為958萬元人民幣的罰單;隨後其公眾平臺訂閱號和服務號被微信平臺永久封號。當時的雲集存在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等行為,這些行為涉嫌違反《禁止傳銷條例》。

儘管此後雲集微店也展開了經營模式調整,就地推中有爭議的部分進行了整改,但擺在雲集面前的問題是,其核心模式難以繞開「三級分銷:經理、主管、店主三個新的層級,經理依舊從主管和店主這些「下線」的繳費中抽成,主管則向店主抽成。

根深蒂固的微商基因使得雲集時常面臨不確定的政策風險,此前近千萬元的罰單已是血的教訓。但云集依然無法保證微商團隊的種種「越界」舉措何時會將自己拉入傳銷、虛假宣傳的泥潭。

立志做「中國最大微商平臺」的雲集微店,此刻或許已不願再與「微商」有更多關聯。

與拼多多在上市後頻繁遭遇挫折,被市場倒逼展開轉型、引入優質品牌重建平臺形象的尷尬境遇不同,雲集顯然吸取了前車之鑑,踩下了急剎車,在籌備上市的過程中先進入了轉型期。

2018年10月9日,肖尚略發內部信稱,雲集正面臨從社交電商向會員電商轉型的時期,也將是未來「社交電商」的主流形態。

雲集未披露更多轉型細節,但從那時起,社交零售電商便相繼出現了「破局者」:同為頭部玩家之一的每日一淘推翻了此前拉新計酬的模式,一舉取消398元會員費,轉變為邀請30個新用戶註冊即可成為店主;而新入局者庫店則依靠寺庫在奢侈品領域的供應鏈優勢,在電商法的利好下做起了奢侈品代購的生意。

眼看著,社交零售平臺舊有的商業模式,面臨著被推倒重來的境遇。此時在爭議與觀望聲中謀求上市的雲集微店,還能否順利繞過拼多多的覆轍?

相關焦點

  • 力摘傳銷「舊帽」的雲集微店,或披社交電商「新衣」上市,已註冊...
    但云集微店在銷售的貨品方面除了強調批發價優惠、還強調海外正品保證,甚至似乎想要在產銷之間做一個更強關聯的品質與品牌連結,已在註冊「雲集品制」、「雲集極致精選」等字樣商標,不知道未來雲集微店會不會誕生網易嚴選類似的ODM模式的業務。在宣傳上還特別針對寶媽群體,稱分享商品可以賺錢。
  • 雲集會是下一個拼多多嗎?
    爭議聲中,裹挾相當勢能的新興社交電商平臺雲集一路疾行。此時它距離登陸納斯達克,已僅剩最後的幾步。它是如何做到的,它果真能夠成為第二個拼多多嗎?創立不足4年,交易規模已達百億,並已走到上市關鍵節點,雲集這一戰績可謂耀眼,而在此之前有此榮光的是2018年7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的拼多多。先於拼多多上線4個月的雲集,是中國較早試水社交電商的平臺之一。
  • 雲集微店、環球捕手會是下一個玫琳凱和安利嗎?
    一個杭州城,兩個肖(瀟)老闆的說法今天顯然已經超越了「巧合」的範疇,轉而成為一種宿命:畢竟在當前的微信電商生態圈裡除了排名第一的「閃電俠」拼多多外,第一梯隊中存在明顯競爭關係的平臺裡,雲集微店和環球捕手的模式最為相似,其競爭關係也最為密切。
  • 拼多多,雲集相繼上市,下一個會是淘小鋪嗎?馬雲:開店門檻放低
    雲集的上市還是讓業內一片譁然的,畢竟之前的社交電商模式一直讓人詬病像「傳銷」,但是雲集在被整改之後對於之前的模式進行了升級,最終正式上市,堪稱是一部勵志大戲了。做電商最在行的馬雲肯定不會放過社區電商這個香饃饃,從淘寶網之前發布的通知可以看出,淘寶即將上線一個新項目——淘小鋪,它的定位是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社區電商,模式和雲集差不多,都是通過註冊會員,通過會員的推廣來達成銷售的目的,這種模式被稱為分銷。拼多多雲集相繼上市,之後會是淘小鋪嗎?那麼淘小鋪到底怎麼操作呢?
  • 雲集會是下一個拼多多嗎?-虎嗅網
    創立不足4年,交易規模已達百億,並已走到上市關鍵節點,雲集這一戰績可謂耀眼,而在此之前有此榮光的是2018年7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的拼多多。 為了吸引更多新店主,雲集將產品利潤讓步給用戶,只要在平臺上繳納398元會員費,就可以成為會員,個人店鋪同步開啟,自購可優惠,推薦別人購買雲集產品,可獲5~20%不等的提成。 和拼多多「為你省錢」不同,雲集憑藉著這套「幫你賺錢」的邏輯,在成立僅一年時就集結了30多萬名店主,其中不乏微商達人。
  • 雲集微店是真是假?
    下面就來詳細介紹雲集微店的情況吧!  雲集微店是什麼呢?雲集微店是真是假?  雲集微店原來是由浙江集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注資成立的,註冊資金5000萬人民幣。雲集是2015年最優秀、中國領先的社交零售平臺。雲集創始人肖尚略,亦是浙江小也化妝品公司的創始人。小也在網絡電商的知名度是很高的,年銷售額十個億,日均包裹8000單。2015年5月,雲集微店在他的領導下正式運營。
  • 為什麼拼多多無法成為下個阿里巴巴
    拼多多並不真正擁有用戶,而是依靠鋪貼換取的流量。拼多多所在的下沉市場也會被阿里巴巴擠壓。許多人認為拼多多會成為Costco這種嚴選模式電商,但是在通過對於Costco的研究後,我們認為兩者具有本質的差異。而昨天阿里巴巴財報的背後,更是驗證了我們一些觀點。
  • 雲集微店被封,這事真怨不得微信
    在李文星倒在天津市靜海區G104國道旁的一個月後,網際網路的另一端,雲集微店被微信平臺永久封號。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他們都逃不開一個關鍵詞——傳銷。對於雲集微店被封號一事,運營著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的財經大V作家吳曉波選擇站出來為雲集說話,他認為微信平臺的監管機制有待完善,應該給雲集們一個可以申述的空間,而不是說封就封。
  • 雲集微店遭投訴背後各執一詞,品牌授權書真假性存疑
    在與線下DW專櫃進行對比並與雲集客服進行了溝通之後,王先生告訴記者產品質量問題如今依然未能解決,並且對客服所提供相關授權材料也產生懷疑。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雲集微店成立於2015年4月,隸屬於浙江集商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個提供一站式個人零售服務解決方案的電商APP,在外界的報導中,雲集曾與拼多多一併稱為業內獨角獸。
  • 靠收會員費賺15億的雲集,拼到上市都用了哪些「手段」?
    堪稱社交電商「頭部」的拼多多,上面活躍買家的人均年消費額也只有 1126.9 元而已。 事實上,雲集上買家的高消費和高粘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的會員制度。 招股書中也提到,會員是雲集的增長核心。高額的會員收益讓雲集不斷膨脹,只用 4 年時間用戶新增了 10 倍,還聲稱要做線上版的 Costco (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它真的能做成嗎? 今天我們來扒一扒雲集的會員制度,看看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為什麼740萬人選擇成為雲集會員?
  • 這些app竟山寨「拼多多」,拼團模式已經被玩壞了
    李嘉 製圖北京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蘋果、華為等多家應用商店上出現了「品多多」、「平多多」、「廠多多」、等明顯涉嫌山寨「拼多多」的拼團APP。山寨低價產品成為這些平臺主打款,但由於平臺流量有限,人工刷單痕跡嚴重,且存在「三級分銷」等備受爭議的營銷模式。
  • 憑藉私域流量,聯聯周邊遊會成為下一個拼多多嗎?
    憑藉私域流量,聯聯周邊遊會成為下一個拼多多嗎?  餐飲旅遊行業本就處在快速迭代變革的時期,加之疫情的打擊,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面臨著獲客難度增加,流量成本升高,留客難的問題,在此情況下,私域流量的運營就成為品牌、商家發展的必然。這種情況下,聯聯周邊遊的入駐商家也一再飆升,給到客人的套餐優惠也十分誘人。  畢竟,聯聯周邊遊在私域流量這條賽道上,已經擁有了不錯的名次。
  • 深度解讀雲集財報,雲集微店憑何成為會員電商第一股?
    2019年12月2日,雲集公布了自己第三季度的財報。雲集曾用名雲集微店,是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雲集的總GMV達到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8%;會員數從第二季度的1077萬人增至1230萬人,增長14.2%;截至2019年9月30日,在過去12個月中,雲集的交易會員從420萬增至940萬,同比增長122.7%。從雲集微店到雲集,雲集所改變的並不只是一個名字。
  • 傳拼多多IPO定價22.8美元,本周四美國上市
    《傳拼多多IPO定價22.8美元,本周四美國上市》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會過CEO黃承松:社交下的流量,是所有商業的未來隨著網際網路流量紅利,傳統的搜索電商模式發展已經到了發展的瓶頸,"去中心化"的社交電商已經崛起,成為新的電商模式。
  • 雲集微店被罰958萬人民幣 官方回應:兩年前的處罰,現已整改
    對此,雲集微店CEO肖尚略回應稱,這張罰單是針對雲集微店兩年前的App銷售模式。  據悉,2015年下半年,雲集微店採用的地推模式引起了一些外界爭議,監管部門認為部分推廣形式與《禁止傳銷條例》衝突。因存有爭議,這份針對2015年的處罰直到最近才正式下發,金額為958萬元。
  • 拼多多花了那麼多錢才讓我知道,雲集是哪裡冒出來的?
    這些年來電商行業可謂是風起雲湧,某寶某東就不提了,後起之秀拼多多憑藉著模式創新和燒錢推廣,擠進了第一梯隊,前段時間又冒出個雲集,融資1.2億美金上市,不禁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個雲集是從哪冒出來的?拼多多和雲集有共性也有差異性,二者都是走的社交電商之路,但是雲集的獲客方式並不一樣。社交電商的獲客方式有三種:拼團(代表是拼多多)、內容營銷(代表是小紅書、短視頻等)、分銷(雲集的)。雲集通過分銷返利、口碑傳播,迅速積累了大批量用戶。
  • 雲集微店怎麼樣?怎樣做好雲集微店的銷售?
    是什麼讓你加入雲集微店?怎樣經營和管理你的雲集微店?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說怎樣做好雲集微店。好多店主經常會問:為什麼我發朋友圈沒人理會?我是不是不適合運微信銷售? 雲集微店的店主增長量來說,一個服務經理每天增長三十個、二十個、十個店主很正常,咱們整個平臺現在的數據平均增長大概四千位店主以上,這麼多沒有經歷過微信銷售的微商小白進去到雲集圈子裡來,我們應該更多得去觀察她們,關心哪些問題?我們很多店主進來之後都是信心滿滿,我們投資398也好365也好,想的就是我在微信朋友圈去發雲集產品,坐等成交。
  • 較真一下:雲集微店究竟是不是傳銷?
    政府在此後的16個月中,對雲集的模式並未異議,但有人認為形式上存在擦邊球,爭議仍然存在。其次,微信近期對雲集微店公眾號進行封禁,其主要原因是:針對早期行為的處罰被微信獲知而採取的措施,並非微信官方將其當下模式認定為傳銷,這其中是有差別的。
  • 機票「拼團」 會是旅遊界的拼多多嗎 ?
    導語:機票也能「拼團」了?近日,OTA新銳趣哪旅行稱,正在測試中的機票拼團業務將於「五一」前後上線試運營,會成為OTA旅遊界「拼多多」嗎 ?
  • 雲集赴美IPO背後:去年GMV僅227億元 不及拼多多1個月、阿里兩天
    每經記者陳克遠每經編輯王麗娜前有拼多多,憑藉3年發展成為「社交電商第一股」;現有雲集,憑藉4年發展衝刺「會員制電商第一股」。社交電商的紅利依舊在釋放,但真正能嘗到甜頭的會有幾個?3月22日,雲集向美國SEC提交上市招股書。